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备穴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题解】

    穿穴攻城是城市防御战中的一个难点,比较难以应付,所以墨子对“穴土之守”非常重视,也讲解得非常仔细。墨子的穿穴防御战大体上可分为四个步骤:一是观察敌人是否在挖隧道,二是判断敌人开挖隧道的方位,三是开挖隧道拦截敌人,四是挖掘隧道的技巧和武器配置。墨子对每一个步骤都作了详细说明,经验老到,思路巧妙,方法切实可行,堪称古代穿穴攻城防御战法的经典教科书。

    48.1 禽子再拜再拜曰:“敢问古人有善攻者[1],穴土而入,缚柱施火,以坏吾城,城坏,或中人为之奈何[2]?”子墨子曰:问穴土之守邪?备穴者城内为高楼,以谨候望适人。适人为变筑垣聚土非常者,若彭有水浊非常者[3],此穴土也。急堑城内,穴其土直之[4]。穿井城内,五步一井,傅城足[5]。高地,丈五尺,下地,得泉三尺而止。令陶者为罂,容四十斗以上,固顺之以薄革[6],置井中,使聪耳者伏罂而听之,审知穴之所在,凿穴迎之。

    【注释】

    [1] 古:当为“适”之误,“适人”即“敌人”。

    [2] 或:同“国”。

    [3] 彭:同“暴”,突然。

    [4] 直:当,正面迎敌。

    [5] 傅:紧靠。城足:城墙根。

    [6] 顺:当为“幂”之误,覆盖。:生皮。

    【译文】

    禽滑釐反复再拜之后说:“敢问敌人中有善于攻城者,挖掘地道潜至城下,树起立柱并捆上柴草纵火,以此来破坏我方城池,城墙被毁,城中守军该如何应对呢?”墨子回答:你问防御挖隧道攻城的方法吗?防备隧道的进攻,要在城内建起高楼,以便谨慎地瞭望敌情。见敌人筑墙而堆积起的土多得不合常理,或者水流突然出现不正常的浑浊,这一定是在挖隧道。要赶快在城内挖壕沟,开凿隧道来阻挡敌人。在城内挖井,每隔五步挖一口,紧贴着城墙根。地势高的地方挖掘到一丈五尺深,地势低的地方,挖到地下水平面以下三尺。命令陶匠烧制大罐子,容量在四十斗以上,用薄薄的皮革紧裹坛口,放入井中,派听力好的人伏在坛口细听,根据地下的声音来源确切判断敌军隧道的位置,接着就挖隧道迎击他们。

    48.2 令陶者为月明[1],长二尺五寸,六围,中判之,合而施之穴中,偃一,覆一。柱之外善周涂其傅柱者,勿烧。柱者勿烧[2]。柱善涂其窦际,勿令泄。两旁皆如此,与穴俱前。下迫地,置康若灰其中[3],勿满。灰康长五窦[4],左右俱杂,相如也。穴内口为灶令如窑,令容七八员艾[5],左右窦皆如此。灶用四橐。穴且遇,以颉皋冲之,疾鼓橐熏之。必令明习橐事者,勿令离灶口。连版,以穴高下、广陕为度,令穴者与版俱前,凿其版令容矛,参分其疏数[6],令可以救窦。穴则遇,以版当之,以矛救窦,勿令塞窦。窦则塞,引版而郄[7],过一窦而塞之,凿其窦,通其烟。烟通,疾鼓橐以熏之。从穴内听穴之左右,急绝其前,勿令得行。若集客穴,塞之以柴,涂,令无可烧版也。然则穴土之攻败矣。

