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宁古塔地方乡土志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祈雨坛:在观音阁西泼水泉迤西之石上,坛高二尺,周围二丈余,外围墙六丈。

    观音庙:在城东北相距五里,雍正八年建。

    关帝庙:在城北乜河,乾隆四十八年建。又一在城西八十里许沙兰站,康熙十年建修。

    石佛寺:在城西南七十里旧东京城内东南隅,相传金时慈圣太后所建。内有石佛一尊,高两丈余,后石首坠地,有石匠见之欲凿为碾,甫举锤,头忽痛,遂置之。是夕吴汉槎,钱德维等同感异梦,于是举石首凑法像,冶铁固之,故址建刹,至今重修,香火甚盛。石佛座前有石香享一鼎,高二丈余,周围二丈,向东南歪斜,其形欲倒,历经工匠置之不动。后于同治四年重修庙时又欲正此亭,经工匠百余人仍置不动。后工竣时,工匠俱食午饭,有红云一朵,降雨数点,闻有沥沥之声,众皆出视,其亭自正。

    七圣庙:在东京城东南隅有碑,院内右傍有古树一株,周十余围,至今香火甚盛。

    疆域

    宁古塔:界址南至嘎哈里河,距城三百余里珲春界,北至阿穆阿兰河,距城三百余里三姓界,西至都林河,距城二百一十里吉林界,东至瑚布图卡伦,距城五百余里,东北至乌札库卡伦,距城八百余里;其迤东皆系俄界。

    桥梁

    七空桥:在金上京迤北呼尔哈河之间、横河有置石桥七空,现已颓倒,旧述尤存。又东十五里有横河石桥五空,出水面丈余,业已颓塌,仍存石迹。

    大青石桥:在城西相距三里许,阔二丈,长六丈,距上面两傍修砌石柱栏杆,桥下修砌石旋门,中流泉眼一道,名曰泼雪泉,由北向南流水汇入胡尔哈河,至冬不冰。

    兴额哩温车恨渡口:在城东北相距二十里,于早年捐置渡船二只。

    七河屯渡口:在城东北相距六十里,于早年指置渡船一只。

    牛厂屯渡口:在城西南相距六十里,原设捐置大小渡船二只。

    三灵屯渡口:在城西相距七十里,原设捐置大小渡船二只。

    古迹

    德林石:在城西相距九十里,自额穆赫索罗湖东迤沙兰站之南,至虎尔哈河有大石,广二十余里,长一百余里,石面平如镜,洞穴大小不可数,或圆、或方、或六隅八隅,如井、如盆、如池、如口、如盂,其中如洞,深或丈许、或数尺,中有水泉澄然凝碧,夏无蚊虻,马鹿群嬉,名曰德林石,其名义不可解,俗呼为黑石甸子。石缝中鱼或跃或出入每得之。石甸缝有土,生草木皆白,黄松树即生其处.平甸车马行其上如闻空洞之声,石块或损,便有水从罅隙出,探之深不可测。

    海眼:在石头甸子西十里余高山中,方圆八十余里,每日三潮与海相彷。每至仲夏,日初出时,风平浪静,有巨鱼湧出波心,高约三丈,长十余丈,飞鸟不敢过其上,已午时始没,其出时,众鱼随之,皆浮水面,渔者因其出而网焉,必大获。

    三灵坟:在东京城北八里胡尔哈河北岸,有古墓三塚,已璇,旧址尚存。内空阔如许,四围皆石条砌就,迄未悉何人之墓,俗呼古坟。

    松音河:在城西南一百里与阿布河并源,出玛尔胡哩窝集,北流入镜泊湖。

    镜泊湖:在城西南一百十里许有一大湖,土人呼为必尔滕。源出长白山,群流凑集至此,遂成巨浸,广五六里,长七十余里,湖中有三山,曰峨莫贺帛阿山、阿克善山、牛录山,阿克善、牛录两山之间有岩。曰白岩。湖北岸山巅上建有大庙一所,四面湖水围绕,夏可行舟,非冬令,车马不可奔入。其山尚产佳果而鲜可食,湖西北出枝水,入吊水楼。吊水楼:在城西南一百里许,镜泊湖西北隅出水处有一崖,高数十丈,名曰胡克图崖.湖水东注,水势汹湧,飞瀑蹑空,沸腾奔浪如雷吼,声闻数里,谓之响水。三、四月间日初出时,水光日色,红绿相映,霞彩缤纷可羡,崖傍奇异草木自发,旁崖四迤,石板零隆,无路可入,非乡人导引弗可自造.而水源无分冬夏如是川流,不能监涸成冰,出由湖源,入归牡丹江之上驶,今称吊水楼。

