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第二(之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复古记卷第二(之上)

    玉峯沙门 师会 述

    【科】第九明诸教所诠差别者。略举十门义差别故显彼能诠差别非一。余如别说。

    言诸教者即五类能诠教也。所诠者即理行果三。是所诠所目义也。差别者所诠义中各有五门。不□如甚深缘起一心具五义门。由此得知彼能诠法五类不同。故云显彼非一。吾祖曰此就义分非约时事十门。初二是理。後三是果。中间是行。上文云若约法义如下别辨即指此也。上是能诠之法。此是法下之义。持此之义。分彼之法。简而真(矣)。

    【科】一所依心识 二明佛种性 三行位分齐 四修行时分 五修行依身 六断惑分齐 七二乘回心 八佛果义相 九摄化境界 十佛身开合。

    【科】第一心识差别者。

    心意识为诸法依。诸教诠此分齐差别也。

    【科】如小乘但有六识。义分心意识如小乘论说。於阿赖耶识但得其名如增一经说。

    言但有六识无七八也。义分下演义云小乘谓未来名心。过去名意。现在名识等种种分别。然无别体。彼为约此三世不同义。说心意识名。体即第六。小论即毗昙俱舍也。赖耶下但得第八之名。无别自体。谓小乘但是第六入三世故指增一阿含经也。

    【科】若依始教。於阿赖耶识但得一分生灭之义。以於真理未能融通。但说凝然不作诸法。

    谓相中辨成就义也。世谛因缘无性故成第一义谛。本来不作故不成。缘成故非不成。缘成故非是成。一切识门皆如是也。起信疏云。以始教相宗不知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故云但得一分。彼以业相为赖耶自证分。转相为见分。现相为相分。即唯识宗齐此业相为诸法生起之本。此但生灭之业。以於下论疏又云。以彼宗未明识等与真如同以一心为源。故说真如无知无觉凝然不变。不许随缘但与八识为诸法本。故真理不作诸法也。

    【科】故就缘起生灭事中建立赖耶。从业等种辨体而生异熟报识为诸法依。

    唯识第四云。诸心心所皆有三依。一因缘依。谓自种子诸有为法皆托此依。离自因缘必不生故。二增上依。谓内六处诸心心所皆托此依。离俱有根必不转故。三等无间依。谓缘前灭识诸心心所皆托此依。离开导根必不起故。释曰。根识同时名俱有也。前灭识等犹能开辟导引後生名开导也。然此三依言生转起别相云何生。约依种辨体而生。转约随顺与力令转起约由前开路令後得起。又云业无识种不亲辨体。识无业种不招苦乐。既有依托。故云从业等生。业即有支习气等等取我执名言二习气也。生死相续由诸习气。然诸习气总有三种。一名言习气。二我执习气。三有支习气。名言习气者谓有为法各别亲种名言有二。一表义名言即能诠义音声差别。二显境名言即能了境。心心所法随二名言所熏成种作有为法各别因缘。二我执习气者谓虗妄执我我所种。我执有二。一俱生我执。即修所断我我所执。二分别我执即见所断我我所执。随二我执所熏成种令有情等自他差别。三有支习气。谓招三界异熟业种。有支有二。一有漏善即是能招可爱果业。二诸不善即是能招非爱果。业随二有支所熏成种令异熟果善恶趣别故。论颂云。由诸业习气。二取习气俱。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此能引业即诸业习气。若无业种不招苦乐。如种无田终不生芽。故此名言由业引起方受当来异熟之果。异熟等者孔目云所熏一切种子。阿赖耶识亦名异熟识亦名阿陀那识。以能积集诸习气故。习气者谓由现行薀等令彼种子皆得增益。一切种子识者谓能生蕴等。诸法种子所积集故。阿赖耶识者谓能摄藏诸法种子故。又诸有情取为我故。异熟识者先业所生故。为诸法依者以赖耶是根本依故。诸识通依不唯七识。心所等法皆依此故。故云诸法依也。

    【科】方便渐渐引向真理。故说薰等悉皆即空。如解深密经云。若菩萨於内於外不见藏性不见薰习。不见阿赖耶不见阿赖耶识。不见阿陀那不见阿陀那识。若能如是知者是名菩萨。如来齐此建立一切心意识秘密善巧。瑜伽中亦同此说。