    【注释】

    [1] 月明:当为“瓦罂”之误(王引之说),这里指陶制的无底大瓦罐,一头粗一头细,可以一个接一个地套在一起,形如下水管道。

    [2] 此四字与前后文意不符,当为衍文。

    [3] 康:同“糠”。

    [4] 长五窦:意为塞满两边缝隙。五,同“亘”。

    [5] 员:即“丸”,团。

    [6] 参:同“三”。数:同“促”,“密”的意思。

    [7] 郄:同“却”,退却。

    【译文】

    命令陶匠烧制大瓦罐,长二尺五寸,粗六围,从中间一分为二,再合并好放在隧道中,两块一俯一仰。用泥巴妥善地涂好圆柱外围,不用烧制使硬。妥善涂抹好瓦罐的接口处,不要有漏洞。隧道的两边都如此排列,一只接一只随隧道向前延伸。瓦罐下方紧贴地面,将糠和炭灰混合放入其中,不要塞太满。炭灰和糠放满隧道,要混合均匀。在隧道内入口处设灶,形制像烧制陶器的窑,容量要能装下七八团艾草,两侧筒口都如此。灶上装备四只风箱。敌我双方的隧道即将碰头时,就用颉皋冲破阻隔,急速鼓动风箱,用糠和炭灰的烟熏敌人。一定要派遣熟习风箱操作的人,不要让他们离开灶口。把木板连在一起,以隧道的高低宽窄为标准,让挖隧道者推着木板前进,在板上凿开直径刚好能够穿过长矛的孔洞,三组孔洞疏密相间,使之可援救敌人对瓦管的攻击。双方隧道一旦相遇,就用木板阻敌,用长矛抢救瓦管,以免被敌军堵塞瓦管。若瓦管口已被堵,就拉着木板退后,退过一节瓦管后阻住敌人,自瓦筒与前一节的衔接处凿开,让烟气畅通。烟气已通,立刻鼓动风箱熏敌人。在隧道内细听左右有何声响,迅速截断敌人任何前行的企图。若战斗转移到敌方隧道内,就用木柴堵塞敌方洞口,涂上泥巴,让敌人无法焚烧我方木板。如此则敌人隧道攻城的图谋就能被挫败。

    48.3 寇至吾城,急非常也,谨备穴。穴疑有应寇,急穴。穴未得,慎毋追。凡杀以穴攻者,二十步一置穴,穴高十尺,凿十尺。凿如前[1],步下三尺,十步拥穴,左右横行,高广各十尺,杀。俚两罂[2],深平城,置板其上,册板以井听[3]。五步一密[4]。用若松为穴户[5],户穴有两蒺藜,皆长极其户。户为环,垒石外[6],高七尺,加堞其上。勿为陛与石,以县陛上下出入。具炉橐,橐以牛皮。炉有两缻[7],以桥鼓之[8],百十每亦熏四十什[9]。然炭杜之[10],满炉而盖之,毋令气出。适人疾近五百穴[11],穴高若下,不至吾穴,即以伯凿而求通之[12]。穴中与适人遇,则皆圉而毋逐[13],且战北,以须炉火之然也[14],即去而入壅穴杀[15]。有[16],为之户及关籥[17],独顺得往来行其中[18],穴垒之中各一狗,狗吠即有人也。

