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篇饬终须知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行持,自然群魔灭尽,天下太平了。以上虽然分为三项,总之都属妄想,如梦中的事,如镜中的影,如水中的月。都是虚空无实,迷惑世人,须以正智破除迷惑。(与湖州顾广佐)

    竹窗随笔摘录(六则)

    出世间大孝:子女对于父母,服侍奉养作为安慰,这是孝啊。立身行道作为显耀,这是大孝啊。用念佛法门劝父母,使父母往生净土,这大孝中的大孝啊。我出生的晚,刚听到佛法,而风木之悲(父母已亡)已来,痛极终天,虽想挽回,也没有办法。奉告各位,父母健在,早劝念佛。父母亡故,念佛三年。做不到的,或一周年,或七七四十九天,都可以啊。孝子要报父母养育之恩,不可不知这个道理。

    预了:无常迅速,虽然老少没有分别。但是年少的人还处在未定的时候,妄想着长寿。如果是老年人,那一定是光景不多了。须把身后的事处分妥当,任随他无常早上到晚上到,撒手便走,没有什么拖累。这是晚年最要紧处,不可忽视,不可忽视!

    人命呼吸间:一僧人患肺病多年,久卧枕席。众人知道他必死,而他没有会死的想法。对他提到死,就不高兴。我派人直言相告,让他赶快处理后事,一心正念。他说:“男病忌讳在生日前,过了生日在慢慢商议吧。”本月十七日是他的生日,前一天忽然死了。吁!“人命在呼吸间”,这是佛对没病的人说的啊,何况要死而不觉悟。可悲!

    汤厄:佛说“人命在呼吸间”,我平日也常用这话警策大众,而实际上没有亲身经历过啊,直到我遭遇汤厄(被烫伤)啊。刚开始沐浴,身安心泰,洋洋自如,忽然落入汤锅中,几乎烫死了。能活下来,幸运啊,龙天护法救了我啊。当时只是刹那间罢了,而关系到死生哪!命在呼吸,岂不是真的吗?可知作为僧人,对于佛的话劝他人总是紧切,而劝自己就差多了,这是通病啊。我于是大惭愧大惶恐而且大自责。

    无常信:有警世的谚语,说一老人死后见阎王,怪阎王不早点给他通个信。阎王说:“我通信多次了。你的眼睛渐渐昏花,这是第一个信啊。你的耳朵渐渐聋了,这是第二个信啊。你的牙齿渐渐损坏,这是第三个信啊。你的身体日益衰弱,这个信不知多少次了啊。”但这是特意对老人说的罢了。现今再接续一下。一少年也怪阎王说:“我的眼睛明亮,耳朵聪敏,牙齿坚利,身体强健,大王为什么不给我通个信?”阎王说:“也有信给先生,先生自己不觉察。东邻有四五十岁而亡故的,西邻有三二十岁而亡故的,更有不到十岁,与还在哺乳的孩提而亡故的。不是信吗?”良马见到鞭影就跑,必要等到锥子扎入皮肤的,是劣马啊。太悲叹了。

    醉生梦死:醉生梦死,是老话啊,其实是至理的话啊。世人大约分为贫贱富贵二种。贫贱的,固然早忙晚忙为了衣食。富贵的,也是早忙晚忙为了享受欲乐。受用不同,那忙是一样啊。忙到死而后已,而心没有停止啊。带着这个心去,而再生,而再忙,而再死。死生生死,昏昏蒙蒙,如醉如梦,经过百千劫,没有个了期。朗然独醒,大丈夫应当这样了。

    净土晨钟摘录(五则)

    饬父母往生:儿女事奉父母,观察他们往生时至,预先把父母平生的众善,汇聚为一疏文,时时读诵,使父母生起欢喜。又请父母坐卧向着西方,念念弥陀。设佛像接引,如到了极乐世界。舍寿的顷刻间,更须要用意,不用哀泣扰乱他们的正志,同声念佛,助他们西行。使父母能往生净土,受种种快乐,不是很好吗?平生孝养,正在这时。寄语孝子顺孙,不要忘了这事。(劝孝文)

