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池北偶談卷二十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雜存》云:在京師買得古錯刀三枚,形似今之剃刀,其上一圈如圭璧之形,中一孔即貫索之處。蓋服食家舉刀取藥,僅滿其上之圭,故謂之圭,言其少耳。泉、布、錯刀,皆古錢名。

    風磨風扇

    西域哈烈、撒馬兒罕諸國,多風磨。其制:築垣牆為屋,高處四面開門,門外設屏牆迎風,室中立木為表,木上用圍置板乘風,下置磨石,風來隨表旋動,不拘東西南北,俱能運轉,風大而多故也。耶律文正詩:「衝風磨舊麥,懸杵搗新粳。」

    又有風扇,於帳房中,高懸布幔,下多用頭髮當面,設繩索牽動,自然有風,不用揮扇也。見陳誠《西域錄》。 【 錄載沙塵海牙在撒馬兒罕之東五百餘里,有草春生秋死,臭氣逼人,取其汁熬以成膏,即阿魏也。又有小草高二尺許,遍身棘束,葉網如藍,清秋露降,綴於枝幹,甘如餳蜜,可熬為糖,名達郎古賓,即甘露也。】

    筆蘆

    姑熟青山李白墓,生蘆,其形如筆,號「筆蘆」。績溪舒?道原有詩云:「筆蘆蕭蕭青山巔。」 【 ?,元末人,有《華陽文集》七卷。】

    捉臥甕人

    昔見朱竹垞簡討 【 彝尊】 詩云:「捉臥甕人選新格。」初不解,及觀《通志》有趙昌言捉臥甕人格、及採珠局格、旋棋格、金龍戲格等名,始悟所謂。

    正德錢

    於慈仁寺市,見正德錢二,面幕皆有文如蟠螭狀,與今制殊異。正德,又夏國偽年號也,錢不知何年所造?

    閻羅

    世傳趙定宇、馮具區皆為閻羅王。近聞比部張屏公 【 四維】 言:癸丑秋,居保定,忽夜夢至一官署,堂廡宏壯,見有官府衣冠坐於堂上,披覽文書,視之,乃先兄西樵也。張與先兄昔同官,交甚厚,因前問:「此何地?君所覽是何文書?」先兄笑曰:「此非人間。我已死為神,主此文書,察世人善惡耳。」張云:「然則我何為至此?豈非死耶!」先兄答:「君不應死,但此地不宜久留,當即送歸。」倏而夢覺。張時未聞先兄之訃,特至京師問之,王太史曰:「西樵以今年七月死矣。」先兄歿時,遍體作種種香,當已證菩薩果位,然平生忠厚正直,死作閻羅王理亦有之。《釋典》謂閻羅是嗔相報身,先兄以悲憤歿,豈其徵乎!

    虛實

    今墟市之稱,義取朝實暮虛也。宛丘有羲神實。羅苹《路史》注:實者對虛之名,天文旗中四星為天市,其中星多則實,虛則耗,神農所在,人民常實,非若虛砦,朝實而暮虛也。地以實稱,亦奇。

    犀角刀子

    周嬰《卮林》載唐牛肅紀聞云:牛騰,唐郟城令,中書令裴炎甥也。炎遇害,騰謫牂牁建安丞。時中丞崔察用事,貶官例皆辭行,誅殛甚眾。騰將見察,懼不知所為。忽遇一人謂曰:「公有犀角刀子乎?」曰:「有。」曰:「甚美。」授以神咒,令見察時,但俯伏掐訣, 【 言帶犀角刀子掐手訣乃可以誦咒,其訣左手中指第三節橫文,以大指爪掐之。】 而密誦咒七遍,無患矣。咒曰:「吉中吉,迦戍律提,中有律陀,阿婆迦呵。」已而果免於難。嬰自云:崇禎癸酉為縣令所羅織,庭讞時,偶有象牙刀子以代犀刀,掐訣誦咒如前,亦獲免。因錄之以傳於世。

