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篇饬终实效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王莲台居士

    王居士贻善,字积轩,法号莲台,住在绍县城中新河弄。秉性朴实厚道,前清时由儒生而做幕僚,不久退回家中,虔修净业。家政早已委托儿辈,一意向西方,不被纷扰心绪,这样经过三十年。丙寅年七月间卧病,起初不在意。到了九月初五日,病重,嘱咐家人邀请正念团友(临终正念团,莲社成立的次年,由居士发起)男女同志八人,在病床前念佛。居士也喃喃作金刚持。神态极其清爽,应对如常。只说:“这次终究不好,但绝不怕死,须劳各位助念,好快速往生,我的愿望就满足了。”并且说往生西方后,凡是同志的名字标在莲花上,与品位的高下,会回来报知。当天脉象很好,有转机的希望,团友就散去。初在病中,两次看见大士,开始没有说话。再见到时,居士哀求菩萨早来接引。蒙大士安慰说:“你可以往生。然功行浅,往生西方后,还须要加行功夫。时间到了,会来接你。”又梦见青莲华很嫩小。于是一心执持,更不间断。初十日,病转重,这时团友都没有空暇,就邀请王莲贞陪夜,与家人一同助念。当夜梦见金莲华很大,心里很安慰。夜半,数次问天亮没有。并且说:“明天我要往生了,这什么不邀请莲航来,与他有话说。”第二天,又打电话相招唤,我立即奔去,时间已到中午,家人正环绕念佛。我就在病床前对他说:“谨来助念,请老居士一心执持名号,正念往生。”听了我的话,似乎还能回应,并且数次点头。当时家人已预先为他沐浴,外穿法服,端庄而卧。觉得他密持佛号,没有气喘状。过了一会儿,同志单适之来了,就共敲鱼磬,朗声合念。经过半小时左右,气息渐微。我因此击磬,朗声称念南无西方接引导师阿弥陀佛,居士就现出愉悦的神色(这时居士的老夫人,并二子二孙二媳,都环立执香,和声同念。所难得的是,一孙子只有九岁,右手擎香,左手举掌,也高声助念)。又经过半小时,气息已没有了,如入禅定,安详而逝。当时是十一日未时,享年七十四岁。命终后,同人念六字快板,约半小时。止静,朗诵回向文后,由家人分头处理后事。我与适之仍然在庆前陪念,不想要佛声突然断了。入殓前,探头顶上唯独是热的。到晚上九点钟,才移到外堂。第二天五更,循例举哀。三天后入殓,族人邻居听到见到的无不感动,叹为希有。当初老居士曾在病中详述遗训,又托我临时照顾,以免悖了佛理。嘱咐儿媳身后不能再徇送无常,烧庙纸,以及尸体掉头等种种陋习,并不必预备回神(俗名转閷)。身后法事,以念佛为主。请和尚,不请道士。用禅门,不用吹敲。哲嗣、伯寅、子龄善承亲命,一一遵行。又能强抑悲痛,和众人专注念佛,经过七小时,才移动身体,那举哀已经是十五小时之外了。莲池大师说:“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如伯寅、子龄,可算是善行他们的孝了。这个举措是我们越地所创见,革除旧俗,不动哭声,处理后事,极为从容。这不只是同志固然应当效法,深愿见到听到的,转辗传述,相继奉行,就饶益无穷了。(绍兴临终正念团王莲航)

