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苌楚斋随笔卷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商道亲亲

    有商一朝,大半兄终弟及,前人所谓「商道亲亲」,诚哉其亲亲也!中有兄弟二人同登帝位者,更有兄弟三人及四人同登帝位者,更亘古所未有也。兄弟二人有五。外丙、仲壬,皆成汤子也。沃丁、太庚,皆太甲子也。祖辛、沃甲,皆祖乙子也。祖庚、祖甲,皆武丁子也。廪辛、庚丁,皆祖甲子也。兄弟三人有二。仲丁、外壬、河亶甲,皆太戊子也。小甲、雍己、太戊,皆太庚子也。兄弟四人有一,阳甲、盘庚、小辛、小乙,皆南庚子也。厥后宋宣公舍其子与夷,而立其弟穆公,尚能守其家法。

    东周帝王享国之久

    《无逸》一篇,历叙古帝王享国之久,似帝王享国以愈久而德愈隆矣,其实亦不然。周昭王、平王享国皆五十一年,敬王享国四十四年,显王享国四十八年,赧王享国五十九年,较之《无逸》所举之数,不为少矣,然皆无救于颠覆败亡,何也?昭王更年至百岁,三代以下帝王所稀有,若非祭公谋父作诗以止王心,则周室覆亡之祸,不待幽厉矣。

    编辑不如撰述

    朱梅崖《答林育万书》云:「承谕欲作《经史通考》,奇功美志,令人钦羡,但事体浩大,又虞挂漏。窃谓先生天资高妙,才识绝人,正不必于故纸堆中作生活。何如破去依附,自得圣贤之意?立法立言,无不可者。近世人束书不观,故豪杰之士,多以博览相尚,要诸古人,正不尚此。陈彭年、夏竦、高若讷,皆博极羣书,于今曾无一字之传,亦何为哉!」云云。声木谨案:湘乡曾文正公国藩复何廉昉太守栻书云:「尝以为四部之书,浩如烟海,而其中自为之书,有源之水,不过数十部耳。经则《十三经》是已,史则《廿四史》暨《通鉴》是已,子则《五子》暨《管》、《晏》、《韩非》、《淮南》、《吕览》等十余种是已,集则《汉魏六朝百三家》之外,唐宋以来,廿余家而已。此外入子集部书,皆赝作也,皆剿袭也。」云云。钱塘袁简斋明府枚,亦以考证家为述,诗文家为作。两义相较,优劣自见,皆以研究诗文为易传。诗文又以昌黎所云「惟古于词必己出」为职,质言之,即周栎园侍郎亮工所谓诗文莫妙于杜撰。朱梅崖见之,深以为然,自恨其文求为杜撰而不工。亦即曾文正公言为文须自我作古,《六经》皆陈言,不足依傍,况他书哉!李汉序昌黎遗书,亦曰约其旨,则曰教人自为而已。辞必己出,所以自为也。

    周振业论诗语

    周振业字右序,号意庭,吴江人。其论诗专主法律,尝手批《高青邱集》,于承接照应处,分晰如牛毛。虽作者之意,未必尽然,一经绳尺,觉无意于法者,其法无不具。深惜所批《青邱集》湮没不传,而其论则甚卓。诗文须有法律,如工人之有弓尺规矩,不可一日离开。若缅规错矩者,自谓可以破除法律,试问法律终能废乎!

    方孝孺逊志斋集刊本

    明之方孝孺,死于燕王棣靖难之役,身遭磔死,夷及十族,其忠魂义魄,堪与日月争光,龙逢、比干争烈,震耀万世,自不待言矣。惟诗文实非所长,所撰《逊志斋集》廿四卷、《附录》一卷,固无人诵而习之者。然后人重其忠烈,几于无人不知有方孝孺,无家不藏有《逊志斋集》,忠孝何尝负于人哉!孝孺诗文,当时虽遭成祖禁锢,至宣德后,即稍传于世。天顺癸未,临海赵洪初刊本,仅二百六十七首,是为蜀本。成化庚子,黄文毅孔昭、谢文肃铎搜辑,厘为三十卷,《拾遗》十卷、《附录》一卷,是为邑本。正德庚辰,顾璘守台州,并为廿四卷、《附录》一卷,是为郡本。嘉靖辛酉,王可大守台州,据上三本,复加删补,是为四刻。万历壬子,江南刊本。崇祯辛巳,宁海令张绍谦刊本。康熙戊寅,宁海令俞化鹏刊本。同治癸酉,宁海令孙憙复复据俞本重刊。永乐距近时仅五六百年,以无一人诵习之集而已八易板,其为人所重视如此。集以人重,岂非忠烈之效哉!