    方便等者。孔目曰。理体辨成就。又云。当知阿赖耶识欲成就者会须通如来藏始可得成坚实依止。若但取其生灭相识即同七法不住。非究竟依也。彼就究竟归如来藏。此约初教。故云渐渐引向真理。乃至但云悉皆即空。如解下若菩萨者。梁摄论云。由此心识微细境界所摄故。不为声闻二乘说。为诸菩萨说。应有胜位为得一切智故佛为说。何以故。若离此智得无上菩提者无有是处。若菩萨於内外各别。不见阿陀那阿陀那识阿赖耶阿赖耶识者。此皆藏识之别名重言。阿赖耶阿赖耶识约能所藏义。阿陀那阿陀那识谓能数数令生相续持诸根等令不坏故。又能积集一切法习气故。清凉云。阿赖那此云藏识。能藏一切杂染品法令不失故。我见爱等执藏以为自内我故。此名唯在异生有学。阿陀那此云执持。执持种子及色根故。此名通一切位。此二即心之别名。论主意明心含染净。双举二名释一心义。其义云何若有我执则成阿赖。若我执亡则舍赖耶名唯阿陀那。持无漏种则妄心斯灭真心显现。故偈云。心若灭者生死尽即妄灭也。非心体灭而言菩萨。菩萨者拣非声闻菩萨缘觉菩萨。如来下如来不齐法住智建立心意识也。瑜伽云。如是菩萨离由法住智为依止为建立於心意识秘密善巧。然诸如来不齐於此。施设心意识等广如唯识章具出。

    【科】解云既齐此不见等处。为立心意等善巧故。是故所立赖耶生灭等相皆是密意。不令如言而取故会归真也。

    是故下即前相成就从业等生灭相也。皆是下孔目曰但於生死之中辨因果相生道理。并是转理门无真实理。故云会归真理明即空也。始教有二门。相成就当於始门。理成就义当终门。

    【科】若依终教於此赖耶识得理事融通二分义。

    若依等者以此教中说如来藏不守自性。随缘成阿赖耶或名阿梨耶但梵音楚夏耳。阿赖耶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无断绝等。胜鬘云不染而染染而不染等。棱伽云。以七识染法为生灭。以如来藏净法为不生灭。此二和合为阿梨耶识。故得理事融通也。

    【科】故论但云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阿梨耶识。

    不生灭者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动作生灭不相离故故云和合。非一非异者真如全体动故心与生灭非异。而恒不变真性故与生灭不一。此生灭不生灭即之义不一。离之心不异。目此二义。不二之心名阿赖耶识。

    【科】以许真如随薰和合成此本识。不同前教业等种生。

    孔目云。随熏梨耶具四德方堪受熏。一坚谓理实故坚。二无记义方得受熏。何以故。无记者即是无分别义。如来藏中方有此法。三可熏者唯如来藏不守自性。随诸法缘起成似义故是可熏。四与能熏相应者唯如来藏有应诸法义。余法即无。何以故。以不守自性故。然能熏亦有四义。一者净法名真如。二者一切染因名为无明。三者妄心名为业识。四者妄境界。所谓六尘熏习义者。如世间衣服实无於香。若人以香而熏习故则有香气。真如净法实无於染。但以无明而熏习故则有染相等。清凉云。今法性宗亦七识等而为能熏。八识为所熏。其第八识中以如来藏随缘成立。含有生灭不生灭义故熏第八即熏真如。相宗所熏四义。一坚住性。若法始终一类相续。能持习气乃是所熏。二无记性。若法平等无所违逆。能受习气乃是所熏。三可熏性。若法自在性非坚密。能容习气乃是所熏。四与能熏共和合性。若与能熏同时同处不即不离乃是所熏。能熏亦有四义。一有生灭。二有胜用。三有增减。四与所熏和合而转。但彼相宗赖耶唯是生灭。是故所熏第三能熏第一正拣无为非能所熏。即不熏如来藏。遂成两宗不同。备如问明钞。不同下拣前生灭识也。

    【科】故楞伽云。如来藏为无始恶习所薰。名为识藏。又云如来藏受苦乐与因俱若生若灭。又云如来藏名阿赖耶识而与无明七识俱。又起信云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成染心等。如是非一。

    如来藏即所薰也。恶习能熏七转识也。藏识第八异名。密严经云。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恶慧不能知藏识海常住。藏即赖耶识。此明守权拒实诃为恶慧。又云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无明住地与七识俱。如海浪生常生不断。起信论云。如是众生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心。与无明俱无形相。不相舍离。其文非一也。

    【科】问真如既言常法。云何得说随薰起灭。既许起灭。如何复说为凝然常。

    唯识论释真如云。真谓真实拣非虗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前说常法。云何起灭。又若起灭。何谓凝然常耶。动静相违故须问释。

    【科】答既言真如常固。非如言所谓常也。何者圣说真如为凝然者。此是随缘作诸法。时不失自体。故说为常。是则不异无常之常。名不思议常。非谓不作诸法。如情所谓之凝然也。

    经论说真如常。非彼世间如言所对之常。何者徵圣教所说真如为凝然者。是随缘作生灭。时不失自性。如水作波时不失湿性。故说为常。由不变故始能随缘。由随缘故方能不变。何者若变自体将何随缘如无湿性。将何随缘如无湿性。将何随风而成波浪。即由此义说真如随缘。若不随缘。体即不变。缘中既无。何成不变。