    饬眷属往生:大道无情,怨亲平等。但是凡夫爱恋眷属,对他们说平等,似乎不相应。不知情爱未忘的,只有修习净业,共结西方伴侣,那情归忘情,爱同忘爱。不坏凡夫的心相,也算普度往生,固然没有不平等啊。就看他们临终的时候,挥泪诀别。待溃散的躯体,耗尽资财厚殓的,那爱的大小怎么样,明眼人自然有辨别。(以上纂故乡消息)

    《华严经》“贤首品”说:“又放光明名见佛,此光觉悟将殁者,令随忆念见如来,命终得生其净国。见有临终劝念佛,又示尊像令瞻敬,俾于佛所深归仰,是故得成此光明。”凡遇眷属以及一切人临终,先在寝室床前,设置一立佛像,向东,病人向西,与佛相对。看护病人的人,烧香散花,鸣磬助念佛名。或病人先不信念佛,也须要种种方便,劝他念佛。如果有病症遗留污秽,随即清除,也没有罪。因为佛心慈悲,只希望归诚,别无憎恶。(以上纂无尽灯)

    饬护病者:修净业的人,临终如果业障太重昏愦糊涂,鼓励不容易。那么看护病人的人,关系不小,应当预先筹画。至于临终时,或嗔怒或爱恋,误导亡者入其他道,尤其可怕啊。《杂譬喻经》说,阿耆达王立佛塔寺,功德巍巍。临终时,侍人拿着扇子,落在国王的脸上,使国王嗔怒,就受蛇身,沙门为它说经,听法生天。所以临终侍人不可不护病人的心啊。(纂丁莲侣)

    饬自念佛度怨亲:超度亡人的功果,不如生前自作功果。所谓十念,是生前自念佛,不是身后请人念啊。经上说,身后别人为他作功果,七分得中一分。生前自作的,得千百倍果报。所以念佛的,靠别人不如求自己。如果有罪恶念佛,恐怕难以往生。但生起见佛得道还度一切怨亲的心,就没有不往生。有人问:有人平生作恶,残害众生。如果临死念佛,也往生净土。众生的怨仇,什么时可解?答:往生净土得道之后,都度脱一切怨亲。难道不胜过怨怨相报,彼此没有出离的期限吗?(纂龙舒文)

    饬临终请众念佛:人在康健时,应当请众人念佛,忏罪解怨。何况正当病重时,能勇猛发心,请久修净业的人,大作佛事,帮助往生西方,尤为重要。《宝珠集》记载,集维那临终,用余资两次请众人念佛,得生净土。因此想到道氤法师对明皇说:“佛力法力,三贤十圣也不能估测,只应当相信而实行。”看到这里又为修净土的人标一赤旗了。(纂乐邦文类)

    大佑指归集摘录

    《华严经》贤首品偈说:“又放光明名见佛,此光觉悟将殁者,令随忆念见如来,命终得生其净国。见有临终劝念佛,又示尊像令瞻敬,俾于佛所深归仰,是故得成此光明。”前四句,说菩萨放出无量的光,其中一种名为见佛,放这个光明,能使命终的人,见佛往生。后四句,说这个菩萨,因此劝临终人念佛,又使他瞻敬佛像,所以得到这个光明啊。《大智度论》说:“临终很少的时间,能胜过终身修行的力量,因为猛利。”义和法师的《华严念佛三昧无尽灯》,记载西域祇垣精舍,西北角日光落下的地方,建无常院,造一座立像,面向西方,执五彩幡,安置病人在像的后面,手执幡脚,作随佛往生的想像。侍奉病的人,烧香散花,鸣磬助称佛名,资助病人。如果有垢秽,随即清除,决定取得往生。如果是游心法界,去来无碍的,不受限这个法。

