关灯
护眼
字体:

地形篇第十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解题)王晳曰:“地利,当周知险、隘、支、挂之形也。”张预曰:“凡军有所行,先五十里内山川形势,使军士伺其伏兵;将乃自行视地之势,因而图之,知其险易。故行师越境,审地形而立胜,故次行军。”

    基博按:行军必明地形,故次行军。惟《行军篇》所论处军,亦属地形,与此少异者,盖《行军篇》之论,所以自处;而此所论,则旨在应敌也。

    孙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

    (训义)张预曰:“地形有此六者之别也。”

    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

    (训义)杜佑曰:“谓俱在平陆,往来通也。”杜牧曰:“通者,四战之地;须先据高阳之处,勿使敌人先得,而我后至也。利粮道者,每于津厄,或敌人要冲,则筑垒,或作甬道以护之。”贾林曰:“处高,易于望候;向阳,视生;通粮道,便易转运。”张预曰:“先处战地以待敌,则致人而不致于人;我虽高居面阳,坐以致敌,亦虑敌人不来赴战,故须使粮饷不绝,然后为利。”

    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

    (训义)杜牧曰:“挂者,险阻之地,与敌共有,犬牙相错,动有挂碍也。往攻敌,敌若无备,攻之必胜,则虽与险阻相错,敌人已败,不得复邀我归路矣;若往攻敌人,敌人有备,不能胜之,则为敌人守险阻,邀我归路,难以返也。”陈皞曰:“不得已陷在此,则须为持久之计,掠取敌人之粮,以伺利便而击之。”

    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

    (训义)贾林曰:“支者,隔险阻,可以相要截,足得相支持,故不利先出也。”梅尧臣曰:“各居所险,先出必败,利而诱我,我不可爱;伪去引敌,半出而击。”张预曰:“利我,谓佯背我去,不可出攻,我舍险,则反为所乘,当自引去;敌若来追,伺其半出,行列未定,锐卒攻之,必获利焉。《李靖兵法》曰:‘彼此不利之地,引而佯去,待其半出而邀击之。’”

    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

    (训义)曹操曰:“隘形者,两山间通谷也。”杜佑曰:“盈,满也;以兵陈满隘形,欲使敌不得进退也,如水之满器,与口齐也。若我居之,平易险阻,皆制在我,然后出奇以制敌;若敌人据隘之半,不知齐口满盈之道,我则入隘以从之,盖敌亦在隘,我亦在隘,俱得地形,胜败在我,不在地形也。夫齐口盈满之术,非惟隘形独解有口,譬如平坡迥泽,车马不通,舟楫不胜,中有一径,亦须据其路口,使敌不得进也。诸可知矣。”张预曰:“敌若先居此地,盈塞隘口而陈者,不可从也;若虽守隘口,俱不满齐者,入而从之,与敌共此险阻之利。吴起曰:‘无当天灶;天灶者,大谷之口’;言不可迎隘口而居之也。”

    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

    (训义)杜牧曰:“险者,山峻谷深,非人力所能作为,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人先据之,必不可以争,则当引去。阳者,南面之地;恐敌人持久,我居阴而生疾也。今若于崤渑遇敌,则先据北山,此乃是面阴而背阳也。高阳二者,止可舍阳而就高,不可舍高而就阳。《孙子》乃统而言之也。”梅尧臣曰:“先得险固,居高就阳,待敌则强;敌苟先之,就战则殆,引去勿疑。”

    基博按:此即《行军篇》论处山之军之所谓“绝山依谷”;而克老山维兹著书论山岳之攻与守孰能配备全军于山背之广大高原者,孰则瞰制敌军以有利;此所为“必居高阳以待敌”也!

    远形者,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

    (训义)曹操曰:“挑战者,延敌也。”杜牧曰:“譬如我与敌垒,相去三十里,若我来就敌垒,而延敌欲战者,是我困敌锐,故战者不利;若敌来就我垒,延我欲战者,是我佚敌劳,敌亦不利;故延势均。然则如何?曰:欲必战者,则移相近也。”张预曰:“营垒相远,势力又均,止可坐以待敌,不宜挑人而求战也。”

    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训义)张预曰:“六地之形,将不可不知。”

