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之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盖内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土必先溃也。而后水决之。木必先枯也。而后风摧之。夫物且然而况于人乎。

    经曰。邪之所辏。其气必虚风岂能以自中乎人亦人之自受乎风耳。使其内气充足。精神完固。则荣卫调和。腠理缄密。虽有风将安入乎。惟其不戒暴怒。不节淫欲。或饥不暇于食。或寒不暇于衣。或嗜酒而好色。或勤劳而忘身。或当风而沐浴。或大汗而行房或畏热而露卧。

    或冒雨而奔驰。以致真元耗亡气血消尽。大经细络。积虚弥年。平时无甚痛苦。而不知荣卫皆空。徒存躯壳。正犹无心之木。将折未折。无基之墙。欲颓未颓。其势已不可支。而方且自谓无恙。遂迷而不知戒。一旦为贼风所袭。如剧冠操刃。直入无人之境。势若破竹。不移时而皆溃。则杯酒谈笑之间。举步转移之顷。卒然颠仆顿为废人。不亦重可快哉。由是观之。虽由外风之中。实因内气之虚也。然人之一身。表里上下未必皆虚。惟积虚之处。气多不贯而势有偏重。故一为风所入。而肢体是乎废矣。若以脏腑言之。则又各有形症焉。中脏者。多滞九窍。故有唇缓矢音。鼻塞耳聋。目瞀便秘之症。中腑者。多着四肢。故有半身不遂。手足不随。左瘫右痪之形。又有中血脉者。则外无六经之形症。内无便溺之阻涩。惟口眼歪斜。或左或右而已。而手足动静起居。食息故无恙也。其或股不能举。口不能言。更无别症。乃中经也。比中脏腑则为轻。比之中血脉犹为重耳。然因其病而药之。则中脏者。宜下。中腑者。宜汗。中经者。宜补血以养筋。中血脉者。宜养血以通气。此皆可治之症也。而又有难易于其间。中脏为难而。中腑次之。中经又次之。其或国中于血脉。药之而愈。苟不守禁忌。必复中而中必在于脏。中一次则虚一次。虚一次。

    则重一次。故中腑虽可治也。由先中血脉与经。而后及于腑。则难治矣。中脏本难治也。由先中腑而后及于脏。则不治矣。若中腑而兼中脏与伤寒两感者何异。其又可生耶。凡中风口开者。为心绝。手撒者。为脾绝。眼合者。为肝绝。遗尿者。为肾绝。声如鼾睡者。为肺绝。汗出如油者。为元气内绝。筋痛者。为无血。发直指而为头上窜面赤如妆。而汗缀如珠。

    皆所不治之症也。其有一中即死者。何为而如此之急耶。盖人之五脏。以心为君。心也者。

    所以主宰乎一身者也。五脏之中。惟心最难死。故人死气绝一身尽冷。而心头独热者。以其难死故也中脏之人。不即死者。以四脏之气虽绝。而心犹未绝也。一中其心则杯酒未干。片言未尽。而魂魄先亡矣。纵有起死回生之药。亦何所施乎。大法中风诸症。总属风痰。国中之时。不论在表在里。必先以攻痰祛风为主。待其苏醒。然后审其经络。分其气血而治之。不可因其内气之虚。而骤用补剂。盖一中之间。道路以为痰阻绝。虽欲补之。孰从而补之。若其病的系太虚口眼不 斜。手足不偏废。便溺不阻涩。但汗出不休。眩运不定。四肢软弱。气息短促。方可用独参汤。而犹必佐之以橘红。加以姜汁。竹沥。始可服也。若无监制一时或可全愈。而痰邪不泄。当为患他日。或发痈疽必无救药者矣。

    中风门

    脉云

    风之中人。六脉沉伏者多。但以人迎为主。诀云。中风口噤迟浮吉。急实大数三魂孤。

    举要云。中风脉浮滑兼痰气。其或沉滑。勿以风治。浮大者带虚。浮缓者带湿浮紧者带寒。其有微而数者。虚弱热极也。

    中风门

    立方

    通关利窍散 治中风不省人事。牙关紧闭。汤水难进。

    麝香(一钱) 半夏(三钱) 青黛(八分) 猪牙皂角(五钱)上为细末。用少许吹鼻。有嚏者生。无嚏不治。

    仙授立刻回生丹牛黄(真西者一两) 胆星(制过九次者一两二钱) 铅霜(二钱) 橘红(广皮去白一两五钱) 蛇舍石(醋 七次五钱) 麝香(三钱) 枳实(用小者麸炒一两) 沉香(一两忌火) 真金箔(三十片) 朱砂(研极细三钱)取铅霜法 用出山铅十斤。打寸许方牌。以线穿悬之于大磁 内下以烧酒六斤。好醋二斤。上另以一 覆之。外用盐泥封固。炖在锅内热水中。五日取开。扫下即成铅霜矣。