    【科】故胜鬘中云不染而染者。明随缘作诸法也。染而不染者明随缘时不失自性。由初义故俗谛得成由後义。故真谛复立如是。真俗但有二义。无有二体。相融无碍。离诸情执。是故论云智障极盲闇谓真俗别执。此之谓也。

    不染下上即不变随缘。下即随缘不变。由随缘故俗谛得成。由不变故真谛复立。然此二义竟无二体但是一法。故说相融。未破所知。别执真俗是盲闇也。

    【科】此真如二义同前始教中约法相差别门。故但说一分凝然义也。此终教中约体相熔融门。故说二分不二之义。此义广如起信义记中说。

    同字当作内字。此真如随缘不变二义内前始教就法相差别门。但说不变一分之义。此终教深细。故就体之与相熔通二分无二之义。起信义记即古疏也。

    【科】又如十地经云三界虗妄。唯一心作。摄论等约始教义释为赖耶识等也。十地论约终教释为第一义真心也。又如达摩经颂摄论等释曰此界等者。界谓因义即种子识。如是等实性论约终教释云此性者即如来藏性。依此有诸趣等者如胜鬘经说。依如来藏有生死。依如来藏有涅盘等。乃至广说。

    十地经下经通也。摄论下清凉云。二异熟赖耶名为一心。拣无外境故说一心。此约始教义。十地论下论异也。清凉云。三如来藏性清净一心。理无二体故说一心。此约终教义。前说由熏习力变现三界依正等报。後说举体随缘成辨之事。探玄大疏经文广说十门以显一心。恐繁不录。又如下演义云。此通指大乘经为对法经耳。经颂云。无始时来界为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盘证得。摄论下等取瑜伽杂集。彼论释云。无始者初际无故。界者因义即种子也。是识因种谓一切法。此唯杂染非是清净。彼一切法等所依者能任持故。非因性义。所依能依性各异故。第三论云此中闻熏习为是阿赖耶识自性等。论答云。此闻熏习随在一种所依转处寄在异熟识中。与彼和合俱转。犹如水乳。然非阿赖耶自性。是彼赖耶对治无分别智种子性故。明知赖耶但是生灭非真性成故云界是因义等实性下即法性宗论第四论云。无始时来性。作诸法依止。依性有诸道。及证涅盘果。无始时来性者如经说言。诸佛如来依如来藏说诸众生无始本际不可得知故。所言性者如圣者胜鬘经言。世尊如来说诸如来藏者是法界藏。出世间法身藏出世间上上藏。自性清净法身藏自性清净如来藏故。作诸法依止者如胜鬘云。是故如来藏是依是持是住持是建立等。论云依性有诸道者。经云。世尊。生死者依如来藏。世尊。有如来藏故说生死是名善说[占*ㄆ]及证涅盘果者。经云。依如来藏故有生死。依如来藏故证涅盘。故云界者性义等。

    【科】是故当知二门别也。

    二门别者始终二门也。

    【科】若依顿教即一切法唯一真心差别相尽离言绝虑不可说也。

    即二祖摄相归性以显一心。以八识皆无自体。唯是如来藏平等显现余相皆尽。故云一切等也。不可说者论云。一切虗妄如石女儿。用炎水浴。被龟毛衣。着兔角屣。戴空华冠。入乾闼婆城共幻化女戏义。言但起心见法并皆非有。如上所谕。当知圣教所现道理。诸法非有唯一真如。无我实性以为究竟。此是三乘义。故云离言不可说等。

    【科】如维摩经中三十二菩萨所说不二法门者。即是前终教中染净熔融无二之义。净名所显离言不二是此门也。

    二教不同真如章等累作此判。分教处引此亦证成。

    【科】以其一切染净相尽无有二法可以融会。故不可说为不二也。

    不可说者以无二法可以指诉说二不二也。

    【科】若依圆教。即约性海圆明法界缘起无碍自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主伴圆融。故说十心以显无尽。

    即二祖後之三门所显唯心之义。十心用显无尽。

    【科】如离世间品及第九地说。又唯一法界性起心亦具十德。如性起品说。此等据别教言。

    离世间及九地所出一广心二深心三胜心四净心五利心六坚心七无染心八希有心九智慧心十无边心。唯识章引地论云。是菩萨如实知众生诸心种种相心杂相。乃至无量百千种种心差别相皆如实知。性起品云。佛子。菩萨摩诃萨应云何知如来应正等觉心。佛子。如来心意识俱不可得。但应以智无量故知如来心。譬如虗空为一切所依而虗空无所依。探玄广释。

