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摄大乘论本卷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无著菩萨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彼修差别分第六

    如是已说彼入因果。彼修差别云何可见。由菩萨十地。何等为十。一极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四焰慧地。五极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八不动地。九善慧地。十法云地。如是诸地安立为十。云何可见。为欲对治十种无明所治障故。所以者何。以于十相所知法界有十无明所治障住。云何十相所知法界。谓初地中由遍行义。第二地中由最胜义。第三地中由胜流义。第四地中由无摄受义。第五地中由相续无差别义。第六地中由无杂染清净义。第七地中由种种法无差别义。第八地中由不增不减义。相自在依止义。土自在依止义。第九地中由智自在依止义。第十地中由业自在依止义。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自在依止义。此中有三颂。

    遍行最胜义  及与胜流义

    如是无摄义  相续无别义

    无杂染净义  种种无别义

    不增不减义  四自在依义

    法界中有十  不染污无明

    治此所治障  故安立十地

    复次应知。如是无明于声闻等非染污。于诸菩萨是染污。

    复次何故初地说名极喜。由此最初得能成办自他义利胜功能故。何故二地说名离垢。由极远离犯戒垢故。何故三地说名发光。由无退转等持等至所依止故。大法光明所依止故。何故四地说名焰慧。由诸菩提分法焚灭一切障故。何故五地名极难胜。由真谛智与世间智更互相违。合此难合令相应故。何故六地说名现前。由缘起智为所依止。能令般若波罗蜜多现在前故。何故七地说名远行。至功用行最后边故。何故八地说名不动。由一切相有功用行不能动故。何故九地说名善慧。由得最胜无碍智故。何故十地说名法云。由得总缘一切法智。含藏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譬如大云能覆如空广大障故。又于法身能圆满故。

    得此诸地云何可见。由四种相。一得胜解。谓得诸地深信解故。二得正行。谓得诸地相应十种正法行故。三得通达。谓于初地达法界时。遍能通达一切地故。四得成满。谓修诸地到究竟故。修此诸地云何可见。谓诸菩萨于地地中修奢摩他毗钵舍那。由五相修。何等为五。谓集总修。无相修。无功用修。炽盛修。无喜足修。如是五修令诸菩萨成办五果。谓念念中销融一切粗重依止。离种种相得法苑乐。能正了知周遍无量无分限相大法光明。顺清净分无所分别无相现行。为令法身圆满成办。能正摄受后后胜因。由增胜故。说十地中别修十种波罗蜜多。于前六地所修六种波罗蜜多。如先已说。后四地中所修四者。一方便善巧波罗蜜多。谓以前六波罗蜜多所集善根。共诸有情回求无上正等菩提故。二愿波罗蜜多。谓发种种微妙大愿。引摄当来波罗蜜多殊胜众缘故。三力波罗蜜多。谓由思择修习二力。令前六种波罗蜜多无间现行故。四智波罗蜜多。谓由前六波罗蜜多成立妙智。受用法乐成熟有情故。又此四种波罗蜜多。应知般若波罗蜜多无分别智后得智摄又于一切地中非不修习一切波罗蜜多。如是法门是波罗蜜多藏之所摄。

    复次凡经几时修行诸地可得圆满。有五补特伽罗经三无数大劫谓胜解行补特伽罗。经初无数大劫修行圆满。清净增上意乐行补特伽罗。及有相行无相行补特伽罗。于前六地及第七地经第二无数大劫修行圆满。即此无功用行补特伽罗。从此已上至第十地。经第三无数大劫修行圆满。此中有颂。

    清净增上力  坚固心升进

    名菩萨初修  无数三大劫

    摄大乘论本增上戒学分第七

    如是已说因果修差别。此中增上戒殊胜云何可见。如菩萨地正受菩萨律仪中说。复次应知略由四种殊胜故此殊胜。一由差别殊胜。二由共不共学处殊胜。三由广大殊胜。四由甚深殊胜。

    差别殊胜者。谓菩萨戒有三品别。一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此中律仪戒应知二戒建立义故。摄善法戒应知修集一切佛法建立义故。饶益有情戒应知成熟一切有情建立义故。

    共不共学处殊胜者。谓诸菩萨一切性罪不现行故与声闻共相。似遮罪有现行故与彼不共。于此学处有声闻犯菩萨不犯。有菩萨犯声闻不犯。菩萨具有身语心戒。声闻唯有身语二戒。是故菩萨心亦有犯非诸声闻。以要言之。一切饶益有情无罪身语意业。菩萨一切皆应现行皆应修学。如是应知说名为共不共殊胜。