    上各为极细末。以竹沥加老姜汁为丸。分作七十二丸。朱砂金箔为衣。外加蜡封之。每服一丸去蜡。姜汤调下。此丹乃异人秘授。效验通神。真万金不易之方。予以济众心切。不敢自私。故尔录之。

    治一切中风不拘脏腑中痰中气不省人事垂危等症。灌下一丸立醒。并治一切急慢惊风。

    辛未措眼合先贤有言。遗便者必不能治。投下一丸。少顷即醒。至今甚健。功效广大。救人甚溥。

    不能一一概录。

    小续命汤 治卒暴中风不省人事。痰涎壅盛。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手足颤摇。言语謇涩。身体麻痹。神昏目眩。筋脉拘挛。四肢不能屈伸者。并疗之。

    川芎 附子(童便制过各八分) 防风 官桂 黄芩 杏仁(去皮尖) 甘草 防己(各一钱二分) 人参 白芍 麻黄(去节各一钱)水二钟。煎八分。临服加姜汁五茶匙。

    乌药顺气散治一切风攻四肢。骨节疼痛。脚膝软弱。妇人血风。老人冷气上攻。胸腹胀痛。吐泻肠鸣。乌药 陈皮 川芎(各二钱) 僵蚕 白芷 麻黄(去节) 枳壳 桔梗(各一钱) 甘草 干姜(炒黑各五分)水二钟。加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热服。

    排风汤 治风邪中入于脏。狂言妄语。精神错乱。手足不仁。痰气上逆。

    茯苓 独活 川芎 当归 杏仁 白芍 防风 甘草(各八分) 肉桂(四分) 白术 麻黄白藓皮(各七分)水二钟。姜三片。临服加竹沥半酒钟。热服。

    愈风汤 治言语难。肝肾虚。筋骨弱。及风热体重。四肢偏枯。半身不遂。一切中独活 羌活 蝉壳 半夏(姜矾制) 川芎 黄芩(酒炒各一钱二分) 黄连(姜汁炒) 白芍(一钱五分) 胆星(八分)水二钟。姜五片。枣二枚。煎八分。温服。

    稀涎散 治中风痰涎隔壅。服此下痰。

    明矾(一两) 肥皂角(四条)上共为细末。每服五分。温水调下。

    清神解语汤 治中风痰迷心窍。不省人事。舌强不能言语。四肢不能举动。口眼斜。半身不遂。

    石菖蒲 南星(姜汁炒) 黄连(姜汁炒) 茯苓 麦门冬(去心) 防风 陈皮 当归(各一钱) 白芍 生地 川芎 远志(去骨) 半夏(姜矾制) 乌药 枳实 羌活 甘草(各六分)水二钟。生姜三片。竹茹三分煎熟。加童便。竹沥。同服。

    保命金丹 治中风口眼 斜。手足 拽。言语謇涩。四肢不举。晨昏痰多。

    贯仲(七钱) 生地 大黄(各五钱) 青黛 板蓝根(各三钱) 朱砂 蒲黄 薄荷(各二钱) 珍珠 龙脑(各一钱五分) 麝香(一钱) 牛黄(三钱)上为细末。炼蜜丸。如鸡豆大。每日晨昏以清茶调化一丸。

    解语丸治中风语言不正。

    白附子 石菖蒲 远志(各一两) 全蝎(三钱) 羌活 明天麻 僵蚕(各五钱)上为细末。蜜丸绿豆大。每服三十丸。空心姜汤下。

    正舌汤治中风舌强难言。

    明雄黄 荆芥(各等分)上为极细末。每服二钱。以豆酒调下。

    稀 丸中风或国中。或中过者。并体胖之人。宜久服甚妙。

    稀 草。又名火 草。五月五日。或六月六。九月九采者。甚效。去其花实。只留叶。

    刷去叶上毛。以酒蜜拌。入甑蒸晒九次。焙干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子大。空心以温酒。或米汤下六十丸。服过千服。须发变黑。筋骨强健。饮食倍进。步履如飞。

    中风门

    类中风证

    忽卒倒不语。但风必有斜歪。搐搦之症为异。有因受气而中者。脉沉身冷。无痰故也。

    用姜汤调苏合香丸灌之。至醒随其寒热虚实调之。轻者用乌药顺气散。或曰。此气暴逆而然。气复即已。虽不药而愈。然闭口脉绝者。亦不治。

    有因停食而厥者。必胸中满闷。

    有夏月卒倒。为暑风。此类中风。而实中暑者。

    有因火者。内火外火合而炎铄。刘守真作将息失宜。一水不胜二火也。

    有因痰者。火气激搏。痰塞碍心窍也。以上四者皆用盐汤吐之。防风至宝汤。

    南星 防风 天麻 陈皮 当归 半夏(各一钱) 僵蚕(一钱二分) 白芍 川芎 甘草青皮 栀仁 乌药 羌活 黄芩 黄连 麻黄 白芷 牛膝(各八分)水二钟。加姜五片煎服。忌食蒜。

