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六 德与性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中国人生,余谓乃音乐人生,亦可谓是超空人生,即抽象人生而非具体人生。具体人生重躯体,重物质。抽象人生则重心灵,重情感。中国人连言礼乐,礼具体落实,乐抽象超空。其实礼乐兼言,礼亦超空。如宾主之礼,必超宾主以上。夫妇父子之礼,亦超夫妇父子以上。凡属人生,必超个体人生以上。群性之具体实际,即失人生之真。

    何谓超空?积四五千年,广土众民之统一大国,国之外尚有天下,此一民族生命,则不得不谓之超空。然超空必有落实处,故曰“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精微中有广大,广大中亦有精微。中庸之上有高明,高明之下有中庸。德性中有学问,学问中亦当不忘有德性。故唯精微必求广大,中庸必求高明,而凡所学问决不能忘其德性。亦当知德性必待学问,高明必求中庸,而广大亦必有其精微,乃始得之。

    中国人最好言德性。但言德即性,非云性即德。水性动,盈天地,亿兆年,到处可见水,而动之一字尽之。石性静,盈天地,亿兆年,到处可遇石,而静之一字尽之。但动静之中,仍各有德。中国人不重言人事,而重言人性。然水可淹死人,石可压死人,故中国人言性则必言德。亦可谓德即性之精微处,亦即性之高明处,而有待于人之学问以成。易言“成性存存,道义之门”。成性即德,失德则性亦不存。

    核武器之建造,亦赖学问。但未成其德,亦不足谓性。西方科学不尊德,亦可谓之不尽性,即不自然。西方宗教信人死灵魂上天堂,虽亦人所欲,但赖上帝之力,既非人性,亦非德。凯撒事凯撒管,亦非性所欲,即非率性之道,亦无德可称。

    中国人言性必言德。孟子主性善,而曰“人皆可以为尧舜”,乃重德言,但非忘性。故一切学问皆重德。发财做官,求富求贵,或可不重德,亦非性,故中国人以为戒。孔子言,富贵不可求,从吾所好。求富贵当向外,所好则向内求。向外求无常而必变,向内求则有常可守。德有常,据德乃有道。孔子言“天生德于予”。德言天生,亦由性来,而与性有不同。性人人相似,德必志于学,磨练修养以成。少数杰出者乃有大德。孔子又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忠信德之基,亦即性。孔子好学,超于全天下亿兆世之全人类,故谓至圣先师。学而非性无德,亦不得谓之学。

    子夏曰:“富贵在天,死生有命。”在天指其在外不在己,有命指其有常不可变。谓人人尽得在天之富贵,可逃有命之死生,此则愚而惑矣。故孔子言:“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曾子言:“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死则一切归休。但必慎其终,又当追于远。视死者长如生,于变中得求常,此可谓性之德。人具好生之性,则可成其慎终追远之德矣。是为中国儒家教民育德一大节目。

    方西人亦非不知好生恶死慎终追远,然求之于外于物于事,而不知求之于内于心于德。如埃及之金字塔木乃伊,唯少数富贵人所能,多数无可模仿。宗教家之信仰灵魂天堂,虽亦在终处远处,然各为私人一己打算。其慎其追,各在其人一己身上,非对他人之忠信。故可谓西方人纵知性,不知德。此又中西文化一大异。

    中国人对天地,亦言其德,不言其性。如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生万物乃自然,可谓乃天地之性。然而必谓之德,此即犹人性忠信之德。若必谓之迷信,则不失为违性非德之言矣。

    深言之,性有限,可变。德无限,可常。衣食住行乃性,其对象皆在外在物,故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