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经律戒相布萨轨仪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续藏经   经律戒相布萨轨仪

    明 如馨纂要

    经律戒相布萨轨仪

    弘演毗尼沙门 (如馨) 纂要

    闻夫大觉初成。始结菩萨波罗提木叉。终至双林入灭。亦教诸比丘。当珍敬尊重波罗提木叉。始终如是。佛在世时。以佛为师。去圣逾远。以何为师。诸圣所说。以戒为师。奇哉。戒乃登圣之梯行。越苦海之慈舟。缁素等流。凡登戒品。四仪严护。三业恒清。习马胜之威仪。效波离之轨范。动静禅思。心恒在道。常乐独间居。不近白衣贵士。衣食随缘。多得供物。有二弃一。三衣法器。常知止足。分外无求。昼夜专修净业。一行三昧。终身无怠。恶业氷消。佛境现前。百年报尽。无诸病苦。端坐而逝。

    弥陀接引生方。亲蒙授记。得授记已。乘昔愿轮。回入尘劳。四恩总报。拔济三有。佛恩可酬。是真出家。持戒第一。何不庆哉。末法转变正季法门兴也。奇哉。令正法久住世间。众生正信不断。勘为后范。作大弘规尔。

    颂曰。

    三衣挂体越尘寰  恒沙诸佛也皆然  迦叶持衣待慈氏  历代高僧祖祖传  末法垂秋衣变白  正法不久住人间  孰能如法行将去  未得道果也超凡

    经律戒相布萨轨仪罗列于后。

    受优婆塞优婆夷五戒相

    一曰不杀生戒  二曰不偷盗戒  三曰不邪淫戒  四曰不妄语戒  五曰不饮酒食肉戒

    和尚或阿阇黎。审在家男女所犯之事。不得细审中间所犯戒相。略问杀盗淫妄。令其忏悔尔。五百问云。优婆塞八关斋者。所谓防非止恶曰关。过午不食曰斋。若在家男女尽形受持。必获菩提。乃至一昼夜受持八斋戒者。超一生五戒。何故顿超。以戒多故。劝持半日。微斋力报。感六十万年粮。而世人谬行择良晨。昼夜不饮浆者。讹也。

    受优婆塞优婆夷八戒相

    一不杀生  二不偷盗  三不邪淫  四不妄语  五不饮酒食肉  六不着华缦璎珞及香油涂身  七不歌舞作唱妓乐故往观听  八不坐高广大床  九不非时食

    沙弥十戒相

    一不杀生  二不偷盗  三不破梵行人  四不妄语  五不饮酒食肉  六不着华缦璎珞香油涂身  七不歌舞作倡伎乐故往观听  八不坐高广大床  九不非时食  十不捉生像金银钱宝

    比丘二百五十戒相

    四波罗夷法  十三僧伽婆尸沙法  二不定法  三十尼萨耆波逸提  九十波逸提  四波罗提提舍尼法  一百应当学  七灭诤法

    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相

    八波罗夷法  十七僧伽婆尸沙法  三十尼萨耆波逸提  一百七十八波逸提  八波罗提提舍尼  一百应当学法  七灭诤法

    诸部俱无二不定法。止三百四十八戒。此出四部。广律僧祇律。止有二百七十七戒。

    审比丘尼戒之时。亦不得细问中间所犯之事。略问四弃八弃。令其忏悔也。

    审戒仪式。凡受戒者。请师对三宝前。披陈发露。知事人敷设座席。罗列香花。维那领众。请审戒阿阇黎。执香迎至法堂。如法举香赞毕。诸佛子等拈香各礼三拜。一心胡跪合掌。

    众诵大悲咒一遍竟。举甘露王菩萨(三声毕)。

    和尚差我。为汝等请(某甲)阿阇黎。为汝等作审戒阿阇黎。今对此师座前。胡跪合掌。所有言教须当谛听。从生以来。所犯戒相。对三宝前。一一披陈。发露忏悔。不得覆藏。洗涤净器。方盛甘露。

    诸佛子等。请师之语。汝合自陈。恐汝未能。皆随我道。

    大德一心念。为我(某甲)今请大德。为我众等。作审戒阿阇黎。我依大德故。得如实忏悔法。慈愍故。慈愍故。大慈愍故。

    诸佛子等。汝既殷懃伸请。我为汝等。作审戒阿阇黎。所有言教。一心谛听。

    (抚尺)。

    诸佛子等。从无始已来。至於今日。未识佛时。未闻法时。未遇僧时。未知善恶。造无间业。身三不善。杀盗淫。非。口四不善。妄言绮语恶口两舌。意三不善。贪嗔邪见。弑父害母。弑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坏僧伽蓝。焚烧经像。毁谤正法。作一阐提。一切罪恶无量无边。今对十方佛前。发露求哀。愿乞消灭。如是名为总相忏者。善男子。别相忏者。我今逐一问汝。汝等逐一实答。若不实答。得故妄语罪。