    单寄芗居士

    单居士寄芗,名谦,法号显道。世代居住在绍兴的单江邨,是清朝的廪贡生。最初家道不太富裕,因此在嘉善的西塘垦兴农事,又在该镇经营钱业,农商兼顾操作,获利很丰厚。没有几年就成土财主,就在城中贯珠楼畔建房,迁移眷属居住。西塘有胡蒙子居士,精通佛典。居士曾经向他问法,于是起信。癸亥年春天,华智法师在蕺山的戒珠寺创结莲社,皈依信奉的越来越多,居士也相继加入莲社。从此天天持净课,志切净土,自号志净居士。并且发心弘扬佛化,以报佛恩。当年冬天,全浙佛学联合大会开在杭州的三贤嗣,居士赴会是代表。次年(甲子年),居士打算扩充莲社为佛学研究会。华师答应他的请求,于是在四月十八日成立,居士被推为副会长,恭请宁波观宗寺谛闲老法师来绍兴,开示一切,并演讲《始终心要解》,居士就在这时皈依了。乙丑年春天,佛学联合会开在绍兴,又请谛公为皈戒师,居士求授五戒,行持更勤恳。当年秋天,绍兴县警二长发起议修开元寺,举办事董事,组事务所,推选 居士主任这事。首先认助三千元,热心筹划,不遗余力。不料积劳成疾,本年(丙寅年)四月突然患咯血症,不久又好了。到了六月间复发,于是谢客静养。到秋后,病没有起色,渐渐将事务委托儿辈。延续到阴历十一月十二日,病势已危重。午后,他儿子卓人见他昏沉,请大众为他念佛,居士很高兴。卓人举赞佛偈,居士也朗声同念,又朗念佛号二十多声,声音渐低。同念的有车贻臣居士,当时在旁边敲鱼磬助念。此外执香和声助念,都是居士的夫人以及四子二媳二女等。经历一小时,病人念声渐微而沉默。当时眷属仍然忍住哀伤朗声助念,到申时安详而逝,享年五十六岁。逝后面色如生 (据其二世兄适之说,轻探最后头顶还是温的)。先时居士曾预先陈述善后各事,手钞成文字,嘱咐儿辈很详细。如临终须助念,丧事用素不用荤,用僧不用道。都记录在篇中,详细无遗。他儿子卓人固然也是深信佛法,善承父亲的指命,在临终后一切俗例,都遵守不举行,纯作念佛礼忏法事,办理完全如法,确实是善用他的孝了。(绍兴临终正念团王莲航)

    童莲国居士

    居士姓童,名养正,字伯薪。莲国是他的法号啊。他是浙江余姚朗霞乡人,赋性颖慧,才思敏捷,实在是我余姚的一干才啊。起初因为疾病想求长生术,忽然有一晚,梦中有人指点他读《楞严经》。当时佛法未普及,遍求才找到。极力快速读完,恍如梦醒。又得到《决定生西》日课读了,才知道净土法门圆顿绝伦,三根普被。当时上海功德林佛经流通处刚开设,于是广请净土以及大乘经论,细心研读,更深信因果,悲喜交集。感叹道:“人身难得今已得,佛道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从此戒杀放生,茹素念佛,扫除名利,决志求生。更广劝知己,同修净业,同发菩提道心,创设莲社,作为研求佛理瞻仰礼敬念佛修七的场所。甲子年春天,和同志在他家乡创建阿弥陀佛院,颇具规模。接着著述《信愿念佛决定往生浅说》,得到同志刊印流通,所以居士又是我余姚阐扬净业的先导啊。当年冬天,因持躬勤苦,导致弱躯又病了。病就防止命终,必招社友为他助念,到今年春天好一点。到了六月,病势转重,又招社友早晚轮流助念。有时稍有疲倦,就嘱咐社友诵《阿弥陀经》、《九品观》、以及《往生正信偈》等,提醒他。毫不谈及家务世事,决志一意求生。大概自知信愿虽笃,而在持念佛号功夫上有欠缺。病中时时以极乐莲池在前,地狱锅汤在后,不生佛国,必堕三途作为自励。虽然在病苦颠沛的时候,而一句阿弥陀佛不敢失掉。到八月朔日未时,让家属离开身边,向社友说:“时间已到了,紧要助念。”就翻身右侧而卧,忽然呈报终形状。可奇怪的是,呼吸断后,嘴唇还在微动(居士平日对社友说:“我命终时,如嘴唇动就正念不失。否则务要警策”)。直到嘴唇不动,更听到轻脆念佛的声音一分多钟。或听到在床后,或听到在喉间。大概这时社友都在提高助念的时候,所以不能细辨到底在哪里。助念到第二天黎明,才开始小殓。心想居士生前信愿深切,临终又能分明念佛。虽然没看到瑞相,而往生已可以决定了。存年三十九岁。把经过的事实略述如上,普愿同修净业诸善信,尤其增上一层信根,使大家共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吧。(余姚念佛助生极乐团)