    中风门

    附痫症

    痫证一发即颠仆。眼直口吐痰沫。其声类畜。不省人事。少顷即苏。此因惊风食而得之。

    其症有五。而似五畜。以应五脏。原因或七情之郁结。六淫之所感或曰大惊。神不守舍。亦有幼小受惊。以至痰迷于心窍故也。

    中风门

    附痫症

    虚弦为惊。浮洪为阳痫。沉为阴痫。浮散为风痫。

    中风门

    附痫症

    育神镇心丸(秘传)治五种痫症。并颠狂惊恐。痰迷心窍等证。

    羚羊角 犀角(各四钱) 胆星(制过九次者) 远志(去心) 茯神(去木) 百子仁(去油)石菖蒲 橘红(各八钱) 礞石( 过六钱) 大黄(五钱) 天麻(煨过七钱) 牛黄(二钱) 栝蒌曲(五钱) 麝香(一钱二分) 朱砂(二钱) 真金箔(三十张)上为细末。竹沥同胆星打糊为丸。朱砂金箔为衣。每服空心姜汤送下。一钱。

    清心豁痰汤石菖蒲(去毛) 麦门冬(去心) 茯苓(去皮) 枳实(炒各一钱二分) 远志(去心) 天花粉贝母(去心) 酸枣仁(去油) 玄参 黄连(姜汁炒) 橘红(各一钱) 甘草梢(四分)水二钟。加姜五片。竹茹八分。煎一钟。温服。

    疠风门

    夫疠风者。即大麻风也。又名曰癞。盖缘感受天地肃杀之气。古人谓之疠风。以其酷烈暴悍可畏尔。人得之。须分上下治之。看其疙瘩先见上体多者。病在上也。先见下体多者。病在下也。人之一身总不外乎气血。血随气以为之运化。气所伤则为凝滞。气滞则血必聚矣。血聚不行。则肉烂生虫。鼻崩眉堕。此固理之必然者。然风之入人。又有气血之分。气受之上身多。血受之下体多。上下俱多。气血俱病也。凡治此症。必当审其从上从下治之。然所主。

    不外乎阳明一经。盖阳明主胃。无物不受。病之所感如此非医者神手。病者铁心。罕有免于死焉。按法治之。惟宜绝浓味。断酒色。戒劳碌。若不守此。虽或少愈。必至再举。则无救药矣。

    疠风门

    脉云

    浮洪者属风热。浮滑者属风痰。沉迟无力。气血俱虚。难治。

    疠风门

    立方

    换肌散治大麻风。年深不愈。眉毛堕落。鼻梁坍坏。额颅肿破。此方神效。

    白花蛇(三两) 乌稍蛇(三两酒浸一宿) 地龙(去土三两) 当归(酒制) 北细辛 白芷(各一两) 天麻 蔓荆子 威灵仙 荆芥穗 甘菊 苦参 紫参 沙参 木贼 不灰木 川芎甘草(炙) 沙苑蒺藜 天门冬 赤芍 何首乌 石菖蒲(九节佳) 胡麻(炒) 草乌头 苍术(米泔浸)木鳖子(去壳) 定风草(各三两)上同为细末。每服五钱。食后酒调服。

    通天再造散治大麻风初起。

    郁金(一钱五分) 大黄(一两炮) 白牵牛(六钱九分半生半炒) 皂角刺(一两黑大者去尖)上为末。每服五钱。日初出面东。以无灰酒调下。

    祛疠神效丸丢子肉(十五斤) 防风(二斤半去芦) 白蒺藜(二斤半) 荆芥(二斤半) 银柴胡(六两)胡黄连(六两) 草胡麻(二斤半) 当归(二斤半酒浸) 芜荑(二斤半) 木鳖子(十五两去壳)薄荷(一斤)诸品药味。切要精制为末。以酒为丸。每服五钱。日服三次。轻者五六升。重者一斗即愈。

    若脾经受病。加白术五两。肺经受病。加黄芩五两。胃经受病。加浓朴五两。肝经受病加连翘五两。

    心经受病。加山栀仁。胡黄连各八两。

    肾经受病。加破故纸五两。五脏受病加苍术四两。甘草二两。六腑受病。加威灵仙四两。续断四两。何首乌八两。春则气暖融和。加连翘一斤。夏则大旺烦躁。加胡黄连八两。薄荷八两。秋则乍寒乍暖。多生雾露。加苍术八两。白术八两。冬则严寒水冻。加乌药一斤。面生浮肿。加白芷五两。续断八两。遍身浮肿。加苍术八两。脚底肿。加牛膝八两。手蜷挛。加威灵仙八两。骨节疼痛。加虎骨一斤。凡遇是病。根据前法加减。其验如神。

    消肿泻毒汤 治面肿痛。十日可泻一次。

    苦参(三钱) 白蒺藜 草胡麻 连翘 大黄 芒硝(各二钱) 防风 丢子肉 羌活 独活(各五分) 牛膝 白芷 苍术 木瓜(各一钱)水二钟。煎八分。空心服。泻三次。以温粥补之。午后再服丸药。