    善男子等。若在家时。至出家时。过去现前所犯四根本罪中。有应忏悔者。有不应忏悔者。善男子。不应忏悔者。若夺人命。盗三宝财物。淫其所尊父母姑姊伯叔。污净行比丘尼。不应忏悔也。大妄语者。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天来龙来。鬼来神来。旋风土鬼。皆至我所。显异惑众。贪他供养。己自活命。若如是犯者。不应忏悔也。善男子。我今问汝。应忏悔者。若杀[牛*畜]牲者。许忏悔也。盗他财物。一针一艹。不与取者。皆名偷盗。淫其等辈。应其忏悔也。妄言绮语。指有言空。指空言有。及方便妄语。乞应消灭。善男子。我今又问。汝等从生至生。啖饮酒肉。迷真失性。斗乱两家。不识尊卑。如斯等罪。一一披陈。发露忏悔。洗涤器皿。甘露方贮。若不如此。并名非法。准律不容进受(各各逐一发露毕)。

    审戒师应令苦祷。礼千佛。消涤愆尤。戒可得受。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知所生  一切罪根皆忏悔

    审沙弥戒。同前请词。若僧尼受沙弥十戒。若久若近。五戒无犯。方受十戒。若有犯者。教令如法忏悔。堪受戒法。倘若会中有沙弥尼。另审。毋得同众。若审不必细问中间所犯之事。略审四弃八弃发露。令他如法忏悔。可受十戒尔。

    审沙弥戒仪式(沙弥受比丘戒。亦同前五戒仪式。忏法请词同前。引请云)

    诸沙弥等闻磬声。各礼三拜。一齐胡跪。合掌称名。

    阇黎抚尺。

    重楼四级。次第而登。尔能欲登三级之重楼。秉受具圆。必须从前所受十戒之相。一一陈白。若有犯者。如实发露忏悔。不得覆藏瑕疵。隐覆在心。可举向人悔过。若不如斯发露。罪乃日增。不堪受汝戒法。诸沙弥等。我今如实问。汝一一实答。诸沙弥等。从受十戒。若久若近所犯(其)戒。从实发露。令汝如法忏悔。净其器皿。诸师坐前。白四羯磨。方受大比丘戒。若不如实忏悔。不容进受。并名非法。不得戒也。审戒师亦令礼忏雪罪也(众举往昔所造诸恶业云)。

    审沙弥戒竟

    审比丘戒仪式(引请同前)

    令五戒八戒十戒者出去。方审比丘戒。

    诸大比丘等。今欲求菩萨戒者。各各一心拈香。胡跪合掌。

    坛上宗师差我等。敷设席座。请(某甲)阿阇黎。为汝等作审戒阿阇黎。汝比丘等。各各殷懃伸请。汝合自陈。恐汝未能。皆随我道。

    大德一心念。我(某甲)众等。求诸佛菩萨。欲受菩萨戒。今请大德。为我作审戒阿阇黎。愿大德为我作审戒阿阇黎。我依大德故。得受三聚十无尽清净戒。慈愍故。慈愍故。大慈愍故。

    阇黎抚尺。

    诸大比丘等。汝既殷懃伸请。我为汝等。作审戒阿阇黎。所有言教。一心谛听。今(某)坛上宗师差我。为汝等作审戒阿阇黎。我今问汝。如实而答。不得妄识。有所犯则言犯。无犯者则言无。不得妄答。我今问汝。所受具圆。若久若近。戒相二百五十条。所谓。

    四波罗夷法有犯否。答(有无)。  十三僧伽婆尸沙法有所犯否。答(有无)。  二不定法有所犯否。答(无)。  三十尼萨耆波逸提法有所犯否。答(无)。  九十波逸提法有所犯否。答(无)。  四波罗提提舍尼法有所犯否。答(无)。  一百应当学法有所犯否。答(无)。  七灭诤法有所犯否。答(无)。

    我今问汝等。若受三聚十无尽大戒。若犯七遮罪者。不应进受。我今重问。汝等实答。若不实答。并不得戒。谓诸比丘。汝等曾出佛身血否。(答无)汝等弑父否。(答无)汝等弑母否。(答无)汝业弑和尚否。(答无)汝等弑阿阇黎否。(答无)汝等破羯磨转法轮僧否。(答无)汝等弑圣人否。(答无)若无七遮罪者。甚是净器。引白和尚求诸佛菩萨赐与菩萨戒。前无重罪。后无七遮。戒可得受。众和(徃昔所造诸恶业审戒功德殊胜行)(云云)。

    经律云。半月半月布萨诵戒仪式 前戒者。布萨之法有三十六种。所谓阿难布萨。贼布萨。舟中布萨。林间布萨。日暮布萨。晨朝布萨等。世尊俱不听。或太晚。或太早。诸方比丘来迟会中。诸比丘作布萨已竟。此来比丘不喜。往白世尊。告诸比丘言。晨朝太早。待诸比丘来。半月半月巳时布萨。敷设高座。香华供养。听者下坐。各披五条七条九条袈裟。各持经律卷。至法师所。一心而听。和尚沬师讲演。或不能可尔。直诵十重四十八轻戒。四众人等俱诣其所。一心摄耳谛听。故名布萨。比丘和合共住。亦名布萨等。非是发露罪相。名为布萨者讹也。或无众中乃至一人。亦可虔对佛前。自诵一卷。乃名一人布萨也。每於半月半月。旧受菩萨戒者。布萨审戒之日。亦依前仪式。引请阇黎。能作审戒。羯磨之人亦可在屏处。无得无戒俗人前审之。若大会中四众大戒人所敷设高座。香华罗列。如法安座(引请出班)。