    三道石亮:在城西南相距六十里,下马莲河屯迤东,虎尔哈之河水东流,有南北横河石亮三道,蝣蜒石墙数层,相距不过三里之遥,傍岸陡崖,下游石矶向产褚鱼,两岸临近之家,依亮取鱼为生。

    山川

    二龙山:在城南四十里许,卧龙屯迤南,二山环抱,山间有河一道,香磨二盘,依河水自可成磨,毋庸人工。中间建立观音庵一所向北古刹。此山形似二龙斗珠之貌。向产樵材。

    大王山:在城东相距五里,高二里。山上有古城,周围三里,正东西北三面,山陡不可上,南面一门。

    博罗哈达山:在城东北十五里许,山形如凉帽。

    兴额哩温车恨山:在城北二十里许,山上有关帝庙。

    老黑山:在城北三十里许,高三里。山上平坦,周围二十余里,其形如gui头,向东北长五里许入于胡尔哈河,与海浪河会处今称龙头山,高三十丈余,奉官挖壕三道,各深一丈余。

    旧卡伦山:在城北,俗称为凤凰山。距城六十余里,高十余丈。据土人言:上有野花池,具鲜羡佳丽无比,或隐或现,现亦不容采取。其山西头,近出五色玉石,近水者愈佳,时经佐傍采取,琢磨成器,而优劣不等焉。

    红山:在城西四十里。此山孤立,向来红石如珠,下即牡丹江,产木材。

    杏花山:在城西南八十里许,此山宽坦无岖,向产花果。

    龙头山:在城西北六十里,旧城之东,入海浪河,奉官挖断。

    密占屯:在城西北六十里有大山一座,古岩翠峯,霞光密布,山前隅古茸娘娘庙一寺,土人传言奉旨建修,至今不朽。

    旧街:在城西北六十里,原有土城,周围里许,东西两门。距城迤东小山一座,山下水泡一道。

    玛尔瑚哩窝集:在城南一百五十里,嘎哈哩河发源于此,岭上有古庙一所曰关帝庙,此涧长十余里,树木稠密。

    布葛山:在城西南一百十里,在镜泊湖北岸,高五里,周围一百里。

    索尔霍绰河:在城南十里许,源出朔尔贺绰窝集,长白之源,北流入虎尔哈河,夸称牡丹江。

    平顶山:在城南七十里许,上有庙一所,山巅平舖,周环五里余,向产樵材。

    长山:在城南一百里许,此山周环三十余里直达南界,向通老岭,山率高耸,阴时烟雾重叠,峰峦彰翠,

    莲花泡:在城西南八十里,金上京迤西二十里许.相传为金时塞外之曲江。此泡向产莲花,根须透于水底,土人呼根为莲藕,无粉而可食.夏日生花红、粉、白三种,映水鲜羡可趣,

    北莲花泡:在城北七十五里,南近也河.其泡形似葫芦,而西大东小焉.开于七月初旬,根须透于水底,面藕无粉,可食,其花皆红,映日,尚无别色杂之,其香鲜羡可趣。

    瑚尔哈河:即古呼哩改江,源出永吉州界内色齐窝集中,诸河汇为一大河,东注入镜泊,又从镜泊之发库东注,绕城之南,复东北折入混同江。

    海兰河:在城西北五十余里,源出海兰窝集,东入虎尔哈河。此河出东珠,向年由吉林乌拉总管珠轩下派官往此捕打贡珠,并产达发哈鱼。

    商音必尔罕河:在城东四里.源出商音必尔罕窝集,北流入瑚尔哈河。

    塔克通泥河:在城东南四里,源出塔克通阿窝集,北流入瑚尔哈河。

    噶哈哩河:在城西一百五十里,源出玛尔瑚哩窝集,南流入土门江珲春界.

