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1.陶埏〔1〕第十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1-1 宋子曰,水火既济〔2〕而土合。万室之国,日勤一人而不足〔3〕,民用亦繁矣哉。上栋下室以避风雨〔4〕,而瓴建焉。王公设险以守其国,而城垣、雉堞〔5〕,寇来不可上矣。泥瓮坚而醴酒欲清,瓦登〔6〕洁而醯醢以荐。商周之际,俎豆以木为之,毋以质重之思耶。后世方土效灵,人工表异,陶成雅器,有素肌、玉骨之象焉。掩映几筵,文明可掬。岂终固哉!

    【注释】

    〔1〕陶埏(shān):指揉合黏土烧成陶器,语出《荀子·性恶》(约前240)篇:“夫陶人埏埴而生瓦,然则瓦埴岂陶人之性也哉?……辟亦陶埏而生之也。”

    〔2〕水火既济:出于《周易·既济卦》:“水在火上,既济。”表明万物皆济。

    〔3〕万室之国,日勤一人而不足:典出于《孟子·告子下》(约前290):“万室之国一人陶,则可乎?曰不可,器不足用也。”此处作者或刻书人将“一人”误作“千人”,成为“万室之国千人陶”,便未免生产过剩了。故我们仍从《孟子》原典译出。总之,不可能多至千人。

    〔4〕上栋下室以避风雨:出于《周易·系辞下》:“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此处指屋瓦的功用。

    〔5〕雉堞(zhī dié):即女墙,城墙上突起的砖砌齿状矮墙,供守城者避箭用。

    〔6〕瓦登:指古代盛食物的高足器皿。

    【译文】

    宋子说,通过水火交互作用,将黏土烧成陶器供人使用。古人说在有万户人家的地区内,一人勤于制陶无法满足需要,可见民间用陶器是很多的。房屋要避风雨,就要在房顶盖瓦。王公设险阻以守其国,要用砖修城墙和女墙,使来犯之敌攻不进来。坚实的陶瓮能使其中存放的美酒保持清香。洁净的高足杯适于盛供品作祭祀用。商周之际,祭器以木料制成,并非出于重视质朴的缘故,后来各地人争献奇技灵巧,使技术日新月异,因而制成优美的瓷器代替陶木制品。这些瓷器薄如纸,白如玉,摆在几案和宴会上,其美丽花纹和光亮色彩交相辉映,十分典雅。从这里可以看到事物怎么能是一成不变的呢?!

    11-2 瓦

    11-2-1 凡埏泥造瓦,掘地二尺余,择取无沙黏土而为之。百里之内必产合用土色,供人居室之用。凡民居瓦形皆四合分片。先以圆桶为模骨,外画四条界(图11-1)。调践熟泥,叠成高长方条。然后用铁线弦弓,线上空三分,以尺限定,向泥(dūn)平戛一片,似揭纸而起,周包圆桶之上。待其稍干,脱模而出,自然裂为四片(图11-2)。凡瓦大小若无定式,大者纵横八、九寸,小者缩十之三。室宇合沟中,则必需其最大者,名曰沟瓦,能承受淫雨不溢漏也。

    图11-1 造瓦坯

    图11-2 瓦坯脱桶

    【译文】

    揉合黏土以造瓦,要掘地二尺多深,选择无沙的黏土作原料。方圆百里之内,一定能找到合用的黏土,供人建筑房屋之用。民房用瓦的瓦坯都是四片合在一起,再分成单片。先用圆桶作骨模,桶外画出四条等分线。把黏土调和好,踩成熟泥,堆成高的长方形。再用铁线作弓弦,线上留出三分厚的空隙,线长限定一尺,用铁线向黏土墩直切,切出一片,像揭纸那样将其揭起,将此片泥土围在圆筒模上。待其稍干,脱模而出,自然裂成四片。瓦的大小向无定式,大的纵横八、九寸,小的则缩小十分之三。房顶的流水沟,必须用最大的瓦,名曰“沟瓦”,能承受淫雨而不溢漏。

    11-2-2 凡坯既成,干燥之后则堆积窑中,燃薪举火。或一昼夜或二昼夜,视窑〔1〕中多少为熄火久暂。浇水转釉〔2〕音右与造砖同法。其垂于檐端者有“滴水”,下于脊沿者有“云瓦”,瓦掩覆脊者有“抱同”,镇脊两头者有鸟兽诸形象。皆人工逐一作成,载于窑内,受水火而成器则一也。