    【注释】

    [1] 如:同“而”。

    [2] 俚:同“埋”。

    [3] 册:覆盖(岑仲勉说)。

    [4] 密:井(孙诒让说)。

    [5] :当为“枱”(孙诒让说),同“梓”。

    [6] :当为“郭”(孙诒让说)。

    [7] 缻:容量为一石的大瓦缶。

    [8] 桥:桔槔,这里指用来鼓风的杠杆机械。

    [9] 此句多有舛误,吴毓江认为当作“其重四十斤”。

    [10] 然:通“燃”。杜:塞。

    [11] 五百:当为“吾”字之误。

    [12] 伯:当为“倚”(孙诒让说),意为“斜向”。

    [13] 圉:同“御”,抵抗。

    [14] 须:等待。

    [15] 壅:同“拥”。

    [16] :当作“鼠穴”(孙诒让说)。

    [17] 关籥:即“管籥”。

    [18] 独顺:当为“狗须”。

    【译文】

    敌人兵临我方城下,形势危急,要谨防敌人挖隧道进攻。一旦有敌军穴攻的动向,我方就紧急挖隧道。在没有弄清敌人隧道确切方位前,不要急于向前开挖。但凡歼灭挖隧道来攻的敌人,每隔二十步凿一隧道,高宽均为十尺。向前方开凿,每隔一步向下深入三尺,每隔十步就向左右开凿横向的拥穴,高和宽也各为十尺,用以狙杀敌人。埋下两只瓦罐,深度恰好在坛口与城基齐平的位置,上面加盖木板,借助相连的盖板听取地下的动静。每五步挖一口井。用梓木和松木做隧道门,门内安上两个铁蒺藜,长度和门的高度相当。门上有环,门外用石头垒成高七尺的围墙,上有墙堞。围墙内不要修台阶或堆放石头,用悬梯上下出入。准备炉灶和风箱,风箱用牛皮制成,每台炉上有两只大瓦缶。用杠杆机械控制鼓风,杠杆重达四十斤。将炭火塞进炉灶,塞满后盖好,不让烟气外泄。当敌人即将接近我方隧道时,若敌隧道与我隧道高低不一,就立刻斜向挖通。在隧道中遇敌,就加以抵抗但不驱逐他们,诈败诱敌,待到炉火燃起,就立刻抛开敌人躲入先前挖好的两侧拥穴中杀敌。在隧道中开凿鼠穴,用以设置门锁和机关。狗须在隧道中往来行走,洞穴的每座营垒中都放一条狗,狗叫就说明有人。

    48.4 斩艾与柴长尺,乃置窯灶中[1],先垒窯壁,迎穴为连。凿井傅城足,三丈一,视外之广陕而为凿井[2],慎勿失。城卑穴高,从穴难。凿井城上,为三四井,内新井中[3],伏而听之。审之知穴之所在,穴而迎之。穴且遇,为颉皋,必以坚材为夫[4],以利斧施之,命有力者三人用颉皋冲之,灌以不洁十余石。趣伏此井中[5],置艾其上七分[6],盆盖井口,毋令烟上泄,旁其橐口,疾鼓之。以车轮辒[7]。一束樵,染麻索涂中以束之。铁锁县正当寇穴口。铁锁长三丈,端环[8],一端钩。

    【注释】

    [1] 窯:同“窑”。

    [2] 陕:同“狭”。

    [3] 内:通“纳”。:当为“甀”之误(孙诒让说),坛子一类的瓦器。

    [4] 夫:同“趺”,指颉皋的底座。

    [5] 趣:速,急忙。

    [6] 七分:应为“七八员”之误。此句意为在其上方放置七八团艾草。

    [7] 辒:轒辒。

    [8] 端环:句前当脱“一”字。

    【译文】

    将艾草与木柴砍斩为一尺长的段,置于窑灶中,先砌灶壁,面向隧道拼接好连板。在紧靠城墙根处凿井,每三丈一口。根据地形宽窄凿井,小心勿致失误。城墙低矮,洞口地势又高,跟踪敌方洞穴就很困难。在城内掘井,约三四口,埋入蒙着皮革的坛子,趴在上面仔细听,辨明敌军隧道所在位置,就挖隧道迎上去。敌我双方隧道即将接通,就准备颉皋,一定要选用材质坚硬的木头做颉皋底座,前端装利斧,命三名力士使用颉皋向前冲击,一旦打通,就将十几石污秽之物灌入敌方隧道。我军迅速埋伏于井中,井上方铺七八团艾草,用盆盖住井口,不要让烟向上走,旁边设风箱,快速地将烟吹向敌方。用车轮作轒辒。木柴捆用麻绳浸湿并涂泥捆扎。用铁索将它悬挂到迎战敌人进攻的隧道口。铁索长三丈,一端是铁环,一端是挂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