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毗奈耶卷第十四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别众食学处第二十四

    佛在王舍城。时提婆达多于其界内。与五百苾刍别众而食。少欲苾刍共生嫌耻。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集二部僧问实诃责。告言。我今与诸苾刍苾刍尼制其学处。应如是说。若复苾刍尼别众食者。波逸底迦。

    如是世尊制学处已。时有苾刍苾刍尼身婴病苦。佛言。除病因缘。或有道行。或缘作务。并皆绝食。佛言。除道行及以作时。或有附船而去者。佛言。除船行时。乃至除大施会时。于时影胜王未得见谛。以竹林园施露形外道。得见谛已遂废外道。奉施佛僧而为受用。时影胜王舅。在外道中出家。起信敬心请白供养。乃至白佛。佛言。除沙门施食时。尔时世尊赞叹少欲及尊重戒者。为说法已。告诸苾刍。前是创制此是随开。我今为二部弟子制其学处。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尼。别众食者。除余时波逸底迦。余时者。病时作时。道行时船行时。大会食时沙门施会时。此是时。

    余义如上。别众食者。谓别别而食。除余时者。谓除别时。病时者。于一食时不能安坐。作时者。或窣睹波。或是众事下至扫地大如席许。或时涂拭如牛卧处。道行时者若行半驿往来。或行一驿。船行时者。若附他船。或半驿一驿。大会者。谓多人聚集。沙门者。谓佛法外诸外道类亦名沙门。以彼劳身求道故。此是随开。结罪同前。

    此中犯相其事云何。若苾刍尼于界内作同界想及疑。为别众食。得波逸底迦。若在界外作界内想疑。得恶作罪。若在界外作界外想。及在界内为界外想。无犯。

    凡言住处有二种。一根本住处。二院外住处。若于本处苾刍尼食时。应问院外苾刍尼同来食不。若不问而食者。得恶作罪。若院外苾刍尼食时。应问本处苾刍尼同来食不。若不问知四人同食者。得波逸底迦。若三人食一人不食。若三圆具一未圆具食。皆无犯。若以食送彼。乃至盐一匙。或草叶一把。与彼众处食。皆无犯。或时施主作如是语。但来入者我皆与食。或时施主造别房施云。于我房中住者我皆与食。斯亦无过。

    非时食学处第二十五

    缘处同前。时大目连。与十七众出家。于小食时著衣持钵入城乞食。被婆罗门长者等嗔骂。乞食不得空钵而还。遂便断食。于众人前自摩其腹。说伽他曰。

    佛说最妙语  遍满于人天

    饥是苦中极  斯言为最妙

    乃至十七众。诣一长者处。非时饱食。世尊种种诃责告曰。我今为二部弟子制其学处。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尼。非时食者。波逸底迦。

    余义如上。言非时者。有其二限。一过中已去。二明相未出已来。结罪同前。此中犯相其事云何。非时非时想及疑食者。波逸底迦。若时非时想及疑。得恶作罪。若时作时想。非时时想。无犯。

    食曾触食学处第二十六

    缘处同前。时哥罗苾刍。常法如是。每居村邑行乞食时。持钵及钵袋。若得湿饭以钵承受。若获干饭即以袋盛。所有湿饭当日皆食。乾者晒曝举之盆内。若遇风寒阴雨。即以暖水润渍充食。既饱食已便受静虑解脱等持等至微妙之乐。乃至世尊种种诃责告曰。我今为诸二部弟子制其学处。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尼。食曾经触食者。波逸底迦。余义如上。曾经触食者。有二种触。一中前受过午触。二过午受过更触。若苾刍尼。知是曾触食。不作法而重吞咽者。结罪同前。

    此中犯相其事云何。若苾刍尼。于曾触食作曾触想及疑食者。波逸底迦。若非曾触作曾触想疑。得恶作罪。若非触非触想。或触作非触想。无犯。若曾所触钵未好净洗。若小钵若匙若铜盏若安盐器而用食者。皆波逸底迦罪。若手触钵袋若拭巾锡杖。若户钥及锁。如是等物。若触捉已不净洗手捉余饮食。乃至果等吞咽之时。皆得波逸底迦。若苾刍尼欲饮水时。不净洗口吞咽之时。得恶作罪。若以澡豆土等。清净澡漱者。无犯。

