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第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先高祖

    先高祖諱識,給事中諱慎儀之子[18]。登端拱三年第[19]。大中祥符間,用翰林學士李宗諤薦,權監察御史。屬真宗東封護蹕還都,遷殿中侍御史、兼左巡使,時年四十有二。本朝承襲唐制,御史不專言職。至是,始擇學術醇正、操履端方、可以紀綱朝廷者,俾入臺言事。得之至難,故被選者實為不世之榮。先高祖任職踰年,遽抱目疾,累表乞退,遂除檢校司封郎官、平江軍節度副使。

    先高祖登第時金花帖子尚存,其制用塗金黃紙,大書姓名,下有兩知舉花押,仍用白紙作一大帖貯之,亦題姓名於上。近吳南英於周參政處,模寫王扶、盛京二帖子,名士題跋甚眾,皆以為今世所罕見者。予因歸而視其所藏,適與王扶同此一榜,規模無毫髮不相似,但多白紙為護爾。今所謂榜帖者,蓋起於此。

    趙霖水利

    政和六年,莊徽待制為郡守,中使以金字牌奉御筆云:「訪聞平江府三十六浦內,自古置閘,隨潮啟閉,泄放水勢,歲久堙塞,遂致積年為患。今差本府戶曹趙霖,躬親具逐浦相度經久利害,繪圖赴尚書省指說。」既被旨,因徧歷諸縣,遂得其利害。霖意不過三說:一,開治港浦;二,置閘啟閉;三,築圩裹田。遂條析其事,合成一書奏之,後略施行。霖所建明與郟正夫差異。霖專主置閘之說,正夫則屬意於開縱浦橫塘,使水趨於江而已。竊謂二公之論,與今日又不同。往時所在多積水,故所治之法如此;今所以有水旱之患者,其弊在於圍田,由此水不得停蓄,旱不得流注,民間遂有無窮之害。舍此不治而欲興水利,難矣。

    黃氏三夢

    建寧黃氏,乃名族也,因游宦,遂徒居于吳。黃氏有三子,皆勤於學問,其父夢捷夫持榜帖報黃顏者,遂以名其長子,已而果第。久之,其夢如初,乃折偏旁名仲子以「彥」,彥復掇高科。後數年,其夢亦如初,黃甚怪之,又以「頡」名其季。頡既第,顏即死矣。

    崑山編

    唐人劉綺莊為崑山尉,研窮今古緗帙,所積甚富。嘗分類應用事,注釋于下,如六帖之狀,號《崑山編》。今其書尚傳。

    臯橋詩

    臯橋者,漢臯伯通所居之地。梁鴻娶孟光,同至吳,居伯通廡下,為人舂役。後伯通察而異之,乃舍之於家。皮日休嘗賦詩云:「臯橋依舊綠楊中,閭里猶生隱士風。惟我到來居上館,不知何道勝梁鴻。」陸龜蒙詩云:「橫絕春流架斷虹,凭闌猶想《五噫》風。今來未必非梁孟,卻是無人繼伯通。」

    謝賓客

    公諱濤,字濟之,其先三世仕吳越。公幼而奇敏,嘗講學于陽山澄照寺之西廡。時王翰林禹偁宰長洲,羅拾遺處約宰吳縣,皆器重之,自此名顯於時。登淳化三年第,知益州華陽縣,通判壽州,知興國軍。真宗即位,銳意任人,一日中,出朝士姓名有治狀者,凡二十四人,付中書門下,令驛召至闕。公在選中,命知曹州,有凶人趙諫者,交權勢,結豪俠,務乘人之弊以告訐。公奏之朝延,斬于都市。乃下詔:「凡民非干己事,無得告言。」遂著于令。為兩川安撫,還除三司度支判官,出守海陵、新安二郡。俄召試直史館,出為兩浙轉運使。還判司農寺、兼待御史知雜事。知越州,任滿,拜太常少卿、判登聞檢院。又得請權西京留司御史臺,就拜祕書監,遂分司洛下。朝廷嘉其恬退,遷太子賓客。其子既入臺閣,迎侍于京師。景祐元年卒,年七十五。贈禮部尚書。子絳,女適梅堯臣聖俞,孫景初、景溫。公始以文學中進士上第,而子孫世踐其科。又父子更直館殿,出處僅二十餘年,皆衣冠之盛事。公分務洛下,悉屏去外累,於筆硯歌詩素所耽嗜,亦不復為,曰:「佚我以老也。」數年間,惟日看舊史一編,以代賓話。一日,因假寐,夢中作《讀史》一絕云:「百年奇特幾張紙,千古英雄一窖塵。惟有炳然周孔教,至今仁義浹生民。」越一夕捐館。范文正為記其事。

    張子野吳江詩

    張子野宰吳江日,嘗賦詩云:「春後銀魚霜下鱸,遠人曾到合思吳。欲圖江色不上筆,靜覓鳥聲深在蘆。落日未昏聞市散,青天都淨見山孤。橋南水漲虹垂影,清夜澄光合太湖。」為當時之絕唱。