    【注释】

    〔1〕涂本作陶,误,今改为窑。

    〔2〕涂本作锈,今一律改为釉,盖釉字音右(yòu)。

    【译文】

    瓦坯既成,干燥之后就堆积在窑中,点火烧柴。或烧一昼夜,或二昼夜,看窑中物料多少而决定何时熄火。浇水转釉音右的方法与造砖相同(详后)。垂在房檐端上的瓦叫“滴水瓦”,房脊两边的瓦叫“云瓦”,覆盖房脊的叫“抱同瓦”,房脊两头的瓦装有鸟兽形象。这些瓦都要逐件作成坯,放入窑中受水火作用烧成,则是一样的。

    11-2-3 若皇家宫殿所用,大异于是。其制为琉璃瓦〔1〕者,或为板片,或为宛筒,以圆竹与斫木为模,逐片成造。其土必取于太平府〔2〕舟运三千里方达京师。参沙之伪,雇役、掳船之扰,害不可极。即承天皇陵〔3〕,亦取于此,无人议正造成,先装入琉璃窑内,每柴五千斤烧瓦百片。取出成色,以无名异〔4〕、棕榈〔5〕毛等煎汁涂染成绿,黛赭石〔6〕、松香、蒲草〔7〕等涂染成黄。再入别窑,减杀薪火,逼成琉璃宝色。外省亲王殿与仙佛宫观间亦为之,但色料各有配合〔8〕,采取不必尽同。民居则有禁也。

    【注释】

    〔1〕琉璃瓦:施绿、蓝、黄等色釉料的瓦,专用于宫殿、庙宇等建筑。

    〔2〕太平府:今安徽当涂县,当地产的黏土古时称太平土。

    〔3〕承天皇陵:明宪宗第四子朱祐杬(?——1519)的坟墓,见《明史》卷一一五,在今湖北安陆市。

    〔4〕无名异:含二氧化锰、氧化钴的矿土,常作瓷器釉料。

    〔5〕棕榈:棕榈科常绿乔木Trachycarpus fortunei。

    〔6〕黛赭石:亦称赭石或代赭石,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铁,含镁、铝、硅等杂质。

    〔7〕蒲草:香蒲科草本香蒲草Typha japonica。

    〔8〕涂本作“譬合”,今改作配合。

    【译文】

    皇家宫殿所用的瓦,与民用瓦大不相同。宫殿瓦的形式是琉璃瓦,或者是板片形,或者是圆筒形,用圆竹与加工的木料作模骨,逐片烧造。土质必取自太平府,船运三千里,方达北京。承运的官吏,有掺沙作伪的,有强雇民工、抢夺民船的,害人至极。修建承天皇陵,也用这种土,没有人敢议论。瓦坯造成后,装入琉璃窑中。每用柴五千斤,烧成瓦片一百片。烧后取出挂色,以无名异、棕榈毛等煎汁涂染成绿色,以黛赭石、松香、蒲草等染成黄色。再装入另外的窑中,减少薪火缓烧成具有琉璃光泽的美丽颜色。外省亲王殿与佛寺、道教寺院,也有用琉璃瓦的,但釉料各有配方,制法不完全相同。民房则禁止用琉璃瓦。

    11-3 砖

    11-3-1 凡埏泥造砖,亦掘地验辨土色,或蓝或白,或红或黄,闽产多红泥,蓝者名“善泥”,江浙〔1〕居多皆以粘而不散,粉而不沙者为上。汲水滋土,人逐数牛错趾,踏成稠泥。然后填满木框之中,铁线弓戛平其面,而成坯形(图11-3)。

    图11-3 泥造砖坯

    【注释】

    〔1〕江浙:应理解为浙江,今江苏省在明代属应天府或南直隶,没有建省。

    【译文】

    糅合黏土造砖,也要掘地辨别土色。黏土有蓝、白、红、黄几色,福建、广东多红泥,蓝色的叫善泥,浙江较多,均以粘而不散、粉细而不含沙粒的为上料。汲上水来将黏土滋润,驱赶几头牛践踏,踏成稠泥。然后将泥填满在木框之中,用铁线弓刮平其表面而形成泥坯。