    關壯繆現身

    袁太常密山 【 景星】 言:順治丙申年五月廿二日,關壯繆忽現身廣東韶州府西城上,身憑女牆,以右手捋髯,時方亭午,鬚眉面目,歷歷可睹。廿三日、廿八日復現,舉城官民奔走禮拜,總督尚書李棲鳳親詣廟祭焉。 【 後甲子使粵,別詳《皇華紀聞》。】

    陸舟

    朱秋崖 【 克生】 云:寶應西去十里,地曰黎城鎮,古黎王城也。又西北七十里,曰張公舖,屬天長縣。康熙乙巳二月二日,張公舖人見平地中忽擁官艦數十,帆檣樓櫓畢具,船首列羽旗大纛之屬,儀衛森然,所過之地,迅如飛鳥,跡其過處,草木皆靡,竟不知何祥也。

    獸種

    《家語》曰:馬十二月而生,狗三月而生,豕四月而生,猿五月而生,鹿六月而生,虎七月而生,蟲八月而生。《淮南子》本此。《魏略》云:黃牛羌種,孕身六月生。《廣志》云:僚民皆七月生。《蜀郡記》云:諸僚娠七月生,蓋獸種也。

    官銜

    官銜二字,習俗不識其義。《家語?禮運篇》云:「官有銜,職有序。」注:銜、治也。《執轡篇》云:「古之銜天下者,以六官總治焉,故曰銜四馬者執六轡,銜天下者正六官。」官銜之義本此。《封氏聞見記》云:「銓曹聞奏之時,先書舊官品於前,次書擬官於後,使新舊兩銜不斷,如人銜物,又如馬之有銜,以制其首。人謂銜尾相屬,即其義也。」此臆說,殊無所據。

    博野婦人

    郭宮庶快圃 【 棻】 說:博野有一婦人,一生不飲食,而育男女數人,操作與常人無異,亦罕疾病云。

    不敢欺

    今市井俚語云不敢欺,亦有所本。《國策?秦興師臨周章》顏率謂齊王曰:「不敢欺,大國疾定所從出,敝邑遷鼎以待命。」

    三西湖

    《粵劍編》云:惠州豐湖在郡城西,人呼為西湖。東以城為儲胥,西南北三方皆群山為衛,儼然與武林相似。蘇長公曾買此湖為放生池,出御賜金錢築堤障水,人號曰「蘇堤」。是天下有兩西湖、兩蘇堤也。潁州亦有西湖。坡知潁州,謝表云:「出守二邦,輒為西湖之長。」是又三西湖也。

    天醫

    俗說雷部擊人,必有天醫隨之,或誤擊則旋活之。近雲南府有二人,同行遇雷,皆殛死。其一人怳忽見一比丘坐其旁,以手摩其腦曰:「汝不應死,勿慮。汝家人尋至矣。」時有目擊者,歸告二人之家,家人皆號泣至,至則生矣,比丘亦不見。宗兄行人爾成 【 敬公】 說。

    火神

    武進諸生楊某館於某氏,其人富而豪侈,每夜飲,必三鼓。一日醉歸,見館中燈火甚盛,從窗隙竊窺之,見案邊二燭卓立甚巨,有緋衣人據案觀書,意其楊也。明日詢之,楊對以實早寢,未嘗夜讀,然心怪之。至夜,假寐以伺,近三鼓,忽有大聲傳呼,排戶而入,隨有二巨燭出地上,已而紅焰滿室,僕隸雜遝,擁一緋衣人至,據案而坐,取案上書冊翻之。楊懼而叫呼,緋衣人若不聞者。將五鼓,緋衣者徐起,徑趨楊臥處,眾皆從之。忽舉床四腳,盤旋室中,復擲之空中者數四。天將曙,又聞傳呼聲,寂無所見矣。久之,楊始甦,起視門戶,扃鐍如故;問院中人,毫無所聞也。因急謝主人歸。歸數日,火大作,所居皆燼,始悟所見乃火神耳。楊後中鄉試。