    杨莲航居士

    居士是浙江余姚朗霞乡人。家中贫寒,从小经商,循规蹈距。于民国十一年壬戍年,听到同里童觉航居士修净业,屡次去请教,研究佛理。虽然文化比较浅,而解悟超过同辈。癸亥年九月,莲社同人相约发菩提心,居士也参与了。甲子年春暮,因病私自破了杀生戒,渐渐与莲友疏远,大概惶愧就逃避规劝啊。到了七月,病更重,莲友告诉他必将死。自己认为也不好了,才憬然有悔。于初八日,赶紧努力到佛像前,尽情披露,投诚忏悔,又守五戒,愿尽未来际不再犯。从此放下万缘,扫除爱欲,一心默持佛号,等待报尽。莲友知道他解悟虽然敏锐,而在持名的功夫上很欠缺,所以在临终前六日,为他雇人助念到最后两天,莲友也亲自助念。他临终能见到西方圣境,虽然别人说是助念得力,大概也是居士过去种植善缘导致的啊。存年三十岁。他病时临终情状如下:

    一又五戒后,坚持誓愿,只是病重无力默念,即使念也断续。睡去就更落昏沉。

    二又五戒后,梦中有人屡次拿肉食劝他吃,幸好自己能作主,牢守五戒。

    三于八月十一日绝食,十四五日茶水也不入口。大概因为脾败,随时吃随时解,所以不吃。到十六日粪色尽,解血三次。十七日解血一次。从此就不解。

    四于十二日,莲友代雇人昼夜轮流持佛名,莲友也有时去持名,使他正念不间断。

    五所患病苦,在临终一星期内,加上腹痛、空呕、发热。这时对莲友说:“恐怕在病苦重时死去,必失正念。恐怕无福分往生,怎么办?”(这是往生一大疑障。后幸好助念得力)

    六于十五日忽然觉得神清气爽,并且喜欢多说话,声音也比平日高亮。更嘱咐助念人暂时停止,自己默念,觉得很清楚。

    七于十六日下午,忽然精神惫极,脉息也断续。莲友知道他临终时间已近,就在夜间六点,高声助念,到十一点,察看他的神色,忽疲忽鲜,似乎尚未呈命终景象。后半夜,仍然嘱咐雇人代念。

    八在十七日间如常。据他说梦中见光明,如五六盏电灯一样。晚间观察也如常,以为时间还没有到。莲友高声助念,到二更要回家。哪知这时助念已得力,他听到助念停止,便说:“我西方还没到,今夜须要莲友全夜助念。”同志听他的言词有异常,就又高声助念,不到半小时,便笑着向人说:“西方现今到了。呀,好莲华呀。偌大的七宝池,好光明。”叮嘱大众高声助念,不可停止。从前僵卧不动的身躯,这时头手很活动。大声说“好莲华,好宝池”,如果常人的喜出望外一样(平时因持名功夫欠缺,往生有疑,到这时固然呈现这个状态。否则,金榜题名,是读书人分内事,何必喜出望外。这时且不能发菩提心,以身说法,警劝大众,终究不能见佛。所以觉航居士,认为他的往生品位不高)。这样一小时间,就闭口不言,手脚也不动,只是仰卧,双眼专注床前佛像。见他渐渐目珠生翳,呼吸渐短。直到十八日卯初,才断呼吸。这一夜莲友只有四人,而全夜的高声助念,并且时时策励,大概也尽力了。念到气断后一小时半,仍然换所雇的人再念,直到体冷为度。不让家人哭泣。