    广大殊胜者。复由四种广大故。一由种种无量学处广大故。二由摄受无量福德广大故。三由摄受一切有情利益安乐意乐广大故。四由建立无上正等菩提广大故。

    甚深殊胜者。谓诸菩萨由是品类方便善巧。行杀生等十种作业。而无有罪生无量福。速证无上正等菩提。又诸菩萨现行变化身语两业。应知亦是甚深尸罗。由此因缘或作国王。示行种种恼有情事。安立有情毗柰耶中。又现种种诸本生事。示行逼恼诸余有情。真实摄受诸余有情。先令他心深生净信后转成熟。是名菩萨所学尸罗甚深殊胜。由此略说四种殊胜。应知菩萨尸罗律仪最为殊胜。如是差别菩萨学处。应知复有无量差别。如毗柰耶瞿沙方广契经中说。

    摄大乘论本增上心学分第八

    如是已说增上戒殊胜。增上心殊胜云何可见。略由六种差别应知。一由所缘差别故。二由种种差别故。三由对治差别故。四由堪能差别故。五由引发差别故。六由作业差别故。所缘差别者。谓大乘法为所缘故。

    种种差别者。谓大乘光明集福定王贤守健行等三摩地种种无量故。

    对治差别者。谓一切法总相缘智以楔出楔。道理遣阿赖耶识中一切障粗重故。

    堪能差别者。谓住静虑乐随其所欲即受生故。

    引发差别者。谓能引发一切世界无碍神通故。作业差别者。谓能振动炽然遍满。显示转变往来卷舒。一切色像皆入身中。所往同类或显或隐。所作自在伏他神通。施辩念乐放大光明。引发如是大神通故又能引发摄诸难行。十难行故。十难行者。一自誓难行。誓受无上菩提愿故。二不退难行。生死众苦不能退故。三不背难行。一切有情虽行邪行而不弃故。四现前难行。怨有情所现作一切饶益事故。五不染难行。生在世间不为世法所染污故。六胜解难行。于大乘中虽未能了。然于一切广大甚深生信解故。七通达难行。具能通达补特伽罗法无我故。八随觉难行。于诸如来所说甚深秘密言词能随觉故。九不离不染难行。不舍生死而不染故。十加行难行。能修诸佛安住解脱一切障碍。穷生死际不作功用。常起一切有情一切义利行故。复次随觉难行中。于佛何等秘密言词彼诸菩萨能随觉了。谓如经言。

    云何菩萨能行惠施。若诸菩萨无少所施。然于十方无量世界广行惠施。云何菩萨乐行惠施。若诸菩萨于一切施都无欲乐。云何菩萨于惠施中深生信解。若诸菩萨不信如来而行布施。云何菩萨于施策励。若诸菩萨于惠施中不自策励。云何菩萨于施耽乐。若诸菩萨无有暂时少有所施。云何菩萨其施广大。若诸菩萨于惠施中离娑洛想。云何菩萨其施清净。若诸菩萨殟波陀悭。云何菩萨其施究竟。若诸菩萨不住究竟。云何菩萨其施自在。若诸菩萨于惠施中不自在转。云何菩萨其施无尽。若诸菩萨不住无尽。如于布施于戒为初。于慧为后。随其所应当知亦尔。云何能杀生。若断众生生死流转。云何不与取。若诸有情无有与者自然摄取。云何欲邪行。若于诸欲了知是邪而修正行。云何能妄语。若于妄中能说为妄。云何贝戍尼。若能常居最胜空住。云何波鲁师。若善安住所知彼岸。云何绮间语。若正说法品类差别云何能贪欲。若有数数欲自证得无上静虑。云何能嗔恚。若于其心能正憎害一切烦恼。云何能邪见。若一切处遍行邪性皆如实见。

    甚深佛法者。云何名为甚深佛法。此中应释。谓常住法是诸佛法。以其法身是常住故。又断灭法是诸佛法。以一切障永断灭故。又生起法是诸佛法。以变化身现生起故。又有所得法是诸佛法。八万四千诸有情行。及彼对治皆可得故。又有贪法是诸佛法。自誓摄受有贪有情为己体故。又有嗔法是诸佛法。又有痴法是诸佛法。又异生法是诸佛法。应知亦尔。又无染法是诸佛法。成满真如一切障垢不能染故。又无污法是诸佛法。生在世间诸世间法不能污故。是故说名甚深佛法。又能引发修到彼岸。成熟有情净佛国土。诸佛法故。应知亦是菩萨等持作业差别。

    摄大乘论本增上慧学分第九

    如是已说增上心殊胜。增上慧殊胜云何可见。谓无分别智。若自性。若所依。若因缘。若所缘。若行相。若任持。若助伴。若异熟。若等流。若出离。若至究竟。若加行无分别后得胜利。若差别。若无分别后得譬喻。若无功用作事。若甚深。应知无分别智名增上慧殊胜。此中无分别智离五种相以为自性。一离无作意故。二离过有寻有伺地故。三离想受灭寂静故。四离色自性故。五离于真义异计度故。离此五相。应知是名无分别智。

