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附录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史记·孙子列传》

    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对曰:“可。”阖庐曰:“可试以妇人乎?”曰:“可。”于是许之,出宫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二队,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长,皆令持戟。令之曰:“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妇人曰:“知之。”孙子曰:“前,则视心;左,视左手;右,视右手;后,即视背。”妇人曰:“诺。”约束既布,乃设钺,即三令五申之。于是鼓之右,妇人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复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妇人复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乃欲斩左右队长。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趣使使下令曰:“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斩也。”孙子曰:“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遂斩队长二人以徇。用其次为队长,于是复鼓之。妇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规矩绳墨,无敢出声。于是孙子使使报王曰:“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吴王曰:“将军罢休就舍,寡人不愿下观。”孙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于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

    《孙子译注·前言》

    中华民族最早在自己的广大土地上过着原始共产社会的生活。那时并没有战争,但生活水平很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它自己的客观规律,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私有财产、私有观念引起了部落间的相互掠夺,由集群格斗而发展到由小到大的部落间的战争(虽然初期还没有现在意义的战争)。随着奴隶制的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在人口稠密地区战争不断发生,有战争的社会代替了无战争的社会。

    战争是社会历史的特殊现象。战争是阶级社会中的政治以特殊的即暴力手段的继续。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受当时社会经济的限制制约其规模和持续时间。

    人们从当时战争的实践中逐步认识战争,由局部、具体的战争实际中,综合各方经验提高到理性的认识。战国初“将”、“相”的分工,促使军事家和军事理论家的成长,而这也适应各大奴隶主相互吞并斗争的需要。于是有若干军事理论家想方设法搜集并整理各地方的战斗纪实和某些军事名言(实即战争理论的片断)。这些军事经验和战略片断的综合在当时是必然的,它有利于推动社会前进。孙武是当时杰出的军事家,这些军事经验和战略片断的综合以孙武命名是合理的,也是偶然性的事。

    《孙子》问世后,为古今中外军事家们所重视。①曹操最先注释《孙子》。后来注家蜂起,便有许多文意不尽相同的版本传世。《孙子》在国外的流传,以日本为最早,十八世纪后有法、英、德、俄、捷等文译本,可惜都译得不好。拙著《孙子译注》(原名《孙子今译》)亦是一初步的整理。由于我所阅材料偏少,古文知识不够,遗漏错误之处在所难免,希望读者不吝赐教。

    (一)

    孙武字长卿(生卒年月不详,约和孔子同时),春秋末期人,陈国公子完的后裔。公元前六七二年,陈完因内乱逃奔齐国,受到齐桓公的器重,用他为“工正”,②陈完后改称田完。齐国封建生产关系发生较早,到齐景公时,田氏家族已采用封建剥削方式,同公室争夺劳动人手,民众“归之如流水”,③成为当时齐国新兴封建势力的重要力量。据《新唐书》和《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田完的后代,孙武的祖先田书,因“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氏,食采于乐安(今山东惠民)”。④这样的国度,这样的家族,对孙武军事思想的形成自然要起一定作用的。

    后来,孙武从齐国到了吴国。吴王阖闾即位后,利用当时吴国的有利条件,图强争霸。一九七二年临沂汉墓出土的《吴问》残简,记载了孙武和吴王关于晋六卿“孰先亡,孰固成”的问对,孙武认为亩大、税轻者可以“固成”,得到吴王的赞许,从中也可以看出他们改革图强思想的一个侧面。公元前五一二年,孙武受到吴王阖闾的重用,同伍员协助吴王经国治军,积极图谋大举攻楚。吴王接受了伍员、孙武的扰楚、疲楚计谋,组织三支部队轮番袭扰楚国,“楚于是乎始病”。⑤经过数年准备,公元前五〇六年,孙武和伍员随同吴王率军攻楚,由水路出发,转陆路,争取了蔡、唐两国,通过它们境内,潜行千余里,迂回到楚国东北部,从侧面袭击,五战五胜,以三万人破楚二十万众,⑥攻入楚国国都郢(今湖北江陵北)。《史记》说:吴国“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⑦

