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彰化县志卷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厝、新青埔、马龙潭、潮洋庄、惠来厝、上石埤、下石埤、镇平庄、刘厝庄、三块厝、新庄仔、水碓庄、永定厝、犁头店、麻糍埔、九张犁、番婆厝、头前厝、龙牙庄、土库庄、麻园头、后壠仔、赖厝廍、邱厝庄何厝、庄、早沟庄、半坪厝、大瓦厝、草湖庄、大里杙、土城庄、车笼埔、番仔寮、皮寮仔、凉伞树、詹厝园、瓦磘仔、五张犁、大突寮、大墩街、湳仔庄、大湖庄、三汴头、旱淡庄、公馆庄、棋盘庄、三份埔、二份埔、顶旧社、下旧社、军工寮、上坪林、下坪林、顶桥头、下桥头、上瓦磘、下瓦磘、上潭墘、下潭墘、大湳庄、溪洲大湳、十三张犁、三十张犁、顶枫树脚、下枫树脚、外廍外庄、湳仔西大新庄。

    猫罗保各庄名:溪北庄、客哩庄、石螺潭、同安厝、溪心坝、顶廍庄、下哩仔、海丰厝、柳树湳、阿罩雾、大坑口、旧社庄、土城庄、四块厝、南势仔、茄荖厝、北沟庄、溪南庄、内快官、外快官、番仔田、荷包屿、田中央、石牌坑、竹林庄、旧社庄、大埔庄、匏哩庄、社口庄、枫树脚、茄苳脚、新寮庄、猴坑庄、宝斗厝、本县庄、油车店、苦苓脚、下茄荖、南丰寮、金瓜寮、德兴坑。

    二林上下保各庄名:顶寮庄、溪湖厝、山寮庄、凤凰厝、北势尾、车店交、田中央、大突头、阿公厝、水汴头、大竹围、竹围仔、仑仔厝、番婆庄、茄苳沟、西势厝、大突庄、北势庄、牛埔头、下水仔、西势仔、二仑庄、车路口、新打埔、詹厝庄、青埔仔、周厝仑、石碑脚、前柳庄、后柳庄、西庄仔、七块厝、天盛庄、浸水庄、湖仔内、后湾仔、斗车湾、覆鼎金、挖仔街、打铜庄、澎湖厝、牛埔港、竹头仔、涂厝厝、后湖厝、港尾仔、港墘厝、岱妈庄、仑仔脚、四块仑、桃仔厝、万兴庄、二林街、中西庄、中罟寮、鱼寮庄、旧社庄、施厝寮、路上厝、后寮庄、鹿寮庄、隙仔庄、芦竹塘、内油车、四篱仔、番仔田、崁顶庄、沟头庄、面前厝、白庙仔、福兴庄、树仔脚、仑仔顶、崁头厝、大护厝、漏磘庄、五庄仔、大仑庄。

    沙连保各庄名:林圯埔、三角潭、埔心仔、江西林、香员脚、下坪庄、冷水坑、花溪厝、中崎庄、柯仔坑、磁朥厝、猪朥棕、东埔蜡、圳头坑、笋仔林、小半天、车光寮、獐仔寮、粗坑庄、坪仔顶、清水沟、社寮庄、藤湖庄、木屐寮、他里温、水底寮、顶埔庄、后埔仔、水车庄、集集街、广盛庄、浊水庄、田寮庄、屈尺龟、崁顶庄。(以上各庄名系佾生程灿三采访)。

    社(附)

    生番、熟番所居之处统名曰社,今就可知者录之。

    柴坑仔社、半线社、阿束社、马芝遴社、猫雾拺社、大肚社、南投社、朴仔篱社、乌牛栏社、北投社、猫罗社、猫儿干社、大武郡社、大突社、二林社、迁善社、感恩社、水里社、岸里社、南社、东螺社、西螺社、眉里社:以上二十三社,皆归化熟番所居。然或汉人杂处,或迁徙而墟其地,姑就原名纪载耳。

    木武郡社、吷里社、毛啐社、平来万社、内眉里社、猫丹社、社仔社、内斗截社、外眉里社、木扣社、子黑社、外斗截社、哆哈啷社、子希社、倒咯社、田仔社、田头社、猫兰社、思顺社、挽兰社、埔里社、蛮蛮社、致雾社、福骨社:以上二十四社,皆归化生番所居,在水沙连内,距邑治八、九十里。其未归化者。性嗜杀人,人迹罕到,无由知其社名而记之。