    基博按:“通形”,谓运动之无障碍者也。其他“挂形”、“支形”、“隘形”、“险形”,皆运动之有障碍者也。至于“远形”则运动之无障碍,而处战地以待敌,蕲致人而致于人也。六地之外,有突形者,可以攻,难于守。希特勒以一九三九年九月进攻波兰也,波兰之波森突入德境,北有东普鲁士,南有斯洛伐克,三面为德所围以成一突角;如不以攻,则形势孤悬而无法守。希特勒以南北两集团军,各自为钳,而后合两集团军南北夹击以成一大钳形。波兰仓皇应战,而欲以波森军反攻,挽此颓势;不意反攻以深入,能进而不能退;遂为德军歼焉!此突形之危也。今日本狡焉启疆以劳师袭远,不期而成突形者三,深入危地以不得自拔矣!欧美兵家亦有论者,以谓:“日人开疆拓土,分兵四出,而在中国东北以及中国与泰、越,成突出之三楔形,而可以利敌人之钳形夹击者也!北部楔形,在中国之东北,其东北两面,为苏联所包围;而西北则受蒙古之包围,其势如波兰西部之凸角。中部楔形,为中国沦陷各省,则北受蒙古之威胁,而西有中国之大军,南则中、英、荷、奥同盟之联军。南部楔形为泰、越,与日本三岛,壤土相隔,只一孤岛而已;而中国缅甸所包围者也。此三突角者,殆日人历年战胜攻取之所获;然壤土辽阔,声势不接,而隔离之三大战场,连兵久不解,当得几许兵力以能维持耶!如敌人分道以进,如以海上而论:日本全部岛屿,无不在敌人控制之下!而委任统治群岛,则分布于美国所控制之太平洋上。如美国海军得利用英、荷及苏联在远东之海军根据地,岂惟可以控制东京之外围各小岛,抑亦以控制日本本部!日本本部之外围小岛,虽亦足资拥卫;然星罗棋布,兵势亦分!以十军舰占十岛,不如五岛而有十五军舰者之力为雄,进攻退守,此理易明!所以海军国日本之弱点,即在海上,而日本海军之所欲敌者有三:以海参崴为根据地之苏联潜水艇及军舰,一也。太平洋上之美国海军,二也。南太平洋之英、美、荷联盟军舰,三也。然则战场之成三楔形,岂惟陆上,抑亦海战!日本军舰之于三者,不论其在任何之一海上集中,必以成其他海上之空虚,而予敌以进攻之机矣!日本海军,岂特无胜利之望;抑欲以断敌人海上之交通,而亦不能也!日本有驱逐舰百艘,倘以集中于面积有限之一海上,而攻击一敌人,威力自不可侮!今则以百艘驱逐舰,零星分散,从库页岛以至西贡,又自泰国以至甲卢特岛,汪洋浩渺,亦何能为!反轴心之英、美、荷、澳诸国,可以其军舰与商船,驶行于几多不同之航线,而以接济其攻击各楔形之军队;每一舰船,护以巨型巡逻轰炸机;如此,则日本有八十艘之潜水艇,而出没于大海之汪洋;何足算也!安能以阻绝海上之交通耶!然日军之在陆地,亦不能以阻绝交通,而挠敌人之进攻也!日军之前进,不过以迫反轴心国之军队,退驻便利之地,而得源源之接济。中国陆军,以重庆为根据地,比在武汉更坚强。英美联军在印度、澳洲作战,比之泰国华南,更易增援!然反轴心国之军队,可以后退部署进攻,于军心士气无伤也!日军则可进而不可退;一退,则人民失其胜利之信心,士兵丧其战斗之勇气,国势瓦解,不仅敌军之进迫东京而已!日本既不能退出任何战场之一楔形,以沮士气,堕民志;则亦不能在任何之一凸角,集中兵力!今日军之在海陆各战场,战胜攻取,无不占优势;一至兵力分散,优势亦何能保!然日本欲以保战胜攻取之所获,而持守于勿失,兵力不得不分散!于时,反轴心国之军队,倘海陆并进,一时并力,如德军之于波兰,每一楔形,各施以钳形之夹击,日其殆哉!”

    右第一节,论地形。

    故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之灾,将之过也。

    (训义)张预曰:“凡此六败,咎在人事。”

    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

    (训义)曹操曰:“不料力”,张预曰:“势均,谓将之智勇,兵之利钝,一切相敌也;夫体敌势等,自不可轻战;况奋寡以击众,能无走乎!”

    卒强吏弱,曰弛。

    (训义)张预曰:“士卒豪悍,将吏懦弱,不能统辖约束,故军政弛坏也。吴、楚相攻,吴公子光曰:‘楚军多宠,政令不一,帅贱而不能整,无大威命,楚可败。’果大败楚师也。”

    吏强卒弱,曰陷。

    (训义)贾林曰:“士卒皆羸,鼓之不进,吏强独战,徒陷其身也。”梅尧臣曰:“吏虽强进,不能激之以勇,故陷于死。”张预曰:“将吏刚勇欲战,而士卒素乏训练,不能齐勇同奋,苟用之,必陷于亡败。”

    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

    (训义)曹操曰:“大吏,小将也。”梅尧臣曰:“小将心怒而不服,遇敌怨怼而不顾,自取崩败者,盖将不知其能也。”张预曰:“大凡百将一心,三军同力,则能胜敌;今小将恚怒而不服于大将之令,意欲俱败,逢敌便战,不量能否,故必崩覆。”

    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