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杨、刘诸人师李义山可也,又师唐彦谦。唐诗虽雕琢对偶,然求如一抔三尺之联,惜不多见。五言叙乱离云:“不见泥函谷,俄惊火建章。剪茅行殿湿,伐柏旧陵香。”语尤浑成,未甚破碎。若《西昆酬唱集》,对偶字面虽工,而佳句可录者殊少,宜为欧公之所厌也。

    王元之被遇熙陵,知制诰,因救徐铉,贬商州,为内相,因议孝章皇后丧,贬滁州。真皇登极召还,将用矣,其诗乃云:“两制旧臣生白发,一番新贵上青天。”未几再谪黄州,迁蕲州而卒。岂新贵有所未平乎?

    王元之《挽赵中令》云:“太常草仪注,全是葬周公。”足以称其勋业。

    魏野五言云:“常怜李斯首,不及严光足。”真处士语也。潘阆云:“白日升天易,清朝取事难。”野聘召而不至,阆叫呼而求用。味其诗,与张元、姚嗣宗何异?

    潘阆《客舍》诗:“土床安枕稳,纸被转身鸣。”定非“慵便枕玉凉,绣被春寒夜”者所能道也。

    诗家评论古人,多是书生空言尔。晏元献《书平津侯传》云:“主父仲舒容不得,未知宾阁是何人。”公能客富、欧二公于门下,然后可以为此言。但主父非仲舒之伦,宜以汲黯代之。

    夏英公《宫词》云:“绛唇不敢深深注,却怕香脂污玉箫。”不减《香奁》、《花间》之作。王岐公《夫人阁端午帖子》云:“后苑寻青趁午前,归来竞斗玉栏边。袖中独有香芸草,留与君王辟蠹编。”出新意于彩丝巧粽之外,可喜也。

    “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宋景文《落花》诗也,为世所称。然李义山固云:“落时犹自舞,扫后更闻香。”李下句尤妙。

    君谟以诗寄欧公,公答云:“先朝杨、刘,风采耸动天下,至今使人倾想。”世谓公尤恶杨、刘之作,而其言如此,岂公特恶其碑板奏疏磔裂古文为偶俪者,而其诗之精工律切者,自不可废欤!又云:“近时苏、梅,二穷士尔,主张风雅,人士归之。自二穷士死,文士满朝,而使斯道寂然中绝。每念此事窃叹。乃知文士满朝而诗道寂然,不但近岁,祖宗盛时因已然矣。”欧帖在郑子敬左司家。

    欧公诗如昌黎,不当以诗论。本朝诗惟宛陵为开山祖师。宛陵出,然后桑濮之哇淫稍息,风雅之气脉复续,其功不在欧、尹下。世之学梅诗者,率以为淡,集中如“葑上春田阔,芦中走吏参”,“海货通闾市,渔歌入县楼”,“白水照茅屋,清风生稻花”,“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河汉微分练,星辰淡布萤”,“每令夫结友,不为子求郎”,“山形无地接,寺界与波分”,“山风来虎啸,江雨过龙腥”之类,殊不草草。盖逐字逐句铢铢而较者,决不足为大家数,而前辈号大家数者,亦未尝不留意于句律也。

    苏子美歌行雄放于圣俞,轩昂不羁如其为人,及蟠屈为吴体,则极平夷妥帖。绝句云:“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又云:“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极似韦苏州。《垂虹亭观中秋月》云:“佛氏解为银世界,仙家多住玉华宫。”极工。而世惟咏其上一联“金饼彩虹”之句,何也?“山蝉带响穿疏户,野蔓蟠青入破窗”,亦佳句。

    子美《送李生》云:“李生以病废,东入徂徕峰。志气尚突兀,形骸已龙钟。男儿生世间,有如绝壑松。误为风雷伤,不与匠石逢。哀哉千尺干,摧朽似秋蓬。”此诗悲壮之甚。李生何如人,足以当之?窃意子美自谓也。

    雁湖注半山“归肠一夜绕钟山”之句,引韩昌黎诗“肠胃绕万象”,非也。孙坚母怀妊坚,梦肠出绕吴阊门。半山本此,见《吴志》。《和王贤良龟诗》云:“世论妄以虫疑冰。”注虽引《庄子》,但出处无疑字,意公别有所本。后读卢鸿《嵩山十志》,有“疑冰”之语。又唐彦谦《中秋》诗云:“雾净不容玄豹隐,水寒却恐夏虫疑。”乃知唐人巳屡用之矣。