    11-3-2 凡郡邑城雉、民居垣墙所用者,有眠砖、侧砖两色。眠砖方长条,砌城郭与民人饶富家,不惜工费,直叠而上。民居算计者,则一眠之上施侧砖一路,填土砾其中以实之,盖省啬之义也。凡墙砖而外,甃地者名曰方墁砖。榱桷〔1〕上用以承瓦者曰楻板砖。圆鞠小桥梁与圭门与窀穸墓穴者曰刀砖,又曰鞠砖。凡刀砖削狭一偏面,相靠挤紧,上砌成圆。车马践压不能损陷。造方墁砖,泥入方框中,平板盖面,两人足立其上,研转而坚固之,烧成效用。石工磨斫四沿,然后甃地。刀砖之值视墙砖稍溢一分,楻板砖则积十以当墙砖之一,方墁砖则一以敌墙砖之十也。

    【注释】

    〔1〕涂本误“桶”,今改桷,桷(jué)为方形的椽子。

    【译文】

    城邑的城墙与民房墙壁所用的砖有眠砖、侧砖(空心砖)两种。眠砖为长方形,用以砌城墙和富家民居的墙壁,不惜工费,一直砌上去。精打细算的居民建房,则在一排眠砖之上砌一排侧砖,侧砖中间以土石填实,这是为了节约。除墙砖以外,铺地面的叫方墁砖。屋椽上用以承瓦的叫楻板砖。砌圆拱形小桥、拱门与墓穴的叫刀砖,又叫鞠砖。刀砖是将其一边削窄,相靠挤紧,砌上一个圆形。车马践压时不致损坏坍陷。造方墁砖时,将泥放入方框之中,上面盖以平板,两人站在上面踏转,将泥踏实,烧成后使用。由石工磨削其四边,然后铺在地面上。刀砖比墙砖稍贵一些,楻板砖比墙砖便宜十倍,而方墁砖又比墙砖贵十倍。

    11-3-3 凡砖成坯之后,装入窑中。所装百钧则火力一昼夜,二百钧则倍时而足。凡烧砖有柴薪窑,有煤炭窑。用薪者出火成青黑色,用煤者出火成白色。凡柴薪窑巅上侧凿三孔以出烟。火足止薪之候,泥固塞其孔,然后使水转釉(图11-4)。凡火候少一两,则釉色不光。少三两则名嫩火砖,本色杂现,他日经霜冒雪则立成解散,仍还土质。火候多一两则砖面有裂纹。多三两则砖形缩小拆裂,屈曲不伸,击之如碎铁然,不适于用。巧用者以之埋藏土内为墙脚,则亦有砖之用也。凡观火候,从窑门透视内壁,土受火精,形神摇荡,若金银熔化之极然,陶长辨之。

    图11-4 砖瓦浇水转釉

    【译文】

    造成砖坯之后,将其装入窑中。装三千斤(百钧)要烧一昼夜,六千斤则必须用二倍时间才够。烧砖有的用柴薪窑,有的用煤炭窑。柴窑烧出的砖呈青、黑色,用煤则烧出砖成白色。柴薪窑顶上偏侧要凿三个孔,用来出烟。到烧好该停止加柴时,就用泥固塞其孔,然后浇水转釉。如火候少一成,则釉色不光。少三成则名嫩火砖,出现原来坯土颜色,日后一经霜雪则很快松散,又变成泥土。火候多一成则砖面有裂纹。多三成则砖形缩小、破裂,弯曲不直,击之如碎铁,不适于用。巧用者将其埋藏于土内作墙脚,也有砖的作用。观火候从窑门看到内壁。黏土受火的作用,呈摇荡的形态,像金银熔化时那样。这要靠陶工师傅来辨别。

    11-3-4 凡转釉之法〔1〕,窑巅作一平田样,四围稍弦起,灌水其上〔2〕。砖瓦百钧用水四十石(图11-4)。水神透入土膜之下,与火意相感而成。水火既济,其质千秋矣。若煤炭窑视柴窑深欲倍之,其上圆鞠渐小,并不封顶。其内以煤造成尺五径阔饼,每煤一层,隔砖一层,苇薪垫地发火(图11-5)。若皇家居所用砖,其大者厂在临清,工部分司主之。初名色有副砖、券砖、平身砖、望板砖、斧刃砖、方砖之类,后革去半。运至京师,每漕舫搭四十块,民舟半之。又细料方砖以甃正殿者,则由苏州造解。其琉璃砖色料已载《瓦》款。取薪台基厂〔3〕,烧由黑窑〔4〕云。

