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章 中古时期之中国城市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中国城市之特征

    中国城市的特征甚多。首先,中国城市是长时期存在的。普通来说,中国任一个城市即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

    其次,中国的城市是兼为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此与西方不同,西洋的城市,商业并不与政治连在一起。

    第三,从经济方面言,它是乡村物资的集散中心。城市与乡村互为依存,因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西方的城市则是一种向海外发展的纯工商业,是海洋经济,而非自给自足的大陆经济。今日的世界,美、苏、中为三大自给自足的国家,将来的国家是由海洋经济变成大陆经济。农业依存于土地而非机械,中国因地理关系而较早发展。

    六朝时以南京城为中心城市,六朝的吴、东晋、宋、齐、梁、陈都是建都南京,因此叫“六朝金粉”。孙权时,南京城已很像样,东晋宰相王导曾将南京重新整顿。讲都市应与市政连在一起讲。在中国历史上,市政问题大可以做研究,城市皆有其设计与规划。南京城的路是曲折的,将直变为曲折,北方人认为不好,但王导的设计有其优点,即使地方小,但也感觉到是大了,这是王导的了不得之处。英国城市的路亦是纡曲的,因为地方小,也是为了市容,故意要把路弄曲折。

    南京的商业极盛,有“大桁”(即浮桥),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是也。在《梁书·侯景传》中描写破坏南京城,可想见当时之繁荣景况。

    又如广州,历史上最早称为“番禺”,商业极盛。当时有个说法,说到广州做官必可发财。《南齐书》中云:“广州刺史但经城门一过,便得三千万(即三千斤金)。”①因做商业的在城门口要抽税,收税一天即可获得三千。

    中国的城市不仅是政治中心,同时亦是宗教中心,城市及其周围到处都建有寺院,例如九龙青山现在还可见到南朝时建的寺庙。此时由于庵寺兴盛,故当时的九龙和香港已相当热闹了,那时已建有青山寺,后又有车公反抗蒙军,可见当时已有很多群众。当时的九龙城已设有政府,名叫“衙前卫道”。

    二、中国的四个大城市

    中国大城市有四个。

    首先是北京,古代并不大,近千年来才扩大了。

    其次是南京。南京向来是大城市,梁武帝时南京城的直径是40里,当时有28万户口。

    再说古代的大城市有长安(西汉)和洛阳(东汉)。三国时,洛阳城残破,有董卓军进入,十八州牧攻入,洛阳被焚。北朝建都大同,孝文帝迁都洛阳,洛阳就重建而复兴。有一书叫《洛阳伽蓝记》,是佛教的书,在此书中,我们可看出洛阳当时的气势和面貌。

    洛阳城可分成八大区域,东有通商、达货二里(商业),西有退酤、治觞二里(宴酒),南有调音、乐律二里(娱乐),北有慈孝、奉终二里(丧事),另有准财、金肆二里(银行、当铺)。我国城市多分成若干区域经营其业务,如杭州是从汴州搬去的,具有北方商店的规模,即经营同一类业务的店铺都设在同一条街。

    住在洛阳的外国人很多,可称为国际都市,自新疆迁来者达万余户,书上说西夷“附化之民,万有余家”,便是指此。

    洛阳附近,城内城外有千余寺庙,即书上所说,“京城表里,凡有一千余寺”。其中最大的是永宁寺,中有一浮屠(塔),凡九层,高90丈,上有刹,又10丈,共1000尺,百里外即可见此塔。塔顶上挂的瓶,可容25石,瓶下有承露金盘,有30重(套),四周有金铎,全塔共挂有120个铎。塔有四面,每面有三门六窗,门是金漆的,窗上挂小铃,全塔共有5400个铃。此寺有僧房楼观1000余间,据说有一外国和尚曾游观各国,但未见有如此伟大之寺庙。

    又有永明寺,住有百国沙门3000余人。其中有一尼姑庵,叫瑶光寺,有讲堂、尼房500余间。此寺有一释迦佛,每年四月四日要巡游街道,极为热闹。“至于大斋,常设女乐。歌声绕梁,舞袖徐转,丝管寥亮,谐妙入神。以是尼寺,丈夫不得入,得往观者,以为至天堂。”②

    洛阳所有的寺众可能达10万人,皆不事生产,以千余寺庙来想象洛阳的大街,可见此城规模之伟大。

    写《洛阳伽蓝记》者,记一入洛阳之所见,但当他离去时,已经是“今日寮廓,钟声罕闻”,因有北朝尔朱荣攻入。据历史记载,北朝时有僧尼200万,寺庙4万所,可见社会之富足,且其中有千余寺庙在中央之洛阳,僧寺可代表当时之繁华情况。

    伊水附近有伊阙(“阙”者,两边是高的,中间有一洛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