    津梁

    虎尾溪渡(嘉、彰交界处,冬、春水涸,沙草茫茫。夏秋雨水溪流涨满,非船不渡,有上中下三渡)、鹿场庄渡(西螺往嘉义要道,溪南为嘉义,溪北为彰属庄,邑治六十里)、三条圳渡(东西螺往来通津,距邑治四十五里)、公豸寮渡、打马辰渡(在西螺社之东,距邑治五十里)、树仔脚渡、猫儿干渡、西螺溪渡(南北往来通津)、苦拣脚渡、大仑脚渡、中渡头渡(在茄苳脚庄北,中渡头庄南,距邑治五里。为淡水、彰属通行要津。其水源从茄滑溪顺流入海)、柴坑仔渡(一名林仔潭渡,在茄滑溪之下,北为朥■〈月胥〉,南为柴坑仔,彰、拺往来要津)、溪心坝渡(在海丰厝庄外,猫罗、猫雾拺通行要津,距邑治一十五里)、大肚溪渡(一加滑溪渡、一柴坑仔渡、一中渡头渡、一寮仔渡,四处分为上中下渡,水从双溪口合流,乌溪、猫罗溪、猫雾拺溪三支并入,西出扫帚尾入海)、寮仔渡(在寮仔庄下,为大肚溪下渡)、加滑溪渡(今名新庄仔渡,在田中央之北,上■〈月胥〉新庄仔之南。彰、拺通行要津,距邑治十里)、大甲溪渡(溪南地距数里,淡、彰往来通行要津。溪多员石,石上生苔,圆滑可畏,其水湍急,称为绝险。距邑五十里)、浊水溪渡(在沙连为社寮、林圯埔通行要津,距邑治五十里)、集集渡(集集与沙连通行要津,距邑治六十五里)、二八水渡(一名香椽渡,二八水与沙连往来通津)、龙门庄渡、山仔脚渡、大突溪渡(鹿港、二林通津,距邑治二十五里)、桃仔仑渡(鹿港、小埔心街通行要津,距邑治二十八里),东势角渡(溪不甚阔,水极急流。道光十四年生员刘济川、军功六品衔贡生刘章、职军功六品衔即用训导罗桂芳鸠金设立义渡,以济行人)。

    杨公桥:在鹿港街尾,溪流冲决,崩坏甚多。嘉庆十七年,邑令杨桂森兼署分府篆捐俸倡造,两旁筑堤。由是鹿港永无水患,里人名曰杨公桥。

    苦拣脚桥:在邑治北五里。

    隐居桥:一在鹿港许厝埔,为鹿港、县城通行大路;一近大埔心庄,为员林往鹿港通行大路。

    莿桐脚桥:为县城、鹿港通行大路。

    福兴桥:在柴坑仔庄渡船头,为彰、拺往来大路。前任永定县学教谕杨梅捐建。道光九年被水冲坏,贡生江梅羹等鸠金重造。

    麻糍埔桥:在犁头店南,彰、拺往来大路。

    大岸头桥:监生王奋瑞造。

    马鸣山桥:在邑治西七里。

    大仑桥:在邑治西十二里。

    秀水庄桥:在邑治南八里。

    七张犁桥:在邑治西北八里。

    牛车桥:在邑治西北十里。

    番仔沟桥:在邑治西北十里。

    番婆庄桥:在邑治西北十二里。

    大霞佃桥:在邑治西北六里。

    水利

    彰化水利,在筑陂、开圳,引水灌田,为兆民赖。陂者何?因溪水山泉,势欲就下,筑为堤防,横截其流,瀦使高涨,乃开圳于侧,导水灌田;即古堤防遗法也。圳者何?相度地势高处,导水引入小沟,用资灌溉;亦古沟洫遗法也。陂之高计以丈,低计以尺。圳之远数十里,近亦数里。筑费多数千金,少数百金。此皆通流灌溉,旱而不涸者。又有地势卑下,源泉四出,瀦而聚之,任以桔槔,资为灌溉,名曰涸陂。小旱亦藉其利,久旱则涸者。凡陂、圳开筑修理,皆民计田鸠费,不糜公帑焉。