    恩格斯说:“新的军事科学是新的社会关系的必然产物。”⑧春秋末至战国初,是由奴隶制开始向封建制过渡的社会大变革时代。由于使用铁制农具和牛耕,推广施肥,兴修水利,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手工业、商业也有了相应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奴隶制生产关系已显然成为阻碍社会前进的桎梏。奴隶的反抗、起义和奴隶战争,此伏彼起,从根本上打击和动摇了奴隶主的统治。这是当时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在奴隶革命造成的形势下,代表新的封建制生产关系的新兴地主阶级向奴隶主阶级展开激烈的斗争。同时,战争频繁,战争规模日益扩大。这些就是产生《孙子》的社会历史背景,也就是决定《孙子》思想的社会存在。《孙子》的作者,顺应历史潮流,用当时比较进步的观点和方法,总结当时和以前的战争经验,继承和发展前人的军事理论,创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军事学说。它在战略上,提出了许多杰出的命题,在哲学上表露出不少古代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相当广泛地揭示了一般战争的客观规律,成为古代军事学术史上一颗明珠。它之所以能流传两千余年,受到广泛的重视,决不是偶然的。

    (二)

    一定的军事思想和军事路线,总是从属于一定阶级的政治思想和政治路线,并成为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孙子》的军事思想是从属于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思想,并成为它的组成部分。它关于战争问题和军队问题的论述,就反映了地主阶级在新兴时期政治上的需要。

    关于战争问题《孙子》一开头就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参见原文及译文第一段,以下只注明段的号数。)把战争看作关系军民生死、国家存亡的大事而加以认真研究,并且说:“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九十九)又说:“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六十四)主张对敌性邻国可能的进攻,必须做好准备。这些论述,反映了它重视战争、对战争抱慎重态度和要求有备无患的思想。

    《孙子》着重论述了决定战争胜败的基本因素,提出要“经之以五,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二)。这五个方面,从前注家们略称为“五事”。《孙子》接着又说:“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二)这七个问题,从前注家把它叫做“七计”。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孙子》把“道”放在“五事”的首位,把“主孰有道”看作“七计”的第一个问题,也就是把“道”作为决定战争胜败的首要因素。那么“道”的含义是什么呢?《孙子》说:“道者,令民与上同意者也,可与之死,可与之生,民弗诡也。”(二)⑨这表明《孙子》所说的“道”的实际内容和含义是属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政治范畴的。也可以说“道”就是政治。这与和他同时代的“老子”的“道”、孔子的“道”有所不同。它又指出:“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二十二)修明政治,确保法制,就能掌握胜败的决定权。这又表明《孙子》的“道”是体现新兴地主阶级意志的政治。把政治作为决定战争胜败的首要因素,虽不明确,但已初步提出战争和政治的关系,这是《孙子》的重要贡献。当然,《孙子》的“道”,其目的是要“民”————农奴、奴隶和平民,服从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去为扩大地主阶级势力拼死作战而不敢违抗。

    《孙子》除了把“道”作为决定战争胜败的首要因素外,还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其他基本因素,对天、地、将、法分别作了阐述,认为要取得战争胜利,还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力量(包括军事力量),有利的天时、地利等客观条件,平时严明的管理和训练,战时正确的军事指挥等。这些也是《孙子》对战争问题的可贵见解。

    关于军队问题《孙子》关于军队问题的思想,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根据当时新的土地关系而企图革新军制的需要。它关于军队问题的思想主要表现在对将帅和对治军两方面的论述中,提出了不少新的主张。

    《孙子》很重视和强调将的地位和作用,把具备“智、信、仁、勇、严”(二)五个条件的将,看作是决定战争胜败的“五事”之一,把“将孰有能”(二)列入“七计”之中。《孙子》对春秋末至战国初新兴的专职的将提出许多要求,主要是:要“知彼知己”、“知天知地”(八十二),了解各方面的情况;要有“知诸侯之谋”(五十一)的政治头脑;要有勇有谋,要有能“示形”、“任势”(三十二)、“料敌制胜”(七十九)、“通于九变”(六十一)的指挥才能;要有“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八十四)的决断能力;要有“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八十)的负责精神;对士卒管教要严格,赏罚要严明;要能“令素行以教其民”(七十六),要能“与众相得”(六十七),使士卒“亲附”等等。《孙子》认为,只有这样的将帅,才是“国之辅也”(一十七)、“国之宝也”(八十)。当然《孙子》这里说的“智、信、仁、勇、严”(二),也是新兴地主阶级选将的标准和要求。

