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毗奈耶卷第十六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nbsp;   佛告诸苾刍苾刍尼。汝等若以我为师者凡是诸酒不应自饮。亦不与人。乃至不以茅端渧酒而著口中。若故违者得越法罪。若苾刍尼饮醋之时。有酒色者。饮之无犯。若饮熟煮酒者。此亦无犯。若是医人令含酒。或涂身者。无犯。

    非时入聚落不嘱授苾刍尼学处第六十三

    缘处同前。时有余处婆罗门。来此城中娶妇同居。未经多时诞生一女。年渐长大。共诸童女。往逝多林至寺门前。时邬陀夷。见此女人颜容姿媚。遂起染心。即摩触彼身鸣唼其口。是时童女欲行非法。邬陀夷不然其事。女怀嗔忿。遂以指甲自攫身形。既还家已告其父曰。邬陀夷损我童女。其父即告五百婆罗门。各怀嗔忿共集一处。欲打邬陀夷。时五百人即至其所俱共牵曳。乃至移足亦不能令动。世尊知已作如是念。此是最后教诫邬陀夷事。佛衰其力令无所堪。诸婆罗门见其力弱。即共熟打几将至死。曳至王门。时王于高楼上昼日而睡。佛以神力令王惊觉。广说乃至胜鬘夫人告令改悔。闻斯责已发勇猛心。未久之间。众惑皆断证阿罗汉果。广度人民。世尊记为教化人中最为第一。后因夜入他舍。非理被杀弃粪聚中。尔时世尊至住处已。告诸苾刍。此由非时行。招斯大过。广说乃至我观十利为二部弟子制其学处。应如是说。若复苾刍尼。非时入聚落者。波逸底迦。如是制已。诸苾刍尼有看病人。不得非时入村。遂阙瞻视。知僧事者僧事废阙。以事白佛。佛言。有苾刍尼者嘱授应去。应告彼曰。具寿存念。我有看病因缘。或为众事。须非时入聚落。白具寿知。彼答云。奥箄迦时。有苾刍于俗舍内先寄衣钵。其舍非时忽然火起。即便往取行至中路忆不嘱授。遂即回还。衣钵烧尽。佛言。除因缘故。前是创制。今更随开。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尼非时入聚落。不嘱授余苾刍尼。除因缘故波逸底迦。

    余义如上。非时者。有二分齐。谓从过午至明相未出。聚落义如上。入者。谓至村门。余苾刍尼者。谓于其处既有苾刍尼而不告语。除时因缘者。谓有难缘。余义如上。此中犯相其事云何。若苾刍尼。于非时非时想疑。得根本罪。于时作非时想疑。得恶作罪。余二无犯。余有昔因缘。同苾刍说。

    受食前食后请学处第六十四

    缘处同前。时此城中有一长者。大富多财受用丰足。时邬陀夷。因乞食至其舍。为说法要。施食之人获五功德。谓长命色力安乐词辩。长者闻已持食奉施。深心欢喜顶礼其足。归依三宝受五学处。时邬陀夷。复于他日至长者家。长者白言。我请佛僧就舍而食仁可早来。即于晨朝至长者宅。报曰。我有缘事暂至余家。我若未来不须行食。佛将大众诣长者家。时诸苾刍报长者曰。应唱随意。长者报曰。圣者。我为大众设斯座褥。佛言。此即便是唱随意讫宜应就坐。时邬陀夷。时欲将过方至行食。诸苾刍辈。有啖少许有不食者。佛为长者说施颂已。从座而去。邬波难陀。即于此住不往寺中。当时是十五日众僧长净不来赴集。复无持欲人。众皆久坐妨废法事。求觅不得令众疲劳。广说乃至我观十利为二部弟子制其学处。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尼。受食家请。食前食后行诣余家者。波逸底迦。

    如是制已。时有看病知僧事者同前过起。佛闻此已。告曰。前是创制今复随开。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尼。受食家请。食前食后行诣余家。不嘱授者。除因缘故波逸底迦。