    搽药方 治遍身发斑。

    川椒(一两五钱炒黑) 枯矾(一两五钱) 水银(三钱) 松香(一两) 蛇床子(一两五钱)大枫子肉(一两) 苦参(一两五钱) 硫黄(一两) 防风(三钱)上为细末。菜油调搽。

    冰熊散 治脚底心烂。

    辰砂(一两) 冰片(二钱) 熊胆(二钱)上为细末。鸡子白调搽。每日洗三次。搽三次。百日全愈。

    HT症门

    (附 )HT 者逆也。阴阳气不相接则厥。手足逆冷是也。其症不一。散之方书者甚多。今姑撮大概。

    色白也。然阳厥伏热深而振栗。及见身冷脉微。欲绝而死者。阳极似阴。服热药即死。阴厥虚寒。甚而发燥。欲坐于泥水之中。此阴极似阳。服寒药即死。不可不辨。外此又有暑厥。

    中暑耗气发厥。脉虚自汗。有气厥。因暴怒而得。即气中也。与中风相似。风中身热。气中身冷。有痰厥。其脉洪滑。或咽中如拽锯声。有蛔厥。胃中冷。吐出长虫者是。有气虚厥。

    脉细者是。有血虚厥。脉大如葱管者是。有惊厥。因劳后后。饮水被惊而发者是。有尸厥。

    凡吊死问疾。或入庙登冢。卒中外邪。与脏气相忤。气遏不行。忽手足冷。头面青黑。牙关紧急。昏晕卒倒。或错言妄语。决不可作风治。

    HT症门

    脉云

    HT 逆之脉。多于沉伏者。但沉迟散为之寒。沉伏而数为之热。浮而无力者是气虚。洪滑有力属顽痰。沉滑身冷者难治。

    HT症门

    立方

    苏合丸 凡厥症。先以姜汁。调服灌醒然后议脉辨症用药。

    白术(土炒) 青木香 朱砂(研水飞) 犀角 沉香 麝香 诃梨勒(煨取皮) 安息香(酒熬膏) 丁香 白檀香 荜茇 香附(以上各二两) 龙脑(五钱) 薰陆香 酥合油(各一两)上为细末研匀。和安息香膏。加炼蜜丸如龙眼核大。每服一丸。

    大承气汤 治阳厥。与阳极似阴。(方见伤寒门)四君子汤 治气虚厥。

    白术(土炒) 白茯苓(去皮各一钱) 人参(二钱) 甘草(五分)水二钟。加黑枣二枚。热服。

    四物汤 治血虚厥。

    当归 白芍 川芎 怀生地(各二钱)水二钟。加龙眼肉七枚。不拘时服。

    加味理中汤 治蛔厥。

    大附子(童便制一钱) 干姜(炒黑) 甘草 槟榔 白术(生炒) 人参(各八分) 肉桂川椒(各六分)水一钟。乌梅三个煎服。

    逐痰汤 治寒痰发厥。

    广橘红(二钱) 半夏 甘草(各一钱二分) 大附子 川贝母(各一钱)水二钟。加竹沥姜汁煎服。

    四逆汤 治阴厥。与阴极似阳。(方见伤寒门)祛暑汤 治暑厥。气升不省人事。

    香薷 浓朴(姜汁炒) 白扁豆(各一钱炒) 沉香(二钱) 川黄连(酒炒) 陈皮 桔梗(各一钱二分)水二钟。加灯心三十茎。煎七分服。

    乌药顺气散治气逆厥。(方见中风门)镇邪饮 治尸厥如神。先以酥合丸灌醒。再服此方。

    紫朴 胆星 苍术 广木香 橘红(各一钱) 甘草 辰砂(各三分)水二钟。加姜汁半盏。酒一盏同煎服。

    HT症门

    门

    活人云。太阳中风。因作刚柔二 。大抵 之为病。因风湿二气袭于太阳之经。亦有轻重之分。其风胜气者为刚 。风性刚急故也。湿气胜者为柔 。湿性柔和故也。外有诸虚之候。

    表虚不能任风寒。亦能成 。是以或产后。或金疮。或跌仆扑伤。痈疽溃脓之后。一切去血过多之证。皆能成此疾也。是乃虚为本。而风为标耳。亦有绝无风邪。而亦能使人筋脉挛急。而为角弓反张之侯者。血脱无以养筋故也。丹溪云。此症甚不可作风治。而用风药。恐反燥其余。血而致不可救也。宜补药兼降痰火。如参 芎归竹沥之类。然而刚柔之 。不可不辨也。如太阳发热无汗恶寒。脉弦长。头急胸满。口噤手足挛急切牙。甚则搐搦筋头强直。