    智者大师十疑论摘录

    问:众生从无始以来造业,为什么临终十念,就能往生?答:众生无始以来,善恶业种多少强弱,谁能知道。但能在临终遇到善知识,十念成就的,都是过去世善业很强。如果恶业多的,善知识尚且不可遇到,何况十念成就?又你以为无始以来恶业为重,临终十念为轻,现在以三种道理比较。轻重不定,不在时节的远近多少。一是在心,二是在缘,三是在决定。所谓在心,就是造罪时从自心虚妄颠倒生;念佛心从善知识听说阿弥陀佛真实功德名号生。一虚一实,怎么能能相比?譬如千年的暗室,日光照进来,黑暗顿时消除,哪有长久的暗不肯灭呢?所谓在缘,就是造罪时从虚妄痴暗心,缘虚妄境界颠倒生;念佛心从听说佛清净真实功德名号,缘无上菩提心生。一真一伪,怎么能相比?譬如人被毒箭射中,伤肌破骨,一听到灭除药鼓的鼓声,就箭出毒消,怎么能因为箭毒深入不肯出啊?所谓在决定,就是造罪时因为有间断心有后退心;念佛时因为没有间断心没有后退心。于是就能舍命,善心猛利,所以就能往生。譬如粗大的绳索,千夫扯不断。童子挥剑,立刻分为两截。又如千年累积的柴禾,因为豆大的火星焚烧,短时间就烧尽了。又如有人一生以来,修十善业,应当生天。临终的时候,生起一念决定的邪见,就堕阿鼻地狱。恶业本是虚妄,因为猛利,尚能排除一生的善业,使人堕落恶道。何况临终猛心念佛,真实无间的善业,不能排无始恶业,往生净土?没有这个道理。

    天如禅师净土或问

    有人问:一生造恶,临终念佛,带业往生。那么我在生前先做世间事业,直到临终,然后念佛,可以吗?答:所谓逆恶凡夫,临终念佛的,那是过去世有善根福德因缘,才遇到善知识,才能念佛。这样的侥幸,一万人中没有一个。难道不见《群疑论》说,世间有十种人临终不能念佛。一是善友未必相遇。二是业苦缠身。三是中风失语。四是狂乱失心。五是遭遇水灾火迷。六是遭遇虎狼。七是临终恶友破坏。八是昏迷致死。九是军阵战斗。十是高岩掉下伤命。这样十种情况,寻常有见到。或宿缘感招,或现业现报。忽然现前,不容回避。便须随业受报,向三途八难中受苦受罪。就算你没有这些恶缘,只是生病自然死亡,也未免风刀解体,四大分离,病苦逼迫,紧张惶恐,念佛不能了啊。更饶你没病而死,又或世缘未了,世念未休,贪生怕死,扰乱胸怀。若是俗人,并且家私没有明确,后事没有办。妻子啼儿子哭,百种忧煎,念佛不能了啊。更饶你未死以前,只有些小病痛在身,忍疼忍苦,叫唤呻吟,问药求医,祷祈忏悔,杂念纷飞,念佛不能了啊。更饶你未病以前,只是年纪老大,衰相现前,困顿龙钟,愁叹忧恼,只向这个衰老身上左右安排,念佛不能了啊。更饶你未死以前,正是少壮,正好念佛的时候。稍有狂心没有歇止,俗务相关,东攀西缘,胡思乱想,业识茫茫,念佛不能了啊。更饶你清闲自在,有志修行,稍在世相中,照不破,放不下,把不定,坐不断,忽然有些境界现前,一个主人随他颠倒,念佛不能了啊。试看他老病的时候,少壮清闲的日子,稍有一事在心,早就念佛不能了,何况等到临终的时候呢?何况你更说先做世间事业?并且世事如梦如幻,如影如响,那一件有实效,那一件能代替生死?纵然你广造伽蓝(寺庙),多增常住(寺庙),以为多做了好事,却犯了如来不体道本,广造伽蓝等戒。哪知有为的功德,多有过咎?天堂没有造就,地狱先成了。生死不明,都是苦的根本。眼光落地,受苦的时候,才知道平生所作所为都是枷上添枷,锁上添锁。失掉人身,万劫难复。铁汉听了,也须泪落。祖师如此苦口劝人,曾经允许你先做事业,直到临终才念佛吗?又不见死心禅师说,世间的人财宝如山,妻妾满前,日夜欢乐,他难道不要长生在世?怎奈前程有限,暗里相催,符到就要奉行,不容迟留。并且根据人们眼见耳闻的,强壮的后生,死了多少?世人多有说,等待老来,才有空念佛。不知黄泉路上,不论老少,能有几人等得到老呢?古语说:“莫待老来方念佛,孤坟多是少年人。”又说,自从早年娶妻养儿,经营家计,受尽万千辛苦。忽然三寸气断,未免一旦全休。若是孝顺儿孙,还能记忆爹娘。若是不肖子孙,父母刚死,骨头没冷,作贱财产,恣意为乐。因此想来,着什么急作千年的打算?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马牛。古德如此苦口劝人,曾经允许你先做事业,等到临终才念佛吗?应当想人生在世,能有几时?趁着未病未老之前,抖擞身心,拨开世事,得一日光阴,念一日弥陀。得一时工夫,修一时净业。由他临命终时,好死恶死,我的盘缠预先办好了啊。我的前程稳稳当当了啊。如果不是这样,后悔难追。想想吧,想想吧。