    彰化陂大概有四:某由北而南者曰清水圳,引大甲溪水而导之。凡猫雾拺、半线、大肚诸保,良田数十万顷,皆资灌溉。其由南而北者曰浊水圳,(即八保圳。言灌八保之田也。亦曰施厝圳,言施家所开也),引浊水溪水而导之。凡东西螺、大武郡、燕雾、马芝数保之田,俱资灌溉。其由东而西者,则有南投溪、乌溪、大肚溪之水,各引灌田,其水亦清,而下流归西北入海。他若各处山泉,支分派别,皆可资以灌田,东西南北,因势利导,所谓水泉田也。惟滨海之地,惰农自安,水利未尽兴耳。大抵清水之田,其稻粟皮薄,而米稍轻;浊水之田,其稻粟皮厚,而米较重;泉水之田,其粟与清水等。此又水土不同,而产粟亦异也。

    鹿场陂:在虎尾溪墘,源由浊水从虎尾溪分流。

    打马辰陂:在西螺社东,源由虎尾溪分支,流出孩沙里、饶平厝,直至西螺一带,灌田二千余甲。

    马龙溉陂:在猫雾拺,今名马鸣潭。潭有泉源,合内山之支流长二十余里,陂流四注,大旱不涸,所灌之田甚广。

    西螺引引庄陂:在西螺社。康熙五十三年诸罗县周钟瑄捐银二十两助民番合筑。

    打廉庄陂:在东螺社西北。康熙五十五年,诸罗县周钟瑄捐粟五十石,助庄民合筑。

    燕雾庄陂:在半线社南。康熙五十五年,诸罗县周钟瑄捐榖五十石助庄民合筑。

    井仔陂:在寓■〈敄上鱼下〉头街口。泉涌山麓,滚滚不竭,灌田甚多。

    埔盐陂:水从施厝圳尾流出,埔盐业户施姓筑埤灌溉好修庄等处田数百余甲。

    施厝圳:在东螺保,源由浊水分流。康熙五十八年,庄民施长龄筑,时圳道难通,有自称林先生者,绘图教以疏凿之方,于是通流。灌溉五十余里之田,迨圳成欲谢之,查寻并无其人。今圳寮奉祀神位,不忘功也。

    十五庄圳:在大武郡保。康熙六十年庄民黄仕卿筑。

    二八水圳:在东螺保,横亘施厝圳、十五庄圳中。

    万丹坑圳:在南北投保之东。

    万斗六溪圳:在猫罗保万斗六埔。水源详见山川。业户吴伯荣筑,灌田千余甲。

    王田圳:在大肚保。业户董显谟筑,其水源从猫雾拺刘厝庄溪筑埤引入流下,循大肚山麓而西,灌溉七庄之田。

    中渡头圳:在大肚保。业户王绵远开垦龟山等庄田三百余甲,自大肚溪中流头潭筑埤引水通流灌溉。

    福马圳:俗名恶马水,从大肚溪合二八圳流灌李厝庄等处,共田千余甲。施长龄筑。

    险圳:在南北投保,源从乌溪分脉,至茄荖山,穿山凿石数十丈,流出灌溉七十余庄之田。乾隆十六年,池良生开筑,里人名为:石圳穿流。

    大肚圳:其水源从大肚溪筑埤引入。雍正十三年,业户林、戴、石三姓开垦百顺庄田六百余甲;又施德兴再垦新盛庄田二百余甲,皆资圳流灌溉。

    快官圳:其水源从八几仙出大哮山麓,迳北投碧山岩前,过月眉厝坡至快官。筑圳为顶陂,流衍田中央、邑治北门外,又西过允龟桥边,浮现出莿桐脚等处,共灌田又千余甲。业户杨、曾合筑。

    猫儿高圳:即快官下陂。水从顶陂分流出半线保,灌田十余甲。业户张、陈合筑。

    二八圳:水源与快官圳同,过猫儿高陂流出倒廊等庄,灌田千余甲。业户杨志申筑。

    猫雾拺圳:在岸里阿里史等庄。水从打兰内山流出,灌溉拺上保田千余甲。业户张、蓝、秦合筑。

    大甲溪圳:水源与猫雾拺圳同,流至大甲溪,筑埤引入,灌溉寓■〈敄上鱼下〉头沙辘等处之田。

    南投圳:水从哮猫流出,筑埤瀦蓄,南投保之田皆资灌溉。

    马助圳:在险圳下,源从乌溪分出,灌上下茄荖田五百余甲。

    阿辘治圳:在马助圳之下,水源亦同,灌石头埔等庄田五百余甲。

    福口厝圳:在马芝保。水从快官圳、施厝圳二支合流,筑陂灌上下廖田百余甲。业户陈士陶筑。

    泉(附)