    余义如上。食家请者。谓他请唤。食前者。谓是午前。若出行时过二家者。便得堕罪。食后者。谓过午已后。若出行时过三家者。便得堕罪。不嘱授者。谓不报人。应嘱施主云。我往某处。或嘱苾刍尼云。向某处。结罪如上。此中犯相。若受食家请。食前行过二家。食后行过三家。不嘱授得堕罪。若不以此苾刍尼为先首而请唤者。无犯。

    入王宫学处第六十五

    缘处同前。时邬陀夷不知机变。夜闻兵马铃铎之响。即便惊觉作如是念。岂非王众有事他行。即于未明作天明想。执持衣钵入王宫中。胜鬘夫人闻已。迎接敬受经教。再三反覆犹未天明。宫人讥议。王虽敬信情无间然。苾刍不识时机中宵而至。王未藏宝及诸宝类。而便造次辄到宫门。广说乃至佛以此缘。告诸苾刍苾刍尼。入王宫者有十种过失。广说具如大苾刍律。乃至我观十利。为二部弟子制其学处。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尼明相未出。刹帝利灌顶王未藏宝及宝类。若入过宫门阃者。波逸底迦。

    如是制已。复于异时。王请佛僧。世尊不去。令舍利子与众俱行。既至王门不敢辄入。王命令进。舍利子作念。世尊制戒。不许辄入宫门。今得王教复不许违。佛以此缘或容开许。即入宫内还至佛所。述如上事。佛告舍利子。善哉。我未开许汝已知时。汝等当知。前是创制今更随开。为诸弟子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尼。明相未出。刹帝利灌顶王未藏宝及宝类。若入过宫门阃者。除余缘故。波逸底迦。

    余义如上。明相未出者。谓天未晓。有三种相。王及宝等并如余说。宫门阃者。有三种别。谓城门王门宫门。过者。谓举足越。除余缘故者。除得胜法如舍利子等。释罪如上。此中犯相。若尼未晓未晓想及疑。越城门者。得恶作罪。晓未晓想疑。亦得恶作。王门亦尔。若越宫门想疑本罪。次二恶作。后二句无犯。若王妃及太子大臣唤。亦无犯。

    诈言不知学处第六十六

    缘处同前。佛言。半月半月应说波罗底木叉戒。奉教而说。六众听戒之时。作如是语。我今始知是法在戒经中说。诸苾刍曰。仁等比来岂不闻耶。答曰。岂可我等唯听说此更无余事。乃至世尊诃责。为二部弟子制其学处。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尼。半月半月说戒经时。作如是语。具寿。我今始知是法戒经中说。诸苾刍尼。知是苾刍尼若二若三同作长净。况复过此。应语彼言。具寿。非不知故得免其罪。汝所犯罪应如法说悔。当劝喻言。具寿。此法希奇难可逢遇。汝说戒时。不恭敬。不住心。不殷重。不作意。不一想。不摄耳。不策念。而听法者。波逸底迦。

    余义如上。说戒经时者。谓从八他胜乃至七灭诤法。相次而说诠其要义。我今始知等者。谓六众与余苾刍屡同听戒。而彼故言我不知者。意欲令他心生忧悔故諠恼时众。诸苾刍当劝喻言等者。明不恭敬等有所亏失故。此中犯相者。尼见说八他胜时如是乃至二十一残罪七灭诤法。作如是说者。一一说时皆得堕罪。若实不了知如愚痴人者。说实无犯。

    作针筒学处第六十七

    缘处同前。有一工人名曰达摩。善牙骨作。先于外道心生敬信。因来寺中而听法要。弃彼伪教契想真宗。念曰。然我家贫难修福业。宜可自励役己惠人。白诸苾刍苾刍尼曰。我善牙作及骨。若须针筒我当施手为造。时彼工入因致贫困。衣不掩形食不充口。外道见问。汝于先时家道丰赡。今依剃发遂致贫穷。以此察之孰为胜友。广说乃至世尊诃责。告诸苾刍。我观十利为二部弟子制其学处。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尼。用骨牙角作针筒。成者应打碎。波逸底迦。

