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导论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导论

    第一节

    文学史的性质和方法

    文学史是社会科学的一部门,是历史科学的一部分。这就是说,它的科学方法的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进行研究的时候,我们所遵循的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的分析方法,反对的是形而上学的非历史主义的方法。

    但是文学史有它特别处理的对象。它所处理的对象是文学发展的状况及其规律性。那么,什么是文学呢?高尔基在《俄国文学史》序言里,首先对文学下了这样的定义:“文学是社会的阶级和集团的意识形态————感情、意见、企图和希望————的形象的表现。” [1] 形象的意识形态,这是区别艺术与哲学、科学的地方。用语言(包 括文字 )来表达这种形象的意识形态,这是区别文学和其他艺术的地方。

    自从斯大林的《论马克思主义在语言学中的问题》发表以来,文学之为上层建筑的意义、为基础服务的意义,以及文学虽最后为基础所决定但又与其他上层建筑互相影响,并自身也有其继承关系等,这些问题是更明确了,这对于文学史的工作的开展,是有很大的推进作用的。

    文学史和文艺学有所区别,文艺学着重在体系的研究;这和文艺批评也有所区别,文艺批评着重在某一倾向、某一作家或作品,而且多半着重在当代。说它们有所区别,不是说它们没有联系。文艺学的原则是可以应用在文学史上的,文学史也每每充实了这些原则;同样,文学史和文艺批评也有必不可少的互相参证的地方。

    文学史就是根据社会科学、历史科学的一般规律,结合文艺学的法则,对文学发展的具体状况及其规律性进行探讨的科学。这就是它的性质。

    中国文学史,就是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具体状况及其规律性进行这样的探讨的科学。这里离不了中国社会发展的知识,离不了一般的文艺学的法则,离不了对于中国文学发展的主要阶段之概括的了解,以及对于重要作家、重要作品的分析、批判等。这就是中国文学史的内容。

    第二节

    正确对待祖国文学遗产和向祖国文学遗产学习的目的

    祖国的文学遗产是丰富而伟大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呢?

    根据列宁“在每个民族的文化里面都有些哪怕是不发达的,民主的和社会主义的文化成分,因为每个民族里都有劳动的群众和被剥削的群众,他的生活条件必然会产生着民主的和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 [2] 的理论,我们是有充分理由来肯定中国古代文化(包括文学在内 )的优良部分的,同时列宁在这里也业已给我们树立下了取舍的尺度。

    关于如何对待中国古代文化,毛主席有非常明确的指导原则,这就是:

    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同样,既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搬用,而是批判地接收它,以利于推进中国的新文化。 [3]

    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的兼收并蓄。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与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