    【科】若约同教。即摄前诸教所说心识。何以故。是此方便故。从此而流故。余可准之。

    问摄前诸教者。未审摄何等教。若言即前所列诸教。别教亦列乎前。岂亦摄耶。若云但摄前四。何不如余处列乎别教之前。答无可无不可。言无可者如余处列之於前但摄前四。以是一乘之方便故。无不可者前五总融为同教故。如建立中同教之内亦列别教一乘。三一和合中以大白牛车望三乘为义故。探玄十门唯心中云。初三门约初教说。次四门约终教顿教说。後三门约圆教中别教说。总具十门约同教说。则别教亦摄是为同教。故亦前亦後也。问探玄云。华严初成顿说。无权可会。如何令说摄前诸教是此方便耶。又华严从初至极唯谈一乘更无异说。如何前教从此流耶。答祖云华严一部唯是不共。未有末之可摄也。法华乃摄末归本归华严故。故为本也。是故诸祖皆判法华为同教一乘。摄前诸教归华严矣。又此经是开渐之本。非本无以垂末。二乘在座如聋如盲。故兴一代渐经。无权者以对普机。故与渐者为别机故。

    【科】问云何一心约就诸教得有如是差别义耶。

    问心性是一。云何教有种种差别。

    【科】答此有二义。一约法通收。二约机分齐。

    答法具五门约机得别。

    【科】初义者由此甚深缘起一心具五义门。是故圣者随以一门摄化众生。

    初义下即缘起理实一法界心也。随应摄化故有多种。

    【科】一摄义从名门如小乘教说。二摄理从事门如始教说。三理事无碍门如终教说。四事尽理显门如顿教说。五性海具德门如圆教说。

    一者得名而不得义。依小乘但有六识义分心意识。余如小乘。二者如杂集论以八义建立阿赖耶识。孔目云。据此文相阿赖耶即在事中。但得一分生灭之义。三者真理随熏遍在缘中成赖耶故。四者楞伽云心如工伎儿。意如和伎者。五识为伴侣。妄想观伎众。据此经文。虽知是识。由不免戏论。如上所喻。当知圣教所现道理诸法非有唯一真如无我实性以为究竟。此是三乘义。五者如是等法为无尽教摄性海融融具德无尽故。

    【科】是故不动本而常末。不坏末而恒本。故五义相融唯一心转也。

    不动本际而成诸法。即本而常末也。不坏有情而入涅盘。即末而恒本也。由心回转善成立门矣。

    【科】二约机明得法分齐者。或有得名而不得义如小乘教。或有得名得一分义如始教。或有得名得具分义如终教。或有得义而不存名如顿教。或有名义俱无尽如圆教。

    机有普别。智有大小。随宜得证。闻有浅深。分量齐限。故有不同。言名义无尽者如随一世界名字差别有四十亿百千那由他名。又娑婆四谛有四百亿十千名等名即无尽也。义无尽如海云比丘闻此法门。假使有人以大海量墨须弥聚笔书写於此普眼法门。一品中一门。一门中一法。一法中一义。一义中一句。不得少分。何况能尽。又如一尘具十玄门等。非华严圆宗余宗安能谈此。

    【科】其余义门如唯识章说。

    广如孔目唯识章也。是知此章全录孔目问答不妄矣。

    【科】第二明种性差别者。

    【科】若依小乘种性有六种。谓退思护住昇进不动。

    谓退思等下皆有一法字。一退法者因遇违缘退失所得法故。二思法者常自思惟所得之法恐有退失故。三护法者常自防护所得之法恐退失故。四安住法者常自安住所得之法。此罗汉无胜退缘。虽不自防护亦不退失。又无胜加行不能精进。五昇进法者即是堪达法罗汉也。其性有胜堪能常好链根堪达法故。故名昇进。六不动法者谓不被烦恼之所退动故。

    【科】不动性中有三品。上者佛种性。中者独觉性。下者声闻性如舍利弗等。

    此就利根忍位中分三品也。上者佛种性仁恕慈爱异二乘故。中者独觉性其根小利故。下者声闻性其性厌没欣出故。舍利弗等即下品根性也。要问曰。小乘教於一时中俱菩萨一人慈悲爱行依三十三心次第作佛。余现行者并不作佛。但得二种涅盘住无余也。

    【科】虽於此中说佛一人有佛种性。然非是彼大菩提性。以於佛功德不说尽未来际起大用等故。

    以小乘中说佛身皆是无常。三根虽异位皆罗汉并证灭果。故於佛德不说未来等也。大乘即不然。依三乘等虽有常无常皆尽未来际故。

    【科】是故当知於此教中除佛一人余一切众生皆不说有大菩提性。余义如小论说。

    要问云。依小乘教。但一人成佛。若余人成佛前後不同时。若教化有情後时作佛由无十方佛故。

    【科】若依三乘教种性差别略有三说。

    三乘略有三说。下列始终顿皆三乘。但三义说有不同遂开三教。岂有一章所拣大义前後不同而章家不为和会耶。

    【科】一约始教。即就有为无常法中立种性故。则不能遍一切有情。故五种性中即有一分无性众生。

    由取赖耶中传来种子以为种性故。故是有为无常法也。故论云谓先世所作增长业烦恼为缘。无始时来戏论熏习为因。所生一切种子异熟识为体。至相判云据此即生死体。此依唯识论。但於生死之中辨因果相生道理。并是转理门无真实理。既从事立。事有差别不遍一切故有无性等。