    半壁泉:在北投保北势湳庄青牛埔山嵌。半壁泉从石罅涌出,味极甘美,里人乏井,皆往汲焉。虽旱亦涌,灌田十余甲,名曰:石壁飞泉。

    寓■〈敄上鱼下〉头泉:在寓■〈敄上鱼下〉头街南山麓,涌出,街民资汲,灌田千余亩。

    龙目井泉:在龙目井庄。庄民资汲,灌田千亩。

    驿传(递铺附)

    「春秋内传」:成公五年,晋侯以传召伯宗。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驿传之设久矣。彰化海陬,虽有大路之冲,而水陆向无设驿;故棚厂无建。跕马、跑夫、扛夫,随时要事酌办,并无经费报销。遇军务羽檄,暂设腰踮,凯奏即撤焉。仅设铺递凡七所,每铺设兵三名,而依山一带,则并铺递亦未设矣。

    铺递(每铺铺兵三名)

    半线铺、大武郡铺:在县南三十里,南至嘉义县北交界。

    西螺铺:在县南五十里,南至虎尾溪十里,与嘉义县北交界。

    草埔铺:在县□□□□里□至□□□□□里与□□□□□交界。

    埔姜林铺:在县□□□里□至□□□□□里与□□□□□交界。

    小冈铺:在县□□□□里□至□□□□□里与□□□□□交界。

    大肚铺:在县北一十里,北至大甲溪四十五里,与淡水厅南交界。

    铺司站

    彰化额设六站半,每站号书一名,递夫六名,东依山一带无设铺站。

    县口站:在县城内南二十里,与员林站交接。北十五里与龙目井站交接。

    员林站:在县南二十里。南二十里与东螺站交接。北二十里与县口站交接。

    东螺站:在县南四十里。南十五里与鹿场站交接。北二十里与员林站交接。

    鹿场站:在县南五十五里,南抵虎尾溪与嘉义县夹界交接。北十里与东螺站交接。

    龙目井站:在县北十五里。南十五里与县口站交接。北十五里与寓■〈敄上鱼下〉头站交接。

    寓■〈敄上鱼下〉头站:在县北三十里。南十五里与龙目井站交接。北二十里与淡属夹界交接。

    鹿仔港半站:在县西二十里。东二十里与县口站交接。西透递内地往来公文。

    蠲政

    国家承平百余年,灾祲不作,大有频书,似毋庸镯贷之议矣。然而尧、汤之世,犹有水旱之厄。偏灾偶告,不可不亟为之所也。彰化自雍正初设治以来,或因水旱、或遇兵革,叠奉恩纶,豁免减则,恭逢覃恩,普免钱粮。列圣宽大之恩,至于海隅日出,罔弗沾被。而缓征平粜,借仓赈济,又在旷典之数也。

    乾隆十一年奉旨蠲额征租粟(先是十年九月二十日,奉上谕:闽、广丙寅年地丁钱粮,已全行蠲免。惟是台省府属一厅四县,地亩额粮,向不编征银两,历系征收粟榖。今内地各郡既通行蠲免,而台属地亩,因其编征本色,不得一体邀免,非朕普遍加恩之意。着将台湾府属一厅四县丙寅年额征共粟一十六万余石,全数蠲免)。

    乾隆三十六年,诏蠲全年地丁租税。

    乾隆四十五年,诏蠲全年租税。

    乾隆五十二年,诏蠲本年地丁租税。

    乾隆五十三年,诏免本年正供及地丁银。

    乾隆五十六年,诏蠲正供粟(分三年轮免)。

    嘉庆元年,诏蠲正供粟(全台分作三年轮免)。

    嘉庆二年,诏蠲本年正供租税。

    嘉庆二十二年,诏蠲免积欠租税。

    乾隆三年,奉旨豁免水冲田园一百五十余顷。

    乾隆十三年,奉旨豁免水冲田园计七十九甲零。

    乾隆十八年,奉旨豁免水冲田园。

    乾隆三十三年,奉旨豁免水冲田园计一十九甲零。

    乾隆三十七年,奉旨豁免水冲田园计十顷五十七亩零。

    乾隆六十年,本县赈济饥民。

    养济

    养济院:在邑治东门外八卦山下,共房屋□间。乾隆元年,邑令秦士望建,收养麻疯残疾之人。

    留养局:在养济院之左。乾隆二十九年,邑令胡邦翰捐俸倡建,房屋四十三间。收养孤贫一百名。年征收租银一千二百八十四元。

    留养局碑记(附)