    王士祯七古平仄论

    益都赵秋谷宫赞执信,撰《谈龙录》一卷、《声调谱》一卷,历诋新城王文简公士祯。宫赞谓古诗不拘平仄,拗体律诗亦不拘平仄,而别有一定之平仄,不可更移。尝求其法于王文简公,文简公密不肯语,乃以古诗、唐诗互相钩稽而得之。因着《声调谱》,备载其说。自此书出,天下翕然宗之无异词。自来言诗者,无有见及于此,即知之,亦未必肯倾筐倒箧,尽告于人。宫赞以此法公之天下,洵属开示涂辙,明指户牖,为后人作指南车。自此以后,诗之法律始谨严,知声调者,可与言诗,不知声调者,不可与言诗,有益于诗学甚伟。乾隆戊申六月,王文简公族孙镜沚允熙,刊有《王文简公七古平仄论》一卷,后有镜沚允熙自跋云:「先堂太高叔祖文简公以诗名海内,七言古体,尤直接杜、韩、苏三家之传。晚岁里居,常与子侄言:『七古抑扬抗坠之妙如近体,有一定平仄,非但别律句已也。会者不必工,不会者殊不足以为诗。』子侄中间有学此体者,公丹铅明悉,不烦言而已无余蕴,非竟作谱,谱亦无庸作也。乃外人得之以成家者,反谓公吝而不传,抑过矣。熙录公七古平仄之论,公之于世,又录公所自为诗以证之,俾知出乎律即入乎古者之说之为甚误也。允熙谨识。」云云。声木谨案:镜沚允熙此跋,颇为王文简公文过。至谓「外人得之以成家者,反谓公吝而不传」,窃恐未必然也。《七古平仄论》虽有刊本,流传颇罕,未见他家著录,故录允熙之跋于此。

    王韬事迹

    光绪年间,上海有号天南遯叟王韬字紫铨者,主持申报馆笔政,以报馆为护符,倡言无忌,人多震惊其名而不知其底蕴者。诸暨余铁山□□重耀《铁山文稿》中,有《记天南遯叟逸事》一篇,颇为详尽确实,予节录其语于此:「天南遯叟即长洲诸生王畹,素跅弛,负俗累,益落魄。尝受洪逆千金,上书洪秀全,言规取中原、摧破燕京之计。又上书李秀成,陈攻取上海之策,隐为洪逆大谋主。同治二年,李文忠公鸿章复苏州,幕客有与王畹有旧者,得王畹致李秀成书,毁之以灭迹。三年,曾忠襄公国荃复金陵,又得王畹致洪秀全书,檄苏抚丁雨生中丞日昌擒之。中丞纵之至香港,复为之缓颊。王畹旋上书曾文正公,先陈为洪逆、李逆画策之非,继谢其许以不问之恩。畹遂更名韬,佯狂沪市,出入花丛,好事者居然推为风雅宗主。后于光绪□□年,死于上海。」此事陈子壮明府其元《庸闲斋笔记》亦载之,不如此详。长洲有徐□□茂才□□当时与王畹相识,凡畹所为,茂才亦深知之,并亲见其谢曾文正公一书。予闻之于其族子徐蛰叟广文师,所言皆确实不诬,故参酌余氏原本,而汇记之于此。