    玛尔胡哩河:在城西南五十里,与下阿布河并源出玛尔瑚哩窝集,北流汇胡尔哈河,注于镜泊。

    阿兰河:在城西一百七十里,源出必尔罕窝集,南流汇朱尔敦河。

    阿布河:在城西南六十里。

    三道河:在城东南一百二十里许,此河下游入索尔霍绰河,源出老岭,向产梁材大木,顺流至城。

    桅虎河:在城西一百三十里,源出必尔罕窝集,南汇必尔罕河。

    沙兰河:在城西八十里,源出西北一百里无名小山,南流入虎尔哈河,

    必尔罕河,在城西一百四十里。

    朱克敦河:在城西一百六十里,三河并源出必尔罕窝集,南汇流入镜泊。

    塔兰河:在城西一百八十里,源出必尔罕窝集,南流汇阿兰河。

    布泥河:在城西九十里,源出西北一百二十里无名小山,南流汇法尔撒河。

    佛多活河:在城西三百三十里,源出色齐窝集,南流汇都林河。

    都林河:在城西二百十里,源出色齐窝集,南流汇勒福陈河入镜泊。

    物产

    谷之属

    稷:《礼记》谓之明粢,明《一统志》作祭,今呼糜子米,晓种早熟,边地尤宜。

    黍:稷之粘者为黍,今呼大黄米,可酿酒。

    蜀黍:种始自蜀、今呼高粮,土人率多饭此,沤为米粉。

    粟:古以未之有稃谷者称粟,今以谷之最细而圆者为粟,谷曰饭谷,米曰小米。按《周礼》九谷六谷之名,有梁无粟,则梁亦粟也.今之小米色黄,即黄梁也,

    稗:宜下湿之地,米最甘滑软需。

    元菽:有黑.黄二色,形圆而小,其种之田宜湿,畏旱,尚可榨油。则黄色曰元豆,黑曰黑豆。

    玉蜀黍:茎叶似蜀黍,子藏包中,俗呼包儿米。

    蔬之属

    榆蘑:榆树朽根所化,阳晒而生,阴干自乱可食。

    榛蘑:生榛科下,高脚红裹。

    松:木之属种类不一,土人以结子者为果松,无子者为杉松,脂多者为油松。

    赤白松:理细气香,木之贵者,衣冠家作木主多用之。

    榆:本地榆类甚多,皆美材,刺榆、花榆尤佳。刺榆大者中为车轴,一名轴榆。《唐风》所谓“山有枢者,此也。”花榆理细,宜为几案。几榆臃肿处花纹尤胜,可饬器用,人多珍之。

    木耳:宜柞木而生,其色黑则明,色染绸緞取光而为,剩则仍食。

    椴:叶大皮黑,纹细微。赤、白、紫锻。边外人参多生椴树之下。

    老鹤眼:名李木,坚致有花纹,子赤黑如鸦眼,皮可染色。

    花之属

    人参:凡初得者曰芽参,时时得皆曰朵子参,霜后得者曰黄草参。参须、参果、参子、参膏无不珍之。高丽人参赞曰:“三丫五叶,背阳向阴。所来求找,椴树之下相寻。”