    鴛鴦鏡

    楚人王蘭士者,嘗遊江西,一日遇風雨,投宿古祠,遂假寐。門忽洞開,見翁媼二人入祠,直據上坐,僕從十許人旁列,復有二翁媼扶服入跪。其前坐者怒,數其罪,顧從者鞭之數百,跪者哀號乞憐,且曰:「業生此不孝子,不敢辭罪,祈見釋,當碎其鴛鴦鏡,事猶可及也。」坐者沉吟釋之。王忽嗽發聲,遂無所睹。晨起雨霽,將行,忽有年少持一鏡入,拜祠下。某怪而問之,曰:「此鴛鴦鏡,漢物也。」視之背作鴛鴦二頭,益異之,謂少年曰:「肯見售乎?」少年不可。展轉間,鏡忽墜地而碎。少年方驚惋,某告之曰:「汝必有失德,壞人閨門事,不實相告,且有陰譴。」少年懼,吐實,乃與里中謝氏女約私奔,期會祠中,鏡即女所遺也。因語以夜來所見,少年大悔恨,再拜而去。王視其額,乃謝氏宗祠也。

    鹿盡心

    順治中,安邑知縣鹿盡心者,得痿痺疾。有方士挾乩術,自稱劉海蟾,教以食小兒腦即愈。鹿信之,輒以重價購小兒擊殺食之,所殺傷甚眾,而病不減。因復請於乩仙,復教以生食乃可愈。因更生鑿小兒腦吸之,致死者不一,病竟不愈而死。事隨彰聞,被害之家,共寘方士於法。

    內江石壁魚

    四川內江縣儒學後有石壁甚奇,明三百年中,衣冠科第甲西蜀。順治末,輝縣冀應熊為成都知府,好作擘窠大書。一日,至內江謁文廟,愛石壁之奇,書而鑱諸石。石破,有清泉一泓,魚十餘頭,游泳其中,見風水涸,魚皆化為石。自是科第不振。《炙輠集》載:有人以石子壓紙,或見欲得之,酬價二十緡。後破之,乃有一魚躍出,其中泓然清流也。又李後主有小石彈丸置研池中,水終日不耗。陶穀取之投地,石裂,中有小魚躍出死,自是研無復潤澤矣。

    松頂生蘭

    予門生翰林湯西崖 【 右曾】 ,嘗於湖南永州道中,見古松數萬株,是宋刺史柳開所植,亘數百里。有蘭寄生,長松杈椏間,可徑丈,葳蕤四垂,時正作花,香聞遠近。其地曰「奇蘭舖」,草木寄生,理固有不可解者。

    驢駒媚

    座客偶舉唐小說《霍小玉傳》中有驢駒媚,不知何物。按僧贊寧《物類相感志》云:凡驢狗 【 駒】 初生未墮地,口中有一物如肉,名媚,婦人帶之能媚。

    姓異

    一、兩、雙、五、六、七、柒、八、九、第二、第五、第八、九百,皆姓也。《聞見記》載縣令妻伍氏、縣丞妻陸氏、主簿妻漆氏事以為笑,不過音同耳。

    劍俠

    某中丞巡撫上江,一日,遣吏齎金三千赴京師,途宿古廟中,扃鐍甚固,晨起已失金所在,而門鑰宛然,怪之。歸告中丞,中丞怒,亟責償。官吏告曰:「償固不敢辭,但事甚疑怪,請予假一月往蹤跡之,願以妻子為質。」中丞許之。比至失金處,詢訪久之,無所見,將歸矣,忽於市中遇瞽叟,胸懸一牌云:「善決大疑。」漫問之,叟忽曰:「君失金多少?」曰:「三千。」叟曰:「我稍知蹤跡,可覓車子乘我,君第隨往,冀可得也。」如其言。初行一日,有人煙村落,次日入深山,行不知幾百里,無復村疃。至三日,踰亭午抵一大市鎮,叟曰:「至矣。君但入,當自得消息。」不得已,第從其言。比入市,則肩摩轂擊,萬瓦鱗次。忽一人來訊曰:「君非此間人,奚至此?」告以故,與俱至市口覓瞽叟,已失所在。乃與曲折行數街,抵大宅,如王公之居,歷階及堂,寂無人,戒令少待。頃之,傳呼令入,至後堂。堂中惟設一榻,有偉男子科跣坐其上,髮長及骭,童子數人執扇拂左右侍。拜跪訖,男子訊來意,具對,男子頤指語童子曰:「可將來!」即有少年數輩扛金至,封識宛然,問曰:「寧欲得金乎?」吏叩頭曰:「幸甚,不敢請也。」男子曰:「乍來此,且將息了却去。」即有人引至一院,扃門而去,日予三餐,皆極豐腆。是夜月明如晝,啟後戶視之,見粉壁上纍纍有物,審視之,皆人耳鼻也,大驚,然無隙可逸去,徬徨達曉。前人忽來傳呼,復至後堂,男子科跣坐如初,謂曰:「金不可得矣,然當予汝一紙書。」輒據案作書,擲之揮出。前人復導至市口,惝怳疑夢中,急覓路歸。見中丞,歷述前事,叱其妄,出書呈之。中丞啟緘,忽色變而入,移時,傳令歸舍,并釋妻子,豁其賠償。吏大喜過望。久之,乃知書中大略:斥中丞貪縱,謂勿責吏償金,否則某月日夫人夜三更睡覺,髮截若干寸,寧忘之乎?問之夫人良然,始知其劍俠也。日照李洗馬 【 應廌】 聞之望江龍簡討 【 燮】 云。