    不受食学处第二十七

    缘处同前。时大哥罗苾刍。于一切时常用深摩舍那处钵。(谓是弃死尸处旧云尸陀者讹)受用深摩舍那处衣食卧具。云何死尸处钵。若有人死。瓦瓯祭器取以充钵。云何死人衣。以衣赠尸取以浣染缝刺为衣。云何死人食。是诸亲族以五团食祭飨亡灵。取而充食。云何卧具。此大哥罗常在尸处而为眠卧。是谓尸林钵衣食卧具。若人多死时。大哥罗身体肥盛。不复数往城中乞食。若无人死。身形羸瘦。数往城中巡门乞食。时守城门者。作心记念。大哥罗食死人肉耶。时此城中有一婆罗门。身亡送至林所。其妻及女哭在一边。时大哥罗看烧死尸。时女见已告其母曰。今此圣者犹如瞎乌。守尸而住。时有人闻来告苾刍。苾刍白佛。佛言。彼婆罗门女自为损害。我声闻弟子德若妙高。作粗恶言共相轻毁。缘斯恶业于五百生中常为瞎乌。时远近人众。咸闻世尊所记之事。广说乃至勿令野干啖其祭食。即便疾去驱彼野干取其祭食。诸人报曰。任汝所食何物。然声遍城廓云汝食人。作是语已相随而去。告诸苾刍。苾刍白佛。佛作是念。我声闻弟子由不受食。有此过生。是故我今敕诸弟子。受取应食。令他证知故。如佛所教。受取方食。不知如何成受。佛言。有五种受。一身与身受。二身与物受。三物与身受。四物与物受。五置地受。有五种不成受云。何为五。谓在界外。或在远处障处。或在傍边。或居背后。或时合手。是谓五种不成受食。广说乃至获果不受。佛言。应受应作净。不知如何作净。佛言。有五种作净。云何为五。谓火净。刀净。爪净。蔫净。鸟啄净。复有五种作净。谓拔根净。手折净。截断净。劈破净。无子净。如佛所说。受取应食。十二众苾刍尼。随受不受自取而食。少欲尼见生嫌耻心。以缘白苾刍。苾刍白佛。佛以此事。同前集尼问实诃责。广说乃至制其学处。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尼不受食。举着口中而啖咽者。波逸底迦。

    如是世尊制学处已。时有苾刍尼。水及齿木无人授与。入村求授。佛言。除水及齿木。复有游行人间经过险路无人授食。猕猴熊罴为授果食。尼不肯受回还。乃至白佛。佛言。若诸有情知授未授皆得授食勿致疑心。前是创制此是随开。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尼不受食。举著口中而啖咽者。除水及齿木。波逸底迦。

    尼谓此法中人。不受者。谓不从他受得。食者。谓二五等。啖咽者。谓是吞咽。除水及齿木者。谓除此物余皆须受。若生湿条火净应受。结罪同前。此中犯相。不受食作不受想及疑等。二重二轻。后二无犯。广如上说。

    饮虫水学处第二十八

    缘在憍闪毗国瞿师罗园。尔时阐陀苾刍。用有虫水。时诸苾刍见而告曰。何因故心用有虫水。报曰。此水内虫谁持付我。诸余盎盆江河池沼四大海水何不往耶。自生自死于我何过。闻是语已共生嫌耻。以缘白佛。佛以此缘。集二部弟子问实诃责。广说乃至制其学处。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尼。知水有虫受用者。波逸底迦。

    尼谓此法中人。知者。或自知或他告。水有虫者。虫有二种。一才观即见。二罗漉方见。水谓诸水。用水有二。一内受用。二外受用。云何内受用。谓是内身所有受用。外谓于身外所有受用。洗濯衣钵。若浣染衣。若洒地。若牛粪涂拭等。波逸底迦释义如上。此中犯相。若苾刍尼。用虫水作有虫想及疑。皆得波逸底迦。若水无虫作有虫想疑。得恶作罪。余二无犯。

