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耕柱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题解】

    《耕柱》篇取首句“耕柱”二字,是具有《论语》语录体性质的文献资料集,记载了墨子与弟子及时人的一些零散对话。各段内容之间无必然联系,也没有显而易见的主题,当出于墨家后学的记载。全文篇幅较长,内容也比较分散,其中涉及“义”的内容相对较多。在墨子看来,义不仅是一种崇高的理念,更需要去践行。为义就像筑墙,要各守其职,各尽其能,分工合作,才能成就“义事”。同时,行义不是用来给人看的,是要为天下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所以不能人前卖弄,人后怠工。进而在言行关系上,墨子反对夸夸其谈的“荡口”,强调要多谈些足以付之行动的言论。

    38.1 子墨子怒耕柱子[1],耕柱子曰:“我毋俞于人乎[2]?”子墨子曰:“我将上大行[3],驾骥与羊,子将谁驱[4]?”耕柱子曰:“将驱骥也。”子墨子曰:“何故驱骥也?”耕柱子曰:“骥足以责。”子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责。”

    【注释】

    [1] 耕柱:墨子的弟子。怒:这里指责备。

    [2] 俞:当作“愈”,胜。

    [3] 大:同“太”。

    [4] 驱:赶,这里指驾乘。

    【译文】

    墨子责备耕柱子。耕柱子说:“我难道不比别人强吗?”墨子说:“我将要去太行山,用马或羊驾车,你将要选择哪一种驱车啊?”耕柱子说:“将选用马驱车。”墨子说:“为什么要选用马来驱车呢?”耕柱子说:“马足以承担重任。”墨子说:“我也认为你足以承担重任。”

    38.2 巫马子谓子墨子曰[1]:“鬼神孰与圣人明智?”子墨子曰:“鬼神之明智于圣人,犹聪耳明目之与聋瞽也。昔者夏后开使蜚廉折金于山川[2],而陶铸之于昆吾[3];是使翁难雉乙卜于白若之龟[4],曰:‘鼎成三足而方,不炊而自烹,不举而自臧[5],不迁而自行,以祭于昆吾之虚[6],上乡[7]’!乙又言兆之由曰[8]:‘飨矣!逢逢白云[9],一南一北,一西一东,九鼎即成,迁于三国[10]。’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夏后、殷、周之相受也,数百岁矣。使圣人聚其良臣与其桀相而谋[11],岂能智数百岁之后哉[12]!而鬼神智之。是故曰:鬼神之明智于圣人也,犹聪耳明目之与聋瞽也。”

    【注释】

    [1] 巫马子:疑即孔子弟子巫马期。

    [2] 夏后开:即夏禹之子夏启,汉人避景帝讳而改(苏时学说)。蜚廉:伯益之子。折金:指开山发矿。

    [3] 陶:指制作陶范。铸:指镕金铸造青铜器皿。昆吾:地名,在今天河南濮阳。

    [4] 翁难雉乙:“雉”字疑衍。翁难乙,当为卜人姓名(王焕镳说)。白若:或为地名,或当读为“百若”。百若之龟,犹言“百灵之龟”(高亨说)。

    [5] 臧:当为“藏”(毕沅说)。

    [6] 虚:大土山。

    [7] 上乡:即“尚飨”(毕沅说),古人祭辞用语。

    [8] 兆:古代占卜时,在龟甲内面钻孔烧灼,形成裂纹,用以判断吉凶,这种裂纹就叫做兆。由:通“繇”(孙诒让说),占辞。

    [9] 逢逢:通“蓬蓬”(孙诒让说),繁盛貌。

    [10] 三国:指夏、商、周三代。

    [11] 桀:同“杰”。

    [12] 智:同“知”。

    【译文】

    巫马子对墨子说:“鬼神和圣人谁更明智?”墨子说:“鬼神比圣人明智,就像耳聪目明的人相比于聋盲之人一样。从前夏后启让蜚廉到山中去开采矿藏,然后在昆吾制作陶范、冶金铸器。让翁难乙用百灵之龟的龟甲占卜,说:‘鼎铸成之后,三只脚,方形,不用举火就能自己能煮熟东西,不用放东西就会有东西自己藏在里面,不迁徙就会自己行走,用它在昆吾之乡祭祀,请诸神享用祭品。’然后又念卦上的占辞说:‘神已经享用了。蓬蓬的白云,一会儿向南、一会儿向北,一会儿向西、一会儿向东,九鼎铸成之后,将流传三个国家。’夏后氏失去之后,殷人接收了它;殷朝失去之后,周人接收了它。夏、商、周三国相继接收,每代都拥有达数百年。如果让圣人聚集他的贤臣和杰出的国相一起商量,又怎么能知道几百年后的事情呢?但鬼神却知道。所以说:鬼神比圣人明智,就像耳聪目明的人比之于聋盲之人一样。”

    38.3 治徒娱、县子硕问于子墨子曰[1]:“为义孰为大务[2]?”子墨子曰:“譬若筑墙然,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实壤[3],能欣者欣[4],然后墙成也。为义犹是也。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5],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