    永乐大典四部

    《永乐大典》原委,据《四库提要》所载甚详,因摘录于此:「明永乐元年七月奉勅编,二年十一月奏进,赐名《文献大成》,初编为解缙等一百四十七人。既而以所编未备,复命姚广孝等二千一百六十九人重编,于五年十一月奏进,改赐名《永乐大典》。并命复写一部锓木,以七年十月讫工,卒以工费浩繁而罢。后移贮北京宏义阁,当时名文楼。嘉靖四十一年,选礼部儒士程道南等一百人,重录正副两本,高拱、张居正校理,于隆庆初年告成。其正本贮文渊阁,副本贮皇史宬,仍归永乐原本与写本于南京、后经张李之乱,南京两本与皇史宬副本并毁。不知何时。又以文渊阁所藏正本移贮翰林院库,原编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目录六十卷,已残阙二千四百廿二卷。」据缪筱珊太史荃孙《艺风堂文集》所载,太史到翰林院时,已只存三百余本,复为同院诸公盗出,陆续售去。其盗书之法:早间入院,带一包袱,包一绵马褂,约如《永乐大典》两本大小。晚间出院,将马褂穿于身上,偷《永乐大典》两本,仍包入包袱内,如早间带来样式。典守者见其早挟一包入,晚复挟一包出,大小如一,不虞其将马褂加穿于身,偷去《永乐大典》两本,包于包袱内而出。久之,《永乐大典》三百余本,又扫地无余。太史并谓:每次偷书,以两本为最合式,恰如绵马褂一件大小,多则为人所易觉。其偷书之法,真极精巧刻毒,不谓竟于翰林院诸公行之。我朝养士数百年,末流乃竟如此!无怪宣统辛亥,殉国难者,屈指可数,廉耻道丧,礼教沦胥久矣。阶之厉者,实夫己氏引用一班鹰犬所致也。

    桐城文学丛书目录

    予自幼即好读桐城文学家文集,当时先文庄公远碧楼藏书中有数种,予悉为取出,置于几案,复于各家诗文集及笔记、诗话、县志等书中采掇。其中师友所及,实芸芸总总,百余年不绝。信乎冯梦华中丞煦所云:姚氏之说,信足以鼓舞天下,洵不诬也。予力为搜求,其中有至难得者,拟编刊《桐城文学丛书》五十八种。其坊间有通行本,及不难购得者,不在此例。已列其书目于《续补汇刻书目》中,兹复钞附于后,聊以志毕生心血所聚,且书之以为息壤,意在必为刊行也。《山木居士文集》十二卷、《外集》二卷、附《鲁宾之文钞》一卷、《鲁习之文钞》一卷、《周易读本》十二卷,鲁九皋撰。 《抑快轩文集乙编》四十九卷、《丙编》十六卷、《丁编》九卷、《李习之文读》十卷,高澍然撰。 《震川文集补编》八卷、《余编》八卷,明归有光撰。 《望溪文集续补遗》一卷,孙葆田编。 《望溪文集再续补遗》四卷,声木编。 《依归草》十卷、《二刻》二卷,张符骧撰。 《悔生文集》八卷、《诗集》六卷,王灼撰。 《厚畬初稿》四卷,鲁鸿撰。 《怡亭文集》廿卷,张绅撰。 《思复堂文存》一卷、《诗存》一卷,姚景衡撰。 《损斋文集》二卷,陈善撰。 《韩斋文稿》四卷,孔宪彝撰。 《适适斋文集》二卷、《别集》一卷,冯志沂撰。 《龙壁山房文集》八卷,王拯撰。 《七经纪闻》四卷、《附》一卷,管同撰。 《文翼》三卷,吴铤撰。 《张廉卿尺牍》一卷,张裕钊撰。 《柏枧山房尺牍》一卷,梅曾亮撰。 《私艾斋文集》六卷,吴育撰。 《休复居文集》六卷、《附》一卷、《诗集》六卷,毛岳生撰。 《寄鸿堂文集》四卷,李宗传撰。 《钦斋文》二卷,苏惇元撰。 《可久处斋文集》八卷,马树华撰。 《甚德堂文集》四卷,吴贤湘撰。 《阴静夫遗文》二卷,阴承方撰。 《援鹑堂文集》六卷,姚范撰。 《味经山馆文钞》四卷、《文续钞》三卷、《戴氏先德传》二卷、《书传疑纂》八卷,戴钧衡撰。 《绿猗轩文钞》二卷,舒焘撰。 《秋声馆文集》二卷,欧阳勋撰。 《丹棱文钞》四卷,蒋彤撰。 《袖海楼文录》六卷,黄汝成撰。 《端虚勉一居遗文》三卷,张成孙撰。 《松溪文集》一卷,汪汝为撰。 《云在文稿》一卷,杨绍文撰。 《问亭文钞》六卷,张鹄撰。 《奉萱草堂文集》二卷、《文续集》一卷,单为鏓撰。 《小岘山人文集》六卷、《续文集》一卷、《补编》一卷,秦瀛撰。 《诗经集传拾遗》二卷,吴德旋撰。 《隐拙斋文集》六卷、《附》一卷,沈廷芳撰。 《月沧文集》六卷、《诗集》二卷、《年谱》一卷,吕璜撰。 《半岩庐遗集》二卷,邵懿辰撰。 《校经草庐文集》一卷,顾曾撰。 《惜抱轩归文评点》一卷,姚鼐撰。 《嘉树山房归文评点》一卷,张士元撰。 《韩文论述》十二卷,沈誾编。 《韩子文钞》十卷,林明伦编。 《史记别钞》二卷,吴敏树编。 《静远堂集》三卷,陈寿熊撰。 《明文偶钞》一卷、《国朝文偶钞》一卷,程崟编。 《史席闲话》一卷,鞠濂撰。 《史记七篇读法》二卷,王又朴编。 以上五十八种,专指已购得者记之。若以宽闲之岁月,陆续再购得数十种,增入原编之中,或析出另为后编,是岂特予之大幸,亦天为斯文衍一之传。近世提倡刻金石文书、《说文》书、佛书者颇不乏人,独无人议及流传桐城文学书,岂天之将丧斯文也欤,则非予所敢知矣。