    《孙子》关于治军的论述,概括地说,就是用文武兼施、刑赏并重的原则治理军队。《孙子》在战争中“令民与上同意”(二)的要求,反映在治军中就是“上下同欲”(十九)。它说“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七十六)。这“文”,就是怀柔和重赏,使士卒亲附;这“武”,就是强迫和严刑,使士卒畏服。《孙子》提出“视卒若爱子”(八十一),目的是要使他们去拼死作战;对俘虏提出“卒善而养之”(十一),目的是为了战胜敌人而更加壮大自己。《孙子》的这些治军原则和方法,是当时社会上地主阶级同农奴、奴隶及其他贫苦劳动者的阶级关系在治军思想上的反映。这同奴隶主阶级军队中将帅对士卒极端野蛮、残酷的统治相比,有一定的进步性。但是在军队内部存在着剥削和被剥削阶级对立的条件下,所谓“爱卒”、“善俘”,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或不可能完全做到的。

    (三)

    毛泽东同志说:“中国古代大军事学家孙武子书上‘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句话,是包括学习和使用两个阶段而说的,包括从认识客观实际中的发展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去决定自己行动克服当前敌人而说的;我们不要看轻这句话。”⑩这就给我们指出《孙子》中最主要的精华,并进一步发展阐扬这句话的含义,给我们作了一个批判吸收古代历史遗产和“古为今用”的示范。

    《孙子》把“知彼知己”(二十)看作是正确指导战争的先决条件。《孙子》认为,战争指导者,对决定战争胜败的“五事”、“七计”要熟知深究,要估计、比较敌对双方的优劣条件,这样才能在战前从客观物质基础上判明谁胜谁败,才能制订正确的作战方针。《孙子》在论“用间”中,主张不要吝惜“爵禄百金”(一〇〇)以取得敌军情报,指出“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一〇五),把了解敌军内情看作是决定整个军队行动的一个重要依据。

    《孙子》把“知彼知己”贯穿于战争指导的全过程。在战前,它十分重视“庙算”(六)的作用,指出“多算胜,少算不胜”(六)。在作战中,《孙子》要求从进军开始就注意观察各种征候,到同敌人接触就更注意观察,并根据各种征候对敌情作出正确的判断。《孙子》把敌情判断叫做“相敌”(六十六),并举出三十二例,如:“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七十一)、“辞卑而益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七十三),告诉人们要从敌人的行动中区别真象和假象,不要被假象所迷惑,而要从现象深处发现敌人真实的意图。我们知道,战争经常处在纷乱、复杂、多变的情况中,加上敌人的伪装和佯动,比其他事情更带不确实性,因此,通过这样的情况(现象),去分析探求敌人行动的意图(本质),就更加困难而又更加需要了。所谓“相敌”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情况判断。情况是复杂多变的,因此要从搜集到尽可能多的情况中,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索,才能通过情况判断而探索敌人行动的企图。这在思维上说是对任何问题都要通过现象去认识本质,并通过初步的本质到更深的本质。《孙子》的敌情判断,虽是古老而简单的,但提出了指导战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并且也给当时将帅指出了从复杂的现象中去探索敌人真实企图的方法。

    为了判明情况,它还要求“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四十四)。就是说要用心筹算,以求了解计策的得失利害;激动敌军,以求了解敌人的动静规律;侦察地形,以求了解哪里有利哪里不利;较量力量,以求了解哪方面优势哪方面劣势。总之,《孙子》要求在进军、接敌、对峙、交战等战争全过程中,都要查明和判断敌情。

    《孙子》还多处论述了“知彼知己”与战争胜败的关系。它说:“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十九)又说:“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八十二)还提出“将有五危”(六十五)、“兵有六败”(七十八)。这些论述,可以理解为战争指导者应该了解的彼己双方的情况,了解全面和指导正确的就胜利,否则就不能胜利。所以它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二十)

    《孙子》中关于战略原则,包括作战方针、作战形式、作战指导等,也都是以“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一思想为基础的。

