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黑人雕像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海德先生醒来时发现满屋月光。他坐起来盯着地板看————银光闪闪————接着又注视着像是用锦缎做成的枕套,转眼看到五英尺外的刮胡镜里挂着半轮月亮,似乎在等待他的入门许可。月亮向前滚动,威严地照亮一切。墙边的靠背椅直挺挺的,严阵以待,海德先生的裤子尊贵地挂在椅背上,像是什么伟人刚刚递给仆人的衣物;但月亮一脸肃穆。它巡视了房间一圈,迈出窗户,飘浮在马厩上,陷入沉思,好像一个年轻人注视着自己老迈的模样。

    海德先生原本可以告诉它,岁月是最好的福分,只有上了年纪才能心平气和地看待人生,成为年轻人合适的导师。至少这是他自己的体会。

    他坐起来抓住床脚的铁栏杆,撑起身子,去看放在椅子旁边一只倒扣的水桶上的闹钟。现在是凌晨两点。闹铃坏了,但是他不需要依靠机械装置叫醒自己。六十年的岁月没有使他反应迟缓;他的身体反应和精神一样,受到意志和强烈性格的控制,他的五官清晰地证明了这一点。他的脸很长,像根管子,张开的下巴又长又圆,还有一只长长的塌鼻子。他的眼睛警觉而安静,在神奇的月光下散发着沉着智慧的光芒,仿佛人类伟大的导师。他可能是半夜被但丁召唤的维吉尔,或者更像是被上帝的光芒唤醒,要飞往托拜厄斯身边的拉斐尔。房间里唯一的黑暗角落是窗户底下阴影里尼尔森的那张小床。

    尼尔森侧身蜷缩着,膝盖抵着下巴,脚跟碰着屁股。他的新外套和帽子还装在原来的盒子里,放在床脚边的地板上,一醒来便能摸到。阴影之外的尿壶在月光底下一片雪白,仿佛小小的私人天使般立在一旁守护着他。海德先生躺回床上,信心十足,感觉自己第二天能担负起道义上的责任。他打算在尼尔森醒来之前起床做好早饭。男孩总是恼怒海德先生起得比他早。他们四点就得出门,这样才能在五点半赶到火车站。火车五点四十五分会为他们停一下,他们必须准时,因为火车是专门为了接他们才靠站的。

    这是男孩第一次进城,但他声称是第二次,因为他生在那儿。海德先生试图向他指出,他出生那会儿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哪儿,但是没用,孩子坚持说这是他第二次进城。这是海德先生第三次进城,尼尔森说:“我才十岁,但我已经去过两次了。”

    海德先生反驳过他。

    “要是你十五年没去过那儿,怎么知道你还认识路?”尼尔森问,“怎么知道路没变过?”

    “你有没有————”海德先生问,“见过我迷路?”

    尼尔森当然没见过,但他不顶嘴不行,于是他回答:“这附近怎么可能迷路。”

    “总有一天,”海德先生预言,“你会发现自己根本不如想象中那么聪明。”他琢磨这次旅行好几个月了,但是大多是出于道义教育的考虑。对男孩来说这会是难忘的一课。他会认识到出生在城里没什么了不起的。他会发现城市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地方。海德先生想让他见识到城里的一切,这样他便能安心在家里度过余生了。他想着男孩会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聪明,想着想着便睡着了。

    三点半他被煎肉的味道唤醒,起身下床。小床空了,放衣物的盒子也打开着。他穿上裤子跑到另一间房间。男孩煎好了肉,正在烙玉米饼。房间里半黑半明,他坐在桌边,喝着罐子里的冷咖啡。他穿上了新外套,崭新的灰帽子低低地压在眼睛上。帽子有点大,买的时候要大了一号,因为觉得他的脑袋还会再长。他什么都没说,但是他整个人都因为比海德先生起得早而洋洋得意。