    大德一心念。(某甲)堂上宗师差我等。伸请大德为众等作审戒阿阇黎。我依大德故。令得忏悔法。慈愍故。慈愍故。大慈愍故。

    (抚尺)。

    诸佛子等。汝既殷懃伸请。我为汝等。作审戒阿阇黎。所有言教。一心谛听。诸佛子等。半月已过。应作布萨法。梵语布萨。此云我对说。彼此相向。自陈己过所犯罪相。不得覆藏。如法忏悔。忏悔则安乐。不忏悔。罪亦深。

    先唤五戒八戒出班。发露忏悔竟。令出。

    次唤十戒沙弥出班。发露忏悔竟。令出。

    再唤比丘戒出班。发露。审其二百五十戒有所犯否。若无。默然。清净故。是事如是持。令出。然后方审菩萨戒十重四十八轻戒相。随其轻重。毋得重罪作轻。轻罪作重。非制而制。是制便违。若不如斯审戒者。获其罪也。

    审波罗夷罪十条

    大德若有犯者。一一发露。不得覆藏。

    第一杀戒(有所犯否答无)  第二盗戒(有所犯否答无)  第三淫戒(有则言有无则言无)  第四妄语戒(犯否答无)  第五酤酒戒(已下同前)  第六说四众过戒  第七自赞毁他戒  第八悭惜加毁戒  第九瞋心不受悔戒  第十谤三宝戒

    若犯重者。令忏悔。见好相。若无犯者。众清净故。是事如是持。

    轻垢罪四十八条

    诸大德。若有犯轻垢罪者。对三宝前大众前。一一发露。彼此相向说罪。即得消灭。不同十重求见好相也。

    第一不敬师友戒(犯否答无)  第二饮酒戒(已下同前)  第三食肉戒  第四食五辛戒  第五不教悔罪戒  第六不供给请法戒  第七懈怠不听法戒  第八背大向小戒  第九不看病戒  第十畜杀具戒  第十一国使戒  第十二贩卖戒  第十三谤毁戒  第十四放火焚烧戒  第十五僻教戒  第十六为利倒说戒  第十七恃势乞求戒  第十八无解作师戒  第十九两舌戒  第二十不行放救戒  二十一瞋打报仇戒  二十二憍慢不请法戒  二十三憍慢僻说戒  二十四不习学佛戒  二十五不善知众戒  二十六独受利养戒  二十七受别请戒  二十八别请僧戒  二十九邪命自活戒  三十不敬好时戒  三十一不行救赎戒  三十二损害众生戒  三十三邪业觉观戒  三十四暂念小乘戒  三十五不发愿戒  三十六不发誓戒  三十七冒难游行戒  三十八乖尊卑次序戒  三十九不修福慧戒  四十拣择受戒戒  四十一为利作师戒  四十二为恶人说戒戒  四十三无惭受施戒  四十四不供养经典戒  四十五不化众生戒  四十六说法不如法戒  四十七非法制限戒  四十八破法戒

    诸大德。若有犯者。出班发露。无犯者。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佛在世时。常随众千二百五十人。居山各修异道。奉持邪见禁戒苦形。非究竟法。谓耶舍长者子朋党五十人。优楼频螺迦叶师徒五百人。那提迦叶师徒二百五十人。伽耶迦叶师徒二百五十人。舍利弗师徒一百人。大目犍连师徒一百人。此千二百五十人。并先事外道。勤苦累劫。而无所证。承佛化导。各受具圆。即得证果。於是感佛之恩。远近游行。一一法席。常随佛不舍。故诸经之首。列众所知识千二百五十人俱者。此之谓也。

    清凉国师缘起

    华严六祖澄观。字大休。会稽人。姓百候氏。广造疏钞。生於开元戊寅。身长九尺四寸。垂手过膝。口四十齿。目光夜发。昼乃不眴。目顾十行。文供四笔。天宝七年出家。至肃宗二年。受具足戒。是年奉诏入内。勅译华严。初至德中。即以十事。自励曰。

    体不捐沙门之表  心不违如来之制  坐不背法界之经  性不染情碍之境  足不履尼寺之尘  胁不触居士之榻  目不视非仪之彩  舌不味过午之肴  手不释圆明之珠  宿不离衣钵之侧

    六祖大师缘起外纪

    大师名慧能。父卢氏。讳行瑫。唐武德三年九月。左官新州。母李氏先梦。庭前白华竞发。白鹤双飞。异香满室。觉而怀娠。遂洁诚斋戒。怀妊六年。师乃生焉。唐贞观十二年。戊戌岁。二月八日。子时生产。时毫光腾空。香气芬馥。黎明有二僧。造谒。谓祖师父曰。夜来生儿。专为安名。可上慧下能也。父曰。何名慧能。僧曰。慧者。以法慧济众生。能者。能作佛事。言毕而出。不知所之。师不饮母乳。遇夜神人。灌以甘露。三岁父丧。葬於宅畔。母守制鞠养。既长鬻薪供母。年二十有四。闻经有省。往黄梅参礼。五祖器之付衣法。令嗣祖位。时龙朔元年。辛酉岁也。南归隐遁。至仪凤元年。以子正月八日。会印宗法师。诘论玄奥风幡之动。印宗悟契师旨。是月十五日。普会四众。为师剃发。二月八日。集诸明德。授具足戒。西京智光律师为授戒师。苏州慧静律师为羯磨师。荆州通应律师为教授师。中天耆多罗律师为说戒师。西国蜜多三藏为证戒。其戒坛。乃宋朝求那跋陀罗三藏创建。立碑曰。后当有肉身菩萨。於此受戒。又梁天监元年。智药三藏。自西竺国航海而来。将彼土菩提树一株。植此坛畔。亦预志曰。后一百七十年。有肉身菩萨。於此树下。开演上乘。度无量众。真传佛心印之法主也。师至是祝发受戒。及与四众开示单传之旨。亦如昔谶。

