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之七十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拱极楼在府城英达坊内。宋郑性之建,其匾理宗御书,今碑尚存。

    旧闽县治在今县治东闽都坊内。

    西园在府治西。左高而右卑,有池,旧通潮,府治诸窦之水皆归焉。宋每岁二月开西园与民游玩至三月止。今久湮废。

    乐圃在宋提刑司内虚静堂之北。园馆连属。宣和二年,提刑俞向更新之。庭之南有二亭:东曰”熙春”,西曰“藏春”,遍植荔枝,有楼曰“荔枝楼”。左右二沼,植莲其中,名曰“清逸”。总而榜之曰“乐圃”。每岁二月,府开西园,提刑司亦开乐圃,各一月乃止。今悉湮废。

    都仓在府治西。旧名西坂仓,今俗呼旧米仓巷。

    振衣亭在闽县东。汤院中有温泉寺。嘉祐间,郡守元绛阅郡图,得其名,乃浚其源,砻石为井,而环之以屋,疏其余于垣外。宣和六年,郡守陆藻命县令谢垂修温室四并振衣亭,浣日一启,非衣冠不得游也。今圮。

    临河务宋,州东南美俗门,古南锁巷,凡百货舟载从此入,故置务。

    控海楼在水部门河口进贡厂内。正德间,市舶太监尚春建,今颓塌。

    水晶宫在城西西湖上。伪闽时,跨湖筑室,周回十余里,号水晶宫。每携后庭游宴,从子城复道中出。宋辛弃疾词:“翠浪吞平野。挽天河谁来照影,卧龙山下。烟雨偏宜晴更好,约略西施未嫁。待细把江山图画。千顷光中堆滟滪,似扁舟欲下瞿塘马,中有句浩难写。诗人尽入西湖社。记风流重来手种,绿成荫也。陌上游人夸故国,十里水晶台榭。更复道横空清夜。粉黛中洲歌妙曲,问当年鱼鸟,无存者。堂上燕,又长夏。”“觅句如东野。想钱塘风流处士,水仙祠下。更忆小孤烟浪里,望断彭郎欲嫁。是一色空蒙难画。谁解胸中吞云梦,试呼来草赋看司马,须臾把《上林》写。鸡豚旧日渔樵社。问先生带湖春涨,几时归也?为爱琉璃三万顷,正卧水亭烟榭。对玉塔澄澜深夜,雁鹜如云休报事,彼时逢敌手,皆勍者。春草梦,也宜夏。”“碧海桑成野。笑人间江翻平陆,水云高下。自是三山颜色好,更看雨昏烟嫁。料未必龙眠能画。拟向诗人求幼妇,倩诸君妙手皆谈马,须进酒为陶写。回头鸥鹜瓢泉社。莫吟诗莫抛酒尊,是吾盟也。千骑而今遮白发,忘却沧浪亭榭。但记得霸陵呵夜,我辈从来文字饮,怕壮怀激烈,须歌者。蝉噪也,绿阴夏。”“绿涨连云拂翠空,十分风月处,着衰翁。垂杨影断岸西东。君恩重,教且种芙蓉,十里水晶宫。有时骑马去,笑儿童殷勤,却谢打头风。船儿住,且醉浪花中。”

    澄澜阁在西湖上。宋丞相赵汝愚改,并西湖楼为之。先是子城有九楼,今皆不可考,独西湖楼遗址犹存水浒。国朝万历三年,按察使徐中行重建,尚书马森为之记。明徐中行《西湖对月东游》诗:“千山雨后片云无,一棹风前兴不孤。入座词人高北斗,开尊明月满西湖。光依玉树秋相媚,寒照冰心病欲苏。此地夜游经几度,未知何客得骊珠。”