    春申君

    姑蘇城隍廟神,乃春申君也。按《史記》,春申君初相楚,後請封於江東,考烈王許之,因城故吳墟以為都邑。《吳地志》亦云:春申君嘗造蛇門以禦越軍。其廟食於此也,固宜。(《越絕書》云:「幽王立,封春申君於吳。」其說又似不同,要當以《史記》之言為正[20]。)

    蔣密學

    蔣堂,字希魯,嘗兩守此郡。後既謝事,因家焉,自號曰「遂翁」,所居曰「靈芝坊」,作園曰「隱圃」。圃之內如巖扃、水月菴、煙蘿亭、風篁亭、香巖峰,皆極登臨之勝。公喜賓客,日為燕會,時以詩篇為樂,范貫之龍圖嘗賦詩云:「勇退人難事,明公識慮長。波濤濟舟楫,霜雪見松篁。林下開前圃,花間撤亞槍。二疏良宴會,老杜好篇章。道向清來勝,機於靜處忘。常除印如斗,試一較閒忙。」

    丁晉公拜老郁先生

    祥符中,丁晉公自參知政事拜平江軍節度使、知昇州。時建節鉞者,出入必陳其儀度。既還本鎮,鄉人為之改觀。公在童齠時,嘗從老郁先生學。(先生居光盪巷,師孟之父,戶部師淳之伯父,予嘗從師孟學。)至是,首入陋巷,詣先生之居,以兩朱衣掖之,拜于其下。先生惶懼,大聲呼之曰:「拜殺老夫矣。」既坐,話舊極款密,且云:「小年狹劣,荷先生教誨,痛加榎楚,使某得成立者,皆先生之賜也。」先生愈不自安,不數月果卒。公遣吏為辦棺斂,葬埋之物甚厚。吳人至今以為美譚。

    李璋

    李璋,(忘其字。)居盤門內,為人不羈。王荊公甚愛其才,嘗有《送行》詩云:「湖海聲名二十年,尚隨鄉賦已華顛。卻歸甫里無三徑,擬傍胥山就一廛。朱轂風塵休悵望,青鞋雲水且留連。故人亦見如相問,為道方尋木鴈篇。」又有公《下第》詩云:「浩蕩宮門白日開,君王高拱試羣才。學如吾子何憂失,命屬天公不可猜。意氣未宜輕感概,文章尤忌數悲哀。男兒獨患無名爾,將相誰云有種哉!」由此聲譽益著,後以特恩補官。孫益,字彥中。擢高科,歷監察御史,徙居常熟。

    公素好譏謔。有一故相遠派在吳中,嘗於嬉遊之地,書其壁曰:「大丞相再從妷某嘗遊。」公因題其傍曰:「混元皇帝三十七代孫李璋繼至。」嘗赴特奏恩,語同試者云:「廷唱日,必不以名見呼,止稱某排第耳。」眾皆不以為然,厚與之約。已而進狀云:「因在京師,有遠族相遇,譜系亦有以璋名者,欲以玖易之。」它日殿下,果唱李玖,蓋公排第九也。

    木蘭堂詩

    木蘭堂,多為太守燕遊之地。范文正公作守時,嘗賦詩云:「堂上列歌鐘,多慚不如古。卻羨不蘭花,曾見《霓裳》舞。」白樂天在蘇,嘗教倡人為此舞也。(堂之前後,皆植木蘭,幹極高大,兵火後不存。)

    林大卿買宅

    州民有宅一區,多出變怪,無有售之者,林顏大卿獨求買之。既徙入,中夜據廳事獨坐,以示其不恐。忽見一白衣婦人,縱其所如,俄至一處所,潛伏不見。詰朝,使人穿其地,得銀百餘鋌,其上皆鐫一「林」字。此無異尉遲敬德事也。

    富祕監

    富祕監嚴,丞相文忠公之叔父也[21]。登大中祥符四年第。慶曆中,以刑部郎中守鄉郡。嘉祐中,守祕書監致仕,退居于家。未嘗一造府治,終年無毫髮干請,士大夫皆賢之。《皇朝類苑》嘗載其事。卒贈司徒,葬寶華山。有子臨,娶先都官之女。(祕監與都官聘書,今尚存。)飽學能文,終池陽守。鈞洵及元衡擢進士第,皆祕監公之曾孫也。

    智積菩薩

    靈巖寺,乃智積開山之地。智積當東晉末,自西土來此,創立伽藍。泗州僧伽,持鉢江南,至常之無錫,聞智積在蘇,即回曰:「彼處已有人矣。」由此名遂顯。有一貧嫗慕其行,嘗持角黍為獻,智積受之,嫗因得度。至今上巳日,號智積誕日,聚數十百嫗為角黍會。