    印光法师临终三大要(民国十九年)

    世间最可以惨痛的,莫过于死亡了,而且举世所有的人,没有一个能幸免的,所以有心要自利利他的人,不能不早一点考虑这件事啊。其实“死”这一个字,原本是假名,因为是过去世的业力所感应的一期生命果报结束,所以舍掉这个身躯,再领受另一种身躯罢了。不知佛法的人,真是没有办法可以改变,只有任随业力流转生死轮回。今天既然得以听闻如来普度众生的净土法门,就应当信愿念佛,预备往生西方净土的资粮,以此期望免除生死轮回的幻苦,证到佛的涅槃常住的真正大乐。那些有父母兄弟的,以及所有眷属,如果得重病,看趋势很难痊愈的,应该发孝顺慈悲的心,劝他们念佛求生西方净土,并为他们助念,希望病人因此死后,就往生西方净土,那样的利益,用什么名能形容呢?现在列出三个要点,作为成就临终人往生西方净土的根据,语言虽然粗俗,本意还是出自佛经,所以遇到这个因缘,都照着去做吧。这三个要点是:第一、善巧开导安慰,劝临终人生起正信。第二、大家换班轮流念佛,帮助临终人保持净念。第三、千万不要对临终人搬动哭泣,以防误事(影响临终人的正念)。果真能够依照这三个法要行事,决定可以消除过去的业,增长清净的因,依仗佛来接引,往生西方净土。一旦得到往生,就超凡入圣,了生脱死,再渐渐进修,必然达到圆成佛果而后已。这样的利益,全是靠着眷属助念的力量。能这样行事,对于父母,那是真孝;对于兄弟、姊妹,那是真弟;对于儿女,那是真慈;对于朋友,对于平常人,那是真义真惠。以此培养自已的净因,开启同人的信仰,久而久之,形成风气有什么难的呢?今天为大家一一陈述说明,临到那时才不会无所适从啊。