    海德先生走到灶台边,连锅带肉端到桌子上。“不用着急,”他说,“很快就能到那儿了。你去了还不一定会喜欢呢。”他坐在男孩对面,男孩的帽子慢慢向后滑去,露出一张凶狠冷漠的脸,和老头的轮廓几乎一样。他们是祖孙,但是看起来像兄弟,而且是年纪相差无几的兄弟,因为海德先生在白天露出年轻的神情,而男孩则很老成,仿佛已经看透万物,只想要遗忘。

    海德先生曾经有过一个妻子和一个女儿,妻子死了以后,女儿跑了,隔了几年带着尼尔森回来。接着有一天早晨,她没有起床就死了,留下海德先生独自照顾一岁的孩子。他本不该告诉尼尔森他出生在亚特兰大。如果没有告诉他,尼尔森就不会坚称这是他第二次进城。

    “讲不定你一点也不喜欢那个地方,”海德先生继续说,“那儿都是黑人。”

    男孩做了个鬼脸,仿佛觉得黑人不算什么。

    “好吧。”海德先生说,“你都没见过黑人。”

    “你起得可不早。”尼尔森说。

    “你都没见过黑人,”海德先生又说了一遍,“自从十二年前我们赶走一个黑人以后,这个镇上就没有黑人了,那会儿你还没出生呢。”他盯着男孩,像是要挑衅他说出曾经见过黑人这样的话。

    “你怎么知道我没见过呢,我以前就住在城里,”尼尔森说,“我可能见过很多黑人呢。”

    “就算你见过,你也记不清了,”海德先生彻底恼了,“六个月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黑人不黑人的。”

    “我觉得我只要见到一个就能认出来。”男孩起身把明显皱了的灰帽子拉拉直,去外面上厕所了。

    赶到车站的时候火车还没进站,他们站在距离第一组铁轨两英尺远的地方。海德先生拿着一个纸袋子,里面装着饼干和沙丁鱼罐头作为午饭。一轮粗野的橘红色太阳从东边的山脉后面爬上来,把他们身后的天空映成阴沉的红色,而面前的天空依然是灰蒙蒙的,他们看着透明的灰色月亮,比一枚指纹清晰不了多少,黯淡无光。只有一个小小的铁皮电闸盒和一个黑色油罐能证明这地方是个车站;双轨铁道始终没有交汇,直到从两头延伸转弯以后才汇合。经过的火车像是从树木的隧道里钻出来的,被寒冷的天空撞了一下,又再次慌张地消失在树林里。海德先生不得不让售票处特别安排火车停一下,他暗暗担心火车万一不停,那样的话,尼尔森一定会说:“我从没想过还有火车能特意为你停下来。”在清晨黯淡的月光下,铁轨看起来又白又脆弱。老头和小孩都向前望着,像是在等待幽灵出现。

    接着,海德先生还没来得及决定打道回府,一阵低沉的汽笛响起,火车出现了,缓缓地滑行在铁轨上,从两百码远的地方几乎无声地穿过树丛,车头上亮着一盏黄灯。海德先生还是不能确定它是否会停下来,如果它慢慢从他们身边开走的话,那他就显得更蠢了。然而他和尼尔森都打定主意,如果火车开过去了,他们就装得毫不在乎。

    火车头开过去了,一股炽热的金属味扑鼻而来,然后第二节车厢正好停在了他们站的地方。踏板上站着一个列车员,长着一张老迈浮肿的斗牛犬面孔,他像是在等他们,尽管他看起来并不在乎他们上不上车。“往右边走。”他说。

    他们立刻就上了车,刚踏进安静的车厢,火车就已经在加速了。大部分旅客还在睡觉,有人脑袋耷拉在椅子扶手上,有人占了两个座位,有人伸长身子,脚伸在走廊里。海德先生看到两个空座位,推着尼尔森走过去。“靠窗坐吧。”他用平常的嗓门说话,但是在清晨这种时候显得特别响。“没人管你坐在哪里,那儿没人,就坐那儿吧。”