    余义如上。其骨牙角如事可知。有二种针筒。一筒二管。若用骨牙角作者二皆不许。若自若他并不应作。若成者即应打碎。其罪说悔。其所对人应问云。尔针筒打碎未。若不问者得恶作罪。问已方悔。尼应用竹[竺-二+韋]为筒。或毡片等以安其针。时可数看勿令生垢。此皆无犯。

    作过量床学处第六十八

    缘处同前。时有苾刍。人间游行至逝多林间。日暮门闭。即于门屋下坐。短脚床洗足敛身入定。有蛇爱冷在床前住。见苾刍垂头。遂螫其额。因即身亡生三十三天。广说乃至以事白佛。佛言。不应下小床上而为寝卧。亦不应床前洗足。违者得越法罪。时六众闻是制已。遂作高床。脚长七肘缘梯上下。俗旅讥嫌。世尊诃责告诸苾刍。我观十利为二部弟子制其学处。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尼。作大小床足。应高佛八指。若过作者应截去。波逸底迦。

    如是制已。时邬陀夷身形长大。坐彼床时颏拄著膝。佛言。此更随开。除入梐木。若过者应截去。波逸底迦。

    余义如上。作大小床者。谓自作使人造。此大床及小座时应高佛八指者。佛谓大师。此之八指长中人一肘。除入梐木者。除床脚入梐木此非是量。若过作者。谓量若过应截去。堕罪应说悔。此中犯相。若为僧作。若自为作。过八指量者应截去。其罪说除。对说罪者。应可问言。床脚截未。若不问者得恶作罪。其罪不应说悔。若依量作者无犯。

    用草木绵贮床学处第六十九

    缘处同前。时邬波难陀分得大床。以木绵贮安儭而卧。有年老者来。合与卧具时。便去儭物以散木绵。令其寝息。身衣总白。以缘白佛。佛言。我观十利为二部弟子制其学处。应如是说。若复苾刍尼。以木绵等。贮僧床座者应撤去。波逸底迦。

    余义如上。言贮物者有五种。一苫末梨。二荻苫。三頞迦。四蒲薹。五羊毛。若尼以五种物自贮教人贮。皆得堕罪。此中犯者。苾刍尼。若僧私床座。以木绵等而散贮者。皆得堕罪。絮应撤去罪应说悔。余并同前。

    过量作尼师但那学处第七十

    缘处同前。如世尊说。若受用僧伽卧具及余人物乃至私物。应用儭身替。不识其量遂便大作。小者弃掷或嫌长短。广说乃至世尊为二部弟子制其学处。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尼。作尼师但那当应量作。是中量者。长佛二张手。广一张手半。若过作者波逸底迦。如是制已。时吐罗尼身形长大。每至卧时。为护卧具故于其足边以诸树叶而为儭替。乃至佛言。此复重开。长中更增一张手。若过作者应截去。波逸底迦。

    余义如上。尼师但那者。谓敷具也。若自作使人皆悉同犯。应量者如文可知。若佛一张手。当中人三张手。总长九张手。合有四肘半。广一张手半者。当中人四张手。复有六指。若不依此量而过作者。物应截去罪应说悔。余问答等并如上说。

    第八摄颂曰。

    覆疮佛衣量  蒜剃洗手拍

    自煮食水洒  生草弃墙外

    作覆疮衣学处第七十一

    缘处同前。如世尊说。作覆疮衣。苾刍及尼。不知当云何作其量。过大或时太小。乃至世尊制其学处。应如是说。若复苾刍尼。作覆疮衣当应量作。是中量者。长佛四张手。广二张手。若过作者应截去。波逸底迦。

    余义如上。覆疮衣者。谓覆身疮疥也。其佛张手及有过截。并说罪等广如上说。

    同佛衣量作衣学处第七十二

    缘处同前。时邬波难陀。与佛等量作衣。但披一边余聚肩上。佛以此缘告诸苾刍。我观十利为二部弟子制其学处。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尼。同佛衣量作衣。或复过者。波逸底迦。是中佛衣量者。长佛十张手。广六张手。此是佛衣量。

    余义如上。佛衣者。大师衣也。长佛十张手。当中人三十张手有十五肘。广六者。当十八张手有九肘。或复过此皆犯堕罪。广如上说。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毗奈耶卷第十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