    颂德亭在府城西草市都。旧名西隐。相传唐郡守唐扶有惠政,民思之,乃更名“颂德”。成化十二年,知府唐珣捐资辟地新之,立石其中。

    越王台在城南。相传越王余善钓白龙于此,故又名钓龙台。《三山志》以为无诸受汉册即其地,故址犹存。元雅琥诗:“自古瓯闽国富雄,南琛不与职方通。江流禹画纵横外,山入秦封苍莽中。逐鹿兵还神器定,屠龙人去钓台空。海门日落潮头急,何处繁华是故宫。”国朝林瀚诗:“乘闲独上越王台,满目兴亡事可哀。宋主行宫惟绿草,考亭旧业半苍苔。船楼东去今何在,云谷春深花自开。山色不知风景别,还上江上送青来。”

    “全闽第一江山”石刻在南台。米芾书。

    南台二大字,在钓龙台山。宋赵汝愚隶古。

    明极堂松风堂俱在时升里报恩、光孝寺内。今废。宋李忠定《寓天宁明极堂》诗:“久客若飞篷,犹欣得化宫。郁勃炎蒸极,巍峨栋宇雄。疏林碎摇月,虚馆逈含风。万户轩楹外,三山指顾中。灵潮自朝夕,大船各西东。怅望关河远,苍茫云海空。余生寄闲旷,任运囗龙翁。”

    战坂在城东北十余里。五代时,开运三年,南唐兵与李仁达战于此,今荒莽中营址犹存。

    陶灶在战坂西。闽王审知筑南北夹城,陶砖于此。时审知令砖悉印钱文,后国归吴越。人以为先兆云。

    龙迹石在兴城里。唐广德中,忽有飞龙从地出,白昼风雷骤雨,石上有遗迹焉。里人遇旱祈祷辄应。林谞为之记。

    古田溪山第一亭匾朱文公书,在县北。宋淳化二年建,今废。

    闽清仙人坐化石在十四都。旧传张仙人演法水中,坐化于巨石,傍有九龙潭,游鱼群聚其中,虽洪潦涨溢不散。

    长乐吴航头今县水次是也。《闽中记》云:“吴王夫差乘船略地至此,故名。”

    紫阳楼在二都后澳玄应宫东。朱文公避学禁,尝寓此。

    连江筠溪钓台在县西清河里濂湖山麓。宋侍郎李弥逊隐其间,筑台湖上,钓鱼为乐,刻石志之。旧址犹存。

    罗源仙人石在县南三里许。相传昔有仙人游此,足迹犹存。

    永福太原石在县治东。唐泰初中,邑王令秩满,舟羲舟于此,邑人留饯,夜深未至,室中题诗云:“何事潘郎重别筵,离情未断妾心悬。太原山下相思处,猿叫青山月满船。”后县令陈武祐刻之石壁。今诗磨灭,惟“太原”二字在。

    福清祭苗墩闽王审知祈谷处,在县南隆仁里。傍有鼓楼,亦闽王筑堤障海建之。

    军寨在县西善福里石竹山下。宋初,宿重兵于此御盗,故名。今傍村犹有名虎屋者。

    古屯在县西善福里,邑人屯兵之所。

    “苍霞亭”匾“蟠桃坞”石刻,并朱文公书,在灵石寺。

    论曰:昔李文叔以洛阳盛衰为天下治乱之候,思深哉,其言之也。闽土越在海隅,自无诸佐汉,蹙项诛秦,出而与上国齐衡,元功较烈矣。嗣是同文邹鲁,建屏藩垣,固东南一大都会也。余尝陟钓龙之高丘,探射鳝之幽壑,遡澄澜之遗渚,访拜剑之崇台。千百年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冉冉征途,谁是长年可以问者?即从来多古,亦不过临洮踌蹰而已。盖时之盛也,公卿大夫,列第开邸,凿石疏泉,其兵老死不见兵革,而四时嬉游歌舞之声相闻。迨及其衰,则兵车蹴蹂,烟火禁燎,而高台、大榭、奇迹、名丘,鞠为黍禾,翳为榛莽矣。三山奥区,夙称乐国,镜其往迹,察其流风,隆替兴废,谓非天下治乱之候,不可也。抱杞忧者,当重有省焉。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