    “我听见了。”男孩咕哝着,“没必要嚷嚷。”他坐下,转头望向窗外。他看见一张鬼魂般惨白的脸,藏在一顶鬼魂般惨白的帽子底下,怒气冲冲地看着自己。他的外祖父也飞快地看了一眼,看到一个不一样的鬼魂,一样惨白,但是戴着黑帽,咧着嘴笑。

    海德先生坐下来安顿好,掏出车票,开始大声朗读上面打印的每个字。人群起了骚动。有些人醒过来瞪着他。“摘下帽子。”他对尼尔森说,摘下自己的帽子放在膝盖上。他的后脑勺上紧贴着些白发,早些年还是烟草色的。脑门秃了,皱巴巴的。尼尔森也摘下帽子放在膝盖上,他们等着列车员过来检票。

    走廊对面的男人四仰八叉地占了两张座位,脚搁在窗户上,脑袋伸出走廊。他穿着件浅蓝色的外套,黄色衬衫的领口没有系纽扣。他刚刚睁开眼睛,海德先生正要自我介绍的时候,列车员从后面走过来,粗声说:“车票。”

    等列车员走了,海德先生把还回来的半张票递给尼尔森说:“放在口袋里,如果丢了你就要留在城里了。”

    “那也不一定。”尼尔森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建议。

    海德先生不理他。“这孩子第一次坐火车。”他向走廊对面的男人解释,男人现在已经双脚着地挨着椅边坐直了。

    尼尔森拉拉帽子,愤怒地扭头望向窗外。

    “他没见过世面,”海德先生继续说,“和他生下来的时候一样无知,但是我打算让他见识见识,以后就不用来了。”

    男孩向前探出身体,越过他的外祖父和陌生人说:“我是在城里出生的。”他说,“我生在城里,这是我第二次进城。”他坚定地高声说,但是走廊对面的男人似乎不明白。他的眼睛底下有两个深深的黑眼圈。

    海德先生把手伸过走廊,拍拍他的胳膊。“对付孩子的好办法,”他深明事理地说,“就是什么都让他见识见识。什么都别落下。”

    “是啊。”男人说。他低头看了看自己肿胀的脚,把左脚抬离地面十英寸。过了一分钟,他放下左脚,抬起右脚。车厢里的人开始起身走动,打哈欠,伸懒腰。四处都响起交谈声,一会儿就变成了嗡嗡声。海德先生沉着的表情突然变了。他几乎闭着嘴,眼睛里呈现出既凶狠又谨慎的神情。他看着车厢的尽头,头也没回地拽住尼尔森的胳膊,把他往前拉。“看。”他说。

    一个棕色皮肤的壮汉正慢慢走过来。他穿着一件浅色的外套,系着黄色缎面领带,别着红宝石别针。扣好的上衣底下神气地挺着一个肚子,一只手放在肚子上,另一只手里握着根黑色手杖,每走一步,就故意举起手杖又放下。他走得很慢,大大的褐色眼睛打量着乘客的脑袋。他留着白色的小胡子和一头卷曲的白发。身后有两个年轻女人,都是棕色皮肤,一个穿黄裙子,一个穿绿裙子。她们的步履和他保持一致,跟在他身后小声交谈着。

    海德先生握紧尼尔森的胳膊。三个人从他们身边经过时,握手杖的棕色手指上有一枚蓝宝石戒指闪闪发光,光芒射进海德先生的眼睛,但是他没有抬头看,那个壮汉也没有看他。这队人穿过走廊,走出车厢。海德先生松开尼尔森的胳膊。“那是什么人?”他问。

    “一个男人。”男孩愤愤地看了他一眼,像是感觉自己的智商受到侮辱。

    “什么样的男人?”海德先生继续冷冷地说。

    “一个胖子。”尼尔森说。他觉得最好小心点说话。

    “你不知道那是什么人?”海德先生下了最后通牒。

    “一个老头。”男孩突然预感到他这一天都不会好过了。

    “那是一个黑人。”海德先生坐了回去。

    尼尔森跳起来,站着往车厢尽头看,但是黑人已经不见了。

    “我以为你认得黑人呢,你第一次在城里的时候不是见过很多吗?”海德先生继续说,“这是他见过的第一个黑人。”他朝走廊对面的男人说。

    男孩滑坐到座位里。“你说他们是黑色的,”他生气地说,“你没说他们是棕色的。你都不好好和我说,我怎么会知道?”