    【注释】

    [1] 治徒娱、县子硕:二人均为墨子弟子。

    [2] 务:事务,事情。

    [3] 实壤:指把泥土倾倒于筑墙用的夹板之中。

    [4] 欣:同“掀”,挖土。

    [5] 说书:指解说典籍。

    【译文】

    治徒娱、县子硕问墨子说:“行仁义之事,什么是最重要的呢?”墨子说:“就像筑墙,能筑土的就筑土,能填土的就填土,能挖土的就挖土,然后墙才能筑成。行仁义之事也是这样。能言谈辩论的就言谈辩论,能解说典籍的就解说典籍,能身体力行的就身体力行,然后仁义的事就能做成。”

    38.4 巫马子谓子墨子曰:“子兼爱天下,未云利也[1];我不爱天下,未云贼也。功皆未至,子何独自是而非我哉?”子墨子曰:“今有燎者于此[2],一人奉水将灌之[3],一人掺火将益之[4],功皆未至,子何贵于二人?”巫马子曰:“我是彼奉水者之意,而非夫掺火者之意。”子墨子曰:“吾亦是吾意,而非子之意也。”

    【注释】

    [1] 云:《广雅·释诂》:“云,有也。”下同。

    [2] 燎:放火。

    [3] 奉:通“捧”。灌:浇灭。

    [4] 掺:“操”字的异文(毕沅说)。

    【译文】

    巫马子对墨子说:“你兼爱天下,没有什么利益;我不爱天下,也没有什么贼害。功效都没有达到,你为什么自以为是而非难我呢?”墨子说:“现在有人在这里放火,一个人捧着水要去灭火,一个人拿着火要助长火势,功效都没有达到,你认同哪一个人呢?”巫马子说:“我认为那个捧着水的人的用意是好的,而那个拿着火的人的用意是不好的。”墨子说:“我也认为我的用意是好的,而认为你的用意是不好的。”

    38.5 子墨子游荆耕柱子于楚[1],二三子过之[2],食之三升[3],客之不厚[4]。二三子复于子墨子曰:“耕柱子处楚无益矣。二三子过之,食之三升,客之不厚。”子墨子曰:“未可智也。”毋几何而遗十金于子墨子[5],曰:“后生不敢死[6],有十金于此,愿夫子之用也。”子墨子曰:“果未可智也。”

    【注释】

    [1] 游:谓游扬其名而使之仕(毕沅说)。荆:疑为衍字(王念孙说)。

    [2] 二三子,指墨子的几个弟子。过:访问。

    [3] 食之三升:每餐供食三升,言其不足。阎若璩认为古代计量单位仅及现代计量单位的五分之一,三升不过今天的大半升,所以说不足。

    [4] 客:指招待客人的条件。厚:优厚。

    [5] 遗:赠送。十金:古代以一镒为一金,二十两为一镒。

    [6] 不敢死:指不敢贪图财物以取死。

    【译文】

    墨子推荐耕柱子到楚国做官,有几个墨子的弟子去拜访他,耕柱子每餐只供应他们三升的食物,招待得很不周到。几个人回复墨子说:“耕柱子在楚国没得到什么好处。我们去拜访,他每餐只给我们三升食物,招待得很不周到。”墨子说:“还无法做出结论。”没过多久,耕柱子送了十镒黄金给墨子,说:“我不敢贪图财物以取死,这里有十镒黄金,希望您能用它。”墨子说:“果然还无法做出结论。”

    38.6 巫马子谓子墨子曰:“子之为义也,人不见而耶[1],鬼而不见而富[2],而子为之。有狂疾[3]!”子墨子曰:“今使子有二臣于此[4],其一人者见子亦从事,不见子则不从事;其一人者见子从事,不见子亦从事,子谁贵于此二人?”巫马子曰:“我贵其见我亦从事,不见我亦从事者。”子墨子曰:“然则,是子亦贵有狂疾也。”

    【注释】

    [1] 而:你。耶:当为“助”(孙诒让说)。

    [2] 前“而”字疑衍。富:通“福”(王引之说)。

    [3] “疾”下当有“乎”字(吴汝纶说)。

    [4] 臣:家臣,奴仆。

    【译文】

    巫马子对墨子说:“你严格奉行你的道义,却没有看到有人帮助你,也没有看到鬼神降福给你,而你仍然这样做,恐怕是有疯病吧。”墨子说:“现在假如你有两个奴仆,有一个人看到你就做事,看不到你就不做事;有一个人看到你就做事,看不到你仍然做事,你会看重这两个人中的哪一个呢?”巫马子说:“我看重看到我做事,看不到我仍然做事的人。”墨子说:“既然这样,那么你也是看重有疯病的人。”

    38.7 子夏子徒问于子墨子曰[1]:“君子有斗乎?”子墨子曰:“君子无斗。”子夏之徒曰:“狗豨犹有斗[2],恶有士而无斗矣?”子墨子曰:“伤矣哉!言则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伤矣哉!”

    【注释】

    [1] 子夏:孔子的弟子,名卜商。徒:弟子。

    [2] 豨:猪。

    【译文】

    子夏的弟子问墨子道:“君子之间有争斗吗?”墨子说:“君子没有争斗。”子夏的弟子说:“狗和猪尚且有争斗,士君子怎么会没有争斗呢?”墨子说:“可悲啊!你们言谈上称赞汤和文王,行为上却拿狗猪作比较,可悲啊!”