    角弓反张。此为刚 。太阳微热多汗。不恶寒。脉迟涩弦纫。四肢不收。时之搐搦。开目含口。此为柔 也。

    HT症门

    门

    太阳病发其脉沉而细者为 。

    HT症门

    门

    葛根汤 治刚 。

    干葛(四钱) 麻黄(三钱) 桂枝 甘草 羌活(各二钱)姜三片。枣二枚。煎服。

    桂附汤 治柔 。

    官桂 大附子 防风 黄芩 川芎 防己 甘草 玄参(各一钱)生姜三片。煎熟热服。

    八味顺气散 治七情 。

    陈皮 青皮(炒) 白茯苓(去皮) 乌药(各一钱五分) 人参 白术(土炒) 白芷(各一钱) 甘草(三分)水二钟。加黑枣二枚。煎熟热服。

    益元汤 治去血过多 。

    当归 生地 人参 黄 (各一钱) 川芎 白术 丹皮(各一钱五分)水二钟枣二枚煎服。

    祛风逐痰汤 治痰 挟风。

    半夏曲 枳实(炒) 橘红(各一钱五分) 桔梗(炒) 胆南星 明天麻(湿纸包煨) 防风薄荷(各一钱) 全蝎(七枚洗净)水二钟。加竹沥半酒杯。姜汁十茶匙。

    抑火汤 治火 。

    川黄连(酒炒) 当归(酒洗) 白芍(酒炒) 黄芩(酒炒) 黄柏(炒各一钱五分) 知母(盐水炒) 枳壳(麸炒) 甘草 玄明粉(各一钱)水二钟。加灯心三十茎。童便半酒杯。

    麻木门

    (附脱阳)人皆以麻木为一病而不知麻与木固自有不同也。所谓麻者。非痒非痛。肌肉之内。如千万小虫乱行杂沸。按之不止。搔之愈甚者是也。所谓木者。非痒非痛。自己之肌肉。如他人之肌肉。按之不知。搔之不觉者是也。麻如木之乱。故名曰麻木。如木之浓。故名曰木。麻犹知痛痒。而木则全无觉矣。然求其痛之所属将何以断之。盖麻有久暂。木有久暂。临时之麻者。或因坐卧不得其所四体相压阻节。荣卫血行既迟。而气亦未至故也。然麻或太甚。亦有似于木焉。临时之木者。亦因坐卧不得其所。四体重压又着寒气一时不曾护持。而荣卫不相联属。血已不行。而气久不至。故也。然木或还醒。亦有似于麻焉。此其临时之麻木。虽因气血不足。而有未足为病惟久麻久木者。斯为病耳。

    盖经年累月无一日而不麻者。麻之久者也。麻之久者。非坐卧不稳所致。必其内气虚甚。风痰辏为患。不能作麻。以其挟于风邪。痰为风之所嘘。如风吹波浪。自腾沸而去。肌肉之中已为风痰所处。阴阳二气失其营运之柄。安得而不麻乎。

    经年累月无一日而不木者。木之久者也。亦非坐卧不稳所致。乃是死血凝滞于内。外挟风寒又因阳气虚败。不能运动而肉已死。若与我不相干。此其所以木也。人之一身。皆气血所养。气血行迟。即能成病。况其不行乎。此久麻久木所以可畏也。然麻木之处。小犹可治之。

    若半体一肢。甚难救疗。医者知此。则人之死生。病之轻重。了然于胸中。而用药之妙。尤在善处。其可以执法乎。使暂麻暂木而用重剂。则损其真元。久麻久木而用轻剂。则不能取效。审而治之可也。

    麻木门

    脉云

    脉浮而濡属气血虚。脉浮而缓属湿。脉浮而紧属寒。脉涩而芤属死血。脉紧而滑属湿痰

    麻木门

    立方

    人参调元汤 治一身麻木。四肢倦忌。

    人参 沙参 黄 (各二钱) 甘草(五分) 肉苁蓉 白芍 川芎(各一钱) 北五味(二十七粒)水煎温服。

    舒气活络丸 治男妇七情所感。气血不行。手足顽麻。

    当归(酒洗) 白芍(酒炒) 沉香(忌见火) 香附(醋制各二两) 桂枝(八钱) 川芎 牛膝乌药 苍术(炒) 薏苡仁(炒) 生地(忌铁器) 柴胡 丹皮(炒)桑寄生(各二两五钱) 甘草 防己 茯神(各一两) 大附子(一个童便黄连制)上为末。老姜四两捣汁。加水法为丸。每服空心服三钱。白滚汤下。

    大法麻木之属。虽有风痰死血之分。然治疗之药。皆当以热药为引导。如生姜。附子。

    官桂川乌之类。以引经药引至各经。如手臂用桑条。股足用牛膝。威灵仙之类。以行气药通其气。如乌药。木香。枳壳。青皮之类。以通窍药开其经络。如木通。穿山甲。牙皂之类。有痰则去痰。有风则去风。有血则行血。此其总纲也。