    【科】故显扬论云云何种性差别。五种道理一切界差别可得故。乃至唯现在世非般涅盘法不应理故。乃至广说。

    言界差别者。界者分义因义。今以种子为因故有差别。彼宗新熏本有皆有五种。故说唯现在世非般涅盘法。余生中可转为般涅盘法。不应理故。

    【科】是故当知由法尔故。无始时来一切有情有五种性。第五种性无有出世功德因。故永不灭度。

    言法尔者谓法本如是。不可诘其所由也。五性者谓一声闻性乃至五无性阐提。善戒地持云无种性人无种性故。虽复勤行精进终不能得无上菩提。但以人天菩提而成熟之。瑜伽等皆同此说。

    【科】由是道理诸佛利乐有情功德无有断尽。

    意云此类有情既不入灭。则生界不空诸佛常化。故利德无□也。

    【科】其有种性者如瑜伽论云。种性略有二种。一本性住。二习所成本性住者。谓诸菩萨六处殊胜有如是相。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得。习所成者谓先串习善根所得。

    种性者谓体同曰性。相似名种。如稻生稻。不生余谷。此属性也。萌干花粒。其类无差。此属种也。关中云。佛报唯佛。其理不差。即性义也。说法度人。类皆相似。此亦种也。瑜伽下列释六处者指体也。即取赖耶中种子为性种也。故彼论云云何菩萨种性住(此问位体)。云何菩萨住种性位(此问能住人)先答後能住人问。谓由其性仁贤。性能成菩萨行德。不由思择制约有所防护。即善行人也。二答前位体问。若诸菩萨种性任持一切佛法种子於自体中。於所依中具足有一切佛法一切种子。清凉释曰。阿赖耶识名为自体。相续之身名为所依。未发心前彼自体中佛法种子为此住体种性。即住以此为体名种性住等。二习所成性约修习说。故云串习所得也。

    【科】此中本性。即内六处中意处为殊胜。即摄赖耶识中本觉性为性种性。

    上云六处。六处语通故於六中指意殊胜也。孔目曰。若欲出体则用本有修生缘起福慧定慧等门为体。故此约本觉解性也。

    【科】故梁摄论云。闻薰习与阿梨耶识中解性和合。一切圣人以此为因。

    闻熏习即习所成也。阿赖耶中解性即性种性。二法和合为佛因性。一切圣人乃三乘圣人也。孔目云此顺三乘故。

    【科】然瑜伽既云具种性者方能发心。即知具性习二法成一种性。

    祖云种性义者是其佛因。其义广大。又云诸佛从菩萨中生故。又云以是三世佛种性能生一切菩萨等故。谓依外凡十千劫来修信善根方便行。於大菩提起决定心。入位不退方能发心。至发心住名种性位。即知具性习成种性也。至相曰。今立性习二种性者。约总说之。清凉云。谓种性位由於习种合於性种。方名种性。性种即自性。住性为正因。性习即新熏修成之性。决为佛因。称为种性。

    是故此二缘起不二。随阙不成。亦不可说性为先习为後。但可位至堪任以去方可。约本说有性种。约修说为习种。然有二义而无二事。如上摄论云。二义和合为一因。故得知也。

    是故下结成有性故起习。有习故说性共为缘起。随阙一不成者。无性曰无习。无习不成性。共为缘起方成种性。亦不下孔目曰亦有解者。性种性是本有性。习种性者是修生性。此非佛法所乐故。此云亦不等也。但可位至堪任者是发心住也已去者向第二住以往也。是从凡夫修信心行满至此位也。瑜伽十二住。一种性住。二胜解行住。乃至十二最上菩萨住。要问云。直进及回心二人修行满十千劫住堪任地者并皆成就。孔目云。性种性者约本性说。习种性者约修生说。论既云和合为一因故无二事矣。云华曰。夫论种性者顺因缘门说。岂容不对因缘而说种性。故今性种性不得为本有。又习种性不得为修生。何以故。若法性外有修生者缘起可增。是故不得说修生。故今种性义者是其佛因。其义广大。非偏在解。非偏在行。非偏在位。非偏在比。非偏在证。非偏因果。非偏本有修生。故今立性习二种性者。约总说之。性种性约本性说位在种子。习种性者约修生说。义则广大。从缘起门。义则善成。不对缘起说本有修生。义则不成。得位已去。缘方成起。故约堪任。方名种性。

    【科】问此二种性与仁王及本业经中六种性内习种性种。有何差别耶。

    六种性。一习种性。二性种性。三道种性。四圣种性。五等觉性。六妙觉性。故问二性有何差别也。

    【科】答彼经大都约位而说。以初习为习种性。久习积成为性种性。故说习种在十住。性种在十行三贤之前但名善趣不名种性。瑜伽中久习名习种。约本为性种。而此二种非初非中後。是故经说习故成性。论中说为依性起习。良以此二互成缘起无二相。故经论互说。义方备足。