    若苾刍尼。知麨蜜糖油醋水浆及醋乳酪饼果等有虫而受用者。皆得堕罪。

    与无衣外道男女食学处第二十九

    缘在王舍城。时此城内有诸商人。来诣佛所顶礼双足在一面坐。尔时世尊为诸商人说微妙法。示教利喜默然而住。既闻法已深心欢喜礼佛而去。复诣阿难陀所礼已而坐。尊者为说法要。乃至白言。大德。世尊欲向何处人间游行。阿难陀曰。仁等自可往问世尊。答言。世尊大师威德严重。我等何敢辄有咨问。阿难陀曰。我观相貌。世尊不久当向室罗伐城。既至夏了。世尊将诸大众随路而行。时商旅内有露形外道亦与随行。求食不得现其饥相。诸苾刍尼有钵食余各持授与。饼果之类盛满其器。广说乃至于其路中逢一露形。问言。仁等道粮谁复相济。答言。诸秃释女。时露形者闻是语已情生不忍。为诸外道说伽他曰。

    云何汝身不陷地  云何舌不百片裂

    云何诸神见此事  不以霹雳破汝身

    野干每食师子残  而常有念害师子

    十力圣众以食济  汝今见骂不知恩

    彼定证得一切智  于友非友心平等

    汝等外道可恶人  尚亦相依蒙济给

    若人不识恩与义  当知此类不如狗

    狗于人处解施恩  汝似恶蛇常吐毒

    此是缘起尚未制戒。

    尔时世尊人间游行。至室罗伐城。时有五百邑人。请佛及僧。广说乃至闻法见谛。时有露形外道二女。一老一少。来从乞食。阿难陀不善观察饼有相黏。老者与一。少者得二。老者曰。王子苾刍与我一饼汝便得二定知于汝心生爱念当自严饰。少者曰。勿作是语。今此王子弃上宫闱出家厌俗。脱屣尘劳如捐涕唾。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告诸苾刍。我观十利为二部弟子制其学处。应如是说。若复苾刍尼。自手授与无衣外道及余外道男女食者。波逸底迦。

    尼谓此法中人。自手等者。谓以手授食。食义同前。无衣者。谓是露形之俦。及余杂类外道。得波逸底迦。余义如上。此中犯相。若苾刍尼自手与食。皆得堕罪。若是亲族。或是病人。与者无犯。或欲以食因缘除彼恶见。与亦无犯。

    观军学处第三十

    缘在室罗伐城。时胜光大王。令一大将领兵征伐。时六众苾刍闻兵欲去。共相告曰。我等宜观。便往路所见象军来。问曰。何去。答云。圣者。今有边隅不臣。王命我等往伐。六众报曰。看汝形势有去无归。汝等暂还与宗亲取别。以苣胜水共相祭祀方可从军。广说乃至世尊问实诃责。告诸苾刍。我为二部弟子制其学处。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尼。往观整装军者。波逸底迦。

    尼谓此法中人。整装军者。谓将欲战整带甲胄装束军仪。有一类军。谓唯有象。有二类军。谓兼以马。有三类军。谓兼以车。有四类军。谓兼以步。往观者。谓向其处。结罪如上。此中犯相。

    若苾刍尼。观整装军者。得波逸底迦。若苾刍尼。为行乞食路见军来。或时寺近大路。或军入寺。或苾刍尼为王所唤。或夫人太子大臣及诸人等所请。设见军时并皆无犯。若见军时不应说其好恶。又八难缘随一现前。见亦无犯。

    第四摄颂曰  观军二打拟

    覆罪诣俗家  然火与欲过

    说欲非障法

    军中过二夜宿学处第三十一

    缘处同前。时胜光王。亲帅军旅自往边城。至彼合围尚未降伏。大臣白王。给孤独长者有大福力。彼若来者或可归降。敕书命来。虽在军中但思圣众。时胜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