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备梯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三尺而一。蒺藜投必遂而立[2],以车推引之。裾城外[3],去城十尺,裾厚十尺。伐裾,小大尽本断之,以十尺为传[4],杂而深埋之,坚筑,毋使可拔。二十步一杀[5],杀有一鬲[6],鬲厚十尺。杀有两门,门广五尺。裾门一,施浅埋,弗筑,令易拔。城希裾门而直桀[7]。

    【注释】

    [1] 剑:孙诒让认为当为“斫”之误,但斫亦与文意不符,疑为“箭”之误。

    [2] 蒺藜投:投掷蒺藜的机械。蒺藜,带刺的重物,伤敌效果比石块好。遂:同“队”。

    [3] “裾”上当脱“置”字(孙诒让说)。裾:同“椐”,一种有肿节的小树,可做手杖。这里指以椐树编成的藩篱,用以阻挡敌军。

    [4] 传:为“断”字之误。

    [5] 杀:堡垒型建筑,用以伏兵,突击杀敌。

    [6] 鬲:同“隔”,与外界隔离的墙。

    [7] 直:同“置”。桀:同“楬”,用作标记的小木桩。

    【译文】

    守城者在行城上筑起城堞,高度统一为六尺,前面装箭支,用机械发射。敌方冲车来攻就将发射机撤走,冲车不到,就使用它。城堞上开凿爵穴,每隔三尺一个。蒺藜投一定要横列摆放,用车牵引。距城墙外十尺远处置立椐树织成的藩篱,厚度为十尺。采伐椐树时,无论大小,一律连根拔起,每十尺砍成一段,错杂深埋,填埋土并捣筑坚固,不要让敌人有拔出的可能。椐围中每隔二十步设置一座杀,每座杀中皆有一鬲,鬲厚十尺。每座杀安装两个五尺宽的门。椐围上也设有一个门,只是此处将断木浅埋,不要太坚固,能够轻易被拔出。城上对着椐门的地方放置小木桩为标记,以便于我军识别。

    45.4 县火,四尺一钩樴[1]。五步一灶,灶门有炉炭。令适人尽入,煇火烧门[2],县火次之。出载而立,其广终队。两载之间一火,皆立而待鼓而然火,即具发之。适人除火而复攻,县火复下,适人甚病,故引兵而去,则令我死士左右出穴门击遗师,令贲士[3]、主将皆听城鼓之音而出,又听城鼓之音而入。因素出兵施伏[4],夜半城上四面鼓噪,适人必或[5],有此必破军杀将。以白衣为服,以号相得,若此,则云梯之攻败矣。

    【注释】

    [1] 钩樴:即带绳子的挂钩。樴,同“弋”,绳子。

    [2] 煇:同“熏”。煇火,即以冒着浓烟的大火,用以困敌。

    [3] 贲士:勇武有力的死士。

    [4] 素:故,平素,照例。

    [5] 或:同“惑”。

    【译文】

    悬挂火具,每隔四尺设置一只用以挂火具的绳钩。每隔五步设一口灶,灶门放炉炭。待敌人全部攻入,就放冒着浓烟的大火烧门,继而投掷悬火。排列好作战器械,宽度与敌军队列宽度相当。两架器械之间设置一个火具,待到鼓声一响,即刻点燃火具,投放向敌军。如敌人灭火并持续进攻,就继续投放火具,敌军痛苦不堪,准备撤兵离去,就命令我军死士左右冲出杀门,追击溃逃的敌兵。命令勇士和主将全部依照城上鼓声的指挥出击,并依照城上鼓声的指挥退守。照例要在反击时设置埋伏,半夜时在城上四面击鼓呐喊,敌人必定迷惑,如此下去伏兵必能乘机攻破敌营,斩杀敌将。伏兵要穿白衣,以暗号相互联络。这样,敌人云梯攻城之法就会失败。

    【评析】

    在冷兵器主导下的古代攻防战当中,有墙就会有梯,只不过攻城用的梯子是特制的,不但更高更结实,顶端也需要有钩子,以便固定在城墙上。这就是云梯的雏形,出现的时间也很早,《诗经·大雅·皇矣》中就曾提到过:“以尔钩援,与尔临冲,以伐崇墉。”“钩援”就是指顶端带钩的梯子。这篇文献记载的是周文王讨伐崇国的一段历史,时间在殷商末年。到战国初期,公输盘在“钩援”的基础上加以发明改进,名为云梯。公输盘发明的云梯形制今天已经无法还原,但他的发明在当时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影响也是不争的事实。后来,云梯以其结构坚固、攻防兼备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攻夺城池的战斗中。

    墨子主张“非攻”并非仅仅局限于理论主张,而是以丰富的军事斗争经验和手工业实践为基础的,本篇所讲的破解云梯进攻之道就是墨子兵法思想与手工业技能相结合的产物。墨子既是一名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学者,也是一个技艺高超的手工业者,这样的出身背景使他既能够以开阔的学术视野从事自然科学理论研究,同时又擅长军事器械的发明制作。本文中墨子讲解破解云梯进攻之法时提到的行城、城堞、椐、杀等军事设施和蒺藜投、火具等军事器械,显然是墨子在当时条件下的军事技术基础上的发明创造。无论墨子手里的军事器械在今天看来是多么陈旧不堪,但他基于当时技术条件下对武器装备努力改进的思路是可取的。尤为难得的是,他能够在冷静分析敌人武器装备和战术特点之后,有针对性的安排布置军事设施、发明改进武器装备,结合特定的战略战术,给来犯之敌以坚决的迎头痛击。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墨子既是一位热情的理想主义者,也是一位冷静的实用主义者。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