    38.8 巫马子谓子墨子曰:“舍今之人而誉先王,是誉槁骨也[1]。譬若匠人然,智槁木也[2],而不智生木。”子墨子曰:“天下之所以生者,以先王之道教也。今誉先王,是誉天下之所以生也。可誉而不誉,非仁也。”

    【注释】

    [1] 槁:干枯。

    [2] 智:同“知”,知道。

    【译文】

    巫马子对墨子说:“舍弃现在的人而称赞先王,等于是称赞枯骨啊!就好比木匠,只知道枯木,而不知道活的树木。”墨子说:“天下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先王的教化。现在称赞先王,是称赞天下存在的根本。应该称赞而不称赞,是不仁啊!”

    38.9 子墨子曰:“和氏之璧[1],隋侯之珠[2],三棘六异[3],此诸侯之所谓良宝也。可以富国家,众人民,治刑政,安社稷乎?曰:不可。所谓贵良宝者,为其可以利也[4]。而和氏之璧、隋侯之珠、三棘六异不可以利人,是非天下之良宝也。今用义为政于国家[5],人民必众,刑政必治,社稷必安。所为贵良宝者,可以利民也,而义可以利人。故曰:义,天下之良宝也。”

    【注释】

    [1] 和氏璧:相传楚人卞和得璞于山,献之,无人能识,理而得宝玉,故称“和氏璧”。

    [2] 隋侯之珠:相传战国时期随国国君出游时曾救过一条大蛇,蛇衔来明珠以谢随侯,故称“随侯珠”。

    [3] 三棘六异:当为“三翮六翼”(孙诒让说),指九鼎。

    [4] “利”下当有“人”字(陶鸿庆说)。

    [5] 此句下当补“国家必富”四字(吴毓江说)。

    【译文】

    墨子说:“和氏璧,隋侯珠,三翮六翼的九鼎,这些都是诸侯所公认的珍宝。这些可以用来使国家富强,使人口众多,使刑法国政得到治理,使社稷得到安定吗?回答是不可以。所谓看重珍贵的宝贝,是因为可以给人民带来利益。而和氏璧、隋侯珠、三翮六翼的九鼎,不能为人们带来利益,这就不能算是天下公认的宝贝。现在如果用道义来治理国家,国家一定会富强,人口一定会众多,刑法国政一定会得到治理,社稷一定会得到安定。所谓珍贵的宝贝,可以给人民带来利益,而道义可以给人民带来利益。所以说:道义是天下珍宝。”

    38.10 叶公子高问政于仲尼曰:“善为政者若之何?”仲尼对曰:“善为政者,远者近之,而旧者新之[1]。”子墨子闻之曰:“叶公子高未得其问也,仲尼亦未得其所以对也。叶公子高岂不知善为政者之远者近也[2],而旧者新是哉[3]?问所以为之若之何也,不以人之所不智告人,以所智告之,故叶公子高未得其问也,仲尼亦未得其所以对也。”

    【注释】

    [1] 旧者新之:指待故旧如新朋,无厌怠之心(孙诒让说)。

    [2] 也:当为“之”(毕沅说)。

    [3] 是:当为“之”(苏时学说)。

    【译文】

    叶公子高向仲尼询问处理政事的方法说:“善于处理政事的人是怎么办的呢?”仲尼回答说:“善于处理政事的人,能够让远方的人对你亲近,能够让老朋友时时对你有新交的感觉。”墨子听到之后,说:“叶公子高没有得到他想问的东西,仲尼的回答也不得要领。叶公子高难道不知道善于处理政事的人要让远方的人对自己产生亲近感,让老朋友时时对自己有新交的感觉?别人如果问的是该怎样去做,你就不能拿别人不懂得的东西去告诉别人,而是把别人懂得的告诉别人,所以叶公子高没有得到他想问的东西,仲尼的回答也不得要领。”

    38.11 子墨子谓鲁阳文君曰[1]:“大国之攻小国,譬犹童子之为马也[2]。童子之为马,足用而劳。今大国之攻小国也,攻者,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守为事;攻人者,亦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攻为事。故大国之攻小国也,譬犹童子之为马也。”

    【注释】

    [1] 鲁阳文君:楚平王之孙,司马子期之子,封地在鲁山之阳,谥文,故称。

    [2] 童子之为马:指小孩模仿马在做游戏。

    【译文】

    墨子对鲁阳文君说:“大国攻打小国,就像小孩子模仿马做游戏一样。小孩子模仿马在地下爬行,会使自己的脚很劳累。如今大国攻打小国,被攻打的国家,农夫不能耕种,妇人不能织布,把精力全部用在防守上;攻打别人的国家,农夫也不能耕种,妇人也不能织布,把精力全部用在攻打别的国家上。所以说大国攻打小国,就像小孩子在模仿马爬行一样。”

    38.12 子墨子曰:“言足以复行者[1],常之;不足以举行者,勿常。不足以举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