    九命终后,到十点钟,身体其他处都冷,唯独顶门还是温的。

    十灵前又雇十三人,念佛号半天。(余姚念佛助生极乐团)

    附:谛闲老法师证明书

    读杨君临终行状,往生净土必定了。经上说:“此间用功一日,胜过极乐一劫。”杨君幸运的是,多半是由于莲友助念的力量。足以证明助念的功德伟大了。虽然如此,如果不是杨君自力作主,未必有这样的效果啊。以自力为因,他力为缘,因缘和合,有增上的力量,往生无疑。品位在中品下生罢了。

    罗梓生居士

    世间出世间,以诚为本。至诚到了,金石开裂。何况同赋这个心的同人,与完全没有心,以众生的心为心的佛菩萨呢?世间没有诚不到而人兴起观感佛垂加被的,也没有诚到了而人没有观感佛没有加被的。所以希圣希贤学佛学祖的,只应当达到那个诚而已。我对于罗梓生居士往生西方的事,得到一个证据了。居士名禹曾,字梓生,是福建闽侯人。兄弟三人,他是排行老二。从小学儒,壮年参军。八岁丧父,事奉母亲,对待兄弟,以孝友闻名。赋性真实忠厚,俭朴廉洁,内不欺自己,外不欺别人。所以军官信任,让他管军需十多年,除薪水外,绝不多贪。而且深信佛法,颇厌世间尘境。中年丧偶,他念头已同槁木寒灰。民国壬戌年母亲去世,于是断绝荤腥,专修净业。他儿子铿端与彦俊,和诸同志,组织福州佛化社,居士鼓舞赞助,提倡尤其用力。甲子年夏天佛化社迁到西湖开化寺,人地都很适宜。但因为寺院建立已久,栋宇参差,佛像剥落。居士要让来念佛的观感兴起,于是独自担任修葺而庄严寺院。工程刚一半就谢世,当时在丙寅六月初九,寿六十岁。铿端能继承父样的遗志,使工程圆满成功,可算是善于事奉父亲了。最初居士将临终前十多天,忽然疽生在颈项上,大概属于宿业。内部溃烂,寒热交替发作。居士要借这个苦,快速获得往生,让眷属在室内念佛,以助正念。也有友人来助念的,常有数十人。预先嘱咐眷属,临终不能先行洗濯换衣哭泣等。丧事中无论祭神待客,都不能用荤酒。殓服只用素布,不能用绸帛。他的子媳等都能遵命。雪峰达本方丈,特来开示。所以在十多天中,虽有痛苦,心常镇定,完全没有异念。到临终时,正念分明,安详而逝。眷属等各自节哀念佛五小时,才为他洗濯换衣哭泣等,可算是知法。直到入殓,头顶还是温的,四肢柔软,可算是往生西方的证明。尤其奇异的是,子媳都发愿终身长斋念佛。佛化社社友,为他念佛念往生咒的,共三十多家。所念佛号,有一千五百多万,往生咒有十一万九千多遍。都因此祈祷他莲品转高,速证无生法忍。不是平生至诚感人,怎么能如此?噫!如居士这样的,可算是一乡的善士,如来的真弟子了。或怀疑居士敦笃伦常,力修众善,而且多年念佛,怎么在临终还生恶疽?不知我们从无始以来,所结的怨业,不能计算数量。如果不念佛,将会长劫报复,没有了结的时候。居士大概由于念佛的力量,转后报重报为现报轻报,解脱了生死的苦,直往西方,高品进入海会,亲近弥陀,与诸上善人同会一处啊。昔日戒贤法师还有重病,玄奘法师临终也有痛苦,各蒙菩萨指示安慰,说是宿世恼害众生的果报,何况博地凡夫呢?所以略写原委。赞说:

    卓哉居士,足称哲人。虽居尘世,不染世尘。禀性孝友,勤俭仁恕。家庭之乐,融融泄泄。律身严谨,接物和易。翘心净土,冀证真谛。既启佛化,又新佛宇。金碧庄严,用表感慕。年登耳顺,即示西归。眷友助念,功德巍巍。故致临终,一心忆念。随佛往生,顶暖可验。其子与媳,悉发诚愿。素食念佛,毕生不变。以此功德,冀增莲品。速证无生,回度堪忍。社友祈予,记载其事。欲令见闻,同沾法利。爰取行略,发其隐义。用满如来,度生宏誓。(印光法师)

    陈了常优婆夷

    一切众生,都有佛性。而佛与众生,心行受用,是绝不相同的。为什么?因为佛是背尘合觉,众生是背觉合尘。佛性虽然相同,而迷悟迥然相异。所以导致苦乐升沉,有天渊的悬殊啊。如果能详察三因佛性的意义,那就没有疑不破,没有人不想修习了。所谓三因,就是正因、了因、缘因啊。一、正因佛性,就是我人这个心本来具有的妙性,诸佛证到的真常法身。这是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在生死中而不污染,在涅槃中而不净洁,众生彻底迷惑背离,诸佛究竟圆证。迷证虽然不同,性常平等。二、了因佛性,这就是正因佛性所发生的正智。或者是由善知识,或者由别人教授,能听到正因佛性的道理,而得到了悟。知道由于一念无明,障蔽心源,不知六尘境界,当体本来是空,却认为是有,结果引起贪嗔痴,造杀盗淫。由于迷惑而造业,因为业就受苦,反使正因佛性,成为起惑造业受苦的根本。从此了悟,就要返妄归真,希望恢复本性啊。三、缘因佛性,缘就是助缘。既然了悟,就须要修习种种善法,期望消除惑业,增长福慧,一定使自己悟到本来具有的道理,究竟亲证而后已。请用比喻说明:正因佛性,如矿中的金,如木中的火,如镜中的光,榖中的芽,虽然本来具有,如果不知道,以及烹炼、钻研、磨砺、种植雨泽等缘,那么金、火、光、芽,永远没有发生的时候。可知虽有正因,如果没有缘,就不能得到那个受用。所以这就是佛看一切众生都是佛,而要想度脱。众生由于不了悟,不肯修习善法,以致长劫轮回生死,没办法出离。如来于是广设方便,随机启迪,希望众生返妄归真,背尘合觉。法门虽然多,戒定慧三法,没有不包括。所以《楞严经》说:“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这就是三无漏学。”而这三法之中,只有戒最重要。因为能持戒,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那行为与佛相近,那心必定与佛不会相远啊。所以如来在《梵网经》中,为众生保证说:“我是已成佛,你是未成佛,若能如是信,戒品已具足。”又说:“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这持戒一法,就是超凡入圣、了生脱死的第一要道啊。假使众生不具有佛性,纵然是修种种善法,也没有成佛的道理。如石头不具有金,水不具有火,瓦不具有光,砂不具有芽,纵然有烹炼、钻研、磨砺、种植雨泽等缘,一一经过累劫,也没有金、火、光、芽等发生的事。如果知道这个意义,谁肯把性具的菩提涅槃,妄作烦恼生死,独让诸佛以及三乘圣人受那真常的乐,自己甘受那幻妄的苦呢?但是那通途教道,在凡夫地来说,要了脱生死,是太不容易的事;如果是信愿念佛求生净土的特别法门,那就在现在这一生全都了脱,果然具有真信切愿,一万中绝不会漏掉一个。