    宋王应麟通鉴答问

    宋王伯厚尚书应麟撰《通鉴答问》五卷,附于《玉海》后,名曰《答问》,实系史论一种。惜所论始于周武烈王,终于汉元帝。计其全书,当有数十卷,堪与胡寅《读史管见》、王夫之《读通鉴论》卷数相埒。自宋以来,只有此数,其遗佚已久矣。大抵是书作于宋亡以后,故持论务为严刻,实有激使然。如胡寅作于南宋之初,目击自命为贤士大夫者仕于金,仕于刘豫,仕于张邦昌,实繁有徒,腆然不以为怪,不知廉耻为何事,名教扫地尽矣。寅目击心伤,不便明言,托于论史,以抒积懑。应麟与夫之史论,亦皆主于严刻,同是此时此事,痛哭而言之。非作于礼乐休明,世际承平,故为此高论,人人责以周孔也。《四库全书提要》斥之,原为承平之时,而言当务为宽和,不主严刻,亦不为无见。若纪文达公昀生当南、北宋及明之末造,胡寅等之史论,当铸金呼佛事之矣。

    论翁方纲诗

    国朝诸儒,能言而不能行者,莫如大兴翁苏斋学士方纲。学士侈言理学,研究宋五子书,乃至跪求差使,见于《啸亭杂录》,以妾为妻,并已死二妾亦扶正,见于《翁氏家事略记》。平生尤喜言诗,手录古今评注杜诗者三十余家,至三十三遍之多,可谓勤矣。又推阐赵秋谷宫赞执信《声调谱》之说,撰《小石帆亭著录》六卷,以畅厥旨,其法益密。易王文简公论诗主神韵之说,为肌理二字,亦可备一说,皆于诗学有裨。独至其所自作之诗,极与所言相反。其诗实阴以国朝汉[学]家考证之文为法,尤与俞正燮《癸巳类稿》、《癸巳存稿》相似,每诗无不入以考证。虽一事一物,亦必穷源溯流,旁搜曲证,以多为贵,渺不知其命意所在。而爬罗梳剔,诘曲聱牙,似诗非诗,似文非文,似注疏非注疏,似类典非类典。袁简斋明府论诗,有「错把钞书当说诗」之语,论者谓其为学士而发,确为不谬。百余年来,(俞)[翁]氏之集,名虽行世,试问何人取而诵读则效?聊供插架之用。《复初斋诗集》流传益罕,欲供插架而未能,岂非不行于世之明验乎。文章乃千古之公物,公是公非,自有定评,决非一二人以私意所能扰乱也。

    徐云路事迹

    徐云路字企万,号懒云,昆山人,明太仆卿应聘八世孙。性至孝,母吴氏有肝厥病,疾作危甚,云路默祷于天,刲臂肉和药以进,疾遂愈,延寿十余年而殁。云路以明经需次广文,道光甲申卒,年六十八岁。咸丰初旌孝子,事迹入昆新两县志《孝友传》。云路少为诸生,有文誉,诗宗晚唐,填词出入两宋,为古文疏落简峭。尝卖田作秋闱旅费,舟夜泊燕子矶,朗诵所作卖田诗。邻舟闻之,问何人,云路亦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