    彼经下至相亦曰。此约位说义则是通经以初习为习。习成为性。习先性後。故习在住性居行也。信未成位。但名善趣中修信行人。不名种性人也。瑜伽论中久习名习。位在修生。约本名性。位在种子。上总出经论之意。而此下章家会成缘起义。非初中後地论断惑义也。下云前中後取故。是则三昧不断而不离三时。缘起无定性。故会性习义。缘起亦然。由是之故。经说先习而後成性。论说依性而能起习。盖由性习共成缘起。经论各说也。

    【科】又经说种性在发心後。论中种性在发心前。何以尔者。以其至得位时功能方显。是故经说在三贤位中。然彼功能必有所依。是故论中说在位前。要由功能显方可说有故经不违论。要由有性方起功能故论不违经。亦是互举。义意融通。

    经说发心後者。性种性当十行故。初住发心故。言在後论说在前者良以从外。凡修信满时成种性发心故。故言在前。何以者。徵以其下释。显得位则功成。故在三贤位中经说在後。若起现行必依种子。是故说言依性起习故论说在前。功能未显不说有性。经何违论。有性则能起习。论何违经。故云互举融通也。

    【科】问又以何义知种性至堪任位耶。

    问辞可解。

    【科】答以论说种性必具性习。既已有习必已修行。若已修行必至堪任。若不从愚夫至堪任以来中间修此串习行者更何位修也。以於愚位未修习故。得位以去是第二住故。是故当知从愚位来修串习行至彼堪任串习方成。故得性习通融以为种性。

    论说者前引瑜伽也。既已下慈恩云。一本性住种性。谓住本识能生无漏本性功德。二习所成种性。谓闻正法等熏习所起。若入五位所修无边胜善法名习所成种性故。若修信心不退必至堪任。则串习善等也。若不下非此一万劫修。於何时修耶。以於下释成愚位未修得位以後当第二位。是故下结成闻法起修位。当善趣信行位人也。故得性习融成种性也。

    【科】问若要待习方说性者愚位未习岂无性种。如其无者後不应有先无後有非性种故。如其有者无习有性不应理故。论不说故。

    若要下蹑前以立难本。愚位下开两关设无何失。先本自无。何时方有。如其下既云待习说有今愚夫无习。汝言其有。与所立义理不相应。瑜伽论中要具性习不说无习而有性故。

    【科】答此二既为缘起。故无习时亦无彼性。由此亦立无性有情。先无後有非性种者。此亦不然。以习成处定先有性。愚位未习故不说性後起习已不名无习。是故习成则说有性随於诸乘串习何行尔时则说本有彼性。

    此二下以缘起法阙一则一切不成。故无习亦无性也。由此下由无习故立彼无性也。先无下举难以答释此亦下总非也。无性则无习。今既习成定知先来决有性种。愚位下会难释成诸乘下则声闻等习彼声闻行至忍位时。尔时即说声闻性等。

    【科】问若尔此则唯是一不定性。如何得有五种性差别耶。

    【科】答则由此义安立五种。

    由性不定随熏成立。故有五性。

    【科】何者谓修六度串习行已位到堪任成菩萨种性。若习小乘行到於忍位成声闻性。故智论云煗顶忍等名为性地。善戒经云若得世第一法是名第二位。故知前三善根属种性住。若依俱舍论。得顺解脱分善根位方说有性。故彼论云顺解脱分者谓定能感涅盘果。善此善生已令彼有情名为身中有涅盘法。独觉准知。由此则立三乘种等。

    何者徵由一成五。其义云何。若修六度至堪任时名菩萨等。智论下引证煗顶忍世第一四加行位名为性地。以至此位必不退。故俱舍颂云忍不堕恶趣。若至忍位定无退义。虽有命终。毕竟不入三恶道故。又暖顶二位许转根成佛。若至忍位必无成佛义已成声闻种性故。善戒下得世第一。既是第二位暖顶忍三属种性位。此即小乘十二住中第二住也。是从远近方便中修串习也。俱舍顺解脱分者即资粮之异名也。修至彼位即名性种。此位善根定能感果故名为身中有涅盘法。即名性地。独觉下例显由此下结也。

    【科】若於三行随一修行未至本位。尔时立为不定种性。

    本位谓堪任及忍位等也。

    【科】若於三行全未修行。尔时立为无有种性。

    【科】由此当知诸乘性种皆就习说。

    【科】问若愚位无习则无性者後纵起习。何得为有。

    若愚下无固为无。习何为有。

    【科】答有习非是无习位故。是故有习常恒有。无习自恒无。既不以无习而作习。亦不以无性而为性。以位差别故。

    有习无习二位不同。是故有性无性自恒差别。

    【科】如涅盘经言。三种人中毕竟死者喻一阐提无佛性也。善男子。一阐提辈若遇善友诸佛菩萨闻说深法。及以不遇俱不得离一阐提心。何以故。断善根故。一阐提辈亦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者何。若能发菩提之心则不复名一阐提性也。善男子。以何缘故说一阐提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阐提辈实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命尽者等。乃至广说。