    图11-5 煤炭烧砖

    【注释】

    〔1〕转釉之法:砖坯在窑内还原气氛下烧结,再从窑顶浇水使烧料速冷,产生坚固有釉光的青砖或青瓦。

    〔2〕涂本作“土”,今改上。

    〔3〕台基厂:在北京崇文门西。

    〔4〕黑窑:在北京右安门内,明代专为宫内烧造砖瓦的官厂。

    【译文】

    浇水转釉之法,是在窑顶开个平面,四边稍高出一点,在上面浇水。砖瓦三千斤用水四十石。水气透过土窑之内,与窑内火气相互作用。借水火作用,制成坚固耐用的砖。煤炭窑比柴窑高二倍,其上部的圆拱逐渐缩小,并不封顶。窑内放直径一尺五寸的煤饼,每放一层煤,就放一层砖,下面垫芦苇或柴草以便点火燃烧。皇室所用的砖,生产大砖的砖厂在山东临清,工部设派出机构掌管。最初定的名目有副砖、券砖、平身砖、望板砖、斧刃砖、方砖之类,后来削去一半。这类砖运到北京,每艘运粮船搭四十块,民船载二十块。铺正殿的细料方砖,则由苏州烧造北运。至于琉璃砖,釉料已载于《瓦》条。其燃料来自北京台基厂,烧造在黑窑厂。

    11-4 罂、瓮〔1〕

    11-4-1 凡陶家为缶〔2〕属,其类百千。大者缸瓮,中者钵盂,小者瓶罐,款制各从方土,悉数之不能。造此者必为圆而不方之器。试土寻泥之后,仍制陶车旋盘。工夫精熟者视器大小掐泥,不甚增多少。两人扶泥旋转,一掐而就。其朝廷所用龙凤缸窑在真定曲阳与扬〔3〕州仪真与南直花缸,则厚积其泥,以俟雕镂,作法全不相同。故其值或百倍,或五十倍也。

    【注释】

    〔1〕罂、瓮:罂(yīng)为腹大口小的陶瓷瓶。瓮:盛液体的陶瓷器。

    〔2〕缶(fǒu):指腹大口小的器皿。

    〔3〕涂本作“杨”,今改为扬。

    【译文】

    陶工所作的腹大口小的器皿,种类很多。大的有缸、瓮,中等的有钵、盂,小的为瓶、罐。各地款式不同,不能尽数。所造出的这类器皿都是圆形,而非方形。调查土质、选定泥土后,要用陶车旋盘。技术熟练的根据器物大小取泥,不需增添多少泥,两人扶泥、旋转,一捏即成。朝廷所用龙凤缸窑在真定府曲阳和扬州府仪真与南直隶的花缸,则厚积其泥,以待雕镂花纹,与一般的缸制法不同,因此其价钱要高出五十倍或百倍。

    11-4-2 凡罂缶有耳嘴者皆另为合上,以釉水涂沾(图11-6)。陶器皆有底,无底者则陕西〔1〕炊甑用瓦不用木也。凡诸陶器精者中外皆过釉,粗者或釉其半体。惟沙盆、齿钵之类,其中不釉,存其粗涩以受研擂之功。沙锅、沙罐不釉,利于透火性以熟烹也。凡釉质料随地而生,江浙〔2〕、闽、广用者蕨蓝草〔3〕一味。其草乃居民供灶之薪,长不过三尺,枝叶似杉木,勒而不棘人。其名数十,各地不同。陶家取来燃灰,布袋灌水澄滤,去其粗者,取其绝细。每灰二碗参以红土泥水一碗,搅令极匀,蘸涂坯上,烧出自成光色。北方未详用何物。苏州黄罐釉〔4〕亦别有料。惟上用龙凤器则仍用松香与无名异也。

    图11-6 造瓶

    【注释】

    〔1〕涂本作“陕以西”,疑“以”字衍。

    〔2〕江浙:应理解为浙江。因明代没设江苏行省,当时属直南隶。

    〔3〕蕨蓝草:清人朱琰《陶说》(1774)称,景德镇一带用釉灰取自凤尾草或凤尾蕨。按此似为羊齿科蕨属的凤尾草Pleris serrulata。

    〔4〕涂本作“油”,今改为釉。

    【译文】

    瓶和腹大口小的器皿有耳、嘴的,都要另外接合,以釉水粘住。陶器都有底,无底的则是陕西蒸饭的甑,用瓦制而不用木制。各种陶器中,精的内外都过釉,粗的或釉其半体。只有沙盆、齿钵之类,里面不上釉,使内壁保持粗涩,以便研磨。沙锅、沙罐也不上釉,利于传热以熟煮食物。釉料到处都出产,浙江、福建、广东所用的有一种蕨蓝草,这种草是居民烧饭的燃料,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