    梵网经云。佛子谛听。若受佛戒者。国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庶民黄门。淫男淫女。奴婢。八部。鬼神。金刚神。畜生。乃至变化人。但解法师语。尽受得戒。皆名第一清净者。

    律至日本国。开元十四年。融法师从日本国来。至我大明国。日本国王。命融法师。持袈裟十领。上缀山河。至杨州。奉与鉴真律师。师叹曰。外国君王。亦有佛性。融乃请律师。迫舟航海。至日本国。领群臣。迎一驿。请入内庭。筑坛秉受菩萨戒。夫人亦尔。乃至群臣。咸登戒品。况我中国王臣耶。一切诸鬼神。乃至东岳大帝。受戒于思大禅师。中岳帝君。受戒于元珪禅师。乃至庐山神关将等。亦受尸罗戒法。既受戒已。向下更服。应着袈裟。永不堕恶道。佛预授记。成就菩提。佛藏经云。宁啖烧石。吞饮羊铜。不以无戒。食人信施。

    沙弥十戒。手不得捉生像金银钱宝。

    比丘二百五十戒。亦勿手捉宝及宝庄饰具。出家人法。三衣知足。分外无畜。何况生相金银。云何生像。所谓金花银花。钗钏耳铛等。金银钱者。金钱银钱等类。宝者。珠冠璎珞。玲琅玉佩等。以上生像宝物等。非等闲人之所有。俱属王臣富饶之家男女庄饰之具也。

    如来制戒。不得捉用。非比银钱。其物非善贼人。得之易犯。何况出家人手捉也。

    菩萨戒。不择无根二根黄门等。俱已受戒。四分律云。二根。有三种者。人二根。非人二根。畜生二根。黄门者。有三种也。人黄门。非人黄门。畜生黄门。若言内宦者。讹也。

    梵网经云。不受佛戒者。名为畜生。生生不见三宝。如木石无心。名为外道袤见人辈。犯轻垢罪也。

    五种色衣着

    又百缘经云。佛在世时。波斯匿王夫人生一男儿。端正殊妙。世所希有。身披袈裟生。已能语。问父王曰。如来世尊。今者在不。大德迦叶在不。舍利弗大目犍连在不。如是徧问。悉为在不。父王答曰。皆悉都在。惟愿大王。为我设供。请佛及僧。王勅为请佛入宫。已见其太子。而问之曰。汝自忆念迦叶佛时。是三藏比丘不。答言。实是。处此胞胎。为安隐不。蒙佛道恩。得存性命。得过日耳。时王夫人。见此太子与佛世尊。共相问答。喜不自胜。而白佛言。今此太子。宿植何福。生便能语。乃至与佛咸有问答。惟愿世尊敷演解说。尔时世尊即便为王而说偈言。

    宿造诸善缘  百劫而不朽  善业因缘故  今获如是报

    依律造衣法

    大衣僧伽黎衣。限五日造。过限成者。突吉罗罪。僧尼同。七衣郁多罗僧。限四日成。过者犯堕。五衣安陀会。限二日成。过者突吉罗。尼嚩些那。又云泥伐散那。旧云涅盘僧。讹也。此云短裙也。无带襻。连接裙幅。束带条也。僧祇支。此云覆腋衣。用覆左肩。右开右合。魏王请僧。入内宫自恣。宫人见僧偏袒。不以为善。遂作此衣施僧。因而受称褊衫。右边。今作两袖。须开后缝截领。以存元式故也。

    大迦叶修头陀行法。四种粪扫衣应畜。一者冢间衣。二者往还衣。三者无主衣。四者弊垢衣。如是四种衣应畜将来。洗七次染皂色。补作僧伽黎。大衣四层着。非破衲头。名外道衣。准律不听用。迦叶尊者。树下一宿。日中一食。佛称阿练儿也。五种粪扫衣不应畜。一者火焚衣。二者牛嚼衣。三者鼠咬衣。四者嫁女不净衣。五者产衣。如是五种。不净衣不应畜 雨浴衣覆疮衣应畜。

    世尊听畜三囊。钵囊药囊鞋囊应畜。若有众生。於我法中。为我出家。剃除须发。披着袈裟。虽不受戒。及受毁犯。若有护持供养是人。得大果报。何况供养具持戒者。若未来世国王大臣。及断事者。於我弟子。及着袈裟。骂辱打缚。或驱使。及夺财物。资生之具。是人则坏三世诸佛真正报身。则挑一切天人眼目。则隐一切诸佛正法。令诸天人堕於地狱。

    藏义经云。袈裟有十种利益。一者菩提上首。二者众处人天。三者父母反拜。四者龙子舍身。五者龙披免难。六者国王敬信。七者众生礼拜。八者罗剎恭敬。九者天龙护佑。十者得成佛道。永明寿禅师戒序仪文云。昔莲华色比丘尼。曾为戏人。以披袈裟作戏。承此功德。无有诚心。而受衣法。尚能值释迦牟尼佛所。出家证阿罗汉果。