    三种下至断善根故。无习则无性也。一阐提至不复名一阐提性也。下有习名有性也。发心即是习故不名阐提。是有性也。善男下复成无性。

    【科】当知此中就位前後有无恒定不相由也。

    位之前後性之有无。理常自定各不相由也。此上初教相宗事中建立五性定别。成者成。不成者不成。故云以深密第二第三时教同许定性无性俱不成佛。故今合之以为一教。若尔何以彼说初唯不成次一向成。第二时中准说大乘唯菩萨机言教摄机阙而不具耶。答深密经意许俱不成。以第三破第二。故第二约遍计密说。第三约依圆实说。以後照前。故知同许。又问义若如是终教既说一性。何以分教等中以第二为始教第三为终教耶。答彼第二时显说诸法皆空。摄一切空经故当初教。第三时教以有照空。以显中道双持空有。名持法轮。三时次第总摄一代渐经。三轮义宽收经亦广。故当渐门。三教未克所宗。但是境空心有五种三乘有不成佛。今明种性。方究其宗。本非终实。经含多义。用有不同。非吾祖师前後异说。奘师归於至相之时。此章成於至相之後。言教具阙摄机宽狭。自吾祖出。故知非後时方改也。

    【科】二约终教。即就真如性中立种性故。则遍一切众生皆悉有性。

    良以真如随缘成种种味故。言法身流转五道名曰众生。论曰真如内熏力故能令众生厌生死苦乐求涅盘。真如熏无明成净用等。要问曰若依三乘终教则一切有情众生皆悉成佛。由他圣智显本有佛性及行性故。除其草木故曰遍有情皆悉有性也。孔目曰。佛性者诸佛所师。所谓法也。真性平等犹如虗空。於诸凡圣无有限碍。名为佛性。

    【科】故智论云。白石有银性。黄石有金性。水是湿性。火是热性。一切众生有涅盘性。以一切妄识无不归自真性故。如经说言众生亦尔悉皆有心。凡有心者定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义故我常宣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此在无情数中即诸法自性也。在有情数中名涅盘性。涅盘即所证佛性也。论文甚明。或谓今学者遍执论文并无此义者悞矣。良以真如随缘而成妄识。妄识从缘无有自性。皆归真性也。故论曰以真如法常熏习故妄心则灭法身显现。凡是有心定当作佛。涅盘云若说草木有佛性者是外道说。孔目云佛性者据觉时语所以知者为随其流处成种种味。法身流转五道名曰众生。则在有情位中名为佛性。佛者觉也。口称无情复言有觉。是知不晓也。须知以性从缘则成差别。以缘从性方归一体。

    【科】问如有难云。若诸有心悉得菩提者。佛亦有心亦应当得。若言佛虽有心更非当得。是则无性众生虽有是心亦非当得。

    佛及无性同是有心。佛非当得。无性应然。

    【科】答经中已自简滥故。但云众生有心不云佛矣。以处处受生名为众生。故不同佛也。

    经自拣云。众生有心。何以滥佛。故不同也。

    【科】问若并有性。如何建立五种性中无性者耶。

    性若并有。经论云何建立无性。

    【科】答论自有释故。宝性论云向说阐提无涅盘性不入涅盘者。此义云何。为欲示显谤大乘因故。此明何义。为欲回转诽谤大乘心依无量时故作是说。以彼实有清净佛性故。

    此义云何。此是论中自有此问。论自答释也。诬谤大乘是地狱因。为转此心令不生谤。故约长时不得成佛。非谓永无清净佛性。

    【科】又佛性论云。问云。若尔云何佛说众生不住於性。永无般涅盘耶。答云。若憎背大乘者。此法是一阐提因。为令众生舍此法故。若随阐提因於长时轮转不息。以是义故经作此说。若依道理。一切众生皆悉本有清净佛性。若不得般涅盘者无有是处。是故佛性决定本有。离有离无故。

    问下论自问也。不住於性不住清净佛性。答下论答也。若背大乘是谤诽大乘也。若有此法则堕阐提。故为欲恐怖令舍此法故说无性。若堕此法则长时流转。约此义故经说无性。若依真实道理皆有佛性。若言阐提实不得灭度无有是处。是故下结成俱有。