    ○第一,善巧开导安慰,劝临终人生起正信。一定要劝病人,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如有应该交代的事,要快点交代。交代后,便不再管它了,就想我如今将要随佛往生佛国,世间所有什么好的坏的,什么亲人眷属,种种的尘缘境界,都是往生的障碍,都是祸害,所以不应有一念执着放不下的心。须要知道自己的一念真性,本来没有生死,所说的死,乃是舍这个身体而又领受另外的身体罢了。如果不念佛,那就随着善恶业力,再投生到善恶道中(善道,既人、天。恶道,既畜生、恶鬼、地狱。修罗,则亦名善道,亦名恶道,以彼修因感果,均皆善恶夹杂故也)。如果正当临命终时,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以此志诚念佛的心,必定感应佛的大发慈悲,亲垂接引,得以往生西方净土。且不要怀疑我是业力凡夫,怎么能以很少的念佛,就可以出离生死,往生西方净土?应当知道佛的大慈悲,即使是十恶五逆的极重罪人,临终地狱的景相已出现,如果有善知识教给他念佛,或念十声,或只念一声,也能得到佛的接引,往生西方净土。这样的人念佛几句,也能往生,又怎么能因为业力重,念佛数少,而生疑惑呢?须要知道我们本来就具有真性,与佛没有不同,但因为迷惑深重,不得受用真性。如今既已归命于佛了,如儿子回到父亲身边,就是还我本有的家乡,岂是分外的事?又佛再说阿弥陀佛曾经发愿:“若有众生,闻我名号,志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所以一切众生,临终发起至诚心,念佛求往生西方净土的,没有不亲来接引啊。千万不可怀疑,怀疑就是害了自己,那祸害不小。何况出离这个苦难的世界,生到那个极乐的世界,是极其快意的事,应当生欢喜心。千万不可怕死,怕死也还是不能不死,反倒是没有了往生西方净土的分了。因为自心与佛相违反的原故,佛虽然具有大慈悲,但对不依佛的教导的众生也无可奈何。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如大冶炼的洪炉,我们多生多世的罪业,如空中飘的雪片,业力凡夫,由于念佛的原故,业力就消灭了,如雪片靠近洪炉,就立即化掉了不可得。又何况业力既已消灭,所有善根,自然增长殊胜,又有什么可疑不得往生、与佛不来接引呢?这样委曲宛转开导安慰,病人自然可以生起正念信心。这是为病人所开导的意思。

    至于自己所应该尽孝道表诚意的人,也只有在这个求往生西方净土的事上用心,千万不可以随顺世俗常情,求神问医。寿命将要尽了,鬼神医药,难道能让他不死吗?既然把情绪用在这种没意义的事上,那对于念佛一事,就会干扰诚恳、而没有办法感通了。许多人对于父母临终,不惜花费钱财,请许多医生来治疗,这叫做卖孝,想要世人称赞我对父母能尽孝,不知道那天地鬼神,实际是鉴察他的心。所以凡是为父母丧葬等事,过分张罗的人,不是有天灾,就必有人祸。做为人家的子孙,应该注重亲人的神识去对地方,那些世俗所称颂的,根本不值得明眼人一笑,何况极意去要求这样的名声,不是成了实际不孝的大过吗?

    ○第二,大家换班轮流念佛,帮助临终人保持净念。前面已开导病人,劝病人生起正信。但是那病人,心力很虚弱,不要说平素绝不念佛的人,不容易相继长时间念,即使一直都在常常念佛的人,到这个时候也要全靠他人相助,才能得力。所以家中眷属,应共同发起孝顺慈悲的心,为病人助念佛号。如果病还没到最后时刻,应当分班念,应分三班,每班限定几个人。第一班出声念,第二三班默念,念一个钟头,第二班接着出声念,第一班,第三班默念。如果临时有小事,应当在默念时去办,正当值班出声念时,绝不可以走开。第二班念完,第三班接着念,终而复始。念一个钟头,休息两个钟头,这样纵然是经历昼夜不断也不会太辛苦。须要知道肯助别人净念往生,也会得到别人助念的回报。且不要说是为父母尽孝应该这样,即使为其他平常人助念,也是培养自己的福田,长自己的善根,实际上是一个自利的行为,不只是为别人而已。成就一个人往生西方净土,就是成就一个众生作佛,这样的功德,怎么可以思议!三班轮换相续,佛声不断,病人有能力念,就随着别人小声念。不能念,就用耳朵注意听,心里没有别的念头,自然可以与佛相应啊。念佛声音不可以太高,高会伤气,难以持久,也不可以太低,病人可能会听不明白。不可以太快,也不可以太慢,太快病人就不能跟随,就是听也难听明了,太慢气又接不上,也难得利益。须是不高不低,不缓不急,字字分明,句句清楚,使得病人,字字句句,入耳入心,这样容易得力。念佛用的法器,只用引磬,其他一切,都不合适用。引磬的声音清亮,听了令人心地清净。木鱼的声音浊,所以不要用在临终助念。另外应该念四字佛号。开始念时,念几句六字,以后专念“阿弥陀佛”四字,不念“南无”,因为字少容易念。病人或随着念,或用心听,都省心省力。家中眷属是这样念,外面请来善友也是这样念,人多人少,都是这样念。不可以一起念,歇一会儿又念,造成病人,佛念间断。如果到了吃饭的时候,应当换班吃,不要断了佛声。如果病人将要断气,应该三班同时念,直到气断以后,又再分班念三个钟头,然后休息一下,以便料理安置等事。正当念佛时,不要让亲友来病人面前,问什么安慰什么。既然为感情来看望,就应当随着大家念佛若干时,才是真实情爱,有益于病人。如果用世间俗情,等于是推人下海,情虽然可以感人,事却很可以痛惜。这个全在于主事的人明白道理,预先使人去说明,以免有碍情面不好劝阻,结果贻害病人,由于受到干扰分心而不能往生啊。