    久麻者。皆气虚。为风痰所辏也。然系气虚。亦不暇补其气。先补其气。则风无能而自散。

    痰无能而自去矣。宜以生姜为引导。枳壳以开气。半夏南星以逐痰。防风羌活荆芥以散风。

    牙皂木通以通经络。手臂用桑条。股足用牛膝以引经。待其病减。然后用参 。白术。茯苓。

    甘草之类可也。

    久木者。皆阳气不运。死血滞凝。外挟风寒所致也。宜以附子官桂之类。以为引导。木香之类。以开其气。穿山甲木通牙皂之类。以通经络。当归桃仁蓬术红花阿魏之类。以消其血。

    因其病之所在。以引经药引之。加桑条牛膝之类。待其病减。以八物汤补其血可也。背上麻木。以羌活为引经。胸前麻木。以桔梗为引经。风用风药。痰用痰药。皆以开气为主。而此三处惟以生姜为引导。而附子之类不必用也。

    遍身肌肤大麻痒。淫淫然如虫行者风也。宜以僵蚕为君。羌活防风为佐。乌药以匀气。

    木通以开经。生姜为引导。益木通能行十二经络。乌药能匀一身之气。生姜能开一身之腠理。羌活防风能去一身之风。而僵蚕一味专治如虫行者。之圣药也。至于加减轻重之间。则存乎其人耳。而岂吾之所能备述者乎。

    麻木门

    附脱阳

    大吐大泻。或房欲过度。大耗真元。阳气既去。阴血不能固守。亦随而脱去也。如丈夫交媾过度。脱在妇人身上须妇人紧紧抱住。用气嘘入口内。少顷自省。若就放开必死。

    回阳汤大附子(三钱) 人参(二钱) 白术 干姜(各一钱) 广木香(一钱五分)水煎热服。

    蒸脐法葱叶一大把。以线扎紧。两面切平。半寸浓。内用麝香三分掺入葱内。外加艾圆灸之以蒸热气入腹神妙。

    熨气海穴(在脐下)食盐一斤炒热。先慰气海。再服回阳汤。

    中暑门

    (附注夏)暑者夏月炎蒸之气也。丙丁当权。祝融用事。炎威酷烈。铄石流金。柔脆之躯。不堪燔灸。

    而中暑之病有不免矣。病之初起。身热自汗。口渴面垢而已。其余杂症皆后传变。然昔人有中热。中暑之分。岂暑之外别有所谓热耶。盖暑与热本无所异。而人感之则有异耳。富贵之人。避暑于凉亭水阁之中。修竹绕栏而成荫。清泉漱玉而生寒。偃簟以取凉。挥羽扇以祛热。浮瓜沉李以消渴。鲜菱脆藕以解烦。自谓可以无暑矣。不知富贵必生骄奢。骄奢必生淫欲元气日消。肌里必疏。坐谈之顷。卒然为暑风所伤。邪气直入。霎时昏 迷不知人。此所谓静而得之为中暑是也。贫穷劳苦之人。竭力于亩亩而汗血成浆。驱驰于道途。而咽喉似炙。

    赤日方为魃。而清风不来。热地已成炉。而寒泉难觅。精神疲而欲绝。筋力困而不知。卒然倾仆不省人事。此所谓动而得之为中热是也。然暑初入。自口鼻牙颊达于心胞络。以火从火。故古法当暑取冷水灌溉勿咽。入肝则眩晕顽麻。入脾则昏睡不觉。入肺则喘咳痿 。入肾则消渴。中暑归心。神昏卒倒。此症之重者。缓则为伤浅。急则为冒深。又为伏暑又何以辨之。盖伤暑在肉分。周身烦躁。或如针刺。或有赤肿。盖天气浮于地表。故人气亦浮于肌表也。冒暑或腹痛水泻者。胃与大肠受之。恶心者。胃口有痰饮也。伏暑即冒暑。久而藏伏三焦肠胃之间热伤气而不伤形。旬月莫觉。变出寒热不定。霍乱吐泻。膨胀中满疟痢烦渴。腹痛下血等症。但暑气病多不身痛。间有痛者。或为热浴水湿相搏耳。又有暑风厥。手足搐搦为风。手足逆冷为厥。治此病者。当视其所处贫富。所为劳逸。所禀虚实。所感轻重。而斟酌用药。斯得之矣。

    中暑门

    脉云

    经曰。脉虚身热得之伤暑。举要曰。热伤于气。所以脉虚弦洪芤迟体状无余。

    中暑门

    立方

    祛暑神秘丹 治夏月中暑。率倒不省人事。一丸立愈。

    青蒿(净末一斤) 白梅 乌梅 生姜(各四两) 生姜皮(一两) 沙糖(十两)上为末。共捣为丸。如龙眼肉大。每服一丸。井水调下。

    解急方法 中热在络。昏迷不知人事。汤药不便。恐气脱难治。急扶阴凉处。不可卧湿冷地。掬道上热土于脐上拨开作窍。令人尿于其中。急求生姜。或蒜嚼烂。以热汤或童便灌下。外用布蘸热汤慰气海立醒。醒后切勿饮冷水。饮之即死。