    邑养济院,例收麻疯残疾,孤老不与。余维无告为皇仁所必矜,因审案查出公地与院基毗连,支俸买之。清出官税,捐置田租,建房四十三间,名曰:「留养局」,岁可活百余人。交替之暇,条议具上列宪。惠养有加,则以俟后之君子。局地东至杨老园,西至陈志和竹围,南至养济院,北至街,计地一十二亩五分零四丝。府宪蒋,捐银三百元。知县胡,捐银三百一十六元。县丞张克明、巡检程镗、杜瀚、典史夏宗本,各捐银二十元。举人张源仁、州同杨志申、贡生施国义、监生张凤华,各捐银七十四元。监生周士显,捐银一百三十元。监生吴朝捷,捐银一百元。民人陈起、张训、张子开、陈佛佑、黄突、陈提等,共捐银三百元。民人赖妙、赖香、陈高等,共捐银三百元。民人苏四,捐银一百元。民人王生楚等一百八人,每年捐认田租银五百六十五元,又银三钱五分。民人庄群等一十七人,每年捐认田租银四十五元。民人汪阳、罗三江,每年捐认田租银四元,又银七钱八分。民人方义,每年捐认田租银三元,又银八分。另买下茄荖庄田五十甲零,年收租银四百八十元,又银五钱四分零。又买上茄荖庄田五甲六分,年收租银三十八元,又银三钱二分。又年收店地等税一百四十六元,又银六钱五分。以上岁捐收银一千二百八十四元。知县胡,另建房一座二间,额租银一十二元,归孤贫首,取为大士香灯。

    乾隆二十九年岁次甲申十一月日,俸满知县胡邦翰立。

    留养局原案,因林逆之乱,焚毁无存。荡平之后,以当日承办之人,出为照碑记条目查收,养孤贫一百名。每名月给口粮钱四百八十文,逢闰加给,不扣小建。至冬寒时,加给绵衣钱八百文。如有孤贫病故者,每名给予棺木钱八百文。现存房屋二十四间,遂年给银补葺。所收租银,请给官串逐月造数报官查核。

    敬义园:在鹿仔港街。乾隆四十二年浙绍魏子鸣同巡检王坦首捐倡,率绅士林振嵩及郊商等捐赀建置旱园,充为义塚。仍以嬴余捐项,置买店屋租业,择泉、厦二郊老成之人,为董事办理。逐年以所收租税,作敬拾字纸、收敛遗骸、施舍棺木、修造义塚桥路之用(有记见艺文)。

    敬义园租税(附)

    一、鹿港大街,三山国王庙右畔瓦店一座,年收税银四十元。

    一、鹿港潮州街,瓦店一座,年收税银四十元。

    一、鹿港中街,瓦店一座,年收税银二十元。

    一、鹿港仑仔顶,瓦店二座,年共收税银九十二元。

    一、鹿港大街,瓦店一座,年收税银七十二元。

    一、茄荖沟等庄大租,年实收榖三百石。

    一、鹿港菜市头至街尾东西两向,年收地基税钱四十千余文。

    义塚

    一、在县治东内快山上旱园,前彰化县苏渭生捐俸置。

    一、在县治东八卦山上及番仔井等处,前彰化县胡邦翰捐俸置。

    一、彰化县各处官山并无配纳供课者,前经县主秦土望、刘辰骏、胡应魁、吴性诚历任出示听民安葬在案。又嘉庆十六年,绅士王松、陈大用等禀称:县主杨桂森诣勘,清出各处官山塚地,严禁土豪势恶侵占私垦,出示勒碑在案。

    一、在鹿港街后街尾,前巡检王坦捐俸置。

    一、在鹿港三山国王庙后,前巡检王坦捐置。

    一、在东螺北斗街外二处,武举陈联登、廪生陈乐、街耆吴士切等捐置(有碑记),各乡村义塚,未能尽录。

    封茔(附)

    前明邓国公墓,在八卦山上。

    前明蒋国公,在八卦山上(按邓、蒋二国公,不传其名,皆同为郑国姓踞台时将佐)。

    诰封中宪大夫杨志申墓,在……。

    诰授中宪大夫杨振文墓,在……。

    诰授奉政大夫林国泰墓,在……。

    敕赠内阁中书曾习辉墓,在番仔井山上,南门外有墓道碑。

    貤敕赠内阁中书曾实光墓,在猴坑,东门有墓道碑。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