    八才子圖

    今世傳孟襄陽、王右丞輩七賢過關圖,皆策蹇重戴。《青箱雜記》亦云:世傳潘閬、安鴻漸八才子圖,皆策蹇重戴。其為唐七賢、宋初八才子,不可得而詳也。《東觀餘論》跋滕子濟所藏唐人出遊圖云:此卷據其名題,或有弗同時者,而揚鑣並驅,睇盻相語,豈亦於世得意忘象者乎。題名云:宋之問、王維、李白、高適、岑參、史白凡六人,尤為不倫。

    濮州女子

    明末山東將亂,時濮州民家子周猱頭者,居負郭之周家村,語多清狂,人謂不慧。一日自城中歸,過真武廟側,有雙鬟女子立道旁樹下,絕色也。謂周曰:「與君夙緣,當為君婦。」遂攜至家拜母,母疑其蹤跡,俾子遣之。女子笑曰:「我以夙緣奉天帝命為汝家婦,誰能遣我?」久之,事姑孝謹,即鄰里無不敬愛之。周家素貧,又值荒歉,女子日具食養姑,皆豐潔。周被役築城,同事者戲語曰:「同執畚鍤,能俾君婦治饌相勞乎?」周歸語婦,答曰:「此不難,但張帷幕,吾自致之。」如其言,果日獲飽食。一日潛告其姑曰:「此地不久必大亂,不可留也,曷避之?」乃遍辭鄰里,挈姑與夫擔負去,不知所往。未幾,榆林賊起,濮被兵甚慘,果如其言。

    浦回子

    浦回子者,固原人,業染,所居對城隍廟。一道士夜坐廟門,火光繞身。浦意其異人,獻以茗果,不納,浦益恭,道士乃食其一棗,謂曰:「子誠信有根器,他日訪我羅山。」浦如其言訪之,踰年歸,以道授其妻,復去。王輔臣亂後還家,容色如少年。鄰人曹文珽者叩之,曰:「久居終南山,山中老人多眉長過面,扱之兩耳間者。洞中有二黑猿,見我執手甚歡,其言即不能辨,飲以瓢水,清甘如醴。由此不饑不寒,雪天可著單衣,旬日不食,自若也。」歸數日,求見其妻,妻拒之曰:「各做自家事,何必相見。」浦因別去,徐步出郭門,鄰人送之,奔馳不及而返。

    靜寧州道士

    陝西靜寧州一道士,賣藥於市,手持小葫蘆,修廣僅寸許,傾之,得土數升,皆成金丹,以予病者,立已。求者日眾,不能給,以麈尾一揮,人人袂間各得三粒。一日以小瓢貯丹,任人自取,極力多攫,止得三粒。數百人悉得藥,而瓢仍不空。後不知所之。

    王九皋

    王九皋字鶴鳴,濮州人,萬曆壬午舉人。自少至老,夜未嘗寐,終身不知有夢。少時常遇關壯繆,親指隙地,令為建祠。今濮州大關帝廟是也。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