    香薷饮 治脏腑冷热不调。饮食不节。元气久亏。好食生冷。或卧湿地。当风取凉。中暑等症。

    香薷(五钱) 浓朴(二钱姜汁炒) 白扁豆(一钱五分炒)上为一剂。水煎候冷。不拘时服。中暑后伤风。搐搦不省人事。加黄连。羌活。伏暑头痛。小便涩浊加茵陈。车前子。霍乱吐利。加藿香。木瓜。生姜。

    脏腑积热便血。加枳壳。黄连。赤芍。乌梅。小便有血。加HT 麦。小蓟。车前子。壮热大渴。或五心烦热。加麦门冬。淡竹叶。茅根。灯草。香港脚作痛。行步艰难。加木瓜。羌活。陈皮。苍术。枳壳。半夏。中风。加防风。羌活。手足搐搦。加羌活。白芷。挟痰。加南星。

    半夏。腹痛小便赤。加枳壳。木通。甘草。单只腹痛。加黄连。枳壳。赤芍。莪术。

    清暑益气汤 治夏月暑热蒸入。不思饮食。四肢乏力。神思困 。小便赤涩。大便作泻。时时作渴。胸膈饱闷。

    人参 白术(土炒) 黄 (各一钱蜜炙) 北五味(二十一粒) 当归 麦门冬(去心) 甘草干葛 青皮(炒) 神曲(炒) 泽泻(各一钱二分) 黄柏(酒炒) 陈皮 苍术 升麻(各八分)水二钟。煎七分。温服。

    生脉散 夏月以此代茶。能生津液。益气和中。

    人参(一钱) 麦门冬(二钱去心) 北五味(二十一粒)水煎当茶饮之。

    清暑十全汤 治伤暑。头目昏重。潮热烦闷。多渴呕吐。身体倦怠。并一切伏暑。暑疟神效。香薷 木瓜 苏叶 浓朴(各一钱二分) 人参 甘草 白茯苓 白术 白扁豆 半夏白芍(各一钱)水二钟。煎七分。不拘时服。

    清暑六和汤 治心脾不调。气不升降。霍乱转筋。呕吐泄泻。寒热往来。痰喘咳嗽。肢体浮肿。嗜卧昏倦。

    小便赤色。并冒暑。中酒。

    人参 杏仁(去皮心) 浓朴(姜汁炒) 白茯苓(去皮各一钱) 香薷 白扁豆(炒) 砂仁(炒) 半夏(姜矾制) 藿香(各一钱五分) 甘草 木瓜(各八分)加姜三片。枣二枚。煎七分。热服。

    桂苓甘露饮 治伏暑饮水过多。肚腹膨胀霍乱吐泻。

    泽泻 猪苓(各一钱二分) 寒水石(二钱) 桂枝(八分) 苍术 滑石 甘草(各一钱)水煎温服。

    消毒饮 治暑毒入内。心中烦躁。睡卧不宁。精神恍惚。

    香薷 川黄连 远志肉(各一钱) 石膏 麦门冬(各一钱二分) 北五味(二十一粒)生甘草 茯神(各八分)水二钟。加灯心三十茎。煎服。

    辰砂益元散 治中暑身热。小便不利。睡不安稳。此药清心火。除胃脘热。

    滑石(六两飞净) 甘草(一两去皮静) 辰砂(一两研极细)上共为细末。每二钱。灯心汤调下。

    冷香饮子 治虚人中暑。烦渴身倦燥甚服凉药不效者。

    大附子(二钱) 橘红(一钱五分) 甘草 草果(各一钱)水三钟。加姜五片。煎八分。热服。

    辰砂五苓散 治中暑烦渴。身热头疼。霍乱吐泻。小便短少。心神恍惚。

    白茯苓(去皮) 泽泻(去毛) 猪苓(各二钱) 白术(一钱二分土炒) 官桂(一钱) 辰砂(八分研极细)水二钟。加灯心三十茎。煎服。

    中暑门

    附注夏

    每遇春末夏初。便觉头疼脚酸。神思困倦。饮食减少。四肢消瘦。软弱乏力。

    补中固元汤 治注夏一切等症。

    人参 黄 白术 甘草(各一钱) 生地(二钱) 当归 陈皮(各八分) 枣二枚。煎八分。临卧服。

    又方 治汗不时出。发热恶寒。四肢无力作渴。

    石膏(二钱 熟) 知母(盐水炒) 人参 甘草 陈皮 玄参(各一钱五分)加浮小麦八分。煎服。

    中湿门

    (附痿症)湿者天地郁蒸之气也。方其升腾于上。气犹笼结而未开。虽寒天值之。亦觉其温暖。此湿气之热者也。及其布护于下。气将流演而舒散。虽暑月值之。亦觉其清凉。此湿气之寒者也。湿气之热者。多中于气虚之人。则发而为湿热之症。头面如裹而四肢浮肿身体沉重。而转侧不便者是也。湿气之寒者多中于血虚之人。则发而为寒湿之症。四肢酸疼而关节不利。筋脉拘挛而行履重滞者是也。其有不因郁蒸之气而得者。必其冒雨而行。涉水而走。或露卧以取凉。或汗衣而不解。渐渍于肌肉之中。渗入于骨髓之内。流溢于脾胃之间。牢缠于腰肾之处。则肌内冷而骨髓痛。脾胃薄而腰肾疼。挟于风痰。则麻而不仁。兼乎死血。则木而不觉。动乎火邪。则肿痛而难忍。随其所感而病斯痼焉。其有不因冒雨涉水等而得者。必其内伤生冷酒面之类。多肚腹肿胀。医者审其湿之或寒或热。或虚或壮。病之在上在下。感之在外在内。因其病而药之。庶乎其得之矣。