    ○第三,千万不要对临终人搬动哭泣,以防误事(影响临终人的正念)。病人将要命终的时候,正是凡、圣、人、鬼分判的时刻,一发千钧,要紧到极点。只可以用佛号,开导他的神识,绝对不可以洗澡、换衣,或移动睡卧的地方。任随他如何坐卧,只可顺他的姿势,不可以稍有一点移动,也不可以对病人生起悲伤感伤的样子,或者哭泣。因为这时病人身不自主,一动手足身体,就感受到拗折扭裂的痛苦,痛就会嗔心生起,而佛念息止了。随着嗔心投胎去,多半是堕落为毒类,极为可怕。如果见到亲人悲痛哭泣,情爱心就生起,佛念也息止了。随着情爱心投胎去,那就生生世世,不得解脱。此时,病人最得利益的是,没有比一心念佛更好了,病人最受害的是,没有比妄动哭泣更不好了。如果妄动哭泣,导致生出嗔恨,以及情爱心,那么想要往生西方净土,一万个里面也没有一个啊。再说人将要死的时候,热气从下至上的,是超升相,从上至下的,是堕落相。所以有“顶圣、眼天生,人心、饿鬼腹,畜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的说法。果然大家能至诚助念,自然可以当下直接往生西方净土。切不可以频繁的试探体温,以致于神识还没有离体,因此可能有刺激,亡者心生烦痛,导致不得往生,这个罪过,实在是无量无边。希望所有亲友,各各恳切念佛,不须探亡者的热气,最后冷在什么地方啊。作为别人的子孙,在这些情况下留心,才是真孝。如果按照世间的种种俗情,就是不惜以推亲人下苦海,来获得一般无知无识的人,称赞他能尽孝啊。这种孝与罗刹女的爱正相同,经上讲罗刹女要吃人,会说:“我爱你,所以吃你。”那些无知的人的所谓行孝,使亲人失去乐而得苦,岂不是与罗刹女的爱人相同吗?我说这样的话,不是不近人情,是要人们各自讲究实际,一定要亡者往生,活着的人得福,以此满足孝子贤孙亲情挚爱的一片热血真诚,而不觉得这样的语言有什么激烈啊。真爱护亲人,必能体谅我的话!

    顶圣眼天生等说法,是指人气己断,全身冷透,只有头顶独热的情形,那是必定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了啊。眼天生的情况是,如果眼睛以及额头的地方独热,那是生在天道;心口处独热,那是生在人道;肚腹独热,那是投生饿鬼道;膝盖独热,那是投生畜生道;脚板独热,那是投生地狱道。这是根据人在活着的时候,所造的善恶二业,这时感应现前了,不是可以有什么能力作假的啊。这时如果病人能志诚念佛,再加上眷属善友助念的力量,决定可以带业往生,超凡入圣啊。不须要特意探试验证,以致耽误大事啊。特别嘱咐,特别企盼!

    大慈菩萨偈:

    骨肉恩情相爱,难期白首团圆。几多强壮亡身,更有婴孩命尽。劝念阿弥陀佛,七宝池中化生。聚会永无别离,万劫长生快乐。

    善导大师偈:

    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假饶金玉满堂,难免衰残病死。任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惟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