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序一

    人情變幻,世態離奇,遞嬗轉遷,久而弗泯。大凡可以表現一種組織者,即可形成一種社會。士商工農,在在如是。推之梨園,奚獨不然?!溯自唐明皇選曲部伎,子弟三百,教於梨園。聲有誤者,帝必覺而正之。號「皇帝梨園子弟」。宮女數百亦為梨園弟子,居宜春北院。斯為梨園發軔之始。千百年來,日新月異。道光而後,事跡愈繁。其能久經不敝,當有自來。欲知梨園真況與社會實情者,悉宜記載。蓋事必有史,史以紀事。梨園雖小道,安得不謀載籍而聽其湮沒弗傳耶!茲從友人獲閱《梨園外史》,云係合作。所以,敘述事實者至詳且盡。彼西哲謂戲劇小說為開通社會之利器。梨園則戲劇所從出,「外史」乃梨園所由傳。斯編一出,當知其不脛而走,梨園後起覽之亦不至數典忘祖矣。乙丑正月??公序。

    序二

    劇曲可以自娛,士大夫逢場作戲,固無不可。第自譚鑫培、梅蘭芳以技藝姿容博得流俗之歡,積金錢至巨萬;而世之青年,稍諳宮商,因之即欲置身優孟。得者固不乏,失者則比比矣。噫,彼亦未悉梨園之隱秘耳!使其早知此輩奸黠巧滑,曾牛鬼蛇神之不若,將引避不暇,孰肯陷溺其中耶!今《梨園外史》專敘伶人故事,雖語多褒揚,然對於奸黠巧滑者,秉筆直書,不稍寬假。則凡熱心優伶者,取而熟讀,當自覺悟,而深悔其立意之謬。此與禹鼎象物,何以異哉!僕於斯道,沉酣有年,展玩斯編,有不能不動於衷者。因志數語,以當弁言。包丹庭序。

    序三

    戲劇之道至於今日,可以謂之極盛,然其衰弱之機,即於此中伏焉。蓋緣憐人舉動大都以意為之,而於先正典型,不求甚解,遂至技藝有退無進,不亦大可悲乎!僕家世業伶,於前言往行,曾稍稍識之。每欲取其可為勸戒者撰輯成書,以為吾曹之座右箴銘,而使後生晚進有所則效。因年老才庸,又方從事於律呂之學,兼以製作曲譜,無暇及此。不意竟有先我而為者,則此《梨園外史》一編是矣。是書作於文人學士之手,紀事精詳,出言典雅,非吾斐可以贊一詞。中間敘清代朝野士夫之事,而以伶人經緯其間,則是書作小說讀可也,作清史讀亦無不可也。顧有清一代風俗轉移,均與伶人大有關係,是知我輩責任重大,自待不宜菲薄。至敘伶人事實,褒多於貶,頗寓隱惡揚善之意。凡屬我曹更可以忽之哉?作是書者,與吾友人墨香相善,因來索序,草此以應。不文之譏,當不免云。曹沄心泉氏識於知足知不足齋。

    序四

    《梨園外史》小說家言也,紀道咸以來伶官故實。其間事跡,詢之老伶未盡符合,然其描摹優人之狀態,討論戲曲之源流,至為詳細,誠非老於斯事者不能道其隻字。紀事小有牴牾,奚足為病!昔太史公傳優孟,世且摘其謬誤,況此固以稗野自命者乎?施耐庵、曹雪芹之小說,摹繪得神,亦但能得盜賊、兒女之性情耳;至事跡之有無,直同鏡花水月。而此書所紀,尚不盡蹈空,欲考梨園掌故者豈可忽諸?方今之世,風俗淫靡,梨園以旦為第一流,讀此編「胡喜祿掃盡鉛華」一章,知作者蓋有隱痛焉!餘出入伶官之家將三十年,於若輩之情偽,知之甚深,只以賦性疏懶,未克獨力撰作。是書之成,實為先獲我心,故援筆樂為之敘。墨香氏題。

    序五

    《梨園外史》是一部小說,但敘的事跡可不全是捏造,不過也不能全是真實。這是作小說的老例,不算毛病。要是同它專講考據,那便是個笨伯。只看它談起戲來,前台後台都說的十分透徹,就是事跡不實,那情理可不虛。《三國志通俗演義》是舊小說裡最稱寫實的,然而說到熱鬧之處,往往不近人情,反不如《紅樓夢》、《儒林外史》敘的入理。讀書的就不必在真假二字內多加批評了。何況他講的梨園家世,多半可靠,又焉能說它是假呢?從前人挑剔《品花寶鑑》,不該把些伶人換了假名假姓,弄的他一生技藝都成了虛話。這部書的用心,總算比《品花寶鑑》忠厚的多。那梨園中的古人自此可以多傳個千百年,也該含笑九泉了。至於說的唱戲人的脾氣,戲的套子,全是些內行話,那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