    “你就是无知。”海德先生起身坐到走廊对面男人旁边的空座位上。

    尼尔森再次回头看着黑人消失的地方。他觉得这个黑人故意穿过走廊愚弄他,他恨他,非常恨他,现在他理解为什么外祖父不喜欢黑人了。他看着窗户,窗户里的那张脸像是示意他这一天可不好过。他思忖他们到城里的时候他是否还认得出那个地方。

    海德先生说了几个故事以后发现,他的交谈对象睡着了,于是他起身向尼尔森提议把火车走一遍,四处看看。他特别想要男孩见识一下盥洗室,于是他们首先来到男盥洗室,查看了一下水管。海德先生把冷却器当成是自己的发明来展示,又给尼尔森看了有一个水龙头的盥洗台,旅客们在这儿刷牙。他们穿过几节车厢,来到餐车。

    这是火车里最优雅的车厢。墙壁刷成鲜艳的蛋黄色,地板上铺着葡萄酒颜色的地毯。桌边有宽大的窗户,沿途变换的壮阔景色都缩映在咖啡壶侧和玻璃杯上。三个格外黝黑的黑人穿着白外套和围裙在走廊里跑来跑去,晃着托盘,对正在吃早饭的旅客鞠躬点头。其中一个冲到海德先生和尼尔森跟前,伸出两根手指说:“两人座位!”但是海德先生大声回答:“我们出门前就吃过了!”

    服务员戴着大大的褐色眼镜,放大了他的眼白。“那请靠边站。”他像赶苍蝇似的在空中挥挥胳膊。

    尼尔森和海德先生都一动不动。“看啊。”海德先生说。

    餐车的角落里放着两张桌子,用藏红花颜色的帘子和其他桌子隔开。一张桌子已经摆好了,但是没有人,还有一张桌子旁边,面对他们,背对帘子,坐着那位壮硕的黑人。他一边往玛芬上抹奶油,一边温柔地和身边两个女人说话。他有一张忧伤的脸,脖子从白色的衣领两边鼓出来。“他们被隔离开了。”海德先生解释。他接着说,“我们去厨房看看。”他们穿过餐车,但是服务员飞快地跟了过来。

    “乘客不能进厨房!”他傲慢地说,“乘客不能进厨房!”

    海德先生原地停下,转过头来。“这很有道理。”他冲那个黑人的胸口嚷嚷,“因为蟑螂会把乘客赶出来。”

    所有的旅客都笑开了,海德先生和尼尔森也笑着走出来。海德先生在家乡向来以机智闻名,尼尔森此刻也为他感到骄傲。他意识到在他们将要去的陌生地方,老头是他唯一的倚靠。如果他失去了外祖父,那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无依无靠了。他感到一阵强烈的兴奋,想要抓住海德先生的衣服,孩子似的一直抓着。

    他们回到座位上,从窗户往外看,田野上出现了星星点点的房子和农舍,还有一条高速公路与火车并行。汽车在上面飞驰,又小又快。尼尔森觉得空气里呼吸的气息比半小时前少了。走廊对面的男人走了,所以海德先生身边没人可以讲话,他只好透过自己的影子看着窗外,大声地念出他们经过的楼房的名字。“南方化工公司!”他念着,“南方少女面粉!南方大门!南方美人棉产品!帕蒂花生酱!南方妈咪甘蔗糖浆!”