    【科】解云又此论前文广破无性。乃至末文云三者失同外道。有本定有。无本定无。有不可灭无不可生。此等过失。由汝邪执无性义生。乃至广说。

    良以种性顺因缘门。非偏在有。不偏在无。汝执定无故生诸过。是失同外道也。

    【科】问前始教中决定说有无性众生。此终教中并皆有性。云何会通。

    始终二教各有所依之经。二义差别如何和会。

    【科】答亦论自有释。故佛性论第二卷云。何故复有经说阐提众生决定无有般涅盘性。若尔二经便自相违。如何会二说。一了一不了故不相违。

    此论王宗一性。故作此问。意在释通。了者终教所依之。经说一切皆有清净佛性者了义说也。不了者始教所依之。典言有无性者是权施不了说也。是故如来所说不相违也。

    【科】解云。若小乘中但佛一人有性。一切人皆不说有。三乘始教中以渐异小乘故。说多人有性犹未全异彼。故许一分无性。是故论中判为权施不了说也。

    尚言一分无性犹未全异。故曰权施矣。

    【科】问若依终教。一切众生皆当作佛。即众生虽多亦有终尽。若如是者最後成佛即无所化。所化无故利他行阙。行阙成佛不应道理。又令诸佛利他功德有断尽故。

    生界虽多而皆有性终竟有尽。若如下立理进难。若许俱成。二利行中利他为上。生总成佛则无他可利。无他可利则无妙行。无行而成理不应故。又诸佛如来利他功德无有断尽。生界若尽则断尽矣。

    【科】如其一切尽当作佛而言众生终无尽者。即有自语相违过失。以无终尽者永不成佛故。又如一佛度无量人於众生界有损。以不若有渐损必有终尽。有损无尽不应理故。若无损者则无灭度。有灭无损不应理故。

    众生总许作佛而云无尽。则自相违也。又如下问生界损不损否。若有损。云何有损而云无尽。不成理故。

    【科】依如是等道理。佛地论等由此建立无性有情。离上诸过。此义云何。

    依上诸义。佛地瑜伽等论立无性者。其义善成。

    【科】答若谓众生由有性故。并全成佛说有尽者是。即便於众生界中起於减见。众生界既减。佛界必增。故於佛界便起增见。如是增减。非是正见。

    若谓下牒难是即下总非。既云增减。是外道说。故非正见。

    【科】是故不增不减。经云。舍利弗。大邪见者所谓见众生界增。见众生界减。乃至广说。

    邪见之人则有增减。彼经又云。法身即是众生。众生即是法身。法身众生。义一名异。又云。众生界法界无二无别。若言众生法界有二有别者。我说彼人名一阐提。

    【科】设避此见。故立此一分无性有情为不增减者。彼终不能离增减见。何以故。以彼见於诸有性者并成佛故。则便起於断见减见。诸无性者不成佛故。即便起於常见增见。以彼不了众生界故。

    设避下是牒难彼终下总非。何以下徵释有情俱成则後不复有成佛者。则断见减见无性不成。常在生界是常见增见。有如是见者由不了生界也。

    【科】是故经云。一切愚痴凡夫不如实知一法界故。不如实见一法界故。起邪见心谓众生界增众生界减。

    在文可见。

    【科】文殊般若经云。假使一佛住世若一劫若过一劫。如一佛世界。复有无量无边恒河沙诸佛。如是一一佛若一劫若过一劫。昼夜说法心无暂息。各各度於无量河沙众生皆入涅盘而众生界亦不增减。乃至十方诸佛世界亦复如是。一一诸佛说法教化各度无量河沙众生皆入涅盘。於众生界亦不增减。

    即文殊问般若也。假使过一劫等言其长时也。如一下以一例多亦尔许时昼夜度生不息。如是之多尔许成佛而不增减。此约一方说乃至下列明十方也。

    【科】何以故。众生定相不可得故。

    何故尔所时界多佛度生而不增减。众生既无定相。将何以增减。法身被染故曰众生。从缘成立性本自空譬如虗空。一切世界若成若坏常无增减。以义从名假立众生耳。故经云若成正觉与不成正觉亦无增减。何以故。菩提无相无非相。无一无种种。能成所成皆无有相。复何增减。

    【科】义言说众生界犹如虗空。假使无量胜神通之者各无量劫飞行虗空。求空边际终不可尽。非以不尽不名游行。非以游行令其得际。

    虗空谕生界。神通谕诸佛。飞行求空谕说法度生也。

    【科】当知此中道理亦尔。非以当得令其有终。非以无终说有无得。是故诸难无不通也。

    非以当得成佛令生界有尽。非以生界无尽说有无性不成佛故。是故结成义宗。生界离尽不尽。诸难皆遣也。

    【科】又为成诸佛利他功德无断尽故。立一分无性众生者。

    【科】是则令彼诸佛但有变化利他功德。亦即断彼随他受用诸功德也。以无菩萨证诸地故。又化他中亦但有麤断灭彼细。以无一人得二乘无漏故。

    登地即见报身。今无登地之机。故断报身利他功德。以彼无性但以人天而成熟之。又化下且凡夫二乘见彼化佛。以彼无性但是凡夫。既无二乘变化利他有麤无细。

    【科】又今已後诸佛无有一佛得说三乘等教。以无得圣机故即断诸佛同体大悲也。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