    比丘每日三时课诵仪

    晨朝每用杨枝澡荳。三业清净。着七条衣。或诵经持咒。三时念佛回向西方。虔修香灯奉献。稽首顶礼。右手捻无名指。念普供养真言。

    唵嚩日啰斛(七遍)

    (若见佛时。当愿众生。得无碍眼。见一切佛)赞云。

    法王无上尊  三界无伦匹  天人之导师  四生之慈父  我今暂归依  能灭三秪业  称扬若赞叹  亿劫莫能尽  三赞三礼已

    然后持诵。切须发愿回向西方。不生中下品。决生上上品也。

    比丘不得通肩着袈裟礼佛。死堕铁甲地狱。除坐禅受食通肩不犯。

    比丘不得披禅衣礼佛及礼尊宿。或经行塔。殿前人前。死变团鱼龟鼋之类。切须戒之。慎之。

    比丘凡入空门。当准律仪。若老若少。若贵若贱。五夏依止。精通戒律。入阇黎位。十夏依止。一切经律尽解。入和尚位。当与四众传衣受戒。不依止者。获罪甚重。速求忏悔可尔。

    比丘六事随身。若离衣钵。界外一宿。犯舍堕。

    比丘受食。不着法衣。犯堕罪。除重病。无所觉知不犯。

    凡律中一切水俱用漉水囊。或细熟绢。或细绵布可尔。若熟绢更好。生绢小虫直过。余则不堪。若无囊者。当用一块木牌。写此四句。及咒牌上。放入水中。或井中。若汲水之时。依法持咒。

    若见流水  当愿众生  得善意欲  洗涤灭垢

    南无欢喜庄严王佛  南无宝髻如来  南无无量胜王佛

    唵嚩悉波啰摩尼莎婆诃(二十一遍)

    优婆塞戒经云。在家菩萨。若不储畜锡杖钵盂僧伽黎供养者。犯失意罪。

    昔罗汉比丘。於山岩入定时。有猕猴。将坐具。偏袒右肩合掌。右绕三匝。跪地。比丘出定叹曰。畜生尚有佛性。比丘即与受三归五戒。猕猴欢喜舞跳。失足坠岩而死。即生兜率天宫。

    隋文帝请经法师。受菩萨戒。而仁慈恭俭。号称平治。终始如初。

    梁武帝筑坛禁中。延请释慧约师。发弘誓愿。受菩萨戒。暂屏衮服。着福田衣。当受戒时。有一鹤二孔雀。立阶不升。驱驰不去。至受戒已毕。然后飞腾。此帝王得戒之祯祥也。

    四分律云。昔有在家首罗居士。财施已尽。佛勑诸比丘作学家羯磨。其家财宝更增三倍。于时首罗居士偏袒右肩。展尼师坛。脱革屣礼诸比丘足。蒙佛与我作学家羯磨。财宝更胜。诸大德与我解学家羯磨。仍旧至我舍。四事供养。如是三白(云云)。

    又大缘经云。以一日一夜出家。二十劫不堕三恶道。又出家功德经云。为出家作留碍。破坏抑制。此人即断佛种故。诸病集身。犹如大海。现得癞病。死入黑暗地狱。无有出期。尔时大王太子。闻出家功德甚深。普皆发心出家已。弟子问世尊四天下中。无一众生在家者。俱出家已。衣食从何而得。佛言。不须种植。其地自然。生诸秔米。诸树自然生诸衣服。三品□衣袈裟钵具。一切诸天人。供侍给使。若劝一人持律。胜造八万四千浮图宝塔。何以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齐邺东大觉寺释僧范。姓李。平乡人也。戒德清高。守禁无亏。常宿他寺。意欲闻戒。至於十五日。说戒之夜。众议共亭。说戒。乃为法集。有升座将欲竖义。叙云。竖论法相。深会圣言。布萨尝闻击椎。为胜忽见一神。形高丈余。貌甚雄俊。涌耸惊人。来到座前。问竖义者。是何日。答曰。是布萨日。神即以手拓之。拽下座来。委顿垂死。次问上座。问答同前。拽下座死。陵害二三上座已。神还掉臂而出。当时道俗共睹非一。范师既见斯异。乃自勤力。兼策大众。至於一生无敢说欲。纵有病重。不堪胜舆。请僧就病。人所恭敬。说戒阖境僧尼。承斯征诫。至布萨。亦无亏缺。

    普曜经云。若贤人闻是经典。叉手自归。舍八事懈怠之本。成八功德明勋。何谓为八。一端正好色。二力势强盛。三眷属滋茂。四辩才无碍。五即得出家之奥妙。六所行清净。七得三昧定。八得智慧明无所不照。又阿输迦王为小儿。以土施佛。得转轮王。王阎浮提起八万塔。最后得道。施物至贱。小儿心薄。但佛田妙故。得大果报。当知大福。从良田生。