    在作战方针上,《孙子》主张进攻速胜,强调“兵贵胜,不贵久”(十二),认为“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七)。这反映了地主阶级在上升时期政治上要求发展的需要和当时经济、军队组织等条件的限制。但是,作为一般战争的规律,偏重于讲进攻速胜,不重视防御和持久,是带有片面性的。为了达到进攻速胜的目的,在具体作战上,《孙子》主张要充分准备,“先胜而后求战”(二十二)。要“并气积力”(八十六)、“并敌一向”(九十四)。这些都是要求要有充分的准备,要集中兵力。《孙子》对进攻行动要求突然性,要“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五);要“避实击虚”、“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三十八);这些突然性都带避实击虚的奇袭和机动作战思想,要“避其锐气,击其惰归”(五十七)。所谓“虚”,是指敌人的弱点。《孙子》的进攻作战,主张速决。它说“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八十五),要求军队的行动要“其疾如风”(五十三)。它注重造势,造成有利的进攻态势,说:“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二十八)要造成像湍急的水奔流倾泻,以至凶猛地冲走石头那样一种不可阻挡的气势。然而在被欺侮的国家被侵略时,战略的持久防御却是非常重要的战略方针。

    在作战形式上,《孙子》主张在野外机动作战。它把“伐兵”(十五)放在“攻城”(十五)之前,把“攻城”看作下策,以为“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十五)。这反映当时进攻兵器还缺乏摧毁城堡的能力,攻城所费代价过大,每每导致旷日持久,不利于速胜。所以《孙子》主张“拔人之城而非攻也”(十五)(似指奇袭和久困)。“伐兵”,就是进攻敌人的军队,照现代的军事术语说,就是以军队为作战目标(不以城堡或要塞为作战目标)。进攻敌人的军队,也有不同的打法。当时,呆笨的车战已逐步让位给徒步作战,而《孙子》主张的“勿击堂堂之阵”(五十七),正是新兴地主阶级寻求新的作战方式的表现。《孙子》认为野外机动作战是达到进攻速胜的有利的作战方式。要在野外机动作战中消灭敌人,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善于调动敌人,这种调动敌人的办法,《孙子》称之为“动敌”。它说:“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三十一)就是说,要善于用佯动迷惑敌人,用小利引诱敌人,使敌人听从调动,用重兵来等待掩击它。对于固守高垒深沟的敌人,则采取“攻其所必救”(三十八)的战法,调动敌人出来消灭它。《孙子》要求“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三十五),就是进军向敌人不及救援的地方,急进向敌人意料不到的方向。“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八十五),这样就能“进而不可御”(三十八)了。

    在作战指导上,《孙子》强调“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三十三)。这就含有争取主动、避免被动的意思。为达此目的,就要察明敌人的情况和行动规律,而不让敌人了解自己的情况和规律,即所谓“形人而我无形”(三十九),这样就“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四十五)了。《孙子》还提出,要“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二十一),就是先要消灭自己的弱点,立于不败之地,以寻求消灭敌人的机会。而在待机中,就要“以治待乱,以静待哗……以佚(逸)待劳,以饱待饥”(五十七)。《孙子》还强调“我专而敌分”(三十九),就是要设法使自己兵力集中而迫使敌人兵力分散,这样就有争取主动的力量,能够造成“以十攻一……以众击寡”(三十九)的有利态势。《孙子》提出了造成敌人过失,使敌人陷于被动地位的办法,如“示形”,即“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五)。毛泽东同志说过:“……我们可以人工地造成敌军的过失,例如孙子所谓‘示形’之类(示形于东而击于西,即所谓声东击西)。”?又如用“卑而骄之”、“怒而挠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五)等办法,都能造成敌人的错觉和不意,使敌人发生弱点,陷于被动。同时自己则保持主动,使自己的进攻像“转圆石于千仞之山”(三十二)那样锐不可当,能所向无敌,即所谓“兵之所加,如以碫(石)投卵”(二十六)一般。

    在作战指导上,《孙子》还强调“兵因敌而制胜”(四十七),这里含有灵活机动的意思。它指出,双方作战,通常是用“正”(二十七)兵当敌,用“奇”(二十七)兵取胜。这种“奇正之变”(二十七),是“不可胜穷”(二十七)的。部署作战要巧设计谋,“为不可测”(八十六),这样就可“巧能成事”(九十四)。它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