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作義要訣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宏齋曹氏(涇)曰:

    作文各自有體,或簡或詳,或雄健或穩妥,不可以一律論。蓋文氣隨人資禀,清濁厚薄,所賦不同則文辭隨之然。未有無法度而可以言文者。法度者何?有開必有合,有喚必有應,首尾當照應,抑揚當相發,血脉宜串,精神宜壯,如人一身自首至足缺一不可,則是一篇之中,逐叚逐節,逐句逐字,皆不可以不宻也。

    又曰,文字大槩以純者為合格,健者為有氣。合格者中程度,有氣者起人眼目。然今人作文於二者皆易有病,蓋,似純者,無氣燄則率畧,委靡又不足以起人眼目;似健者,多草野則夾雜恠僻,又不可以合有司程度。如愚所見,當於規矩之中,用老蒼之體,庶幾合格,則不為有司所擯,出竒則又非低手可及。必識此意乃可進歩。

    又論立說大要曰:

    主張題目,第一要識得道理透徹。第二要識得經文本旨分曉。第三要識得古今治亂安危之大體。然後一見題目,胷中便有稱量。然又須多看他人立意及自知厯練,則胷中自然開廣。又不要雷同,須將文公四書子細玩味,及伊洛議論大槩皆要得知。則不但區處性理題目有斷制,凡是題目,皆識輕重,皆區處得理。

    到若所謂經旨者,亦試言其槩:唐虞題目,須要識得他氣象渾厚處:湯武征伐須要見他不得已處;商盤周誥須要見忠厚處;如大禹治水之行;所無事太甲之悔過;伊尹一徳之告歸;盤庚遷亳之為民;髙宗之有志中興;洛誥之倚重周公;及周公切切告歸之意;君奭之挽留,與夫無逸之本旨及化商,一切事體皆大勢所重也,則就這上立意得切者最好。自此之外亦難盡言,或題目散,頭緒多,我須與他提一箇大頭腦。如王會龍省試義,提道字串是也。

    『其題目云:道積于厥躬。惟斆,學半。念終始典于學。厥徳修罔覺。監於先王成憲,其永無愆,惟說式克欽承,旁招俊乂……

    王會龍義起語云:人君,道與心為一,既欲參古人之善而無愧;大臣心與君為一,尤欲取天下之善而無遺。蓋道無終窮,不在吾身,則在古人,不在古人,則在天下,君不白(自?)聖而益求乎?古臣不恃君之聖,而益求乎賢,此所以能致其君之備道也歟。』

    或捉題字做綱目,亦如王會龍之提道字是也。或用經句,最切者,如周明之百志,惟熈題以勿忘勿助為主是也。

    『明之義,愚未之見。如林逢龍《太學發解義》以“有徳必有言”為主,亦是也。

    其題目云:徳無常師,主善為師,善無常主,協於克一,俾萬姓咸曰大哉王言。

    逢龍接題云:有徳者必有言,惟徳之會於吾君者,既極其精微則言之,散於天下者皆稱其廣大,有如徳之所在。茍擇焉而不精則言之,所發必語焉而不詳矣。何以為大公至正之論,而息夫人之異論也哉。此伊尹之告太甲,蓋欲其以徳之一為言之大也。』

    餘皆不可以盡言,但要緊者一,題須要截得住,須提得緊,要處重,其細碎處,放輕不妨,有道理,合經旨,又不雷同,又教人一見便曉如此,便是主張。大槩以此立意,以此用工,自當有所見也。

    或曰行文關鍵多則響,常讀熟做,熟則行文自熟。凡做商周題,用唐虞事,則精神壯觀。做唐虞題,用商周事,則不甚好。大凡,義不必長亦不必短,在措辭如何耳。長而轉換新意,不害其為長。短而曲折意盡,不害其為短。務髙則多涉乎僻;欲新則類入于怪。晦則讀之使人厭;淺則讀之使人輕。下字惡夫俗而造作太過則語澁;立意惡夫同而搜索太甚則理背。皆學者所當知也。又,凡做君題、國家題,反處不可太甚,只須輕輕說過。

    存庵胡氏初翁曰:聞之前軰,凡做唐虞題目,不尚反,蓋彼時無此等不好氣象也。

    ○論冒題

    或曰破題。為一篇綱領,至不可“茍句法,以體面為貴而包括欲其盡”。題句多則融化不見,其不足;題字少則敷演不見,其有餘。命意渾涵而不失於迂,用字親切而不病於俗,斯得之矣。接題所以承接破題之意,一篇主意要盡見於二三句中,尤不可不用工也。

    或曰冒頭如人頭,面著不得十分多肉,肉多則嫌有肥氣,不雅觀也。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