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问曰。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何谓也。师曰。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难。

    新产妇人有三病四句。当是古医经之文。仲景设为问答。以明其病因耳。何谓也者。即何因而病痉。病郁冒。

    大便难乎。下文三段。正答问词。而曰新产妇人有三病。明非产前之宿病。因新产以虚其血。则阴不恋阳。而阳且逼阴。故多汗出。肝藏血主筋脉。且属风木。血虚风动。喜引同类。则喜中风。风入而筋脉劲急。故令病痉。

    寒滞为郁。风升则冒。郁冒之因于亡血复汗。与中风同。第亡血较血虚为重。寒多亦风中所带之寒。若中风而寒多于风者。故令郁冒。津液统于胃。血虚汗出。津液大伤。因上源既涸。下流自干。则胃燥而肠亦枯。故大便难。约此三病。总因血虚。惟新产妇人其血骤虚者。故有此三病。

    产妇郁冒。其脉微弱。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升。故头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大便坚不能食者。小柴胡汤主之。病解能食。七八日更发热者。此为胃实。大承气汤主之。

    此申言郁冒之脉症。及冒之所以不解。与解后诸症。定其所主之方也。产妇郁冒。与平人不同。且郁冒之脉。

    或大且强。今不大而微。不强而弱。适合产妇平脉。尚未至正败无权。邪入为主也。冒则胃逆。故不能食。郁则脾陷。其便易溏。以血虚津伤而胃燥。故大便反坚。血虚于下。气盛于上。为阴不平阳不闭。故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本阴而涵阳。血虚而阳反内陷故厥。厥者。手足逆冷也。气本阳而育阴。汗出。而阴随外越故冒。冒者。

    心神蒙昧也。幸脉见微弱。邪未夺正。当攻补两难之际。勿妄治之。俟其气过血还。阴阳复通。因气过不升动其血。则血还而送泄其气。故得汗而冒解。此郁冒之始于厥。而终于汗之道也。症中但头汗出。大似可下之候。而实非者。以新产血虚。则下寒而下厥。孤阳失附。则上热而上蒸。故头汗耳。若误认而早下之则危矣。至郁冒之不解于头汗。而必解于通身之汗者。因产妇亡血。而血乍虚。则阳气自长而孤盛。故冒于外。阴虚。故不能送之外泄。而尚自郁滞也。夫汗自出者。是阴生而阳泄。故阴阳复得其平矣。若郁冒既解。所有便坚、呕不能食二症。当先主小柴。以解其 热上冲之气。令呕止能食。至七八日更发热者。是确于七八日之中。积其所食者。而为胃实外蒸之所致。然后可直任大承下之。而无所顾虑矣。

    产后腹中 痛。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并治腹中寒疝。虚劳不足。(归姜羊肉汤别见)

    此气空血虚之 痛也。气空则胞胎新下。而肠胃一时未得安妥。故作馁痛。血虚则络脉干缩。故作吊痛。当归苦温以补血。生姜、羊肉。辛温甘温以补气。使阳气匀满。而阴血滋润。故可为止痛之主药也。又温上者。能化下寒。补上者能固下脱。故并治寒疝之上犯腹中。虚劳之下滑精汁者也。

    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枳实芍药散主之。

    枳实芍药散方 枳实(烧令黑勿太过) 芍药(各等分)

    上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并主痈脓。以麦粥下之。

    此腹中之血暴虚。而客气挽留血分之症治也。腹为阴。腹中之血分。为阴中之阴。乘其虚而客气留于空处。

    故痛满也。痛则阳气不能内伏。满则息道艰于下引。故不得卧也。枳实善破留气。烧黑则入阴分而破血中之滞。又得走血之芍药以领之。则直入阴血中而无可挪移。故主之。麦粥当是小麦。以小麦为心谷。既与血虚者相宜。且并治其症中之烦故也。痈脓亦系客气留滞于血分之所成。故并主之。但在经络者。或可加麻桂之类以外引之。归芎之类以散行之耶。盖主之之义。特以此为主。而原与人以增减之谓也。

    师曰。产后腹痛。法当主枳实芍药散。假令不愈者。此为腹中有干血着脐下。宜下瘀血汤主之。亦主经水不利。

    下瘀血汤方 大黄(三两) 桃仁(三十枚) 虫(二十枚熬去足)

    上三味。末之。炼蜜和为四丸。以酒一升。煎一丸取八合。顿服之。瘀血下如豚肝。

    产后腹痛。止留气瘀血两因。服枳芍散不愈。则非留气。而为瘀血之痛可知。故宜下瘀汤。以下其瘀矣。以气重破血之桃仁。合性走缝络而行血之 虫。则直达瘀血之所。然后君以气味俱重。而善于攻血之大黄。逐而下之。酒煎顿服。取其性行而并力也。经水不利者。非由十二经脉。其渗灌血室之细络。为 病所阻。即血室之下通贴脊腰俞等之细络。为干血所瘀。故亦可主此。则瘀去而经自利矣。

    产后七八日。无太阳症。少腹坚满。此恶露不尽。不大便。烦躁发热。切脉微实。再倍发热。日晡时烦躁者。不食。

    食则谵语。至夜则愈。宜大承气汤主之热在里。结在膀胱也。

    前第二条。申言郁冒。后文七八两条。申言喜中风之治例。盖所以防其 也。本条是言大便难之变症耳。故前后诸症。总以不大便句为主。盖产后血虚而肠胃干涩。故大便难。便难至七八日。则肠实而气滞。气滞。故恶露不行。而种种危机。俱优于此矣。是恶露不行。由于便难之故。苟非下之以通其气而行其血。乌可施治哉。然产后自虚。务须诊得千真万确。方可任下。否则蹈虚虚之戒。而速之死耳。比如产后已七八日。是七八日之中。先曾饮食矣。却又无太阳之头疼恶寒等候。是不曾中风寒可知。又不该有烦躁发热之表症矣。今诊得少腹坚满。则知其为七八日中。但食而不大便。以致气滞阻血。故恶露不尽。结于少腹而坚满者也。夫不大便。则下干者上吸精华。故烦躁。又不大便。则内实者外托经脉。故发热也。但犹不敢径下。又须切脉微实。是内结气聚之诊。再倍发热。是内结愈久愈热之候。日晡烦躁。是手足阳明火炎官旺之乡。不食是肠胃实而莫容之应。食则谵语。津液既干。又因食而塞其神气转舒之位也。日为阳。主腑。夜为阴。主脏。病在手足阳明。属胃与大肠之腑。故日甚。与阴脏无关。故至夜则愈也。据种种之脉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