    杏花:春中开放,锦绣。

    石榴花:有红、白、黄三种,不结果者名番花石榴。

    鸡冠花:形如鸡冠,有黄、红、白数种。

    秋海棠:入秋时花色亦娇艳。

    菊花:《礼记》“季秋之月,菊有黄花”,时惟菊开应节。向有旗人刘成和善养之,褚色俱备,至冬犹盛。

    荷花:《诗》谓之(艹丞)苕,《尔雅》谓之芙渠,今名莲花。有红、白二色。

    向日莲:独茎,顶作黄花,大如碗,向日转亦名葵。

    果之属

    松子:按《本草》,松子出辽东及云南,今乌喇宁古塔山中有之。

    香瓜:即甜瓜,《礼记》为天子削瓜,指此。今礼部供祀有瓜圆,向有银皮瓜、芝麻粒、高丽瓜诸名,今密瓜尤佳。蒂入药,名苦葶香。

    西瓜:相传种自回纥。今种自云南,哈密来者味尤胜。其味酸而子大者名打瓜,专取子充用。

    棠梨:即杜梨。味甘酸不一,有赤、白二种。

    葡萄:园产者大而味佳,有紫、碧、圆、常之别。田产者实小味酸,有黑、白二种,其尤小而深黑者即《诗》之奥。

    灯茏果:外垂绛囊,中含赤子如米樱,俗呼红姑娘。

    王瓜:生于端阳,形长而细,满身俱刺,生而可食,为钜粗者曰获子。

    禽之属

    雉:《尚书》谓之华虫,《礼经》谓之疏趾,今呼野鸡。

    鹊:一名灵鹊,开户必背太岁,如岁多风则巢下枝,俗呼喜鹊。

    燕:有越燕、胡燕两种,今土人以善构巢者为巧燕,不善构者为拙燕。凡燕,秋后多蜇山崖之内,至春始苏,来依人檐屋间,来去皆以社时,故曰社燕。

    兽之属

    山羊:生山中,似羊而大,善登山,皮灰黑色。

    虎:诸山皆有之。边外间有白质黑章者尤猛鸷,围中以激打枪手制之。

    马鹿:一名八乂鹿,

    狍:獐类,色苍赤。又黑龙江地方每冬有白项野狍,从海边来,不可胜数,形比内地微大,但味稍腥。

    狼:皮毛青白者贵。国朝品官坐褥冬用皮,有定制:一品用狼,二品用獾,三品用貉,四品用山羊,五品以下用白羊皮,公、侯极品用虎豹皮。

    獾:似狗而矮,体肥行钝,皮宜裀褥。

    野狸:狐类,口色苍黄有斑,似猫善搏,俗呼野猫。

    猞猁狲:类野狸而大,耳有长毫,白花色,小者曰乌伦。

    狐:色赤而大,夜击之,火星迸出。毛极温煖,集腋为裘,尤贵重,元狐出下江,大于火狐,色黑毛煖,最贵。

    貂鼠:近东北边者色黄,边外色紫黑,皮甚轻煖。打牲人于雪天寻其迹而捕焉.

    灰鼠:灰白为上,黑者次者(之)。

    水族之属

    胖头鱼:鳞口皆巨形,背图黑脊,白色而大。

    细鳞鱼;圆身细鳞,多出山流狭处。

    岛子鱼:头尖色白,

    鲫鱼:头小而身扁,大不过二斤,今时贡之。

    哲绿鱼:似鲈鱼,色黑,出宁古塔牡丹江。

    水獭:形似狗而小,长尾,色青黑,水居食鱼。将取鱼必先祭,故《月令》云:正月獭祭鱼,獭穴必预度水所不至,故乡人以是为潦水之侯。

    大发哈鱼:宁古塔诸处有之。秋八月白海迎水入江,驱之不去、充积甚厚。土人竟有履鱼背而渡者,腹中子大如玉蜀黍,边地人取鱼炙乾积之如粮。

    蜂:俗以在地作房者曰土蜂,大黄蜂曰马蜂,酿蜜者曰蜜蜂。

    蜾赢,亦名士蜂,纯雄无雌,负桑虫而多子,即螟蛉也.

    蟋蟀:似蝗而小,正黑光泽如漆,善跳好斗,秋后则鸣,《尔雅》谓之蜇。一名促织,俗呼趋趋,又灶马、促织。好穴于灶,亦名灶鸡。

    蝶:形色黄白,大小不一,皆虫所化。山中蝶大如掌,采色班烂,子即山蚕也。又花树间岩之大者,署时置热石上,辗转久之即可也化蝶。

    宁古塔户口

    光绪十四年现查八旗户六千七百七十二户,披甲,闲散西丹男、妇等三万二千八百八十三口。

    民籍户一千七百五十三户,男、妇九千五百二十三名、口,官庄户八百九十五户,男、妇二千八百二十四名、口。

    光绪十七年二月二十八日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