    又福田经云。有比丘。名阿难。白世尊曰。我宿命生罗阅。祗国为庶民子。身生恶疮。治之不瘥。有亲友道人。来语我言。当浴众僧。取其浴水。以用洗疮。便可得愈。又可得福田。我即欢喜。往到寺中。加敬至心。更作新井。香油涂浴具。洗浴众僧。以汁洗疮。寻蒙除愈。从此因缘。所生端正。金色晃昱。不受尘垢。九十一劫。常得清净。福佑广远。今复值佛。心垢消灭。逮得应真。

    比丘沐浴。当择其日。所忌者。六斋日。斯日诸神下降。察人善恶。宜修善作好事。所谓六斋日者初一 初八 十四 十五 二十三 二十九 三十。

    比丘入浴室。着五条衣。将净衣。挂净竿上。触衣挂触竿上。入池默念。

    沐浴偈咒

    若洗足时  当愿众生  具神足力  所行无碍  洗浴身体  当愿众生  身心无垢  内外光洁

    唵跋折啰恼迦咤莎诃(七遍)

    五百问云。凡本界内。若大若小。所有亡僧。衣物等件。属四方僧。或师亡物。或弟子亡物。小界内五众已上。应作羯磨分。若师弟子不作羯磨分。五钱已上犯弃罪若大众中。亡僧物查批估直已竟。众中鸣搥佑唱羯磨衣物等件。给散四方僧。或辨食。或分物。维那作白云。大德僧听。(某甲)比丘。患病身亡。所有衣物等件。应作食请四方僧。大德忍听。愿亡僧早生净土。居不退地也。如是三唱。是事如是持。若不尔食者。犯舍堕罪。慎之慎之。

    传授锡杖偈咒仪

    梵语弃弃罗。此云锡杖。亦名智杖。亦名德杖。三世诸佛皆已持锡。得阿耨菩提。斯杖上用锡。中用木。下用牛牙角。为钻不许。铜铁并名非法。行人如法受持。六道众生俱离苦。得解脱乐经云。

    执持锡杖  当愿众生  设大施会  示如实道

    若为慈悲覆护。一切众生。当於此手。

    唵那[口*栗][口*替]那[口*栗][口*替]那[口*栗]咤钵底那[口*栗]帝娜夜钵儜吽发咤(三遍)

    永嘉云。降龙钵。解虎锡。两钴金环。鸣呖呖。不是标形虚。事持如来宝杖亲踪迹。比丘受食。跏趺而坐。展巾单於膝上。捧钵念供养。左手捧钵默念。

    执持应量  当愿众生  成就法器  受天人供

    以右手大拇指捻无名指念。普供养真言。

    唵嚩日啰斛(七遍)

    又念净法界真言。

    唵嚂(二十一遍)莎诃

    结印同前。侍者送食时。十指相叉。举於顶上。默念唵字。二十一遍。然后捧钵举匙。三匙有节。五观无违。三匙者。一匙愿断一切恶。二匙愿修一切善。三匙誓度一切众生。如是行者。承此咒力。胜以河沙七宝。百味饮食。供养十方诸佛。河沙菩萨。及诸贤圣僧。普能周遍也。

    佛制比丘  食存五观  散心杂话  信施难消  受供养时  当存五观

    受食五观法

    一者计功多少。量彼来处。一钵之饭。作夫汗流。  二者忖己德行。全缺应供。缺则不宜。可乃受。  三者防心离过。贪等为宗。离此三过。贪嗔痴也。  四者正事良药。为疗形枯。饥渴病故。须食为药。  五者为成道业故应受食。不食成病。道业何从。

    若见空钵  当愿众生  究竟清净  空无烦恼  若见满钵  当愿众生  具足盛满  一切善法

    唵部[口*临](一气七遍)

    三德六味  供佛及僧  法界有情  普同供养  若饭食时  当愿众生  禅悦为食  法喜充满

    三德者(一轻软。二净洁。三如法德)。六味者(一甘。二辛。三咸。四苦。五酸。六淡)。

    粥有十利  饶益行人  果报无边  究竟常乐

    粥十利者。僧祇律因难陀母施众僧粥。佛说偈云。

    持戒清净人所奉  恭敬随时以粥施  十利饶益於行者  色力寿乐辞清辩  宿食风除饥渴消  是名良药佛所说  欲得人天长受乐  应当以粥施众僧

    一色。二力。三寿。四乐。五辞清(辞谓训释言词)。六辩(展转言无滞碍)。七宿食消。八风除。九消饥。十消渴也。

    随众念钵中出生偈咒

    法力不思议  慈悲无障碍  七粒遍十方  普施周沙界

    唵度利益莎诃(七遍)

    午斋出生

    大鹏金翅鸟  旷野鬼神众  罗剎鬼子母  甘露悉充满

    唵穆帝莎诃(七遍)

    侍者送食偈咒

    汝等鬼神众  我今施汝供  此食徧十方  一切鬼神共

    唵穆力陵莎诃(七遍)

    执钵偈咒

    执持应量  当愿众生  成就法器  受天人供

    唵枳哩枳哩嚩日啰吽发咤(七结斋念准提遍咒毕后诵偈)

    所谓布施者  必获其利益  若为乐故施  后必得安乐

    饭食已讫  当愿众生  所作皆辩  具诸佛法

    ○受衬偈

    财法二施  等无差别  檀波罗蜜  具足圆满

    比丘洗钵。或陆地。或江潮海中。将洗钵水。饭送江湖净地。斋诸天仙。受此法食。俱获证果利益无涯。

    洗钵偈咒诵曰

    以此洗钵水  如天甘露味  施与诸鬼神  悉皆获饱满

    唵摩休啰悉莎诃(七遍)