    “别念了。”尼尔森嘘道。

    车厢的乘客都起身从头顶的行李架上拿行李。女人们穿戴起了大衣和帽子。列车员探出脑袋来嚷嚷:“第一站到了。”尼尔森战战兢兢地从座位上跳起来。海德先生摁着他的肩膀让他坐下。

    “好好坐着,”他威严地说,“第一站在城边。第二站才是大站。”他知道这些是因为他第一次来城里的时候,第一站就下了车,结果不得不付了十五美分雇人捎他进城。尼尔森一脸惨白地坐下。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离不开外祖父。

    火车进站,让一些乘客下车,又继续滑行,像是从未停下来过。窗外一列列摇摇欲坠的棕色房子后面矗立着一排蓝色的楼房,浅玫瑰灰色的天空在上面渐渐隐去。火车开进了铁路调车场。尼尔森低头看到一条条银色的铁轨纵横交错。他还没来得及开始数,窗户里的脸又盯着他了,清晰的面孔一片死灰,他把头扭向一边。火车到站了。他和海德先生同时跳起来往门边跑。两个人都没有注意到他们把装着午饭的纸袋落在座位上了。

    他们僵硬地走出小火车站,推开厚重的大门,汇入滚滚车流。人群正赶去上班。尼尔森不知道该往哪儿看。海德先生靠着楼房的侧墙,对眼前的一切怒目而视。

    尼尔森终于说:“唔,那么多东西该从哪儿看起?”

    海德先生没有回答。接着,过路人像是给了他线索,他说:“边走边看吧。”便开始沿着马路走起来。尼尔森扶着帽子,跟在他后面。太多的景色和声音朝他涌来,走过第一个街区时,他都不知道看到些什么。在第二个转角,海德先生转身看了看他们刚刚离开的车站,油灰色的建筑上有一个水泥圆顶。他心想只要圆顶一直在视线里,下午就能回到这里赶上火车。

    走了一会儿,尼尔森渐渐看出些名堂,他注意到商店的橱窗,里面应有尽有————五金、纺织品、鸡饲料、酒。海德先生叫他特别留意一家商店,客人走进去坐在一张椅子上,脚搁在脚凳上,让黑人替你擦鞋。他们走得很慢,在各家商店门口驻足,好让尼尔森看看里面的模样,但是一家都没有进去。海德先生打定主意不走进任何一家城里的商店,因为他第一次来的时候,在一家大商场里迷了路,出来的时候受了不少侮辱。

    他们走到下一个街区中间,看见一家商店门口放着台秤。他们轮流踩上去,放了一便士,然后收到一张小票。海德先生的小票上写着:“你体重120磅。你正直、勇敢,朋友们都称赞你。”他把小票塞进口袋,吃惊地想:机器说对了他的性格,却搞错了他的体重,因为不久前他刚刚在谷粒秤上称过,只有110磅。尼尔森的小票上写着:“你体重98磅。你有一个大好前程,不过要警惕黑皮肤的女人。”尼尔森不认识任何女人,而且他只有68磅,但是海德先生指出:机器可能把数字打反了,9应该是6。

    他们继续走,走过五个街区,车站的圆顶不见了,海德先生往左转去。要不是因为总有更有趣的东西出现,尼尔森可以在每个橱窗前站一个小时。他突然说:“我生在这儿!”海德先生转身惊恐地看着他。他脸上喜气洋洋的,直冒汗。“我是从这儿来的!”他说。

    海德先生惊慌失措,感到应该采取一些厉害手段了。“我带你看一样你从没见过的东西。”他把男孩领到了下水道边上。“蹲下。”他说,“把头伸过去。”他从后面拉住男孩的外套,而男孩俯身把脑袋伸进下水道。男孩听到人行道底下传来汩汩的水声,飞快地把头缩了回来。海德先生解释了下水道系统,整个城市底下都铺着下水道,里面都是污水和老鼠,有人掉下去的话就被困在无尽黑暗的水沟里。城里任何人随时都可能掉进去,再也爬不出来。他描述得绘声绘色,尼尔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