    于如所说无分别智成立相中。复说多颂。

    诸菩萨自性  远离五种相

    是无分别智  不异计于真

    诸菩萨所依  非心而是心

    是无分别智  非思义种类

    诸菩萨因缘  有言闻熏习

    是无分别智  及如理作意

    诸菩萨所缘  不可言法性

    是无分别智  无我性真如

    诸菩萨行相  复于所缘中

    是无分别智  彼所知无相

    相应自性义  所分别非余

    字展转相应  是谓相应义

    非离彼能诠  智于所诠转

    非诠不同故  一切不可言

    诸菩萨任持  是无分别智

    后所得诸行  为进趣增长

    诸菩萨助伴  说为二种道

    是无分别智  五到彼岸性

    诸菩萨异熟  于佛二会中

    是无分别智  由加行证得

    诸菩萨等流  于后后生中

    是无分别智  自体转增胜

    诸菩萨出离  得成办相应

    是无分别智  应知于十地

    诸菩萨究竟  得清净三身

    是无分别智  得最上自在

    如虚空无染  是无分别智

    种种极重恶  由唯信胜解

    如虚空无染  是无分别智

    解脱一切障  得成办相应

    如虚空无染  是无分别智

    常行于世间  非世法所染

    如哑求受义  如哑正受义

    如非哑受义  三智譬如是

    如愚求受义  如愚正受义

    如非愚受义  二智譬如是

    如五求受义  如五正受义

    如末那受义  三智譬如是

    如未解于论  求论受法义

    次第譬三智  应知加行等

    如人正闭目  是无分别智

    即彼复开目  后得智亦尔

    应知如虚空  是无分别智

    于中现色像  后得智亦尔

    如末尼天乐  无思成自事

    种种佛事成  常离思亦尔

    非于此非余  非智而是智

    与境无有异  智成无分别

    应知一切法  本性无分别

    所分别无故  无分别智无

    此中加行无分别智有三种。谓因缘引发数习生差别故。

    根本无分别智亦有三种。谓喜足无颠倒无戏论无分别差别故。

    后得无分别智有五种。谓通达随念安立和合如意思择差别故。

    复有多颂成立如是无分别智。

    鬼傍生人天  各随其所应

    等事心异故  许义非真实

    于过去事等  梦像二影中

    虽所缘非实  而境相成就

    若义义性成  无无分别智

    此若无佛果  证得不应理

    得自在菩萨  由胜解力故

    如欲地等成  得定者亦尔

    成就简择者  有智得定者

    思惟一切法  如义皆显现

    无分别智行  诸义皆不现

    当知无有义  由此亦无识

    般若波罗蜜多与无分别智无有差别。如说菩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非处相应。能于所余波罗蜜多修习圆满。云何名为非处相应修习圆满。谓由远离五种处故。一远离外道我执处故。二远离未见真如菩萨分别处故。三远离生死涅槃二边处故。四远离唯断烦恼障生喜足处故。五远离不顾有情利益安乐住无余依涅槃界处故。

    声闻等智与菩萨智有何差别。由五种相应知差别。一由无分别差别。谓于蕴等法无分别故。二由非少分差别。谓于通达真如入一切种所知境界。普为度脱一切有情。非少分故。三由无住差别。谓无住涅槃为所住故。四由毕竟差别。谓无余依涅槃界中无断尽故。五由无上差别。谓于此上无有余乘胜过此故。此中有颂。

    诸大悲为体  由五相胜智

    世出世满中  说此最高远

    若诸菩萨成就如是增上尸罗增上质多增上般若。功德圆满于诸财位得大自在。何故现见有诸有情匮乏财位。见彼有情于诸财位有重业障故。见彼有情若施财位障生善法故。见彼有情若乏财位厌离现前故。见彼有情若施财位即为积集不善法因故。见彼有情若施财位即便作余无量有情损恼因故。是故现见有诸有情匮乏财位。此中有颂。

    见业障现前  积集损恼故

    现有诸有情  不感菩萨施

    摄大乘论本果断分第十

    如是已说增上慧殊胜。彼果断殊胜云何可见。断谓菩萨无住涅槃。以舍杂染不舍生死。二所依止转依为相。此中生死谓依他起性杂染分。涅槃谓依他起性清净分。二所依止。谓通二分依他起性。转依谓即依他起性。对治起时转舍杂染分转得清净分。又此转依略有六种。一损力益能转。谓由胜解力闻熏习住故。及由有羞耻令诸烦恼少分现行不现行故。二通达转。谓诸菩萨已入大地。于真实非真实显现不显现现前住故。乃至六地。三修习转。谓犹有障一切相不显现真实显现故。乃至十地。四果圆满转。谓永无障一切相不显现。最清净真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