    展钵偈咒

    如来应量器  我今得敷展  愿供一切众  等三轮空寂

    唵斯麻摩尼莎诃(七遍)

    比丘取杨枝。或净人取者。须问主化。若无主者。则与树神问记而化不得取中枝傍枝可耳。嚼杨枝名齿木嚼。一头碎用剔刷牙齿中。滞食。有五利。一口不苦。二口不臭。三除风。四除热。五除痰癊。嚼杨枝须在屏处。不得显露。及往还洁净处。或弃齿木。先以水洗。乃謦欬。或弹指警觉方可弃於屏处。若其异者。得越法罪也。

    执杨枝偈咒

    手执杨枝  当愿众生  皆得妙法  究竟清净

    唵萨吧嚩述答萨哩吧答哩麻萨吧嚩述恒[口*夯]唵嚂(二十一遍)莎诃

    嚼杨枝偈咒

    嚼杨枝时  当愿众生  其心调净  噬诸烦恼

    唵阿暮伽弥摩隶尔啭迦啰僧输驮祢。钵头摩。俱么啰尔嚩僧输陀耶。陀啰陀啰。素弥么[口*犁]娑嚩诃(七遍)

    漱口连心净  吻水百花香  三业恒清净  同佛往西方

    唵憨唵罕莎诃(七遍)

    剃头择日 出藏内宝积经文殊菩萨集

    初四初六初七初八初九初十十一十四十五十六十九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九

    剃头偈咒

    剃除须发  当愿众生  远离烦恼  究竟寂灭

    唵悉殿都漫多罗。跋陀耶。娑婆诃(七遍)

    展单敷具坐禅偈曰

    若敷床座  当愿众生  开敷善法  见真实相  正身端坐  当愿众生  坐菩提座  心无所着

    唵嚩则啰阿尼钵啰。尼邑多耶。莎诃(七遍)

    结加趺坐  当愿众生  善根坚固  得不动地  修行於定  当愿众生  以定伏心  究竟无余  若修於观  当愿众生  见如实理  永无乖诤  (出)舍加趺坐  当愿众生  观诸行法  悉归散灭

    临睡眠时。当合掌观想念佛十声。即诵此偈。

    以息寝时  当愿众生  身得安隐  心无动乱

    ○阿观想阿字轮一气持(三十一遍) 右胁而卧。

    睡眠觉悟  当愿众生  一切知觉  周顾十方

    唵地利日哩莎诃(七遍)

    闻锺声  烦恼轻  智慧长  菩提生  出地狱  离火坑  愿成佛  度众生

    破地狱真言曰

    唵伽罗帝耶莎诃(七遍)

    闻锺卧不起  护法善神嗔  现前减福慧  后世堕蛇身

    着衣偈

    若着上衣  当愿众生  获胜善根  至法彼岸  着下裙时  当愿众生  服诸善根  具足惭愧  整衣束带  当愿众生  检束善根  不令散失  下足住时  当愿众生  心得解脱  安住不动

    从朝寅且直至暮。一切众生。自回护。若於足下丧其形。愿汝即时生净土(凡下单时。鸣指三下)。

    唵逸地律尼莎诃(七遍)

    举足行步不伤虫咒

    若举於足  当愿众生  出生死海  具众善法

    唵地利日利娑婆诃(七遍)

    比丘登厕。先弹指三下。有二义。一者恐有人。二者恐啖秽之鬼。令他避之。不得吐唾。在板上。

    大小便时  当愿众生  弃贪瞋痴  蠲除罪法

    唵狠鲁陀耶莎诃(默念七遍)

    藏经云。蜀僧智超诵华严经三十余载。因洗手不如法净。坐时偶见一童子。风貌清爽。手高揖超。曰何来。曰五台来。超曰。何远至此。曰少事欲相道故。超曰愿闻。吾师诵经。三衣齐整。固可喜矣。当登厕洗净时。触水淋其手背。而缺灰泥皂角。律制七度洗净。今但二三。缘此触尚存。礼佛诵经。悉皆得罪。言讫不见。超惭面改过。文殊化现警於超也。经中入厕洗净。各有神咒倘不默持此咒者。纵用七恒河水洗之不清净。何以故。种子不净也。

    出厕洗净偈咒

    事讫就水  当愿众生  出世法中  速疾而往

    唵室利曳婆酰莎诃(七遍)

    左手后二指洗去秽偈咒

    洗涤形秽  当愿众生  清净调柔  毕竟无垢

    唵贺囊蜜栗帝莎诃(七遍)

    洗手偈咒

    以水盥掌  当愿众生  得清净手  受持佛法

    唵主迦啰耶莎诃(七遍)

    洗面偈咒

    以水洗面  当愿众生  得净法门  永无垢染

    唵囕(二十一遍)莎诃

    食□水等偈咒

    佛观一钵水  八万四千虫  若不诵此咒  如食众生肉

    唵嚩悉波罗摩尼莎诃(七遍)

    若见众会  当愿众生  说甚深法  一切和合

    唵阿蜜栗吽发咤(七遍)

    登道场绕塔偈咒

    绕塔三匝  当愿众生  勤求佛道  心无懈歇

    南无三满多没驮喃唵杜波杜波娑婆诃(七遍)