    半山《挽裕陵》云:“玉暗蛟龙蛰,金寒雁鹜飞。”《挽吴春卿》云:“曲突非无验,方穿有不行。”炼字属对无遗巧。

    刘原父《咏春草》云:“春草绵绵不可名,水边原上乱抽荣。似嫌车马繁华处,才入城门便不生。”贡父绝句云:“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惟有南风旧相识,迳开门户又翻书。”皆有元和意度,不似本朝人诗。

    刘贡父《咏史》云:“自古边功缘底事,多因嬖幸欲封侯。不如直与黄金印,惜取沙场万髑髅。”往往指王韶、李宪辈。唐人曹松亦云:“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王逢原《暑旱苦热》云:“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著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其骨气老苍,识度高远如此,岂得不为荆公所推!

    富公由并州入相,外廷至于举笏相贺,王逢原独云:“要须待见成尧舜,未敢轻浮作颂声。”所见高于石徂徕一等矣。《答孙华老》云:“生无人愧宁非乐,死有天知岂特名。”其固穷自守,亦士之高致也。

    王逢原《闻雁》云:“万里波涛九秋后,五更风雨一灯旁。”不待著雁字而题见矣。

    滕白《题汶川村舍》云:“种茶岩接红霞坞,灌稻泉生白石根。皤腹老翁头似雪,海棠花底戏儿孙。”可入图画。

    坡诗略如昌黎,有汗漫者,有典严者,有丽缛者,有简澹者。翕张开阖,千变万态。盖自以其气魄力量为之,然非本色也。它人无许大气魄力量,恐不可学。和陶之作,如海东青、西极马,一瞬千里,了不能为韵束缚。

    陈洙《书御史台壁》云:“清朝无事谏章疏,窃禄经年卧直庐。惆怅平生不如梦,春来三度到溪居。”与荆公“三年衣染禁城尘,抚事茫然愧古人。明月沧波江万顷,扁舟长载梦中身”之作暗合。

    唐子西诸文皆高,不独诗也。其出稍晚,使及坡门,当不在秦、晁之下。集中有《闻坡贬惠州》诗云:“元气脱形数,运动天地内。东坡未离人,岂比元气大。天地不能容,伸舒辄有碍。低头不能仰,闲口焉敢欬。东坡坦率老,局促应难耐。何当与道俱,逍遥天地外。”此诗甚佳,状得出。

    “潮田无恶岁,酒国有长春。草木疑灵药,渔樵或异人。”“花开不旋踵,草薙复齐腰。团扇侵时令,方书遣昼长。”“问学兼儒释,交游半士农。国计中宵切,家书隔岁通。”“关河先垄远,天地小臣孤。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皆唐子西惠州诗也。曲尽南州景物,略无迁谪悲酸之态。七言如“身杂蜑中谁是我,食除蛇外总随乡”,“骥子能吟青玉案,木兰堪战黑山头”,亦甚工。

    后人取前作,翻腾勘辨,有工于前作者。唐子西《过田横墓》云:“沧溟无际何妨死,却死东都未耿光。”乃反退之祭文之意。此诗必有谓,不独为横发。

    元祐后,诗人迭起,一种则波澜富而句律疏,一种则煅炼精而性情远,要之不出苏、黄二体而已。及简斋出,始以老杜为师,《墨梅》之类,尚是少作。建炎以后,避地湖峤,行路万里,诗益奇壮。《元日》云:“后饮屠苏惊已老,长乘舴艋竟安归。”《除夕》云:“多事鬓毛随节换,尽情灯火向人明。”《记宣靖事》云:“东南鬼火成何事,终待神锋作争臣。”谓方腊不能为患,直待金人耳。《岳阳楼》云:“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又云:“乾坤万事集双鬓,臣子一谪今五年。”《闻德音》云:“自古安危关政事,随时忧喜到樵渔。”五言云:“泊舟华容县,湖水终夜明。凄然不能寐,左右菰蒲声。穷途事多违,胜处心亦惊。三更萤火闹,万里天河横。腐儒忧平世,况复值甲兵。终然无寸策,白发满头生。”造次不忘忧爱,以简严扫繁缛,以雄浑代尖巧,第其品格,故当在诸家之上。