末法的众生,只有这一法,可以成为依靠。所以法运越晚,这个法越对机,善知识提倡越恳切。而真实修持,能达到往生的证验,时常见到。优婆夷了常,是安徽无为县阿锡周(了圆)居士的继配夫人,姓胡氏,本性慈善,深信佛法。锡周起初不知佛法,长子短命,很聪明,十四岁时死了,心想“我居心行事,没有大过错,怎么会这样”,于是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的事,一概认为没有。夫人知道他的执着不可破,就默默修持,不让他知道。不料夫人有妊娠,将临产期,忽然得大病,二十九天不能言语、饮食,翻身,体热如火,医生束手无策,绝没有活的希望了。一天晚上梦见老妇人,拿一把长干莲花,说:“你因为宿业,得这个恶病,幸好有善根,所以我从南海来安慰你。”然后用莲花从头到脚拂她说:“拂去业障,好生个好儿子。”顿时觉得身心清凉,随即惊醒起床,便成好人了。第二天生孩子,胖厚丰满,与健康妇女生的没有不同。取名天民,如今已十五岁了。锡周因此这才知道佛慈广大,三世因果的道理事体,真实不虚,从此夫妇各自吃素念佛,努力修持,在救济贫苦患难,斋僧修庙,布放善书,捐舍棺材,都随自己的能力去做。锡周归依我,法名了圆;夫人来信请求归依,因此取法名了常。民国九年,夫妻儿女五人,同在北京法源寺受菩萨戒。去年春天,夫人想来普陀山见我,因为先朝拜九华山,回到上海,这时奉直兵祸将要发生,于是没有能来,常感觉遗憾。安慰说:“至心念佛,就是天天与弥陀圣众相对,何必以不见粥饭庸僧(印光大师自谦)为遗憾呢?”因为深受惊吓,所以身体瘦弱,很久不复原。锡周求我开示,我让她作退步想,作已死想,于是就大好了。今年春天又生病,瘦弱不想吃东西,二月二十八日正在念佛时,见两童子手执长幡,上面写着“西方接引”四个字,夫人对锡周说:“这个征兆对于我是幸运,对于郎君是不幸,因为我一归西,内顾妻子没有人了。但念佛的人,不贪生,不怕死。”因此请僧人四位,诵经忏悔念佛二十八天,这样祈祷寿命没有尽就快好,寿命已尽就快生西方罢了。从此身心舒适愉悦,没有一点病苦。到四月初,又觉得不舒服,知道归期将到,一心念佛,求快速往生。初五全家都为她念佛,又请法师僧人换班念佛,昼夜佛声不断,夫人只是默默随念。初六日午前,让人准备洗浴用具,洗浴后穿新衣,去佛堂礼拜,供献香花。回来就移床向西侧卧,只专念佛,一概不提及诀别的事。到亥时,见佛来,想起身礼拜,因此扶她起来坐着,就作合掌低头的样子,说:“还有三千佛号,念完就走。”全家同僧俗三十多人都大声念,夫人于是高声念佛而逝,面带笑容。室中有异香,全家都不表现悲哀的形相,又念佛一小时,才为她安置。第二天午时入殓,头顶还是温暖的,四肢柔软,香气犹存。噫!夫人可算是过去有善根,现在遇到善缘,不现世间爱情,破坏正念,只靠多人佛声,成就净心。所以能感应道交,蒙佛接引,脱离这个苦地,登上那乐邦,多么幸运!临终一关,最为要紧,世间有愚人,在父母眷属临终时,就悲痛哭泣,洗身换衣,只图世人好看,不考虑害了亡人。不念佛的,且不用说,就是有志切愿往生的,临终遇到这种眷属,多被破坏正念,仍然留在这个世界。临终助念,譬如怯夫上山,自己的力量不够,幸好有前牵后推,左右扶持的力量,便可以登峰造极。临终正念昭彰,被魔眷爱情搬动等破坏的,譬如勇士上山,自力充足,而亲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