    搭衣展具偈咒

    五衣云。

    若着袈裟  当愿众生  心无所染  具大仙道  善哉解脱服  无相福田衣  钦奉如来命  世世不舍离

    唵悉陀耶莎诃(三遍)

    七衣云。

    善哉解脱服  无相福田衣  我今顶戴受  世世常得披

    唵度婆度婆莎诃(三遍)

    大衣云。

    着僧伽梨  当愿众生  入第一位  得不退法  善哉解脱服  无相福田衣  奉行如来命  广度诸众生

    唵摩诃迦婆波咤悉帝莎诃(三遍)

    卧具尼师坛  长养心苗性  展开登圣地  奉持如来行

    唵檀波檀波莎诃(三遍)

    上来偈咒。周而复始。若能加工用行。与戒相应。则法财充足。善果可期矣。

    律部中持戒略意录明于后。

    三聚净戒

    三种羯磨(对首心念众)法(发心会境。口自传情。非谓不言而辨前事。各共面对。同秉法也。四人已上。秉於羯磨)  十诵律云。若比丘别众食。除余时。波逸提。余时者。病时。施衣时。作衣时。行道时。许二十里。外船行时。大会时。沙门施食时。作务时。

    佛在舍卫国。尔时诸比丘入舍卫城。乞食时。得有衣请食。请主言。受我食者。当以衣施。诸比丘言。佛未听我等为衣故数数食。诸比丘不知云何是事。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种种因缘。赞戒赞持戒。赞持戒已。语诸比丘。从今衣因缘故。听诸比丘数数食。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数数食。波逸提。除余时。余时者。病时。施衣时。是名时。是中犯者。

    若比丘有衣。请彼有衣食来。受请不犯。食者亦不犯。

    又比丘有衣食。请彼无衣食来。受请不犯。食者波逸提。

    又比丘有衣食。请彼有衣食无衣来。受请不犯。食者波逸提。

    若比丘无衣食。请彼无衣食来。受请突吉罗。食者波逸提。

    又比丘无衣食。请彼有衣食来。受请突吉罗。食者不犯。

    又比丘无衣食。请彼有衣食无衣食来。受请突吉罗。食者波逸提。

    若比丘有衣食无衣食。请彼有衣食无衣食来。受请突吉罗。食者波逸提。

    又比丘有衣食无衣食。请彼有衣食来。受请突吉罗。食者不犯。

    又比丘有衣食无衣食。请彼无衣食来。受请突吉罗。食者波逸提。不犯者。得多有衣食。请一一有衣食来不犯。

    菩萨三义

    大道心众生。大道成众生。觉众生。

    菩萨三名  大士。大道心众生。

    开土。开众生信心。

    高士。升出凡夫小乘。

    菩萨三大

    愿。行。利生。

    大比丘三义  破恶。修戒定慧。破见思恶惑。

    怖魔。魔王惧出三界。生怖惧。

    乞士。养色身。资慧命。利檀那。

    律有三名  毗尼律善制。波罗提木叉。尸罗戒。

    亦云灭保解脱。

    持戒三心

    厌有为。求趣菩提。悲愍有情。

    持戒三乐  名誉。利养。死生天。

    明人能护戒。能得三种乐。名誉及利养。死得生天上。

    衣制三限  大衣五日。七条四日。五条二日。

    造衣如法制。违者不得衣。获其罪也。

    锡杖三分

    上分锡。中分木。下分牙角。

    应器三法  体。大要有二。谓泥及铁。

    色。熏黑赤。或孔雀咽色。鸽色。

    量。大受三斗。小斗半。中可知。

    诸佛菩萨以三轮示现度众生

    三轮者。计心。说法。神通。

    三衣断三毒

    五条断贪身。七条断嗔口。大衣断痴意。

    大比丘三义  大。天主大人所敬故。

    多。徧解内外经书故。

    胜。出九十五种土故。

    四食时  早起。诸天。

    日中。三世佛。

    日西。畜生。

    日暮。鬼神。

    四利须食

    资身为道。养身中虫。生施者福。破饿外道。

    四分律

    初分说比丘戒。二分说比丘尼并受戒。犍度三分说安居犍度。四分说房舍犍度等。

    菩萨四心  广大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

    胜即第一心。我皆令入无余涅盘。

    常心。实无众生得度了生伤如也。

    不颠倒心。无我人众生等者四相。

    比丘四义

    净乞食。破烦恼。净持戒。能破魔。

    比丘四法

    昼夜六时说罪忏悔。常忆念佛不诳众生。修六和敬心不恚慢。具修六念如救头然。

    比丘四法

    常念如来立佛形像。闻经深义即信奉行。虽不见佛晓了本元。知十方佛则一法身。

    羯磨四法

    一法。二事。三人。四界。

    头陀四食

    乞食。不作余食。一坐食。搏食一器盛。

    头陀四位  衣。衲衣三衣二种。

    食。乞食一座等。

    处。兰若冢间树下。

    常。座此无次第。

    乞食四意

    福利群生。折伏憍慢。知身有着。除去滞着。

    四根本烦恼

    贪。瞋。痴。我慢。

    毗尼四义  一是佛法中平地。万善由之而生。

    二一初佛子皆依戒住。一切众依戒而有。

    三是趣涅盘之初门。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