    徐师川《闻捷》云:“时时传破虏,日日问修门。”又云:“诸公宜努力,荆棘已千村。”陈简斋《感事》云:“风断黄龙府,云移白鹭洲。菊花纷四野,作意为谁秋。”颇逼老杜。

    宣靖之祸,自灭辽取燕始,韩子苍《挽中山韩师》云:“金絮盟尤在,灰钉事已新。”语妙而意婉,上句指韩,下句指童、蔡,作诗法当如此。

    崔德符诗,幽丽高远,了不蹈袭,盖用功最深者。《观鱼》云:“小鱼喜亲人,可钓亦可纲。大鱼自有神,隐见谁能量。老禅虽无心,施食不肯尝。时于千寻底,霍见如龙章。”《桃花》云:“如何一朽株,孕此千亿花。虽云行且阑,明岁亦再华。岂知世上人,一老不复佳。”《过湖》云:“谁见诗颠颠发时,鄱阳湖里月明知。无人为觅昭华管,自卷秋芦片叶吹。”皆精诣可吟讽。

    江端友,字子我,邻几之孙,靖康间以布衣召用。同时诗人感慨北狩南渡之作多矣,子我云:“楚欲图周鼎,汤犹系夏台。”又云:“比年荧惑犯南斗,何日燕人祭北门。”事的切而语回互。

    江子我《咏象》云:“仓舒止用儿童计,亦能自知尔重轻。”盖用王内翰元之讥玩张相齐贤之语,但含蓄而不刻露尔。

    朱希直七言如“几许少年春欲夏,一番梦事绿催红”,“过时不语莺解事,怕客深藏鱼见几”,“人间万事老无味,天下四时秋最愁”,五言如“剪茅编鹤屋,筛米聚鸡粮”,“灯昏鼠窥研,雨急犬穿篱”,皆警策不蹈袭。

    前辈记朱新仲舍人“天气未佳宜且住,风涛如此亦安归”之联,取其自然,不烦斵削。然新仲此等句尚多,如《招郭侯饮》云“此时老子兴不浅,旦日将军幸早临”,如“何以报之青玉案,我姑酌彼黄金罍”,凡引用前人语,皆蟠屈排奡,使之妥帖。它句如“满地落花春病酒,一帘明月夜登楼”,“相亲多谢风标子,可款岂无潇洒侯”,“何从可觅秋消息,忽有先锋到白蘋”,如“水篆行科斗,林妆转画眉”,若不经思而俱出人意表。《读杜诗》云:“纵之逼论剑,收之入《檀弓》。”尤前人所未发也。

    刘屏山《题李忠愍集》云:“二帝蒙尘方幸朔,六臣奉玺更朝梁。”叙当时事,忠愤悲壮。尹少稷《闻伪齐入寇》云:“酬功不惜赏千布,送死惟堪缚一驴。”足与前句相上下。

    先朝上元,驾御端门,示与民同乐之意而已。宣和间,灯尤盛,至于骑年连月,警跸夜出。尹少稷《靖康元夕》诗云:“景龙只是当时路,不见金钱打著人。”刘屏山亦云:“凄凉但有云头月,曾照当时步辇人。”皆记向来期门之事。

    汴都角妓郜六、李师师,多见前辈杂记。郜即蔡奴也。元丰中,命待诏崔白图其貌入禁中。师师著名宣和,入至掖廷。顷见郑左司子敬云,汪端明家有《李师师传》,欲借抄不果。刘屏山诗云:“辇毂繁华事可伤,师师垂老过湖湘。缕衣檀板无颜色,一曲当年动帝王。”亦前人感慨杜秋娘梨园弟子之类。

    茶山《种竹》云:“余子不足数,此君何可无。”上句虽非竹事,不觉牵强。《荔支》云:“绝知高韵倾珧柱,未觉丰肌病玉环。”上下句皆切,又妙于融化。《送别》云:“不堪相背处,何况独归时。”《行役》云:“一寸客亭烛,数声村舍鸡。”绝似唐人。

    绍兴初,敌归我河南,识者知和约之不坚久。钱氏之后,自中原迁奉三世丧柩窆于越上,诸公皆为哀挽。茶山独云:“摸金千骑去,埋玉几人归。”可谓妙于用事。余为袁守,项容孙被召过袁,言自其先世坟域在沙市者皆已迁葬公安,国愈蹙矣,士大夫得无感慨乎!

    王嘉叟侍郎“柳色知春浅,钟声觉寺深”,“避虎连村静,分鱼一市腥”之句甚佳。

    初以僧牒盐钞充军储,夏均父诗云:“坐食今添几支遁,煮盐那得百弘羊。”反本之论也。

    士大夫当离乱时,有幸有不幸者。简斋云:“浮世身难料,危途计易非。”东莱云:“后死反为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