    三江口

    松江之側,有小聚落,名三江口。酈善長云:「松江自湖東北逕七十里,至江水分流,謂之三江口。」《吳越春秋》云:「范蠡去越,乘舟出三江之口,入五湖之中。」皆謂此也。三江,即《禹貢》所指者。

    楊惠之塑天王像

    慧聚寺有毘沙門天王像,形模如生,乃唐楊惠之所作。惠之初學畫,見吳道子藝甚高,遂更為塑工,亦能名天下。徐稚山侍郎以此像得塑中三昧,嘗記其事,謂其傍二侍女尤佳,且戒後人不可妄加塗飾。近為一俗工修治,遂失初意。

    王贄運使減租

    初,錢氏國除,而田稅尚仍其舊,畝稅三斗,浙人苦之。太宗乃遣王贄為轉運使,(轉運衙,舊在姑蘇州治之西偏。)均兩浙雜稅。贄悉令畝稅一斗。使還,大臣有責其增減賦額者。贄謂:「畝稅一斗,天下之通法。兩浙既已為王民,豈可復循偽國之制?」上從其說,浙人至今便之[22]。

    鬥鴨

    陸魯望有鬥鴨一欄,頗極馴養。一旦,驛使過焉,挾彈斃其尤者。魯望曰:「此鴨善人言,見欲附蘇州上進,使者奈何斃之?」使者盡以囊中金以窒其口。使徐問其語之狀,魯望曰:「能自呼其名爾。」使者憤且笑,拂袖上馬。復召之,還其金,曰:「吾戲耳!」

    注釋

    [4] 「我願中條山山神鎮長在」,若本、汲古本、墨本、學本、槐本、太倉本及《墨客揮犀》卷一、《宋詩紀事》卷七許洞詩均作「我願中條山神鎮長在」;而正德陸校本、菉竹堂何焯校本(下稱菉竹何校本)同。

    [5] 「依前」,若本、汲古本、墨本、學本、槐本、太倉繆校本及《宋詩紀事》卷七許洞詩均無此兩字。

    [6] 「共」,弘本、若本、汲古本、墨本、學本、槐本、太倉繆校本及蔣堂《春卿遺稿補遺·贈陳虞卿詩》均作「尚」。

    [7] 「半夜」,弘本、若本、汲古本、墨本、學本、槐本、太倉繆校本均作「夜半」;而正德陸校本、菉竹何校本、粵本同。

    [8] 「大抵」,原作「判矣」,據各本改。

    [9] 「治斯民」,「治」原作「活」,據各本改。

    [10] 「祖守節吳越中吳軍節度推官」,此十二字附注原脫,據各本補。

    [11] 「尚多」,弘本、若本、汲古本、墨本、學本、槐本、太倉繆校本均作「漸多」。何焯校注:「此『尚』字對罷科舉法言之。」

    [12] 「陛下」,「陛」原作「陞」,據各本改。

    [13] 「年二十」,各本同。按《歐陽文忠公文集》卷三十一《湖州長史蘇居墓誌銘》云:舜欽卒于慶曆八年十二月,享年四十一。則天聖七年當是二十二歲。《宋史》卷四百四十二《蘇舜欽傳》作「年二十一」。

    [14] 「誠欲」,「誠」,菉竹何校本及《山谷別集詩注》卷下《觀祕閣蘇子美題壁》均作「試」。何焯校:「試」字以《山谷別集》及施元之跋校。

    [15] 「圍邯鄲」,「圍」,粵本、正德陸校本、菉竹何校本、太倉繆校本及《蘇舜卿集》附錄一均作「病」。何焯校:「所謂意不在子美也。」

    [16] 「徵」,粵本、菉竹何校本及《山谷別集詩注》卷下《觀子美祕閣題壁》、《蘇舜卿集》附錄一均作「傲」。

    [17] 「詞章」,「章」,粵本、菉竹何校本及《山谷別集詩注》卷下《觀子美祕閣題壁》、《蘇舜卿集》附錄一均作「意」。

    [18] 「諱慎儀之子」,「慎」字原闕,據各本補。「慎儀」下原有小注「上一字犯壽皇御名」,今刪。

    [19] 「三年」,「三」,弘本、若本、汲古本、墨本、學本及《吳郡志》卷二十五《人物》、《崑山郡志》卷三《進士》均作「元」。疑「元年」為是。

    [20] 「幽王立」,各本均作「吳伐楚」。《越絕書》卷十四:「幽王嗣立,女環使園相春申君,相之三年,然後告園以吳封春申君,使備東邊。園曰:『諾。』即封春申君于吳。」何焯校:《越絕書》最疎謬寡學,不應取之,當春申君時,越軍不得至吳地。

    [21] 「文忠公」,「文忠」原作「忠文」,據正德陸校本、菉竹何校本及《皇朝類苑》卷八、《宋史》卷三百一十三《富弼傳》乙正。

    [22] 「至今便之」,此句下,菉竹何校本有「周文襄之不得為王贄時為之」十二字。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