    中湿门

    脉云

    中湿之脉。沉缓微细。兼风者浮。兼寒者涩。兼热者滑数。兼痛者洪而浮缓。湿在表浮而缓。湿在里沉而微。

    中湿门

    立方

    渗湿汤 治湿伤脾胃。下部虚肿。大便泄泻。小便不利。

    丁香 苍术 白术 姜黄 茯苓 甘草 陈皮(各等分)枣二枚。姜三片。煎八分服。

    清燥汤 治六七月之间。湿令大行。子能令母实。致寒凉以救之。燥金受湿热之邪。绝寒水生化之源。源绝则肾亏。腰下痿软。瘫痪不能举动。行步不正。此方主之。

    茯苓(去皮) 苍术(米泔浸炒) 泽泻 猪苓 人参(各一钱) 神曲(炒) 当归 黄 (蜜炙)橘红(各八分) 升麻 黄柏(酒炒) 柴胡 白术(土炒) 甘草 生地 麦门冬(各七分去心) 北五味(九粒)枣二枚。煎八分服。

    肾着汤 治肾伤湿。身重腰冷。如坐水中。不渴小便自利。

    云术 茯苓(各二钱) 干姜(一钱五分) 甘草(五分)枣二枚。煎七分热服。

    防己黄 汤 治风湿相搏。客在皮肤。四肢少力。

    防己(二钱五分) 白术 黄 (各二钱) 甘草(八分)姜三片。枣二枚。煎七分服。

    独活寄生汤 治肾气虚弱。坐卧湿地。或当风取凉。风邪流入脚膝。为偏枯冷痹。缓弱疼痛。行步艰难。并治白虎历节风。

    白芍(酒炒) 独活 当归(各一两) 桑寄生(二两) 熟地(酒煮) 人参 川芎 茯苓(去皮) 杜仲(盐水炒) 秦艽(各五钱) 防风 牛膝 细辛 桂心(各四钱) 甘草(一钱炒)上锉一剂。加生姜煎熟。作数次服。

    柏术四制丸 滋阴抑火。开胃进食。能除周身之湿。

    川黄柏(去皮四斤 酥炙一斤 人乳浸一斤 童便浸一斤 盐水浸一斤) 茅山苍术(括去皮二斤 川椒炒八两 破故纸炒八两 五味子炒八两 当归炒八两)拣去同炒之药只用苍术黄柏为末。炼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酒下。

    生附汤 治湿溜下部。两足无力。步履艰难。腰膝疼痛等症。

    大附子 苍术 香附 白术(各一钱) 甘草(三分) 干姜(五分) 杜仲 牛膝 茯苓浓朴(各八分)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服。

    当归拈痛散 治湿热为病。肢节烦疼。肩背沉重。流注足胫。痛不可忍者。口干壮热。

    两足湿毒疮痛痒。

    当归 防风 黄 (各一钱) 甘草(五分) 黄柏 玄参 人参 茯苓 白术 苍术(各八分) 干葛 升麻 知母 茵陈 羌活(各六分)水二钟。煎八分服。

    清热泻湿汤 治湿攻注四肢。周身发肿。面色痿黄。小便不利。

    茯苓 黄连 车前子(各一钱二分) 木通 猪苓 滑石 苍术(各一钱) 石苇 山药黄柏(各八分)灯心三十茎煎八分空心服。

    中湿门

    附痿症

    四肢软弱。身体重滞。经年不能起床。而饮食如故不痛不酸。有似乎湿而实非湿。乃肺经受热。其叶焦垂。不能统摄一身之气。故成痿疾。

    中湿门

    附痿症

    举要曰。尺脉虚弱缓涩而紧。洪大者不治。

    中湿门

    附痿症

    润肺扶气汤 治痿症。肺枯气弱。

    茯苓 人参 白术 甘草 麦门冬 黄芩(各一钱) 桔梗 百合 薏苡仁(各八分) 北五味(九粒) 当归 生地(各一钱二分)水煎加藕汁半钟。食后服。

    又方 治火炙肺枯。不能统摄。

    山栀仁(炒黑) 栝蒌仁(去油) 当归(酒洗) 生地 百部(各一钱五分) 紫河车(二钱)天门冬(去心) 陈皮 桔梗(蜜炒) 人参 沙参(各一钱)枣二枚。灯心三十茎。食后服。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